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研究两栖类物种雌雄间的形态差异,不仅有助于理解物种两性异形的模式与机制,而且对其繁殖策略、繁殖投入和进化选择压力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4月至2021年8月以浙江省丽水市丽水学院校园永久池塘内的斑腿泛树蛙(Polypedates megacephalus)为实验对象,共61只(♀12,♂49),测量其头体长、头长、吻宽、前肢长、后肢长等12项形态特征及体重来研究该物种的两性异形,并收集窝卵数和孵化数据分析雌性繁殖能力。结果表明:斑腿泛树蛙具有显著的两性异形,且雌性个体大于雄性个体;眼径、胫长和鼻间距在两性间无显著差异,头体长、头长、吻宽、吻长、眼间距、前肢长、后肢长、前臂及手长、足长和体重均具有显著差异;斑腿泛树蛙雌性个体产卵和孵化率受季节影响显著,其中4和5月窝卵数最多,6月卵孵化率最高;雌性怀卵数量与体长呈正相关关系。依据上述结果,本研究推测生育力选择是造成斑腿泛树蛙两性异形的主要因素,雌性个体通过增大个体体型来增加怀卵量,从而提高繁殖输出;斑腿泛树蛙繁殖期受季节影响,为更好地适应雨季的提前或推迟,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延长式繁殖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2012年4月,在吉林省长白山地区,对正在抱对的30对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成体的体长、头长、头宽、前肢长和后肢长进行测量,使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抱对个体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及配偶间形态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两性的所有局部形态特征均与其体长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前肢长和后肢长随体长的增长速率在两性间无显著差异,而头长和头宽随体长的增长速率存在显著差异.雌性成体显著大于雄性成体;特定体长下雄性的前肢显著大于雌性,其他局部特征没有显著的两性差异;雌性个体与抱对的雄性个体的后肢长呈显著正相关,其余形态特征两性间无相关性.因此,在东北林蛙的配偶选择中,雌性对雄性形态特征的选择与两性异形的形成无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河南陕西两地白冠长尾雉的集群行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20 0 1年 4月至 2 0 0 3年 6月 ,在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佛坪县瓦寨子对白冠长尾雉 (Syr maticusreevesii)的集群行为进行了研究。对 17只遥测个体的跟踪结果和 32 8次集群活动的野外记录分析表明 ,白冠长尾雉雌雄两性的集群方式有极显著的差异 ( χ2 =18 177,df=3,P =0 0 0 0 )。雄鸟有很强的领域性 ,优势个体全年以单独活动或双雄共同活动的方式占据稳定的活动区 ,很少与其他雄性个体集群 ;雌鸟有很强的集群倾向 ,除繁殖季节因孵卵、育雏而离开群体单独活动外 ,通常以 4~ 6只的群体游荡于雄性个体的活动区之间 ,与该活动区的雄鸟形成不稳定的混合群 ,偶尔与其他群体形成暂时性的、更大的混合群。两性集群方式的差异可能与其各自经受的捕食压力和交配竞争强度 (雄 >雌 )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4.
吐鲁番沙虎头、体大小的两性异形及其食性的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8年4月—2009年5月在新疆中国科学院吐鲁番沙漠植物园,捕获155号吐鲁番沙虎(Teratoscincus roborowskii)活体,对其两性异形和食性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并收集单独暂养的吐鲁番沙虎粪便167份用于食性分析,同时测量各项形态学指标,切趾标记后放回原捕获地。结果表明:吐鲁番沙虎成体有两性异形,表现为雄性个体有较宽的头部,成体雌性具有较大的腋胯距;不同年龄组的两性个体头长和雄性个体的头宽随吻肛长都呈同速增长,只有雌性头宽的增长速率在个体发育过程中逐渐减小;吐鲁番沙虎摄入的动物性食物均为节肢动物,植物性食物为刺山柑果实。4—5月的生态位宽度为4.15,6—7月的生态位宽度为4.23,8—9月的生态位宽度为4.48。其中6—7月和8—9月的生态位重叠度最高。  相似文献   

