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 淀粉的消化 1.材料 5个长10厘米,直径1.5—2厘米的透析袋;5支口径大于透析袋的试管和5个塞子;Lugol氏碘溶液(即I-KI溶液)100毫升;可溶性淀粉溶液100毫升;唾液(2毫升唾液加2毫升水混合);1米长的线;若干小试管;5支滴管;Benedict氏溶液(简称班氏液)20毫升;葡萄糖液15毫升;淀粉糖化酶溶液20毫  相似文献   

2.
将做过解剖实验后的家兔小肠剪下,把整个小肠翻过来,用自来水把肠子内表面的污物彻底洗净,浸入0.5%KOH或NaOH溶液中漂白透明(不漂白透明也可)1—2天。取出小肠,用自来水洗去KOH或NaOH,剪成1—3寸长的小段。把一端用白线系住,从另一端用不带针头的注射器注满甘油酒精混合液(10—20%甘油和70%酒精等量混合),把这一端也用白线  相似文献   

3.
猪肠衣(半透膜)干制品的制作方法猪肠衣是高中《生物》渗透作用实验中采用的一种半透膜。坚韧耐用,接近生物膜,实验效果好。为了实验方便,可将猪肠衣制作成干制品保存备用。制作方法是:(1)将新鲜猪小肠用剪子剪成66cm左右的节段,在清水中洗净内外表面。(2...  相似文献   

4.
甘肃鼢鼠小肠仅为相同体重高原鼢鼠小肠长度的70%,为满足相同的能量需求,甘肃鼢鼠消化系统中某些部位必然会发生相应调整,以代偿其较短的小肠在能量消化吸收方面的不足.本研究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技术,对成年甘肃鼢鼠和高原鼢鼠的小肠组织学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甘肃鼢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毛间距均显著小于高原鼢鼠,而其空肠管径显著大于高原鼢鼠,两种鼢鼠小肠总绒毛面积无明显差异.研究表明,甘肃鼢鼠通过缩小小肠绒毛间距并增大空肠管径来增加小肠吸收表面积,减缓食物通过速率,提高小肠对食物的营养吸收和消化功能,进而代偿其较短的小肠在能量消化和吸收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在高中《生物》的渗透作用的实验中,我们一直采用猪肠衣作半透膜。其优点是:取材容易。通常在食品杂货店可买到干制品,剪取一小段纵翦开,则成为一块方形膜。猪肠衣就是猪小肠的浆膜层。如若一时买不到干制品,也可自行制作。将一段新鲜猪小肠从切口处开始,将最外层(浆膜)往下拉,便象脱袜子一样很容易地剥离下来。这比剥取猪膀胱容易。用它  相似文献   

6.
青冈种群克隆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等位酶分析测定了6个青冈种群的克隆多样性。种群和种水平上每基因型含有的个体(克隆分株)数分别为1.270和1.508。青冈种群中克隆多样性较高,Simpson’s指数平均为0.9882,均匀度平均为0.7921。81.3%的基因型为局部分布,仅有1种(0.5%)基因型分布于75%以上的种群中。相关分析表明Simpson’s指数与总氮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与其他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小肠上皮细胞作为肠道的主要功能细胞,在多种肠道疾病和上皮间质转化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采取组织块消化和肠绒毛消化两种方法对新生仔猪小肠上皮细胞进行分离培养,传代后通过细胞形态学及免疫荧光等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肠绒毛消化法所获得的小肠上皮细胞要远好于组织块消化法所得细胞,细胞在24~48h贴壁,呈现出典型的三角形或多角形样,10~12d细胞汇合成片、单层生长、互不重叠;细胞角蛋白18(cytokeratin-18)和尾型同源盒基因2(Cdx2)阳性,碱性磷酸酶检测阴性,扫描电镜下可以清楚地看到均匀分布的肠绒毛。以上结果表明,该实验成功建立出可连续传代并符合小肠上皮细胞鉴定标准的仔猪小肠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8.
<正>渗透作用是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一节教学内容的难点,做好该演示实验是突破难点的重要教学手段。由于半透膜不容易取材、液面高度上升现象很难被全班学生观察到,本研究将装置进行改进(如图),使其在教学中得以真正使用。1选用肠衣作为半透膜本装置选用肠衣作为半透膜,肠衣价格便宜、容易购买且弹性大不易破损。剪取5 cm左右的一  相似文献   

9.
丰花月季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植物名称:丰花月季(Rosa ehinensis var.floribunda)。材料类别:蒙娜丽莎、白露尼佳、粉玉楼、淡云微雨、醉酒、红帽子等品种的嫩枝茎尖,经70%酒精消毒10s,5%安替福民溶液消毒5~10min,0.1%氯化汞消毒5min后,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取带1~2个侧芽、长约0.5cm左右的茎段为外植体。  相似文献   

