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把新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相联系,这样在课堂上才会扫除学生学习上的障碍,解除学生心理上的困惑,增强学生学好生物的坚定信念,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可用的方法理论为奥苏伯尔的同化论中的三种类型。具体的有用生活材料同化、先行组织者同化、扩展和深化同化、类比思维同化、总结同化、比较同化等。  相似文献   

2.
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把新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相联系,这样在课堂上才会扫除学生学习上的障碍,解除学生心理上的困惑,增强学生学好生物的坚定信念,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可用的方法理论为奥苏伯尔的同化论中的三种类型。具体的有用生活材料同化、先行组织者同化、扩展和深化同化、类比思维同化、总结同化、比较同化等。  相似文献   

3.
用有关认知理论和教学理论,对高师生物化学实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的实验教材进行了重新设计及教学实践。教材共设10个栏目,从多角度多方位激活原有知识,同化新知识,为过渡到智慧技能(应用技能)提供微环境,注重学生个性的发挥,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终身学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4.
认知建构模式在生物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维新 《生物学通报》1997,32(10):35-36
1问题的提出如何使教学过程发挥其掌握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有机的整体的功能?是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现代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运用原有认知结构同化新知识的过程,亦即认知结构的建构、转换、发展和重建的过程。因此,要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必须根据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教学,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转换与建构,从而达到完善认知结构、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为此,我在实践中尝试采用认知结构建构教学模式(简称认知建构模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2认知建构模式的教学思…  相似文献   

5.
制作学案的过程,就是老师理解通透所传授的知识的前提下,阅读大量的相关的资料,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知识的积累能力,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以便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行探究思索的方案。高中生物的教学研究问题,通过学案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是教师在教学理论与学习标准的指导下对高中生物的教学所提高的一个新层次。  相似文献   

6.
如何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确定生物教学有效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突破口,并在实践运作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发展意义的理性认识,这是本课题研究的基本任务。受新教学观念的启发,生物教学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探究是按以下思路展开的。1 为学生学会学习奠定方法基础1.1 让学生学会通过实验掌握知识的方法 在生物教学中,实验往往是知识的来源,自然实验也就成为教学的依据,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让学生学会通过实验掌握知识的方法。例如,在“植物的呼吸作用”内容的教学中,按照常规,则先由教师将呼吸作用的公式写出来,然后通过几个演示实验一一作…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对人才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支架式教学是指教师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一种概念框架,就像一个搭梯子的过程,确保学生已有的知识成为他们建构新知识的关键。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在教师为学生创设的模拟环境中,学生以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完成知识建构,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我们在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中通过搭建支架、创设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等过程对探究式学习中支架式教学实践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8.
学生的思维活动,包括求知、记忆、求异思维、求同思维和评价等五方面的思维结构.鉴于中小学生所学的知识,大多数是经前人实践检验过的,因此他们的学习主要是一个顺应和同化的过程,比较注重从同一方面进行思考,把思维活动纳入预设的轨道,往往忽视对学生进  相似文献   

9.
要提高初中生物课的教学质量,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要实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相统一的教学方法。我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温旧导新——观察读议——练习巩固——小结归纳”的教学程式,教学效果较好。它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面以初中植物学“根对水分的吸收”为例,说明上述教学程式的运用。温旧导新在讲新知识以前,要复习与新知识有内在联系的旧知识。导新的含义有二:其一,教师由旧知识有机地导入新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知识的能力。其二,教师在导入新课后,简要地概述新课的主要内容,并提出学习要求,使学生有目的地学习。例如,这节课可以复习根毛的形成及功能的知识,从根毛的吸收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生物学教材新增加的栏目“课外读”,为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提供了一个条件。我们应从提高学生素质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这一栏目的作用。1明确课外读的教学目的(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外读涉及内容包括生物科学与技术的方方面面,学生阅读后可对本学科有更深更广更新的了解,从而产生并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2)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课内知识是有限的,而课外知识则是无限的,特别是与生产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内容,科技发展前沿的内容,学生只有通过课外读等过程才能了解。这样可以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拓宽知识视野。(3…  相似文献   

