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NP化疗方案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治疗疗效、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1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平均生存时间以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近期治疗有效率为53.3%,明显高于对照组33.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12,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好转率为66.7%,明显高于对照组3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41,P0.05);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后1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和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60.0%、15.0个月和(11.0±5.1)个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0.0%、9.0个月和(5.9±4.8)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45,t=5.24,6.12,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过程毒副反应恶心呕吐及白细胞下降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27,5.08,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放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及对放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2年3月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62例局部晚期宫颈鳞癌患者,随机平均分成实验组(n=31)和对照组(n=31),分别接受康莱特注射液+放化疗联用和单纯放化疗的治疗,考察两组受试者的临床有效率、生活质量及毒副反应。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受试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6%和83.9%,无显著差异(P>0.05);生活质量稳定和改善的比率分别为93.5%和71.0%,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受试者的主要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放化疗能有效用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治疗,并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明显减轻放化疗所致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吉奥胶囊口服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局部晚期胃癌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65例及对照组61例。对照组患者仅进行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吉奥胶囊口服。对两组患者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活质量以及远期疗效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RR及DCR分别为67.69%及87.69%,对照组RR及DCR分别为34.43%及67.21%,观察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各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总有效率为86.15%,明显高于对照组70.49%。观察组患者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3年生存率及5年生存率两组相差不显著(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吉奥胶囊口服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但可能会提高不良反应发生风险,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设计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鸦胆子油乳、艾迪注射液配合GP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0年1月至2016年3月宝鸡市解放军第三医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病历号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GP化疗方案,观察组接受GP化疗方案联合鸦胆子油乳、艾迪注射液治疗,两组均10天为一个周期,4个周期为一个疗程,均治疗1个疗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T细胞亚群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总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2.5%和92.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7.5%和75.0%)(P0.05);治疗后,两组的CD3~+、CD4~+、CD8~+、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CD3~+、CD4~+、CD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KP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的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的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和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半年内,观察组的生存率(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生存率(77.5%)。结论:鸦胆子油乳、艾迪注射液配合GP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提高半年生存率,而且可降低化疗对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并降低患者血清VEGF水平。  相似文献   

5.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改善化疗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开放性病例对照研究,将74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肝癌CAFI化疗方案(顺铂20mg/M2ⅣD第1-4天,阿霉素40mg/M2 Ⅳ第1天,氟尿嘧啶400mg/M2 Ⅳ第1-4天,干扰素50wu/M2 SC第1-4天;28天为1个周期;治疗组在CAH化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28天为1个周期.两组患者均用药2个周期;观察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变化、不良反应及免疫功能变化.结果:治疗2个周期后,治疗组患者在疗效控制情况、生活质量Kamofsky评分、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均明显改善(P<0.01).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提高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6.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改善化疗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开放性病例对照研究,将69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NP化疗方案;治疗组在NP化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28天为1个周期.所有患者均用药2个周期.观察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变化、不良反应及免疫功能变化.结果:治疗2个周期后.治疗组患者在疗效控制情况、生活质量Kamofsky评分、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均明显改善(P<0.01).