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文采用生物阻抗分析法,研究了布朗族成人的体成分特点。我们在云南省测量了604例(男性248例,女性356例)布朗族成人19项身体成分指标,运用Excel 2003、Spss 19.0对其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全身脂肪分布特征为躯干和下肢的脂肪率都大于上肢脂肪率,女性脂肪率从大到小依次为下肢、躯干、上肢;男、女性双侧下肢脂肪率和肌肉量接近,左上肢肌肉量低、脂肪率高;布朗族男性的身高、体质量、肌肉量、推定骨量、总能量代谢、水分率、内脏脂肪等级均大于女性,而体脂率、BMI小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布朗族成人身体肌肉量、骨量、下肢脂肪率、能量代谢等呈明显下降,而内脏脂肪等级明显增加。与云南汉族比较,布朗族成人的体脂率较低、肌肉较发达。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生物电阻抗法对广西京族的体成分进行了测定,初步分析了其体成分形成的原因。研究组于2020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京族三岛”测定了430例京族成人(男182例,女248例)的16项指标。结果表明,京族男、女性的体质量、总肌肉量、躯干肌肉量、推定骨量、总能量代谢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体成分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变化,主要是自然的生理变化和劳动强度下降所致。随着年龄增长,男性的体脂率升高,这主要是躯干脂肪增多造成的。京族男性的体质量、总肌肉量、推定骨量、总能量代谢、水分率、四肢和躯干肌肉量均大于女性,而体脂率、四肢和躯干脂肪率均小于女性。京族男性比女性拥有更大的体质量和更高比例的骨骼肌,这两方面因素再加上劳动强度的差异,可能导致男性肌肉量、骨量、脂肪率等体成分与女性存在差异。总体来看,京族成人身体偏胖,脂肪含量较高,身体含水量基本正常,体成分特征与同为南亚语系或同在沿海地区的其他中国族群并不相似,而相对更接近于中国蒙古族,并且表现在体质量、体脂率、水分率等方面接近。生活环境、社会经济、日常饮食和劳动强度等因素是导致京族成人体质量及体脂率较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2014年11月在海南省临高县测量了415例(男性为211例,女性为204例)临高人的体重、身高及体成分指标值。临高人男性体重、身高、总肌肉量、四肢肌肉量、躯干肌肉量、推定骨量、总能量代谢、水分率、内脏脂肪等级都大于女性,但总体脂率、躯干及四肢脂肪率则小于女性。随年龄增长,临高男性总体脂率、内脏脂肪等级、躯干脂肪率呈线性上升,而身高、总肌肉量、推定骨量、总能量代谢、躯干肌肉量呈线性下降。男性躯干部位的脂肪逐渐堆积,这导致临高男性总脂肪率、内脏脂肪等级、躯干脂肪率与年龄呈显著线性正相关。随年龄增长,临高女性总体脂率、总肌肉量、BMI、内脏脂肪等级、身体大部分部位的脂肪率、四肢肌肉量都呈线性增长(P<0.05或P<0.01)。女性的躯干和四肢脂肪率共同增加导致总脂肪率的增大,四肢肌肉量的增加导致总肌肉量的增大。临高男性体脂不发达,体脂率小于邻近汉族。临高人体脂发育情况与黎族较为接近。临高人肌肉较为发达。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中国少数民族23352例(男10070例,女13282例)的体成分进行了分析,以了解中国少数民族脂肪率、肌肉量的现状,探讨体成分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男性和女性总体上属于超重水平,还没有达到肥胖水平。与南方族群男性相比,北方阿尔泰语系族群的男性四肢脂肪率高、内脏脂肪等级高、水分率低。南方族群中,藏缅语族群、苗瑶语族群、壮侗语族群的四肢脂肪率、内脏脂肪等级、水分率相对接近;南亚语系族群与这3个南方族群差距较大。与南方族群女性相比,北方阿尔泰语系族群的女性躯干、四肢肌肉量大,骨骼重;南方4个族群女性躯干、四肢肌肉量较小,骨骼较轻,骨量、肌肉量彼此接近。随年龄增长,男性骨量下降,水分率增大;上肢脂肪率减小,躯干脂肪率增大,内脏脂肪等级增大,即脂肪向躯干集中,全身总体脂率增大;下肢肌肉量减少,躯干肌肉量下降,最终导致全身总肌肉量下降。随年龄增长,女性上肢的脂肪率和肌肉量没有明显变化,下肢的脂肪率下降,躯干脂肪率和内脏脂肪等级增大,总体脂率增大;躯干肌肉量下降,总肌肉量下降。男性推定骨量下降的节点是50岁,女性是60岁。男性总肌肉量下降的节点是40岁,女性是50岁。男性、女性身体水分率增加的节点都是60岁,内脏脂肪等级增加的节点都是30岁,总脂肪率下降的节点都是60岁,躯干脂肪率增加的节点都是30岁,躯干肌肉量下降的节点都是40岁。研究还发现,体脂率、内脏脂肪等级与血糖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反映了中国少数民族从青年到老年的体成分变化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壮侗语族族群肌肉分布特点以及探讨随年龄增长壮侗语族族群各个部位肌肉量变化的基本特点,使用人体脂肪测量仪采用生物电阻抗法在海南、贵州、广西、云南、湖南五个省、自治区测量了壮侗语族13个族群的身体肌肉量。总样本量为5098例(男性为2126例,女性为2972例)。