11.
采用形态学、组织化学及分子克隆方法对水螅基盘固着行为及相关细胞和分子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水螅固着时基盘吸附面接近圆形,仅吸附面的圆形周边区域与固着物表面直接接触、而吸附面中央区域不与固着物表面直接接触,并且吸附面周边区域外胚层细胞还沿着固着物表面形成伪足。水螅基盘粘液细胞分子标志物水螅基盘特异性过氧化物酶的表达模式表明粘液细胞在基盘吸附面上不是均匀分布,而仅分布在吸附面的周边区域即吸附面与固着物直接接触的部位。对水螅基盘特异性过氧化物酶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蛋白隐含actin交联因子fascin蛋白的保守结构域,而伪足形成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细胞质中的actin蛋白分子交联集聚。基盘特异性过氧化物酶可能具有的fascin蛋白活性有助于基盘粘液细胞伪足的形成、从而增强基盘对固着物的吸附力。  相似文献   

12.
朱清 《生物学通报》2000,35(1):33-34
中师教育肩负着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小学职业教育的双重任务,在生物教学中应该有机地对学生的主动学习、善于学习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培养。笔者在执教“吸收作用”一课中进行了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 转变观念是实现“教会学生学习”的前提1.1 教师观念的转变 教师的教学观念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设计、组织与监控。传统的教学观念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讲课过程中很少甚至完全不钻研学生如何来获得知识的问题,也就无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促教,以学论教的宗旨。为此,在本节课中,我一改传统的“教师台上演,学生台下…  相似文献   

13.
对鲇鱼鳃部寄生的固着鳋的生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作者研究了江西江口水库鲇鳃部寄生固着鳋的种群生态学及其对寄生部位的选择性。固着鳋的感染率和丰盛度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以夏初最高;其繁殖也具有季节性,怀卵个体的比例同样有夏初最高。固着鳋对寄生部位的选择性似乎与种群的数量有关,当种群数量高时更多的固着鳋分布于中间的鳃片上,对多种寄生虫同时寄生条件下固着鳋寄生部位选择性的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固着鳋和寄生鲇鳃部其它种类的寄生虫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陈维  汪忠 《生物学通报》2008,43(5):28-31
从"注意初、高中课程的衔接,合理选择教学内容;解读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形成教学设计思路;简述'系统论(分析)'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建立新知识学习的'同化点';引导学生运用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尝试建构不同层次生命系统的'思想模型';分组讨论'生态瓶'的制作方法,尝试设计生态系统的'物质模型'"等几个方面探讨了通过"生态系统结构"的教学培养学生"系统分析"与"模型建构"能力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5.
李波 《生命世界》2009,(4):92-94
新课改下孕育而生的生物教材,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及良好的科学素养、信息素养、环境意识等素质。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时代,并补充具有现代生物内容和人文精神的新知识、新技能。同时教材的编排与设计有利于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6.
李波 《植物杂志》2009,(4):92-94
新课改下孕育而生的生物教材,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及良好的科学素养、信息素养、环境意识等素质。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时代,并补充具有现代生物内容和人文精神的新知识、新技能。同时教材的编排与设计有利于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7.
李辉萍 《蛇志》2014,(2):268-269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教育的观念逐渐从对学生的被动知识灌输转变为培养主动学习。Sandwich(三明治)教学法是一种在小班教学中,穿插学生小组讨论、交叉学习、学习汇报等环节,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不断交流、沟通,从而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以达到教、学、做三合一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方式[2]。基于目前的教育形势,结合血液科的实际情况,引入Sandwich教学法,对血液科临床护理见  相似文献   

18.
以中师生物学教材中血液循环部分“ABO血型系统”的知识内容为载体,设计模拟游戏并将其引入课堂。将教学内容与模拟游戏融合,让学生通过模拟游戏学习、复习巩固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献血的认识,培养学生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树立成年公民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使学生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  相似文献   

19.
黄玮 《生物学通报》2010,45(6):42-44
概念教学是高中生物学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奥苏贝尔认知同化理论可为高中生物学概念的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分别从概念的上位关系、下位关系、并列结合关系的同化方式对高中生物学概念的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陈丽 《生物学通报》2012,47(4):16-18
自从R.Hooke在自制的显微镜下观察到软木中的方盒状结构后,显微镜就成为研究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学生把显微镜作为生物学实验学习中的标志性研究工具,而对于形态、功能多种多样的细胞在初中教材中也有一定的认识.因此,作为高中课程与初中知识的衔接点,该实验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让学生回顾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技能,又引入了必修1模块核心线索"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的学习,在新、旧知识碰撞中,感悟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激发学习的兴趣.本文重点探讨该实验课的教学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