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种前景光明的肿瘤治疗方式,肿瘤疫苗能帮助机体产生针对肿瘤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和长期的免疫记忆来治疗肿瘤,是癌症免疫治疗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目前,肿瘤疫苗按制剂方式主要可以分为四类,即细胞疫苗、病毒疫苗、多肽类疫苗和核酸类疫苗。这些疫苗能通过增强机体内抗肿瘤免疫反应而发挥清除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生长的功能。该综述将对肿瘤疫苗的作用机制、基础研究与临床试验的最新进展进行讨论,以期为深入理解肿瘤疫苗、开发新型肿瘤疫苗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疫苗研制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染性病原是引起人类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研制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仍然是解决感染性疾病最有效和最有前景的方法,本文就疫苗研制领域的近来研究现状,包括疫苗研制技术的发展阶段,载体疫苗,粘膜免疫,新型佐剂和治疗性疫苗进行了综述,并对理想的新一代疫苗进行了简要的展望。  相似文献   

3.
猪瘟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瘟是猪的一种重要传染病,给世界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疫苗免疫是预防该病的主要手段。本文综述了猪瘟流行现状、传统疫苗、亚单位疫苗、活载体疫苗、标记疫苗、核酸疫苗的研究进展,并对它们的发展趋势作了初步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尽管乙肝预防性疫苗非常有效,我国仍有约9300万乙肝病毒(HBV)携带者。抗病毒治疗疗效有限,患者长期使用容易产生耐药性。因此,研制乙肝治疗性疫苗可补充甚至替代目前的抗病毒治疗。T细胞免疫对于乙肝病毒的控制和清除至关重要,目前已经设计出蛋白疫苗、表位多肽疫苗以及DNA或病毒载体疫苗通过临床试验检验其疗效。将就研制乙肝治疗性疫苗这一日益活跃的领域加以概述,着重评价疫苗的细胞免疫应答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对全球结核病疫苗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描述国际上目前进入临床试验不同阶段的新型疫苗,包括重组卡介苗、亚单位疫苗、治疗性疫苗等,分析我国结核病疫苗研究现状,介绍国际研究发展趋势,如人类疫苗计划、全细胞疫苗、多阶段疫苗等,并对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讨论,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相对于全细胞疫苗,组分疫苗是以病原微生物的部分或某一特定成分为目标,通过纯化、改造而成。组分疫苗是目前疫苗开发的一个最主要方向,也是疫苗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试图通过对组分疫苗的发展历史、现状以及趋势的分析,为新疫苗的开发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7.
朊病毒病是一类侵袭人类及多种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致死性退行性脑病,目前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朊病毒病的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DNA疫苗、合成肽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树突状细胞疫苗、黏膜免疫疫苗等已取得一定进展,但现有的免疫策略仅能部分克服免疫耐受,诱导较低或中等滴度的抗体,对PrPSc感染动物模型只能提供部分保护,Prion疫苗研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8.
疫苗是一种用于有效预防或治疗多种疾病的生物制品,是遏制新型传染病传播的关键手段.与传统疫苗相比,基于纳米材料与技术制成的纳米疫苗,具有抗原装载效率高、靶向性好、毒性低、稳定性高、给药方式多样等显著优势.近10年来,纳米疫苗的研究与日俱增,具有应用潜力的纳米疫苗与材料不断涌现.根据纳米疫苗所添加抗原及其预防疾病的不同可将...  相似文献   

9.
乙肝DNA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酸疫苗包括DNA疫苗和RNA疫苗,目前研究以DNA疫苗为主。乙肝DNA疫苗不仅能诱导机体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反应,而且还能诱导机体细胞介导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CTL活性增强,在乙型肝炎预防和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近几年有关乙肝DNA疫苗的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肿瘤疫苗包括肿瘤治疗性疫苗和肿瘤预防性疫苗。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人群罹患传染病或接种疫苗可降低发生肿瘤的风险,为肿瘤的预防和控制提出了新思路。近年来,肿瘤预防性疫苗尤其是抗致癌病原体预防性疫苗的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如乙型肝炎疫苗已证实对原发性肝癌具有预防作用,预防宫颈癌的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已上市并广泛应用,预防胃癌的幽门螺杆菌疫苗研究也已进入临床研究。其次,以肿瘤抗原作为有效成分也是制备肿瘤预防性疫苗的一种新思路。简述了病原体感染及疫苗接种对发生肿瘤危险性的影响,并对肿瘤预防性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概述。  相似文献   