10.
《生物学通报》2 0 0 0年第 5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一节探索课的尝试”一文中写道 :“如在设计‘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 ,启发学生思考实验的原理 ,即淀粉遇碘酒变蓝。唾液中有唾液淀粉酶 ,它能消化淀粉为麦芽糖 ,而麦芽糖遇碘酒不变色。”文中出现“淀粉遇碘酒变蓝”、“麦芽糖遇碘酒不变色”的说法值得商确。“碘酒 ,碘汀俗称 ,是碘和碘化钾的稀酒精溶液 ,在溶液中 I- I2 I-3 。在溶液中极微量的碘与淀粉相遇立即形成深蓝色的加合物 ,这是定性检验碘的灵敏方法。淀粉是由许多葡萄糖分子缩合而成的多糖 ,分子…  相似文献   

11.
本项工作研究了尼可刹米和卡地阿佐刺激猫的颈动脉体、脾臟、小赐和骨髓化学感受器对于呼吸血压的影响。(一)5%尼可刹米0.2—0.4毫升注入颈动脉竇灌注液内,就能作用于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产生暂短的呼吸抑制。25%的溶液0.1—0.2毫升,或出现暂短的呼吸抑制或暂停,或在抑制之后产生轻度的呼吸兴奋。卡地阿佐对于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作用也相似地不明显:(二)2—5%尼可刹米或卡地阿佐0.2一O.4毫升注入脾臓灌注液内,能作用于脾臟 化学感受器产生呼吸兴奋与血压升高。1—2%的溶液0.4—0.5毫升洼入小肠灌注液内,产生与脾臟化学感受器完全相同的结果。(三)0.1—0.2%尼可刹米或卡地阿佐0.1毫升直接注入胫骨骨髓腔内,能作用于骨髓化学感受器而产生呼吸兴奋和血压升高(四)尼可刹米和卡地阿佐对于脾臟、小肠和骨髓化学感受器的作用,当向灌注液内注入适量的奴佛卡因时会被消除,待奴佛卡因的作用消失后,这些药物的作用又恢复。从上述结果得出结論,尼可刹米和卡地阿佐一样,对于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无明显作用。与此相反,它们却刺激脾臟、小肠和骨髓化学感受器产生反射性呼吸兴奋及血压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测量3种不同浓度龙胆紫溶液浸入充填体边缘的深度,比较三者在充填体微渗漏检测实验中的性能.方法:将因正畸治疗拔除的人离体前磨牙30颗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10颗.于离体牙颊面釉牙骨质界冠方1mm处制备4mm×3mm×2mm的标准V类洞型.常规树脂充填并经冷热循环(5℃/55℃,400次)后分别放入浓度为0.5%(A组)、1%(B组)、2%(C组)的龙胆紫溶液中浸泡96h.三用枪冲洗吹干后将离体牙沿颊舌向垂直于充填体表面片切.在根管显微镜下观察离体牙充填体边缘染料浸入情况并摄片.采用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测量龙胆紫溶液浸入深度并记录.结果:A、B、C3组龙胆紫溶液渗入深度分别为(0.59± 0.22)mm、(1.38± 0.32)mm、(1.52± 0.45)mm,3组结果之间有统计学差异(F=21.431,P<0.05).其中A、B组有统计学差异(t=5.138,P<0.05),A、C组有统计学差异(t=6.082,P<0.05),B、C组无统计学差异(t=0.944,P>0.05).结论:2%、1%龙胆紫溶液渗透速度较快,0.5%龙胆紫溶液渗透速度最慢;0.5%龙胆紫溶液组渗透稳定性较好,1%龙胆紫溶液次之,2%龙胆紫溶液渗透稳定性最差.  相似文献   

