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人与生物圈》1996,3(3):34-4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自1976年建立以来,1984年在白俄罗斯明斯克召开了第一次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并制定了生物圈保护区行动计划。至1994年,该计划已经实施十年有余,在解决现实的环境与发展问题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然而,实践的发展使生物圈保护区的运作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及《生物多样性公约》颁布以后,一方面生物圈保护区的意义更加突出,另一方面一些新的问题有待认识和解决,其进一步发展需要更为清晰和合乎当今形势的思路和方向,在这一背景下,UNESCO于1995年3月在西班牙塞维利亚召开了第二次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大会讨论通过了两个重要文件,并已经UNESCO第二十八届会议和人与生物圈(MAB)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十三届大会审议和批准。下面是全文刊登的“塞维利亚大会”情况介绍和“UNESCO第二十八届会议实施决议”及其审议批准的两个纲领性文件(译文):Ⅰ.《塞维利亚生物圈保护区战略》;Ⅱ.《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法规框架》,以供广大读者了解和参考,特别是对生物圈保护区的管理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组织的《实施<塞维利亚生物圈保护区纲要>研讨会》于1997年7月21日至26日在长白山生物圈保护区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46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其中包括已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12个生物圈保护区及正在  相似文献   

3.
生物圈保护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研究计划国际保护学家们在探讨世界保护区有效管理的过程中正式提出来的。还在1986年,笔者就根据1983年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召开的第一届国际生物圈保护区会议讨论的结果,对生物圈保护区的基本概念作过介绍和评论(王献溥,1986)。事隔10年之后,第二届国际生物圈保护区会议在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市召开,会议总结了第一届会议以来实施生物圈保护区行动计划的经验(di Castri et al,1977;UNESCO,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组织的“实施‘生物圈保护区塞维利亚纲要’研讨会”于1997年7月21日至25日在长白山生物圈保护区召开。46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其中包括已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12个生物圈保护区及正在申请纳入  相似文献   

5.
在盐城召开的“第二次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大会”宣布,又有16个自然保护区纳入“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并在大会上颁发了证书。至此,“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已有成员61个(名单见下)。  相似文献   

6.
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为提高自身素质,一直敦促各国积极开展对所属生物圈保护区的监督、评审,包括国家生物圈保护区行动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许多国家已经或正在进行这项工作。美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1993年11月,在科罗拉多的厄斯特斯国家公园(Estes Park)举办了一次研讨班,并制定了美国生物圈保护区战略规划(草案)。其提出的战略任务、奋斗目标、具体目的、行动方案等,为未来10年里美国生物圈保护区的整体计划绘制了一幅宏伟蓝图。美国生物圈保护区计划的任务是建立并支持一个能充分代表美国各种生物地理类型区的生物圈保护区网络,通过各种手段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经济利用及文化价值之间的持续平衡。规划草案提出了6大目标,每个目标又包含几个具体目的和行动方案。这6大目标为: 1.建立起美国生物圈保护区的政策体系及可供操作的框架; 2.形成代表美国生物地理多样性的生物圈保护区国家网络,并使之达到国际公认的生物圈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大会于1995年10月20~25日在江苏盐城生物圈保护区召开。来自41个自然保护区及其主管部门——国家环保局、国家海洋局、农业部、江苏省环保局、盐城市政府,以及部分科研院所和外国的专家共计87名代表出席了本次大会。会议宣布又有16个新成员纳入该网络,并在此次大会上颁发了证书。至此,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共有61个成员。  相似文献   

8.
生物圈保护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保护学家们在探讨世界保护区有效管理过程中,于1971年正式提出的一个崭新的概念和专门术语,并于1976年正式建立了第一批生物圈保护区,迄今已发展成为一个分布在94个国家,拥有411个成员的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我国现有21个保护区加入了这个网络,而且还建立了中国生  相似文献   

9.
1993年7月12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了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45个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第一批网络成员(详见下页右栏附表)。网络成立大会由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和各保护区主管部门共同筹办,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农业部、国家海洋局的大力支持和关注。  相似文献   