5.
笼养东北虎雌雄行为差异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8年4月-2001年3月在哈尔滨动物园,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全事件取样法对5只笼养东北虎(3雌2雄)的昼夜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北虎的睡眠、卧息、运动和其他行为在时间分配上两性存在一定差异,即雌性的睡眠和卧息时间比雄性多,雌性的运动和其他行为时间比雄性少;但摄食行为的时间分配相差不大。两性日活动规律的差异为雄性的睡眠高峰主要在夜晚,卧息较雌性少且相对集中,运动出现和结束的时间较雌性延迟约1h。对两性及不同个体行为时间分配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个体间仅运动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性间睡眠、卧息、运动和其他行为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笼养东北虎两性行为的差异可能与其野外的行为习惯有关,而这些行为习惯又与其担当的性别角色有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6.
2019年6—7月,采用样线法对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苍山西坡红瘰疣螈Tylototriton shanjing的种群数量、繁殖时间和个体身体状况进行调查,并对红瘰疣螈两性个体的繁殖时间,不同繁殖时段个体体质量、头体长、肥满度、重长比进行了分析。共观察到红瘰疣螈个体664只,其中雄性410只,雌性254只,整体性比偏雄,雄性个体的比例由繁殖前期的69%逐渐降至后期的49%。雌性个体体质量、头体长和肥满度在不同繁殖时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繁殖前期雌性个体大于繁殖后期的个体;除头体长和体质量外,雄性个体肥满度和重长比在不同繁殖时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繁殖后期,雌雄两性红瘰疣螈小个体的比例均增加,体质量小于5 g,头体长小于50 mm的雄性个体比例由0逐渐增加到13.16%和10.53%;体质量小于10 g,头体长小于60 mm的雌性个体比例由0逐渐增加到10.26%和7.69%,显示两性个体中的较小个体参与繁殖时间均较晚。较小个体身体状况相对较差,运动能力、繁殖潜力和配偶竞争等都不具优势,可能采用了较晚繁殖的繁殖策略。  相似文献   

7.
2010年3月下旬-7月上旬于浙江富阳市农田采集680只泽陆蛙(Fejervarya limnocharis),研究了泽陆蛙成体和幼体的个体大小和局部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通过解剖雌体获得窝卵数、测量抱对个体获得形态数据,研究了雌体大小与生育力关系以及抱对两性个体体形大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捕获个体中,雌性和雄性成体的最小体长分别为33mm和30 mm;雄性成体个体数显著超过雌性成体,两性幼体个体数无显著差异;两性成体头部大小、四肢长随体长呈同速增长,眼径和体重随体长呈异速增长,两性幼体所有被检形态特征均随体长呈同速增长;雌性成体平均体长显著大干雄性成体,去除体长差异的影响后发现,除眼径无显著的两性差异外,其余被检形态特征均为雌性大于雄性;幼体除雌性体重大于雄性外,其余被检形态特征均无两性差异;窝卵数与雌体大小(体长和体重)呈显著的正相关;两性抱对个体的体长无显著相关性;泽陆蛙雄性成体体形小于雌性成体的个体大小两性异形模式可能决定于驱使雄性向较大体形发展的进化驱动力相对较弱,雌性增大体形可增加繁殖输出,故向较大体形发展的进化驱动力相对较强;除体重外,其余被检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均形成于性成熟之后.  相似文献   