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可显著提高疗效,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并探讨曲妥珠单抗(herceptin,HCP)联合常规化疗治疗HER-2过度表达晚期贲门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与药物安全性分析并化疗后2年内随访结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11月-2009年10月间入选的HER-2表达"++"及以上的72例晚期贲门癌患者随机单盲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DCF(多西紫杉醇、顺铂、5-氟尿嘧啶)动脉灌注化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靶向药物HCP,对比两组化疗结束后临床效果、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化疗中药物不良反应及2年内生存率。结果:①观察组与对照组化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构成不同(P〈0.05),观察组部分缓解比例(62.2%)、总有效率(64.9%)及生活质量改善比例(64.9%)均高于对照组水平(42.9%、42.9%、42.9%);②两组不良发生情况相仿,观察组出现Ⅱ度及以发热(52.8%)、寒战(45.9%)比例与出现心功能障碍的比例(10.8%)高于对照组比例(22.9%、17.1%、0.0%);③观察组与对照组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43.2%、20.0%,死亡者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14.7±2.8)m、(12.5±2.1)m,两指标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P联合DCF化疗方案能明显改善HER-2过度表达晚期贲门癌患者疗效与生活质量,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应警惕联合用药中的心血管毒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适形放疗对早期肝癌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190例早期肝癌患者,按照其治疗方式分为放疗组(n=95)及化疗组(n=95),2组患者分别接受立体定向适形放疗及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比较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WBC、RBC、PLT、TBIL、ALT、PT指标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2组患者治疗后AFP、TMD均显著降低,放疗组降低程度更为明显(P0.05);放疗组总有效率为69.48%,显著高于化疗组的43.16%(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发生胃肠道反应等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均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2组患者1年复发率、1年生存率及2年生存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放疗组2年、3年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化疗组(P0.05)。结论:立体定向适形放疗能够有效降低早期肝癌患者AFP水平,缩小其肿瘤直径,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该方案对患者血液指标、机体状态影响较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是保障医疗质量、改善患者预后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后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52例,给予分期手术+化疗治疗)与研究组(50例,给予分期手术+化疗+孕激素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3年生存率、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2.00%、63.46%,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局部复发率为4.00%,远处转移率为2.00%,3年生存率为90.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5.38%、11.54%、73.08%,P0.05);研究组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白细胞下降、肾损伤、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期手术联合化疗、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癌患者有较好的近远期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NP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及生活质量.方法:将12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4例,予NP方案:NVB25mg/m2第1、8天静点+DDP 80mg/m2分三天,第1,2,3天静点,每3周重复.同时给予康莱特液200ml qd第1-21天静点.对照组予NP方案:NVB25ml/m2第1、8天静点+DDP 80mg/m2分三天,第1,2,3天静点,每3周重复.两组患者在治疗4周期后,进行评价.结果:在近期疗效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白细胞减少、贫血及呕吐的发生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生活质量的提高及体重的增加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联合NP方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提高近期疗效,减少毒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张振  张海涛  张琪坤  卢实春 《生物磁学》2013,(35):6907-6912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方案治疗直径小于10cm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影响生存率。方法:将我院100例直径小于10cm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地均分为A、B两组,A组行单纯肝动脉插管化疗栓撒(TACE)治疗,B组肝癌手术切除联合癌栓切除+TACE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LIA蛋白与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五年生存率以及影响患者生存率的因素。结果:(1)A组治疗前后DLL4蛋白与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前后上述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根据Kaplan—Meir计算方法,B组五年生存率均明显大于A组(P〈0.001);(3)经Pearson单因素与COX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独立因素为肿瘤大小与手术方式。结论:综合治疗方案用于治疗直径小于10cm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之中,疗效显著,患者五年生存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胡十齐  周新伏  罗自勉  刘利华  刘康 《生物磁学》2012,(23):4479-4481,4525
目的:检测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regulatoryTcell,Treg)的改变,探讨Treg与NHL的相关性。方法:病例组(n=60)为本院收治的初诊NHL患者,对照组(n=60)为本院健康体检者,用流式细胞技术联合标记CD4、CD25检测对照组及病例组化疗前、化疗后的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分布特点。结果:(1)病例组化疗前外周血中CD4+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病例组化疗后,CD4+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化疗前(P〈0.05),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化疗前(P〈0.05);(3)病例组化疗后CD4+细胞比例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升高,存在机体免疫抑制,化疗可降低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  相似文献   

13.
