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广腹螳和中华大刀螳卵块孵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腹螳平均卵块重和含卵量少于中华大刀螳 ,含卵量与卵块重呈正相关 ,平均孵化率分别是5 8 94%和 91 71 %。恒温条件下 ,广腹螳卵块平均孵化期分别为 5 6 2 2天 (2 0℃ ) ,3 0 71天 (2 5℃ )和 2 6 3 7天 (3 0℃ ) ,发育起始温度 1 2 65℃ ,有效积温 42 9 77日·度 ;中华大刀螳卵块平均孵化期分别为 5 0 9天(2 0℃ ) ,2 8 0 9天 (2 5℃ )和 2 1 77天 (3 0℃ ) ,发育起始温度 1 2 90℃ ,有效积温 3 62 42日·度 ;广腹螳卵块恒温孵化期短于相应变温组 ,中华大刀螳卵块恒温孵化期长于相应变温组。  相似文献   

2.
记述采自云南大理苍山的螳螂1新种,即云南华小翅螳Sinomiopteryx yunnanensis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大理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  相似文献   

3.
中国花螳属一新种记述(螳螂目:花螳科:花螳亚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花螳属一新种记述(螳螂目:花螳科:花螳亚科)王天齐,刘宪伟,殷海生(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上海市200025)关键词中国,螳螂目,花螳科,花螳属,新种花螳属Hymenopus由Serville建立于1831年,隶属于花螳科Hymenopodi...  相似文献   

4.
王天齐 《昆虫学报》1995,38(2):191-195
中国大刀螳属研究(螳螂目:螳科)王天齐(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上海200025)大刀瞠属Ten。Jera是较常见的一类螳螂,种类虽少,但种群数量较大,分布较广,是生物防治很有潜力的类群之一,目前在种的鉴定方面存在许多困难和混淆之处。长期以来,由于种...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齿螳属新种记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齿螳属(Odontomantis Saussure 1871)是花螳螂亚科(Hymenopodinae)的一个属,迄今为止,世界上总共记载有11种,其中分布于我国的有4种,其余分布于苏门答腊、爪哇、婆罗州、越南、菲律宾、沙捞越等地。作者从近年来收集到西藏等省的标本中发现这属的2新种,至此,产于我国的增至6种。由于本属种类不断增多,过去的属征显得不够充分,为此本文予以补充描述。为完整起见,对4个老种也列于检索表中。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石纹螳属一新种(螳螂目:螳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采自云南西双版纳的石纹螳属一新种,云南石纹螳Humbertiella yunnanensis sp.nov.,本种与老挝石纹螳Humbertiella laosana Beier近似,但额盾片具一条连续的黑色横带,前胸背板近后缘处具2个较明显的瘤状突起,前足胫节具11枚内列刺而与后者相区别。  相似文献   

7.
2002年5月建立的昆虫新目——螳虫脩(Xiu)目在科学界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对该目的发现简史、形态学特征、亲缘关系等方面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报告了该目昆虫在分类和生物学领域的新进展,给出了完整的名录,并建议了该目的科、属及种的中文名称。该目现已知3科12属共计15种,其中有2个为化石种。  相似文献   

8.
中国小刀螳属新种记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刀螳属(Statilia St?l 1877)是螳螂科(Mantidae)螳螂亚科(Mantinae)螳螂族(Mentes)里的一个小属,多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报导极少,迄今为止全世界有记录的仅有4种及2变种,我国有2种。作者近年来在我国南方各省共收集5种,经鉴定,其中3个是新种。从这可以证明在我国这属的种类是较丰富的。 本文检索表仅包括已采到的5个种,由于本属种类增多,过去的属征就显得不够完整,为此,本文予以重新补充描述。全部标本均保存在南京林产工业学院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9.
记述采自陕西的静螳属Statilia Stal,18771新种:杨氏静螳Statilia yangi Niu,Hou et Zheng,sp.nov.。该新种近似黄褐静螳S.flavobrunnea Zhang et Li,1983和顶带静螳S.occipivittata Yang,1997,但后翅前缘红褐色:雄外生殖器形状不同。  相似文献   

