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高洁  王建新  南楠  宫赛赛  李涛  王慧 《微生物学报》2021,61(11):3496-3505
[目的] 建立A型肉毒毒素轻链胞内持留模型来模拟A型肉毒毒素引起的长期中毒。[方法] 设计构建pcDNA3.1-ALC-GFP重组质粒,提取质粒进行PCR验证,并将其转染进Nureo-2a细胞中表达,利用Western Blot与细胞免疫荧光分析验证ALC-GFP的表达情况及其在细胞内的长时间持留,建立A型肉毒毒素轻链的胞内持留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抗肉毒药物的筛选。[结果] 成功构建pcDNA3.1-ALC-GFP重组质粒并将其转染进Nureo-2a细胞中,验证了ALC-GFP在细胞内具有长时间持留性,成功建立了A型肉毒毒素轻链胞内持留模型,并利用该模型筛选出潜在抗肉毒药物CB3。[结论] 成功建立了A型肉毒毒素轻链胞内持留模型,并初步应用于CS1,CE2和CB3药物筛选,为A型肉毒毒素长期中毒的解毒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临床株的β-内酰胺酶类(β-lactamases,BLs)和氨基糖苷钝化酶类(aminoglycoside modifying enzymes,AMEs)耐药基因与Ⅰ-Ⅲ类整合子遗传标记基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VITEK-GNS药敏卡测定13...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大黄鱼共生菌Bacillus coagulans LL1103的次生代谢产物及其抑菌活性。[方法]利用色谱层析技术对B.coagulans LL1103发酵液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化合物进行抗菌活性测定。[结果]从大黄鱼内生菌B.coagulans LL1103发酵液中分离并鉴定9个环二肽类化合物,分别为:(1)环(4-羟基-脯氨酸-亮氨酸)、(2)环(异亮氨酸-丙氨酸)、(3)环(脯氨酸-缬氨酸)、(4)环(脯氨酸-苯丙氨酸)、(5)环(脯氨酸-亮氨酸)、(6)环(甘氨酸-丙氨酸)、(7)环(脯氨酸-甘氨酸)、(8)环(脯氨酸-丙氨酸)和(9)环(络氨酸-甘氨酸)。活性评价显示化合物3、7和9对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具有较强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分别为8.0、4.0和16.0μg/mL。[结论]从大黄鱼共生菌B.coagulans LL1103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3个对大肠埃希菌(E.coli)具有较好抑制活性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中国库蚊一新纪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梳库蚊Culex(Thaiomyia)dispectus Bram 库蚊属泰蚊亚属(Subgenns Thaiomyia)迄今全世界仅发现两种。我国仅知一种,即海南库蚊C.(T.)hainanensis Chen,1977[昆虫学报20(1):95—98]。1979—1981年我们先后在云南省景谷、镇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中国传统药食两用资源昆虫九香虫Aspongopus chinensis Dallas繁育特性,为其人工养殖奠定基础。[方法]九香虫实验室内饲养观察其交配产卵的时间节律,分析其交配次数与时长的关系。[结果]研究表明九香虫一天中的交配频次近呈"V"形,两个交配高峰分别为00:00—2:00和20:00—22:00,在10:00—16:00一般不发生交配;在交配总时长未达到15 h以前,交配时长随雌虫的交配次数的增加而增加,交配时长为(8.92±1.97)~(15.36±2.85)h;产卵一般在15:00—20:00进行,大约5~6 min产下一枚卵,卵呈圆柱形,产卵持续1~2h。[结论]九香虫交配产卵具有显著节律性,雌虫的交配次数会显著影响其交配时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借助分子生物学手段对黄鼠进行辅助性别鉴定。[方法]提取野外捕捉到的10只黄鼠基因组DNA,其中两只已经分娩黄鼠作为对照,并分别用合成的3组引物依次对样本进行PCR扩增反应。以3组PCR结果相互为佐证,对黄鼠性别进性鉴定。将检测结果与捕捉到黄鼠(剃毛)对外生殖器进行核对验证。[结果]在PCR扩增反应有效的情况下,检测出雄黄鼠2只雌性8只。经验证,检测结果与之相符。[结论]通过验证,说明PCR可以准确鉴别野生达乌尔黄鼠的性别。  相似文献   