丁海斌  刘敏  周永清  南媛  李雅 《生物磁学》2011,(21):4135-4137
目的:比较吉西他滨与吉非替尼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对照组采用吉非替尼联合顺铂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存活时间。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无完全缓解患(CR)病例,部分缓解(PR)16例,有效率(RR)40.0%;对照组无完全缓解(CR)病例,部分缓解(PR)8例,有效率(RR)20.0%。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治疗组1年生存率为50.0%(20/40),对照组1年生存率为45.0%(18/40),两组1年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在治疗中有20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治疗组出现23例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腹泻、转氨酶升高、皮肤水泡等。两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各个单项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显着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有能取得更好的近期治疗效果,同时无明显不良反应,但不会提高1年生存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氟西汀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e small cells lung carcinoma,NSCLC)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III期不能手术的NSCLC患者47例,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同步放化疗组(对照组)22例,接受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肿瘤处方剂量60~66Gy,常规分割:1.8~2.0Gy/次;放疗期间同步两周期“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放疗后再原方案巩固化疗2--3个周期;氟西汀联合治疗组(实验组)25例,从同步放化疗开始起同时服用氟西汀(20-40mg/day),持续服药半年。随访至1年,观察和评价两组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77-3%(17/22)和80%(20/25)(P〉0.05);1年生存率分别为68.2%(15/22)和80%(20/25)(P〉0.05);1年局控率分别为45.5%(10/22)和76%(1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CD+/CD8+比率由1.34±0.23升至1.58±0.22(P〈0.05),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由13.4±4.8降至9.6±3(P〈0.05);全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来发生4级不良反应,两组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在同步放化疗的基础上联合氟西汀治疗可以提高肿瘤的1年局控率,促进抗肿瘤免疫,并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且不加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冷循环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灌注化疗,每4周进行一次灌注化疗,对照组(n=54)进行3次,治疗组(n=54)只进行一次。治疗组给予冷循环射频消融术。评价生活质量Kamofsky评分,治疗前后检查患者的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包括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AVr)、白蛋白(ALB)、总胆红素、肌酐及尿素氮等指标),甲胎蛋白(AFP),T细胞亚群和加强肝脏CT扫描。随访1年,经CT确定肝癌复发。结果:治疗组Kamofsky评分有效率为59.26%,对照组Kamofsky评分有效率为37.03%,两组Kamofsky评分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变化相比较,除腹胀外其余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后两组相比较,ALT和AF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细胞亚群变化相比较,治疗组各项指标均变化显著(P〈0.05)。治疗后随访一年,治疗组复发率为22.22%;对照组复发率为53.70%。两组治疗一年后复发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结合冷循环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肯定,并发症及副作用小,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疗程12周。观察其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和体征,每博量(sv)、每分博出量(CO)、射血分数(EF)和舒张功能指标(E/A)等心功能指标,以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Y)等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治疗组缓解心绞痛的显效率为28%,总有效率为96%,改善心电图的的显效率为22%,总有效率为84%,速效扩冠药物停减率为60.62%,经统计学处理均优于对照组(P〈O.05);治疗组治疗后的心功能各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TC、TG、HDL—C、LDL.C及hs—CRP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检查均在正常范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于白血病骨髓抑制期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 年1 月至2012 年12 月收治的白血病的患者47 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4 例化疗的同时给予参麦注射液,观察组患者23 例只给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的骨髓抑制情况和感染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化疗效果显示总有效率分别为66.7%和65.2%,无显著差别(P〉0.05)。两组患者化疗骨髓抑制后WBC, Hb, PLT 的恢复时间分别为(6.32± 2.75)天,(9.32± 2.12)天和(7.31± 3.21)天,明显低于对照组(11.34± 4.34)天,(12.54± 3.21)天和(12.41± 4.32)天,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性粒细胞ANC〈0.5× 10^9/L持续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感染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以明显减轻白血病化疗后的骨髓抑制现象,有效保护骨髓的造血功能,缩短骨髓受抑制时间,和降低感染率,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张湘辉  胡萌  谭胜平  曾六旺 《生物磁学》2011,(15):2938-2941
目的:评价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观察其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浆血栓素A2(TXA2)、前列腺素I2(PGI2)水平的影响。方法: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5例,应用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奥扎格雷钠进行治疗;对照组41例单用奥扎格雷钠,对比分析等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SS)、Barthel指数(BI)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TXA2和PGI2含量,最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组基本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8.89%、91.11%,优于对照组17.07%的基本治疗愈率和80.49%的总有效率(P〈0.01),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②经过治疗,患者NHSS评分明显下降,而BI评分明显升高(P〈0.01或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3)治疗后,患者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下降(P〈0.01或0.05),其中治疗组血小板凝集率、纤维蛋白原水平和血液粘稠度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④经过治疗,两组血浆TXA2水平下降,PGI2水平上升,TXA2/PGI2比值减少(P〈0.01),其中治疗组变化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减轻脑细胞损伤,改善神经功能障碍,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治疗的70例重症肌无力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序号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对照组仅给予甲泼尼龙,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明显优于对照组74.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明显缓解时间(6.55±1.35)d以及总住院天数(17.15±3.65)d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肌无力,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肌无力症状,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杨帆  刘孝兵  李峰  张雪  宋印娥 《生物磁学》2014,(9):1744-1746
目的:分析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中药熏蒸及窄谱紫外线治疗银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中药熏蒸及窄谱紫外线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SI评分为(4.0±2.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6±2.4)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为1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8.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9%,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中药熏蒸及窄谱紫外线用于治疗银屑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