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宜瑜 《动物学报》2006,52(6):I0001-I000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今天,中国动物学会、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在这里隆重举行“秉志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会”,共同缅怀和纪念这位著名的动物学家、优秀的教育家、中国动物学研究的开拓者和中国动物学会的创始人,意义深远。秉志先生是我国近代生物学的开拓者和主  相似文献   

2.
《四川动物》2006,25(4):I0001-I0001
动物学家、教育家秉志院士,是我国近代生物学的主要奠基人,我国第一个生物学系和第一个生物学研究机构的创办人,中国动物学会的创始人。他毕生为开创和发展我国的生物学事业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今年是隶志院士诞辰120周年.特刊出本刊名誉主编赵尔宓院士“深切缅怀敬爱的秉志院士”一文,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是夏武平先生诞辰100周年,《兽类学报》主编王德华研究员邀请我以原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理事长和《兽类学报》主编的身份写一篇短文,共同缅怀和追忆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和《兽类学报》创始人夏武平先生的丰功伟绩,以激励我们在新时代为动物学事业的发展和创新继  相似文献   

4.
1月8日,中国动物学会理事会在北京科学会堂举行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秉志理事长、陈阅增副理事长、郑作新秘书长等在京理事和30周年年会筹备委员等27人。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5.
鲤鱼(Cyprinus carpio L.)是我国常见的淡水鱼类之一,在很多地方都可以找到,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秉志先生,对鲤鱼的形态学有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他著有《鲤鱼解剖》和《鲤鱼组织》等,但在秉志先生的工作中,因当时条件不具备,尚未使用电镜与超速离心分析技术进行工作。本文著者已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鲤鱼组织按秉志先生所著《鲤鱼解剖》所定的系统进行过观察,提出了一些新的资料,可能对动物学、水生生物学、水产学以及脊椎动物形态学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对鲤鱼组织在分子水平上进行分析,尤其用超速离心分析的方法,测定它的沉降系数,尚未有人报道。本实验所用样品为鲤鱼 DNA,将其溶于0·2M 氯化钠水溶液中,PH6·5,浓度为1毫升  相似文献   

6.
回忆《动物学杂志》四十年为庆祝《动物学杂志》创办四十周年,我想回顾一下刊物走过的历史过程。我自60年代初沈嘉瑞先生任主编时参加《动物学杂志》的编委工作,屈指计算也有30余年了。《动物学杂志》是中国动物学会于解放后创办的一种通报级学术刊物。中国动物学会...  相似文献   

7.
秉志传略     
翟启慧 《动物学报》2006,52(6):I0005-I0014
秉志,动物学家、教育家,我国近代生物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早在90多年前,他就大力倡导我国的科学事业,与留美同学共同发起组织我国最早的群众性自然科学学术团体——中国科学社,并集资刊行我国最早的综合性学术刊物——《科学》杂志。从20世纪20年代起,积极从事我国生物学的组织领导工作和教学、研究工作。他是我国第一个生物学系和第一个生物学研究机构的创办人,中国动物学会的创始人。他培养出的一批不同分支领域的早期动物学英才,成为20世纪我国教育界和科技界的重要骨干。他在脊椎动物形态学、神经生理学、动物区系分类学、古动物学等领域进行了大量开拓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我国生物科学开拓者和奠基人秉志先生诞生一百周年。秉先生的高尚品格和创业贡献,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崇敬。秉先生爱民族、爱国家、爱科学、爱青年,致力于为学育人,在我国科学界有着重大的影响。他奋斗创业的一生,经历了从封建王朝、军阀割据、列强奴役、独裁统治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许多时代的严峻考验,艰苦卓绝,全力于科学教育大业,被誉为我国生物科学的泰斗,后学之人,引为楷模。  相似文献   

9.
科学的春天早临,百花盛开,枝叶并茂,多少人奋发前进,力行四化,科学与生产结合,科学促经济开发,回首往昔犹在眼前,激起我怀念这位艰苦创业,培育人材为人们尊敬的生物科学家,大家都尊称他“秉先生”,他的一生是生物科学开拓奠基人之一培育人材的卓越功绩永远值得怀念。今年为先生诞辰百年追忆着多少事情,起伏脑海。秉先生的高贵品格精神风貌,早  相似文献   

