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林圣龙 《人类学学报》2004,23(3):173-186
目的:讨论北京猿人第一个完整头盖骨出土层位的准确归属问题;方法:详细追踪北京猿人遗址1929年—1933年发掘和分层的过程;结果和结论:北京猿人第一个完整头盖骨出土于周口店第1地点堆积的第11层,北京猿人的化石材料分布在周口店第1地点的第3—11层。  相似文献   

2.
北京猿人第一头盖骨的出土层位历来在学者当中存在争议。由于周口店第一地点堆积环境的复杂性以及早年发掘记录方面不可避免的一些缺陷,导致这一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本文通过对北京猿人遗址发掘历史及堆积状况的综合对比分析,提出:北京猿人第一头盖骨出土层位相当于现今西壁剖面的第10层,即综合剖面的第11层。  相似文献   

3.
裴文中教授在60年前发现的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埋藏的确切年代至今没有获得。本文通过对北京猿人共生的古脊椎动物牙化石进行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分别获得了第11层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埋藏的年代为578千年,第8—9层和第3—4层北京猿人埋藏的年代分别为418千年和282千年。依据ESR、U系,TL,FT和古地磁等测年结果,本文推荐了北京猿人洞的洞穴堆积层(周口店组Q_2)年代表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董为 《化石》2011,(4):40-43
通过对北京猿人的化石的研究使我们了解到人类在演化过程中身体体质所显示出的进化特征,而这些进化与当时的生存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北京猿人化石的出土地点主要在周口店遗址的第一地点,出土北京猿人化石的堆积地层厚度超过30米。这些地层以及从中出土的动物化石和北京猿人的遗物为我们研究北京猿人的生存环境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相似文献   

5.
董为 《化石》2006,(2):10-11
从电脑的发展类比人类的起源 19世纪末在印尼爪畦发现了爪哇猿人化石,这些标本具有与现代人相似的颌骨但与猿相似的头骨。爪哇猿人的归属及其在人类起源与演化关系中的位置等问题引发了极大的争议。1929年裴中先生在周口店发现了北京猿人头盖骨,证实了爪哇猿人是处于猿与人之间这一演化阶段的猿人。北京猿人头盖骨之所以能证明人类演化上的猿人阶段,是因为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平均脑容量为1059毫升,接近现代人的1350毫升平均脑容量,此外还有大量一同出土的石器及用火痕迹等化遗物。  相似文献   

6.
周口店第22地点是一个裂隙堆积,位于中国猿人产地(周口店第1地点)东北約2公里,东溶洞之西北约120米,高出现在河面約40米。这个地点是1953年开采石灰岩时被发现的,同年进行了发掘。有关该地点的堆积概况和洞内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見于贾兰坡等的报告中。在那篇报告里说:“除发现哺乳动物化石外,还发现有5件石英碎片,但人工痕迹不甚清楚”(贾等,1959,第49页)。  相似文献   

7.
1980年11月4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安徽省、县文物队在安徽和县陶店公社龙潭洞发现完整猿人头盖骨1个。这是我国继北京周口店和陕西蓝田后的第三个发现猿人头盖骨的地点;猿人头盖骨在我国南方发现还是首次。和县猿人头盖骨的发现,引起了各方面人们的关切。应《化石》编辑部的要求,我们把有关几个问题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今年12月2日,是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五十周年。北京猿人曾在北京西山脚下周口店的龙骨山中沉睡了几十万年。直到本世纪廿年代,他的存在才被揭晓。北京猿人化石的意外发现,在当时震惊了中外科学界。那么,这一远古的人类祖先是怎样从酣梦中被唤醒过来的呢?  相似文献   

9.
陕西蓝田公王岭及其附近的旧石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所野外队今年夏天在陕西蓝田公王岭工作期间,从猿人地点及其附近得到一些旧石器,兹报告如下:公王岭蓝田猿人化石层中的旧石器从公王岭蓝田猿人化石地点发掘所得的旧石器有:刮削器2件,石片1件,石核4件,均发现于含蓝田猿人化石的中更新统下部堆积中。石器与猿人头骨化石分别属于同一套古土壤剖面的 A 层(粘化层)和 B 层(淀积层),因此现有石器都比猿人头骨化石的位  相似文献   

10.
自1927年起,北京猿人遗址就开始系统发掘,1929年12月2日裴文中发现了第一个头盖骨后,遂成为举世瞩目的人类化石地点。半个多世纪以来,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遗址作了详尽的研究,获得大量资料,综合各家成果也是一件颇有意义的事情。值得一提的是以古生物资料、沉积岩性分析等工作为依据,恢复北京猿人生活时期的自然环境。据统计,迄今发现的北京猿人化石数量是: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头盖骨6个;头骨破片12件;下颌骨15个;牙齿157个;股骨断片7件;陉骨1根;肱骨3块。北京猿人的脑容量平均值为1075毫升。从层位上看  相似文献   