10.
如何管理好生物圈保护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保护学家们,在探讨世界保护区有效管理中,提出了“生物圈保护区”这个新的概念和专门术语。3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它是保护区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对全球保护事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是实施生物圈保护区战略最为积极而有效的国家之一,至今不仅已有24个保护区加入了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而且还建设了自己的国家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拥有102个成员。它们都是我国保护区管理较有成效的佼佼者,但是也有许多不足之处,需待完善。一、生物圈保护区的基本概念与任务生物圈保护区最主要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引言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加以保护、研究和持续利用的关键区域。中国生物物种资源丰富,已建立自然保护区700多处,在实施“联合国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国内和国际的联合行动。为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联合行动,1993年4月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决定在中国建立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做出这一决定的考虑是: ——人与生物圈计划在中国是十分有影响的国际渠道,这一计划所提出的生物圈保护区的  相似文献   

12.
湖北神农架生物圈保护区是湿润亚热带华中地区森林生态系统保存较好的区域,植被垂直带比较完整,物种多样性丰富,1983年经湖北省政府批准建立保护区,1986年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0年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为中国10个纳入国际网络的生物圈保护区之一。为了使其发展更加符合生物圈保护区基本概念的要求,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组织中国科学院植物  相似文献   

13.
博格达生物圈保护区是1990年3月,限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国际协调理事会授权其主席团所作的决定,该保护区为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组成部分,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个、我国第七个  相似文献   

14.
《人与生物圈》2011,(3):72-73
广西山口山口生物圈保护区位于广西合浦县沙田半岛,总面积80平方公里,以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为主。1 997年与美国佛罗里达州鲁克利湾国家河口研究保护区建立友好保护区关系,2000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2002年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成为目前全国海洋系统唯一获得世界双桂冠的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5.
生物圈保护区的意义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圈保护区的意义和作用王献溥生物圈保护区是国际保护学家们在探讨世界保护区有效管理,以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密切结合的过程中,于1971年正式提出的一个崭新的概念和专门术语,并于1976年正式建立第一批生物圈保护区。至今已发展成为一个分布在80...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第二次全体成员大会工作报告主要分三大部分,摘要如下: 1 工作回顾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自1993年7月成立至今两年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各有关部门、单位以及全体网络成员的支持下,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已有长白山、鼎湖山、卧龙和梵净山四个自然保护区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这四个自然保护区分布于我国的不同地理区域,代表着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因此,深入研究这些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对我国的四个生物圈保护区作一简介。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东北部,横跨安图、抚松、长白三县,1960年被划为自然保护区,面积为19万公顷。最高海拔2749米,是欧亚大陆东部的最高山峰,由于火山喷发,形成了典型的火山地貌类型。  相似文献   

18.
1996年10月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蒙特利尔举行的自然保护大会期间,组织了题为“生物圈保护区:是梦幻还是现实?”的专题讨论会。会议认为,在70年代初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自然保护的新途径,这就是生物圈保护区。它区别于当时已有的保护方式,而强调如下一些特点:具有生态系统的代表性;鼓励当地居民的参与;做为科研和教育的基  相似文献   

19.
《人与生物圈》1998,(1):3-5
1997年9月16日至22日,“第三次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大会暨武夷山生物圈保护区评估会”在武夷山市石开。来自全国26个自然保护区及有关主管部门、科研院所、新闻单位、当地政府及社区共6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以“社区参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为主题,对武夷山生物圈保护区进行了考察和研讨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是自然保护区普遍面临的一大问题。当地社区参与保护区管理将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对于各级管理者和决策者来说这是一项新的课题。代表们从实施参与管理的目标(为什么要实行社区参与管理?)、参与管理的主体(谁来参与?)、参与管理的内容(管理什么?)、管理机制(如何动作?)、管理方式(采取什么组织形式与制度?)等不同角度对武夷山生物圈保护区进行了考察,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并做出如下评估意见。  相似文献   

20.
IUCN对生物圈保护区行动计划(1984)执行情况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AB国际协调局及其特别计划委员会邀请IUCN对生物圈保护区行动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估,以保证其客观公正。为此,各国MAB委员会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各种区域、亚区域、国家级的有关会议也为评估提供了大量素材。这份评估报告是本次西班牙大会起草“SEVILIA战略”的重要背景材料。下面简要介绍这份报告对国际生物圈保护区行动计划十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