8.
花背蟾蜍冬眠期肥满度及部分内脏器官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花背蟾蜍(BuforaddeiStrauch)冬眠期中消耗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内脏?还是躯体?本文采用整体肥满度(简称肥满度)、躯体肥满度、肝系数、脂肪体系数和生殖腺系数等形态生理指标,来了解花背蟾蜍自然冬眠时体躯和某些内脏器官的变化。方法根据当地花背蟾蜍的冬眠期一般始自10月底至翌年4月初,作者于1985年10月7日至11月1日在徐州近郊九里山飞机场附近捕回112只花背蟾蜍(代表开始入眠时的状况);1986年3月24日至4月2日又在上述地区捕回91只花背蟾蜍(代表即将出眠时的状况),对所捕个体的体长、体重和某些内脏器官重量进行了测定。为便于比较,…  相似文献   

9.
2000年1—4月和2000年4月—2002年4月,分别连续3个月和2年观察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馆6头长江江豚(3雌3雄,8个不同组合群)个体间发生的3种交互关系,即接近—逃开、接近—接触和接近—尾鳍击打。在累计8,162min的观察时间内,共观察到这些交互关系1,685次。本研究将江豚个体间发生的这3种交互关系作为个体间优势关系的指示,并分别给交互双方赋予不同的分值,采用优势比分矩阵方法定量分析了江豚个体之间的优势关系。结果表明江豚群体内存在优势关系。同性别个体之间,优势关系与年龄和饲养时间有关,年龄大的个体比年龄小的个体具有优势,饲养时间短的个体比饲养时间长的个体具有优势。但是,异性成年个体之间,优势关系通常是可变的。  相似文献   

10.
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假眼小绿蝉触角上只有一种毛状感器,而且,感器数量和分布在雌雄两性个体间相似。  相似文献   

11.
瘦尾细额溞是一种出现数量极其稀少的枝角类。关于它的生物学特征尚未见诸文献。本文测量了一次采自云南永胜一池塘的本种300个两性个体的体长和怀卵量,就其幼体与成体的数量、体长与怀卵量、雄性以及性比等问题探讨了种群的生物学状况。 详细观察比较了这个种的重要分类特征——雌体后腹部,并描述了变异范围。对卵鞍和雄体也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12.
棒花鱼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和雌性个体生育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了棒花鱼(Abbottina rivularis)繁殖期形态特征包括体长、头长、头宽、头高、眼间距、鼻间距、背鳍基长、胸鳍长、胸鳍腹鳍间距、尾柄长、尾鳍长和体重的两性异形和雌性个体生育力。结果表明,雄性个体的数量显著多于雌性个体,雄性个体的体长显著大于雌性个体。特定体长的雌性个体的胸鳍腹鳍间距显著大于雄性个体,头长、头宽、头高、眼间距、鼻间距、背鳍基长、胸鳍长、尾柄长和尾鳍长显著小于雄性个体,雌雄两性体重不存在显著差异。棒花鱼的怀卵数量与体长和体重回归关系显著。偏相关分析显示,当控制第三者恒定时,怀卵数量与体长和体重呈正相关但不显著。棒花鱼存在个体大小和其他局部特征显著的两性异形,雌性个体主要通过腹腔容积的增加提高个体生育力。棒花鱼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是性选择和生育力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奇台沙蜥生长过程中的两性异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奇台沙蜥Phrynocephalus grumgrzimailoi头、尾、腋胯距大小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的变化.成体体长(SVL)无显著的两性差异,两性异形主要表现为雄性个体有较大的头部(头长和头宽)和尾部,雌性具有较大的腋胯距.头、尾、腋胯距大小的两性异形在幼体就已存在,并随个体发育的进行变得更加显著.不同年龄组两性个体头部、尾部、腋胯距随SVL呈异速增长,表现为两性头部的增长速率在个体发育过程中逐渐增大,尾部的增长速率逐渐减慢,腋胯距在雌性蜥蜴中增长速率逐渐增大,在雄性中逐渐变小.  相似文献   