11.
中国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者、我国古人类学的主要创始人裴文中不幸于9月18日12时19分在北京病逝,终年七十九岁。裴文中同志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29年12月,年青的裴文中在北京周口店发现了中国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化石,他的这一划时代的发现,以及不久发现的中国猿人石器,震动了当时的国际学术界,揭开了人类学研究史上灿烂的一页。他的这一成就,使他年轻时起即在国内外享有盛名。1957年,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授予他名誉会员称号;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史前学和原史协会推选他为名誉常务理事;1982年,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推选他为荣誉会员。他一生从事旧石器考古学、第四纪哺乳动物学、第四纪地层  相似文献   

12.
北京猿人生活时期自然环境及其变迁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回顾了北京猿人生活环境研究的概况,利用哺乳动物化石材料,从动物地理、生态、层位变化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主要结论为:1)北京猿人生活时期的气候为温带气候,和今日北京一带相似,但较为温和湿润;2)当时周口店附近不是单一的自然景观,草木较今日繁盛;3)北京猿人生活时期气候有过多次波动。从第11层起大致可分为三大段落:第11—10层可能为温带气候、第9—5层为温暖潮湿的气候、第4—1层为温带半干旱的气候。上述结论大致和孢粉分析的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3.
《化石》1980,(4)
装载着北京猿人化石的石嘴山号货轮,带着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踏着渤海、黄海和大隅海峡的无际波涛,历时四昼夜,终于平安地抵达日本神户。今年6月2日那天,神户港码头上格外欢腾,摄影记者、电视记者忙个不停,配备警卫人员的快艇不时地在货轮周围巡视。经过热烈而紧张的工作后,北京猿人化石又被请上火车,通过新干线到达了日本首都东京。众所周知,北京猿人是世界知名的远古人类,它的第一个头盖骨1929年发现于北京周口店。因为它是人类起源于猿类的直接证据,又是从猿到人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它很久以来就被人们注视。不幸的是,  相似文献   

14.
周明镇 《人类学学报》1990,9(4):297-302
1954年12月27日,北京文津街3号中国科学院院部大会议室里,举行了“中国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二十五周年纪念会”。这是周口店“北京人”化石和中国古人类学研究史上第四次盛会,实际上也是第一次“纪念会”。以前的三次,都属于庆祝会的性质。第一次是1926年安特生在北京宣布周口店发现人类化石的庆祝会。第二次是1927年步达生研究了布林和师丹斯基先后发现的牙齿后,宣布了化石的性质和“中国猿人”学名的时候。第三次是1929年在中国人类学家裴文中发现了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之后,中国地质学会为此举行了一次特别会议,庆祝这一项重大的发现。  相似文献   

15.
三十年前,周口店因为发现了中国猿人的第一个保存完整的头盖骨化石而闻名于世界。北京城西南48公里的周口店,是一个烧石灰业的中心,那里的奥陶纪石灰岩地层内,有着无数的洞穴和裂隙,内中充满着更新统的堆积。从1927年起,由当时的中央地质调查所主持,开始在周口店进行大规模的发掘,在1927年的发掘中发现了一个保存极好的  相似文献   

16.
1984年12月20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市历史学会、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在民族文化宫隆重集会,纪念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55周年。首都有关方面人士二百余人出席,群情欢洽,盛况空前。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首先发表讲话。他说: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的发现在人类学上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它使周口店成为世界人类学家注目的中心。我国古人类学工作者正是从周口店起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已为探索我国远古的历史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山东沂源猿人化石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沂源县骑子鞍山出土的一件人类头盖骨残片和七枚牙齿化石。它们的形态特征与北京猿人相似,在分类系统上应属直立人,与人类化石伴生的哺乳动物群的性质与周口店动物群相同,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  相似文献   

18.
周口店中国猿人头骨的重新复原赵凌霞迄今为止,周口店中国猿人遗址仍然是直立人化石最为丰富的一个地点。魏敦瑞(F.Weidenreich)和其助手L.Swan1937年所制作的中国猿人复原头骨已成为直立人这个种的一个代表形象。但是,最近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相似文献   

19.
北京凤凰山地点位于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以北8km处, 是一处含哺乳动物化石与灰烬的洞穴-裂隙堆积。该地点包括两个化石层,上层为洞外的冲积物, 由棕红色黏土组成, 靠下部发现有零星的、破碎的化石, 可鉴定出似鸡骨山狐(Vulpes cf.chikushanensis)和羚羊(Antelopinae)两种类型; 下层含有灰烬层, 出土了较为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 可鉴定的哺乳动物化石包括鬣狗(Hyaenidae)、三门马(Equus sameniensis)、犀(Rhinocerotidae)、李氏野猪(Sus lydekkeri)、肿骨大角鹿(Megaloceros pachyosteus)、葛氏斑鹿(Cervus(Sika)grayi)、水牛(Bubalus sp.), 共7种。动物群与周口店第一地点和南京人化石地点的动物群相似, 指示该地点化石层的时代可能为中更新世。部分骨骼表面痕迹与灰烬层的发现显示该地点可能不排除有古人类活动痕迹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正>1929年12月2日,裴文中先生在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发现了北京猿人(周口店直立人)第1个完整的头盖骨化石。在准备送往北平新生代研究室时,王存义由于心情过于激动,拍照时把裴先生的半张脸抖出了镜。自1927年正式发掘以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