13.
栽培食用菌大都用熟料培养菌种,这不但成本高且费时费事。我们大胆地改熟料为生料制平菇菌种并初获成功,现介绍如下: 培养基的配制晒棉籽壳1.5天,第二天下午以1∶1.5的清水浸透,撒上0.2—0.5%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加0.5%蔗糖、0.2%磷酸二氢钾、0.05%硫酸镁溶液,混合拌匀。含水量65%(手捏欲滴而不下),pH值7—9为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开发一种高效环保型白蚁饵剂.[方法]选定烯啶虫胺和溴虫腈对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进行室内毒力测定,根据室内毒力测定结果筛选毒力较高药剂进行驱避试验,并制备3种不同剂量的肠衣饵剂,开展室内白蚁毒杀效果试验和园林白蚁防治效果试验;选用合适剂量肠衣饵剂进行堤坝黑翅土白蚁诱杀试验,并用挖巢法检测肠衣饵剂对堤坝黑翅土白蚁的诱杀效果.[结果]1.6tg/mL烯啶虫胺处理黑翅土白蚁72 h后校正死亡率达100%,16 μtg/mL溴虫腈处理72 h后黑翅土白蚁校正死亡率也达到100%.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烯啶虫胺对黑翅土白蚁的LC5o值低于溴虫腈,100 μtg/mL烯啶虫胺处理8h后对黑翅土白蚁无显著驱避作用.3种剂量烯啶虫胺肠衣饵剂处理72 h后,黑翅土白蚁校正死亡率均在60%以上.将不同剂量的烯啶虫胺肠衣饵剂投放到园林中45 d后,肠衣饵剂基本被食空,施药点周围无白蚁及活动迹象.在福建省水库大坝周围投放60 μtg/g烯啶虫胺肠衣饵剂,3个月后肠衣饵剂未发霉且基本被食空,6个月后挖巢发现蚁道内无黑翅土白蚁活动,白蚁巢体出现死亡和坍塌情况.[结论]60 μg/g烯啶虫胺肠衣饵剂对园林和堤坝中的黑翅土白蚁具有良好的诱杀效果,是一种高效环保型白蚁肠衣饵剂.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通过氢氧化铵(NH_4OH) 气体分子经挥发,透过膜与酚酞溶液(指示剂)产生颜色反应,来模拟细胞膜对气体分子的通透性,并借此来说明动物体內由于气体分子的浓度差,O_2和CO_2分子可经细胞膜扩散。材料氨水(氢氧化铵溶液)、1%酚酞溶液、肠衣(或玻璃纸)、试管、小口瓶、线。方法步骤 1.取一试管,倒入1%酚酞溶液约2/3,用一块稍大于试管口径浸湿的肠衣(或浸湿的玻璃纸)覆盖在试管口上,用线沿管口牢牢地结扎。2.取一瓶口稍大于试管口径的小口瓶,倒入10%—50%的氨水(以原液作为纯液配制,溶液浓度稍提高,可缩短实验所需时间)。3.将试管倒置放在盛有氨水的小口瓶上,如试管口径大于瓶口,可用手扶着试管。不久,即可见试管内有徐徐上升的呈樱桃红色的色流,这是由于小口瓶内呈碱性的NH_4OH气体分子由于气体分子浓度  相似文献   

16.
植物名称:狗尾草,又各鼠尾草、猫尾草(Setariaviridis)。材料类别:胚。培养条件:基本培养基为MS。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培养的培养基:(1)2,4-D 1.0或2.0mg/L(单位下同);(2)2,4-D 1.0 KT 0.5,蔗糖3%。分化培养基:(3)NAA 0.005 BA 0.5。从生长成熟的狗尾草穗剥取种子,去外颖后,用70%酒精浸30s,在0.1%HgCl_2溶液中浸泡20min作表面消毒,无菌水冲洗7~8次后,接种至培养基(1)和(2)上培养,在黑  相似文献   

17.
巴甫洛夫对消化生理学的贡献是人所共知的。在上世纪末叶,他和门徒们积二十多年的创造性工作,奠定了现代消化生理学的基础,写成了《消化腺工作讲义》(1897)这本经典性著作,获得了1904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的世界荣誉。巴甫洛夫实验室的 Dolinski 于1894年曾发现,当把相当于胃酸浓度的盐酸或其它酸溶液输入小肠后,即能引起大量的胰液分泌。根据当时传统的神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高锰酸钾-草酸脱黑色素法在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HE)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中的应用,探讨最佳脱色条件。方法取富含黑色素的黑色素瘤组织切片,分别在40℃、45℃、50℃、55℃的0.5%高锰酸钾中脱色,每种温度下分别孵育2min、4min、6min、8min,然后1%草酸溶液处理30s×3次,水洗1min,比较HE染色效果,选取效果最好的高锰酸钾脱色条件(温度、时间)。基于HE最佳染色条件,将高锰酸钾处理时间减少2min,1%草酸溶液处理30s×3次,观察免疫组化染色效果。结果标本经0.5%高锰酸钾溶液,55℃水浴加热4min,1%草酸溶液处理30s×3次,HE染色效果最好;在此基础上,将处理时间减少到2m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效果更好。结论改良后的高锰酸钾-草酸脱黑色素法既能彻底脱去组织内的色素颗粒,又能较完整的保留组织的抗原性,满足了临床病理对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淋巴管很细、管壁又很薄,里面的淋巴液是无色透明的,所以一般是不容易观察到的,现介绍下列两种可行的方法。 1.硝酸银溶液(加墨汁)局部动脉注射显现淋巴管法事先配制冲洗用的3.3%等渗硫酸钠溶液和注射用的0.5%硝酸银溶液(加0.2—0.3%墨汁)。  相似文献   

20.
天麻吸收蜜环菌营养机制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麻(Gastrodia elata BI.)地下块茎皮层内具三种染菌细胞:通道细胞、寄主细胞和消化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表明,通道细胞被真菌所破坏,寄主细胞与真菌保持共生关系,而消化细胞能反寄生于真菌并从真菌摄取营养。消化细胞首先释放溶酶体小泡消化真菌,然后通过内吞管和内吞泡吸收菌丝细胞质降解后渗漏的可溶性有机大分子物质,后期通过消化泡进一步吞噬和消化不溶性菌丝细胞壁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