14.
对湖南省浏阳市周洛村桂花峡、福建省长汀县官坊村石峰寨东北坡和南坡、浙江省龙泉市供村及张公桥和毛圩村6个野生桂花〔Osmanthus fragrans(Thunb.)Lour.〕居群中桂花单株的性别比例进行了统计,并对单性雄株和两性株的花部雌蕊形态、花粉粒数量和外部形态及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情况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结果显示:6个居群中雄性比率差异较大(0~0.62),平均值接近0.5;其中,石峰寨东北坡和南坡居群的雄性比率最大(0.62),张公桥居群的雄性比率最小。两性株花的雌蕊发育正常,而单性雄株的花具有退化雌蕊的痕迹。不同居群及个体间每个花药的花粉粒数量存在一定差异,且单性雄株每个花药的花粉粒数量多于两性株,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单性雄株和两性株的花粉粒形态一致,花粉粒均为长椭圆形、极轴长16μm、具三沟和网状雕纹型表面纹饰;花粉均具有较高活力且均能在柱头上萌发。结合对木犀属(Osmanthus Lour.)其他种类的观察结果认为:桂花的繁育系统应属功能性的雄全异株,这种繁育系统可能为两性同体与雌雄异株间的过渡类型,在木犀属的其他种类中也能观察到雄全异株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宁波滑蜥两性异形和雌性繁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蜥蜴的雌性繁殖特征对理解两性异形的进化原因起着重要作用。于2011年4月在安徽滁州采集宁波滑蜥(Scincella modesta),定量研究该种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和雌性繁殖特征,检验成体形态特征两性异形与雌性繁殖的相关性。研究共采集43条(17♀♀,26♂♂)宁波滑蜥,雄性和雌性个体的最大体长分别为47.4 mm和46.6 mm。雌雄两性在体长和头宽上没有差异,而在腹长和头长上差异显著,雄性有较大的头长,雌性有较大的腹长。宁波滑蜥年产单窝卵。窝卵数和窝卵重与雌体体长及腹长呈正相关,卵重与雌体体长无相关性。窝卵数及卵重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20和0.12。卵长径与窝卵数呈负相关,而卵短径与窝卵数无关。雌体主要通过增加窝卵数来增加繁殖输出。这些结果表明,宁波滑蜥是雌雄个体大小同形的两性异形模式,性选择使得雄性有着较大的头长,以具有较高的交配成功率,生育力选择使得雌性有着较大的腹长,以具有较大的生育力和繁殖输出。  相似文献   

16.
何爽  谭敦炎 《广西植物》2022,42(10):1652-1660
新疆阿魏是特产于我国新疆的伞形科阿魏属多年生一次结实草本植物,属于国家二级保护的濒危植物。其种群中除了该科植物典型的雄全同株个体以外,还具有一定数量雄性不育的雌株。为了探究新疆阿魏的雄性不育现象及其影响因素,该文从细胞形态学角度对种群中的雌株以及雌花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观测,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功能性雌花雄蕊的花药败育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雌株3月底萌动,4月中旬进入花期,5月底果实成熟;物候期与雄全同株个体相同。(2)植株高度(71.00±10.92) cm和直径(71.67±17.64) cm、一级分支(23.83±2.04);基生叶长(33.41±11.63) cm、宽(24.47±8.60) cm;在植株大小、基生叶大小等方面雌株与雄全同株个体无差异。(3)在雌株上,一级分支和二级分支均为雌花序,均可结实;雌花序的伞幅数/每复伞花序(13.22±4.70)、花数/每花序(12.03±2.30)、总花数/每复伞花序(159.08)均高于两性花序;雌株比雄全同株个体产生更多可结实的花,形成更多具有杂种优势的异交后代。(4)雌花序中,花排列紧密,花间距小于两性花序和雄花序;开花时...  相似文献   