采用握力计测量了2685例男性和3793例女性的左手、右手握力。研究发现,壮侗语族族群男性、女性肌肉量总体评价接近标准,上下肢肌肉量判断属于标准水平。男性、女性均为躯干肌肉量最大,下肢肌肉量次之,上肢肌肉量最小。男性总肌肉量、四肢肌肉量、躯干肌肉量都大于女性。男性3个年龄组间总肌肉量、躯干肌肉量、上肢肌肉量、右下肢肌肉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左下肢肌肉量彼此接近;女性3个年龄组间总肌肉量、四肢肌肉量、躯干肌肉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男性除左下肢肌肉量外,其余5项肌肉量指标均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女性总肌肉量、躯干肌肉量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但四肢肌肉量与年龄无显著负相关。壮侗语族族群肌肉量少于北方族群,具有中国南方族群的特点。在南方族群中,壮侗语族族群男性肌肉量中等,女性肌肉量略多一些。  相似文献   

6.
本项目采用人体测量法,测量了976名(男性528人,女性448人)湖南土家族成人的身高、体质量以及肱三头肌、肩胛下、髂前上和小腿内侧皮褶的厚度,并根据公式计算体密度、体脂率、脂肪质量、脂肪质量指数、瘦体质量和瘦体质量指数。结果显示随年龄增长,小腿内侧皮褶厚度值逐渐减小,肱三头肌、肩胛下和髂前上棘皮褶以及体脂率、脂肪质量、瘦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脂肪质量指数和瘦体质量指数值先增大后减小,体密度值先减小后增大;各年龄组中体密度、瘦体质量及其指数值女性明显低于男性,4项皮褶厚度值以及体脂率、脂肪质量及其指数值女性高于男性;与布朗族等24个族群比较,湖南土家族成人皮褶厚度处于中等水平,与门巴族、珞巴族、僜人、彝族等族群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门巴族、珞巴族和夏尔巴人的身体成分特点,2016年在西藏采用生物电阻抗法测量了门巴族276例(男性为98例,女性为178例)、珞巴族93例(男性为34例,女性为59例)和夏尔巴人181例(男性为97例,女性为84例)的19项身体成分指标。运用Excel2003和SPSS19对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门巴族女性和珞巴族女性体脂率均值处于肥胖范围。门巴族男性内脏脂肪等级均数为10.26,属于内脏肥胖型,这可能会导致相关疾病的高发。门巴族与珞巴族男性身体成分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且与藏族、木雅人男性接近。3个族群女性肌肉量接近,夏尔巴人男性肌肉量低于门巴族和珞巴族,但夏尔巴人体重轻,肌肉率远高于门巴族和珞巴族。目前国内对门巴族、珞巴族和夏尔巴人的体成分研究尚处于空白。此次调查研究,丰富了西藏地区人群的体质数据,对提高营养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1982年和1988年已经有学者报道了黎族体质人类学研究资料,近年来又报道了黎族的分子人类学研究成果。目前未见关于黎族身体组成成分的研究,也没有当前黎族的体质人类学数据。2014年11月,在海南省五指山市5个黎族村寨进行607例(男为308例,女为299例)黎族成人的人体测量。研究发现,黎族人偏瘦,肌肉较发达。随年龄增长,黎族男性体脂率的增加,主要是躯干脂肪率增大造成的,与四肢脂肪率关系不大。男性由于骨量、躯干和四肢肌肉量的下降造成瘦体质量的逐渐减小。随年龄增长,黎族女性的体脂率呈线性增大,总肌肉量呈线性减小。体脂率的逐渐增大是由于躯干和四肢的脂肪率逐渐增加造成的,总肌肉量的逐渐减小是左下肢肌肉量、躯干肌肉量逐渐下降造成的。黎族男女均为圆头型、高头型、中头型、阔面型、中鼻型、中躯干型、中胸型、宽肩型、中骨盆型、中腿型。与30年前黎族头面部资料相比,本文测量的黎族头宽、面宽值较大,头更圆些、更阔些,面更阔些,红唇较薄,形态面高值较小,男性鼻宽值较小。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在广西调研的860例(毛南族200例、仫佬族200例、苗族244例、瑶族216例)少数民族女性的体成分数据,结果发现:1)不同民族的体成分比较,脂肪量苗族最高,仫佬族最低,肌肉量毛南族最高,苗族最低,组间差异多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广西毛南族、仫佬族、苗族和瑶族成年女性的身体质量指数(I_(bm))、腰臀比(R_(wh))及体脂肪率(P_(bf))差异明显,根据I_(bm)、R_(wh)或P_(bf)评价的肥胖人数比率最高的均为苗族,且与其它民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广西毛南族、仫佬族、苗族和瑶族女性的脂肪量均随年龄的增长先升高,一般至50-54岁达高峰再稍下降,而去脂体重随年龄的增长逐渐波动降低;四民族女性的肌肉量总体随年龄的增长呈波动下降的趋势,毛南族最为明显;四民族各年龄段之间的体成分比较,组间差异绝大多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体成分存在民族差异,苗族女性的体成分状况最不健康,表现为脂肪含量过高而肌肉量和骨量偏低;随年龄的增长,本研究四个少数民族的体成分均可能呈现少肌性肥胖和骨质疏松的危险倾向。  相似文献   

10.