11.
幽门螺杆菌疫苗及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蚴杆菌(HP)于1983年被发现,是一种与慢性胃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有关的重要致病因子,目前只能采用抗菌素进行治疗,尚无有效的免疫制剂问世,其疫苗和动物模型的研究正在加紧进行中。疫苗研究方面,全菌体死疫苗似不可行,DNA疫苗效果也不理想,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活疫苗或组分菌苗可能是有效途径。另外研究发现,HP疫苗可能还具有治疗作用。动物模型研究方面,目前公认用HPSS1株建立的HP小鼠模型较为成功。  相似文献   

12.
伪狂犬病新型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伪狂犬病是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的一种重要传染病,给世界畜牧业特别是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疫苗免疫是预防控制该病的主要手段。综述了伪狂犬病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重组疫苗,基因缺失疫苗等新型疫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禽流感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禽流感是由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的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 ,发生于各种家禽和野鸟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由于其重要的经济和公共卫生学意义 ,使得禽流感的防治显得突出重要。疫苗的使用是控制禽流感的主要手段。目前实际应用中仍以禽流感全病毒灭活疫苗为主 ,但由于其潜在的缺点使得人们将目光转向其它类型疫苗的研制。从常规疫苗、新型疫苗和交叉保护性疫苗三个方面对禽流感疫苗研究进展加以阐述。常规疫苗包括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和重组活载体疫苗 :新型疫苗主要有冷适应流感弱毒疫苗 ,基因工程活流感病毒疫苗 ,复制缺陷型病毒疫苗 ,DNA疫苗 ,RNA复制子疫苗 ,表位疫苗等 :交叉保护性疫苗主要依据流感病毒表面的保守蛋白M和NP的特性 ,构建疫苗来达到交叉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最近,美国FDA批准上市了第一个肿瘤治疗性疫苗,成为肿瘤治疗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目前正朝着发展新型疫苗技术方向前进,理想的肿瘤疫苗应该可以产生强大、持久和有效的免疫反应,同时疫苗的制造成本低廉,可以形成标准化生产工艺。本文中所提及的基因疫苗是在肿瘤多种免疫治疗方式中新出现的一种治疗方法。多项研究已经证明,肿瘤免疫基因治疗方式可以产生有效的免疫反应,获得很好的临床效果。在本综述中,我们简要概述当前肿瘤基因疫苗的发展现状及最新研究进展,探讨肿瘤基因疫苗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伪狂犬病是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的一种重要传染病 ,给世界畜牧业特别是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疫苗免疫是预防控制该病的主要手段。综述了伪狂犬病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重组疫苗、基因缺失疫苗等新型疫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DNA疫苗是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一种新型疫苗,近年来发展迅速,在预防和治疗病毒性疾病及肿瘤等方面效果显著。同传统的疫苗相比,DNA疫苗具有免疫效果好、生产成本低、临床应用方便等优点,但同样存在安全性的担忧。对DNA疫苗的发展及其作用机制、优势进行了综述,并对DNA疫苗的安全性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可供DNA疫苗的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幽门螺杆菌与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密切相关,但在其预防和治疗方面有和是一步探索。本文对幽门螺杆菌疫苗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今后疫苗可能将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所致胃,十二指肠疾病。  相似文献   

18.
新型兽用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型兽用疫苗是免疫学和病毒学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缺失苗、重组病毒活载体疫苗和基因疫苗。上前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研究和疫病的防治上。最近的疫苗发展方向集中于在基因疫苗上。高效、安全、稳定、成本低是疫苗开发的重点。本文介绍了新型疫苗的现状,以及今后发展的趋势和策略。  相似文献   

19.
DNA疫苗研究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1992年第一次报道DNA疫苗技术以来,在短短3-4年的时间内这一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在NDA疫苗的作用机理,如何增强DNA免疫效果以及DNA疫苗的优势和问题等方面做子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尽管现在人产对DNA疫苗抗原提呈作用机理还不清楚,也还没有完全也解DNA疫苗安全性问题,但是对DNA疫苗的免疫防御,免疫治疗和免疫调节作用已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本文拟对此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20.
人用疫苗佐剂研究的新趋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免疫机制的进一步阐明及生物学技术的进步 ,疫苗的研究已逐渐从以往盲目筛选及混合物形式 ,向靶向和表位抗原分子设计及人工合成方向发展 ,疫苗作用的特异性与安全性均有提高。但由于绝大多数新型疫苗的免疫原性较差 ,因此对佐剂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 ,要求从过去单一追求诱导抗体的传统佐剂研究逐渐转向致力于细胞免疫的新型佐剂研究。新型佐剂的研究不仅对于预防性疫苗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将有力地推动新一代粘膜疫苗、治疗性疫苗和联合疫苗的研制。人用疫苗佐剂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是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目前最常见的人用疫苗佐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