17.
红鲫(♀)×湘江野鲤(■)杂交一代生殖腺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以红色鲫鱼作母本和湘江野鲤作父本所得杂交一代(F_1)生殖细胞的生长发育。实验证明:(1)F_1雌性个体的生殖腺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完全能育型,占总数的44.3%;另一是发育不正常的类型,属两性嵌合体,占总数的55.7%。外观为雌性个体的两性嵌合体卵巢,既有卵细胞,也有精细胞。(2)F_1雄性个体的生殖腺出现三种不同的状况,一是完全能育型,只占总数的4.67%,可以完成由精原细胞到精子形成的全部发育过程;二是不完全能育型,占总数的61.7%,有少数精子细胞可以通过变态形成精子;三是完全不育型,这种类型包括有两性嵌合体(20.63%)和非两性嵌合体(13%),都不能产生成熟的精子。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证实,鲫(♀)、鲤((?))杂交所得的杂交一代(F_1)雄性个体,有部分是能育的,并已成功地获得了第二代(F_2)和第三代(F_3)。  相似文献   

18.
钱静  沈和定  管菊 《动物学杂志》2015,50(4):600-606
雌雄同体贝类精子的储存和利用规律一直是国内外贝类生物学研究的难点之一,本文利用活体解剖、显微观察、组织切片和扫描电镜技术,综合研究了平疣桑椹石磺(Platevindex mortoni)的生殖系统及精子储存场所。结果显示,其生殖系统包括生殖器本部、雌性生殖部分和雄性生殖部分。生殖器本部由两性腺、两性输送管、蛋白腺、黏液腺、支囊组成;雌性生殖部分包括输卵管、受精囊、阴道,位于身体中后方体腔内;雄性生殖部分包括输精管、刺激器、阴茎、阴茎鞘和阴茎牵引肌,位于身体前端右侧体腔内;其阴茎有阴茎鞘,阴茎表面布满倒刺。平疣桑椹石磺阴茎为直线状,无雄性附属腺。未交配的性成熟个体支囊内充满细长精子,受精囊内无精子;而交配后充当雌性个体的支囊内均为细长的自体精子,受精囊内有大量活力较强的粗短精子,其支囊为自体精子的存储场所,而受精囊为异体精子的存储场所。其精子储运情况为:两性腺内精子成熟后暂存于支囊,交配时通过输精管运输至阴茎,由阴茎输送精子至对方的阴道,异体精子进入受精囊内存储待用。  相似文献   

19.
丽纹攀蜥头体大小的两性异形和繁殖期的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植华 《四川动物》2004,23(3):277-280
测定了丽纹攀蜥的体长、头长、头宽、头高、尾长和体重等形态指标,以及通过44天的生长后体长、头长、头宽和头高的增长。表明成年两性个体体长无显著的两性异形,局部形态特征皆与体长呈正相关。协方差分析表明,雄性的头长、头宽、头高和尾长显著大于雌性个体,繁殖期雌性个体的体重显著大于雄性个体。丽纹攀蜥繁殖期雄性体长的增长显著大于雌性体长的增长,雌雄两性头长、头宽和头高的增长无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1967至1997的30年间,生活在非洲热带地区自然栖息地的野生黑猩猩数量由60万降至不足20万,至今这个数字仍在减少,因此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并急需要开展迁地保护。笼养黑猩猩与野外种群一样营群居生活,为了有效进行野生黑猩猩的迁地保护,将野外捕获的野生黑猩猩个体成功引入已在动物园的黑猩猩群体中十分必要。2004年10月至2005年3月,乌干达野生动物研究中心首先开展了这一实验。同时为更好地了解外来黑猩猩融入笼养群体的过程,2006年9月至2007年1月间收集其活动数据。选取5只黑猩猩个体并记录它们的食性、行为、体重变化及身体健康状况。除直接观察和记录外,与兽医和研究中心管理人员进行合作,以获取较多笼养个体的信息。我们发现,野生个体比笼养个体多病,因此影响了它们的取食、社会行为及活动水平。尽管笼养黑猩猩有人照料,但仍具备野生个体的行为,所以,理解外来黑猩猩融入笼养群体的过程对于黑猩猩的迁地保护和就地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