2009-2013年测量了城市汉族成人10451例(男性5048例,女性5403例)的16项指标值,研究了不同纬度地区汉族城市成人的瘦体质量、脂肪质量值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1)31个族群脂肪质量、瘦体质量均数彼此相差较大,脂肪质量最大值男性、女性均为保定汉族;最小值男性为宜春汉族、女性为宁乡汉族。瘦体质量最大值男性为呼兰汉族、女性为南阳汉族;最小值男性为赣州汉族,女性为琼海汉族。2)各族群女性脂肪质量值均大于男性,而瘦体质量值均小于男性。3)胸部、臀部(女性还有腹部)围度的发育以及全身的皮下脂肪发育水平影响着城市汉族脂肪质量的发育水平,躯干与下肢围度(男性还有上肢骨骼)发育情况影响着城市汉族人的瘦体质量发育水平。4)随纬度的增加,即从中国的南方到北方,城市汉族人的体质量、脂肪质量、瘦体质量均呈线性增大。脂肪质量、瘦体质量随纬度增加而增大共同引起了体质量规律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运用人体测量学的方法,研究组从2015年到2019年在贵州、云南、四川、西藏、湖北、湖南6省区调查藏缅语族17个少数民族成人的体质指标。测量指标包括体质量、身高与皮褶厚度。计算指标包括身体质量指数、体密度和体脂率。藏缅语族民族的身体质量指数与人均GDP呈正相关。藏缅语族民族的肥胖与超重率受社会经济因素和历史文化因素影响。藏缅语族男女的肥胖与超重率都较高,迫切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应对和预防。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394名(男183人, 女211人)生活在贵州的土家族进行活体观察和测量(观察项目28个, 测量项目64个)。调查对象年龄18-55岁, 三代均为土家族。分析结果表明: 贵州土家族为圆头型, 男性正头型、女性高头型, 阔头型, 男性阔面型、女性中面型, 中鼻型, 窄肩型, 中间体型, 亚短腿型, 宽手型, 亚中等型身材。与我国南方其他20个少数民族群体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 贵州土家族体质特征与湖南瑶族、土家族、广西瑶族、贵州台江苗族最为接近, 与贵州布依族、广西壮族、海南黎族次之, 与湖南侗族、贵州过卯水族、毛南族、白裤瑶较远。  相似文献   

13.
In the present cross-sectional study we examined 332 (171 men and 161 women) elderly (60 years and above) urban Bengalee Hindu resident in south Calcutta, India. Individuals were selected by random sampling procedure using local voter's registration list. Skin folds measures were used to compute body composition measures among them. There existed significant sex differences in various anthropometric body composition measures. Age had significant (p < 0.001) negative association with all anthropometric body composition measures namely percentage of body fat (PBF), fat mass (FM), arm muscle circumference (AMC), arm muscle area (AMA) and arm fat area (AFA) in both sexes. Fat free mass (FFM) in contrast had negative but not significant age impact. Regression analyses demonstrated that age had explained substantial amount of variance of PBF (men = 32%; women = 18.2%), FM (men = 18.2%; women = 12.8%), AMC (men = 23.4%; women = 19.2%), AMA (men = 22.2%; women = 10.2%) and AFA (men = 34%; women = 31%) in both sexes. Two-way ANOVA revealed age-sex interaction only had significant effect on FFM.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vindicated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inverse age trends in anthropometric body composition measures among the Bengalee Hindus. Moreover, there existed sexual dimorphism in the effect of age on various anthropometric body composition meas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