7.
杜鹃花属的修订1—2(A REVISION OF RHODODENDRON 1—2)已经出版,作者J.Cullen & D.F.Chembetlain.本书原载于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丛刊39卷  相似文献   

8.
正世界范围内眼镜蛇属约28种[1]。我国有舟山眼镜蛇(naja atra)和孟加拉眼镜蛇(naja kaouthia)两种,前者过去又称为中华眼镜蛇[2]。眼镜蛇是腺管牙类毒蛇,其毒腺分泌的毒液是以神经毒为主的混合毒,即神经毒和血循毒。眼镜蛇毒神经毒素(cobra neurotoxin,CNT)是其毒液中毒性最大的成分,它能使动物产生呼吸抑制和骨骼肌麻痹,甚至死亡[3]。随着分子生物学和蛋白质组学的发展,眼镜蛇毒神经毒素的一些组分已得到分离、纯化、测定,并广泛应用于科研和临床。本文就眼镜蛇毒组分中神经毒素的研究与应用进  相似文献   

9.
达尔文(Charles Darwin)1809年2月12日出生于英国一个小城市——舒鲁斯勃黎(英格兰),一个医生的家庭。从小就喜欢观察自然和采集矿物、动植物标本。1826年进爱丁堡大学学习医学,兴趣不大,又按照他父亲的意思转入剑桥大学学习神学,准  相似文献   

10.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7(10):I0001-I0001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9月20日报道,美国维克森林大学医学院的崔征博士近日在剑桥大学举行的抗衰老会议上公布了他在免疫细胞研究方面的新发现。即在不同人身上提取的免疫细胞在抗癌方面的能力大不相同,疗效可以相差近50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背景]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xtraintestinal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xPEc)是一种严重危害养猪业的病原菌,有关其生物膜形成能力与耐药性的研究报道很少。[目的]探讨从病猪肺脏中分离鉴定的3株ExPEc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及耐药性,为从抗生物膜形成角度防治猪肠外大肠埃希氏菌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96孔板结晶紫染色法结合正交实验优化猪源ExPEc分离株的生物膜形成最佳条件与成膜能力;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各菌株生物膜的形态结构;利用PCR方法检测其携带的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抗生素对生物膜态与浮游态下猪源ExPEc分离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结果]3株猪源ExPEc的最佳成膜条件并不一致,但在各自最佳条件下均能形成很强的生物被膜且同时携带10个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pgaA,pgaB,pgaC,pgaD,luxS,fimA,hipA,iha,flhC,flhD)。扫描电镜观察显示,菌株SE-1聚集后可形成片状生物膜,菌株SE-2和SE-3聚集后可形成多层结构的生物膜,且聚集体间有明显空隙。部分受试抗菌药物对生物膜态SE-1、SE-2和SE-3菌株的MIC值较对应浮游菌提高了2-32倍,药物敏感性由原来的敏感转为中敏或耐药。[结论]实验结果为从抗生物膜形成角度防治猪肠外大肠埃希氏菌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考察了卟啉—蒽醌化合物5-[对-(α-蒽酰亚胺)甲氧苯基]—10,15,20—三[对—甲氧苯基)卟啉P—AQ(α)和5—[对—(β—蒽醌酰亚胺)甲氧苯基]—10.15.20—三(对—甲氧苯基)卟啉P-AQ(β)在苯和二甲基甲酰胺中的电子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所得结果表明:当用共价键分子链将卟啉和蒽醌连接在一起时,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但更有趣的实验发现是:P—AQ(α)和P—AQ(β)在极性溶液中的荧光猝灭特性有明显的不同.根据这一发现可以设想;连接卟啉和蒽醌基团的共价键分子链的亚单位和被它所连接的醌基的相互作用,可对卟啉和蒽醌之间的分子内电子转移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因而设计光学作用过程中光化学过程的模型体系时,对此必须给予应有的考虑.  相似文献   