10.
云南屏顶螳属一新种(螳螂目:长颈螳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记述采自滇西地区螳螂1新种,即苍山屏顶螳Kishinouyeum cangshanensis sp.nov,模标本保存于大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物系。  相似文献   

11.
首次报道了瘤螳蛉属Tuberonotha在中国的分布,对原"华安螳蛉Entanoneur asinica Yang,1999"进行了修订和重新描述,建立新组合华瘤螳蛉Tuberonoth asini cacomb.nov.;报道了中国螳蛉另一属——澳蜂螳蛉属Austroclimaciella的中国3新纪录种:吕宋澳蜂螳蛉A.luzonica(Weele)、小褐澳蜂螳蛉A.subfusca(Nakahara)和韦氏澳蜂螳蛉A.weelei Handschin,并对拉氏澳蜂螳蛉A.lacolombierei(Navás)进行了重新描述。编写了中国澳蜂螳蛉属检索表,首次对该两属的外生殖器进行了解剖描述和绘图。研究标本保存在中国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CAU)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IOZ)。  相似文献   

12.
屏顶螳属Kishinouyeum由Ouchi氏建立于1938年,隶属于长颈螳科Vatidae,长颈螳亚科Vatinac.本记述采自云南西双版纳的屏顶螳属一个新种,短屏顶螳Klshinouyeum breve,sp.nov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13.
中国原螳属一新种记述(螳螂目:花螳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采自云南西部螳螂目昆虫1新种,即斑原螳Anaxarcha maculata,sp.mov.。模式标本保存于大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物系。  相似文献   

14.
15.
记述采自滇西地区螳螂1新种,即小屏顶螳Kishinouyeum parvula,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大理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系。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螳瘤猎蝽也称为中国螳瘤蝽,是半翅目(Hemiptera)猎蝽科(Pentatomidae)昆虫。本期封面照片于2020年8月16日拍摄于北京市延庆区四海镇。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观赏昆虫云眼斑螳的形态、习性以及在北方人工饲养、繁殖的方法和饲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8.
2002年5月建立的昆虫新目——螳xiu(Xiu)目在科学界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对该目的发现简史、形态学特征、亲缘关系等方面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报告了该目昆虫在分类和生物学领域的新进展,给出了完整的名录,并建议了该目的科、属及种的中文名称。该目现已知3科12属共计15种.其中有2个为化石种。  相似文献   

19.
一只前足异常的中华大刀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9月,我们在湖南南岳衡山的马尾松林里来到一只前足异常的螳螂,经鉴定为中华大刀螳几no小rasinens0(删ssu…。该虫体长70Inm,雌性,两只前足极不对称。右前足发育正常,各书长度依次为:基节11.omm,转节3,omm;腿节15.omm,胜节7.omm,附节9.omm,外列齿4个,大,顶端黑色,内列齿16个;左前足短小,各节长度依次为:基节9.omm,转节1.smm,腿节7.omm,股节3.snim,附节4.onun,外列齿8个,内列齿10个,小,均为黑色。标本保存在湖南省林业专科学校昆虫标本室。一只前足异常的中华大刀螳@林仲桂$湖南省林业专科学校!衡…  相似文献   

20.
中华大刀螳Tenodera sinensis Saussure既是传统的中药材,又是重要的天敌昆虫,因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为了充分开发和利用中华大刀螳资源,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对其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华大刀螳为渐变态昆虫,一生经历卵、若虫和成虫3个虫态.室内1年完成1个世代,且无越冬现象.若虫共8龄,以1龄若虫发育历期最短,平均为11.73 d,8龄若虫发育历期最长,平均为24.75 d;3龄若虫存活率最低,为81.08%,5龄若虫存活率最高,为100%;雌、雄成虫阶段的平均历期为99.36 d和72.86 d.此外,本文介绍了中华大刀螳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