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尼勒克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叶肢介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新疆伊宁地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叶肢介化石1新属2新种。其装饰特征与已知侏罗纪早、中期的类型有一定的相似性。据叶肢介在地层中分布特点及保存状况,认为其生活在浅水的湖沼环境并属于原地埋藏。  相似文献   
2.
叶肢介化石在河西走廊赤金堡组、新民堡群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西走廊西部赤金堡组及新民堡群是生油岩系,富含叶肢介化石。研究这些化石对于确定地层时代,进行地层对比以及探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叶肢介动物群分布规律是有意义的。1974年5—7月,笔者与甘肃区测二队中生代专题研究队同志一起,在玉门、酒泉一带测制地层剖面,采获大量化石标本。关于叶肢介化石属、种的记述,大多已编入陕甘宁地区古生物化石图册(在印刷中)。本文着重分析叶肢介化石在赤金堡组及新民堡群的分布规律、动物群性质,同时讨论有关这两组地层的含义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红砬组分布于辽宁锦西、南票、朝阳等地,为一套陆相碎屑沉积,大多由紫红色砂、砾岩组成,厚500余米。张丽旭(1943)最初命名为红砬统,时代置于三叠纪。李星学(1963)改称红砬组,列二叠纪晚期,与石千峰组相比。辽宁区测队(1976)则称石千峰群,认为属上二叠至下三叠统。辽宁省区域地层表编写组(1978),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亚洲东部对Leaid叶肢介了解甚少。近年来在我国南方中、上泥盆统已有少数报道(张文堂等,1976,Shen Yan-bin,1978,沈炎彬1979),但石炭、二叠纪仍无发现。日本下白垩统的Estheria rectangula Yokoyama(1894),小林贞一(1954),Novolilov(1952,1956,1960)认为它属于Leaid叶肢介。但许多学者仍持否定观点,认为壳瓣上的“放射脊”可能是保存时受挤压所致。由于Leaid叶肢介的分布时限较短,目前仅见于上古生代,壳瓣上具有数条粗稜状放射脊的形态特征又好认,在全世界分布又十分广泛,因此利用其分布以探讨古地理变迁,解释大陆漂移学说,在古生物学的论证方面,是  相似文献   
5.
文中报道的拉氏大眼蟹化石(Macrophthalmus latereillei),产自浙江瑞安上望地区海滨泥鎏,为新近纪全新世的化石遗体。从沉积环境分析,进而证实这是一类穴居于海滨沿岸沙泥滩的类型。它为我国稀有的蟹类化石增加了新的记录。为探讨与周缘地区蟹类动物群的关系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6.
报道的叶肢介新属(Kenyaestheriagen.nov.)采自肯尼亚MajiyaChumvi地区的一钻孔,属下三叠统上马几牙楚姆维组(UpperMajiyaChumviFormation),其特征为壳瓣后背缘最后几条生长线靠近背缘处形成一个凹缘构造,但生长线在背缘并不反转弯曲,同时具有放射线纹饰,据此将其归于凹缘叶肢介科(Ulugkemiidae)。该科是一个灭绝的类群,分布于中泥盆统至上三叠统,古生代的类型都发现于欧亚大陆,晚三叠世的Triasulugkemia见于阿根廷,新属首见于早三叠世,也是在南大陆出现的第二例凹缘叶肢介类。孢粉Lunatisporitespellucidus和叶肢介AquilonoglyptaCorniaPalaeolimnadiaFalsisca组合指示含化石的地层时代为早三叠世早期。  相似文献   
7.
今天,人类已可以向太空发射火箭进行各种考察,但对于我们居住和生活的这个星球内在规律的了解,还远远不够。关于地球内在运动规律的认识,不久前在科学界也还被形而上学束缚着。许多人认为:大陆从一开始形成,位置就固定不变了,只在其周  相似文献   
8.
中国虾类化石的研究和报道一直很少,因此,我国虾类化石的发现,不仅具有古生物学方面的意义,而且也会引起世界古甲壳动物研究者的兴趣。臀头虾类(Pygocephalomorphs)是甲壳纲真软甲亚纲(Eumalacostraca)的原始代表。它的主要特征是,在原足(protopod)上具有单节双叉型的胸节附肢(biramous thoracic appendage),尾部具有叉叶(furcal lobe)和中关节刺(median  相似文献   
9.
正张文堂,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对早古生代地层,三叶虫、叶肢介等门类化石尤有精深研究。他独著或作为主要编撰者的《中国的奥陶系》、《中国生物地层学》(英文版)、《中国的三叶虫》、《中国的叶肢介化石》、《西南地区寒武纪三叶虫动物群》、《华北地区寒武纪三叶虫(英文)》、美《无脊椎古生物学大典》三叶虫分卷莱德利基虫亚目之修订(英文)等均为经典巨著。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澄江动物群"命名者和研究之先驱。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地球蕴藏着无数的科学奥秘,人类的有志者一直在不断地探索、揭示着这些秘密。“地球之底”的南极,同样蕴藏着这样的奥秘。它有一种奇特的魅力,召唤着人类,吸引着人类。多少年来,许多人不畏艰险,踏上了这一寒冷、荒凉的无人境地。其中一些人为此献出了生命,也有一些人死里逃生,但他们并不气馁,依旧回到那严酷的环境中,并且终于揭开了一个又一个秘密。南极早期化石的探寻者就是这样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