10.
7月8—18日,中国动物学会在北京举行了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出席代表160余人,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一百多个单位,连同列席代表共300余人。大会的开幕式与中国昆虫学会20周年学术讨论会联合举行,中国动物学会秉志理事长致开幕词,全国科协竺可桢副主席向大会致贺词,并作了当前科学工作大好形势的讲话。大会征集论文近千篇,共分无脊椎动物区系分类、脊椎动物区系分类、形态学、生态学、寄生虫学和实验动  相似文献   

11.
This article examines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in particular, the China-Vietnam relationship. The developments are presented in the broader context of the Sino-Vietnamese approach to managing border disputes since full normalization of relations in late 1991. The challenges for China and Vietnam in managing their disputes and related tens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西隆山中国部分的植被,详细地记述了山地苔藓常绿阔叶林和山顶苔藓矮林的群落组成。该两种植被类型的优势类群分别以金缕梅科红花荷属和石楠科杜鹃属的多种植物为特征。比较研究显示该地区的两种苔藓林与云南西北部的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As China’s second-largest large marine ecosystem, the East China Sea Shelf has suffered from overfishing, eutrophication, and physical disturbance over the last several decades. A trophic mass-balance model of this ecosystem was developed in order to characterize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ing of its food web, to identify its keystone species, and to quantify the ecological impacts of fishing that it sustained during the early 2000s. Using a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we identified 38 functional groups for the trophic model, including fish and invertebrate groups targeted and not targeted by fisheries. Pelagic sharks and rays were identified as the keystone species in the ecosystem. Strong benthic–pelagic coupling was indicated in this ecosystem. In particular, this study highlighted the interdependent relationships that exist among plankton, benthic invertebrates, and detritus. Recent fishing activiti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exploitation rates for various commercially targeted and non-targeted species, leading to the removal of much of the ecosystem’s fishable production. Overall, our findings give a preliminary explanation of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eutrophication and fishery depletion and other changes in the East China Sea Shelf, and highlight the need for developing ecosystem-based fisheries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4.
15.
A survey of 232 households of the Mosuo minority group in Yunnan Provinc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uggested that polyandrous matriarchy did not raise the birth rate per household, but lowered the community birth rate by restricting many women's chances of marrying. The results imply that tolerance by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of polyandry within certain minority groups (e.g. Mosuos and Tibetans) will not prevent but may aid the attainment of zero population growth by China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相似文献   

16.
17.
山东日照地区刺猬的生态习性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记述了刺猬的栖息地,活动范围、食性食量、换毛(刺)期,休眠交配、产仔育仔,幼仔生长等情况,对了解刺猬在自然界的生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The Snow Lion and the Dragon: China, Tibet, and the Dalai Lama. Melvyn C. Goldstei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7.152 pp.  相似文献   

19.
西双版纳植物区系的特点与亲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西双版纳植物区系经初步资料整理统计有种子植物 3336种 ,隶属于 1 1 4 0个属 ,大约 1 97个科。植物区系成分构成是热带分布的科和属分别占总科和属数的 60 .1 %和 83.5% ,在热带分布属中 ,又以热带亚洲成分占优势 (占 32 .8% )。通过植物区系组成和地理成分分析 ,认为该植物区系是热带性质的 ,属于热带亚洲区系的一部分 ,并带有明显热带边缘性质和几种地理成分交汇的特点。西双版纳植物区系与广西热带植物区系和海南热带植物区系在发生上同源 ,主要来自于古南大陆与古北大陆区系成分的融合 ,在发展上受热带亚洲植物区系的渗透和强烈影响。  相似文献   

20.
西双版纳植物区秒的特点与亲缘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朱华  李延辉等 《广西植物》2001,21(2):127-136
西双版纳植物区系经初步资料整理统计有种子植物3336种,隶属于1140个属,大约197个科。植物区系成分构成是热带分布的科和属分别占总科和属数的60.1%和83.5%,在热带分布属中,又以热带亚洲成分占优势(占32.8%)。通过植物区系组成和地理成分分析,认为该植物区系是热带性质的,属于热带亚洲区系的一部分,并带有明显热带边缘性质和几种地理成分交汇的特点,西双版纳植物区系与广西热带植物区系和海南热带植物区秒的发生上同源,主要来自于古南大陆与古北大陆区系成分的融合,在发展上受热带亚洲植物区系的渗透和强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