13.
单角新革螨雌雄螨描述(蜱螨亚纲:革螨股:寄螨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角新革螨 Neogamasus unicornutus ( Ewing,1 90 9)同物异名为岛屿新革螨 Neogamasusislandicus( Sellnick,1 94 0 ) ,其后若螨 [1 ]、前若螨及幼螨 [2 ]已有较详细描述 ,但雌螨和雄螨在所查到的文献中只记载有个别特征 ,没有完整描述 [1 ,3- 6] 。本文根据采自集安的标本 ,描述其雌螨和雄螨。文中测量单位为 μm,括号内为测量均值。单角新革螨 Neogamasusunicornutus(Ewing,190 9)雌螨 (图 1 - 7)体黄色 ,卵圆形 ,长 6 78- 70 1 ( 6 89) ,宽 36 8- 41 4 ( 394 )。背板几乎覆盖整个背面 ,后部留狭窄裸露区。前背板长 345- 356 ( 349) ,…  相似文献   

14.
正一简历1925年1月10日生于西安市(原籍河南延津)。1937—1943年河南汲县(现卫辉市)中学读书。1943—1945年重庆大学地质系读书。1945—1946年云南嵩明县中学、云南泸西师范学校教书。1946—1948年北京大学地质系读书。1948年7月—1949年4月南京原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工作,任技佐。  相似文献   

15.
经筛选试验,发现了中草药——代儿茶[Dichrostachys cinera(Linn.) wight et Arm.]的乙醇抽提物在花生油和猪油中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它的抗氧化性能优于3,5—二叔丁基-4-羟基—甲苯(BHT)。并从代儿茶的乙醇抽提物中初步分离出两个具有抗氧化性能的化合物,通过紫外、红外、质谱和旋光测定,一个鉴定为L-(-)-儿茶精[L-(-)-3,5,7,3′,4′-Pentahydroxyflavan]另一化合物尚在鉴定中。  相似文献   

16.
林可胜教授(1897~1969)是我国现代生理学的奠基人。他在消化生理学和痛觉生理学两方面都是先驱,曾获得国际声誉。他是一位卓越的生理学家。生平事迹林可胜教授祖籍福建厦门,1897年10月15日生于新加坡。其父林文庆曾受奖学金资助,赴英国爱丁堡大学学医,学成归国后,曾任孙中山先生的机要秘书和随身医生,后任厦门大学校长。林可胜教授于8岁时,即被送至英国爱丁堡读书,1919年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医学院,翌年又获哲学博士学位。他的导师是著名的生理学家沙佩-谢佛(Shar-poy-Schafer)教授,对他深为器重,曾聘他担任讲师职位。1923年他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爱丁堡  相似文献   

17.
1986—1988年的5—8月,在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白眉[姬]鹟(Ficedula zanthopy(?))的迁徙期在5月中旬和8月上旬。种群数量为1.40(只/公里)。其繁殖行为营巢期8—9天,孵卵期12—13天,孵化率93.75%,出巢率91.67%。剖检56个鸟胃,内含全为昆虫。我们于1986—1988年5—8月,在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白眉[姬]鹟(Ficedula zanthopyia)的生态进行了初步研究。本区位于山西省吕梁山脉中段(东经111°21′—111°33′,北纬37°45′—37°55′,总面积10443.5公顷)。  相似文献   

18.
青蕨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青蕨根部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通过化学及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为:saucerneol D(1),dehydrogoniothalamin(2),1-acetoxyl-2-piperonyl-6-[6-methoxyl-piperonyl]3,7-dioxabicyclo-[3,3,0]-octane(3) and 5,5′-dihydroxy-3-methoxy-6,8,3″,3″-tetramethylpyran-(3′,4′)flavone-7-O-[β—D—apiofu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4)。其中化合物(4)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大蛇药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传统中药大蛇药(Heteropanax fragrans)根茎中分离到齐墩果酸、胡萝卜甙、melaleucic acid(Ⅰ)及两个新化合物Ⅱ和Ⅲ。通过化学反应及光谱数据证明,它们的结构分别为:3β,23-二羟基-20(29)-羽扇烯-27,28-二羧酸和melaleucic acid-28-[α-L-rha-mnopyranosyl-(1—4)-β-D-gluc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yl]ester。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我国盘菌属中两个具有绣球样子囊果的种。一个是新种贵州盘菌(Pezizagutzhouensis M.H.Liu);另一个是国内新记录种希氏盘菌[Peziza shearii (Gilkey) Korf]。文中对新种作了拉丁描述并附图,描述了新记录种并附图。还为该属中具绣球样子实体的已知种提供了检索表。新种模式标本的主模式保藏在HMAS,等模式保藏于贵州省安顺地区卫生防疫站标本室(GZ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