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文庆  古德祥  张古忍 《生态学报》2000,20(6):1107-1112
农田生态系统是一个不稳定的生态系统,包括作物生境和非作物生境两个组成部分。非作物生境对作物生境中的害虫及其天敌可产生正的或负的影响。在短期农作物生境中,周期性的种植和收割使得其中的节肢动物群落亦周期性地呈现出群落重新形成、群落发展和群落瓦解3个阶段。这一群落的发展和自然群落的富替是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式。因此,将短期农作生境内节肢动物群落的重新形成过程定义为群落的重建,而非作物生境内的节肢物群落称之为  相似文献   

2.
张文庆  张古忍  古德祥 《生态学报》2001,21(11):1927-1931
保护利用天敌是农田害虫生物防治的基本手段。短期农作物生境中的天敌亚群落周期性地呈现出群落重建、群落发展和群落瓦解3个阶段。其中的重建阶段对抑制害虫的发生和危害至关重要。天敌亚群落的重建与其种库、群落本身和作物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群落水平上保护利用天敌的理论基础之一。因此,可以指导自然天敌的保护和持续利用,促进短期农作物生境中的害虫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3.
稻田蜘蛛群落的重建及与其种库的相关性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稻田生态系统是一个不稳定的生态系统,包括稻田和非稻田生境2个部分。随着水稻的移栽与收割,稻田蜘蛛群落周期性地呈现出群落重新形成、群落发展和群落瓦解3个阶段。这一群落的发展不同于自然群落的演替。因此,将稻田生境内蜘蛛群落的重新形成过程定义为群落的重建,而非稻田生境内的蜘蛛群落称之为稻田生境内蜘蛛群落的种库。群落重建是一个季节性的、可重复的动态变化过程,以群落的周期性彻底瓦解和周期性重新形成为最主要特征。种库为群落的重建提供移居者并接受群落瓦解时所迁出的蜘蛛.二者之间呈现出互补的相互关系。保护群落的种库将有助于自然天敌群落的重建。自然天敌群落的重建是自然天敌保护和持续利用的生态学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天敌的保护利用和天敌效能的提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双季稻区两类生境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雨芳  古德祥 《生态科学》2004,23(3):196-199,203
用吸虫器采样法,对双季稻区中处于多样化生境及单一生境中的两类稻田中的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早稻生长发育初期和晚稻生长全期,多样化生境稻田中捕食性节肢动物的物种数和个体数量都显著高于单一化生境稻田。同时,多样化生境中稻田植食性昆虫的物种丰富度高于单一化生境稻田,但其个体数量较低。非稻田生境主要作为稻田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的种库,能促进稻田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的重建。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铀尾矿库植物修复生境中的节肢动物群落重建格局与趋势,评价其生态学意义与安全性,研究了我国南方某铀尾矿库区内生长不同植物的修复生境中的节肢动物群落.结果显示,在尾矿沙裸地生境、种植蜈蚣草、苍耳商陆的人工修复生境、自然修复生境与自然对照生境分别采集到0、41、54、59与68种,0、199、760、685与1 699头节肢动物.在自然对照生境中,采集到土壤指示生物蚯蚓,弹尾虫形成明显的优势种,而在3种修复生境中,弹尾虫的数量很低,没有采到蚯蚓.在尾矿沙裸地生境中没有采到节肢动物,与植被修复生境、自然对照生境呈现高度的环境异质性.修复生境的植被覆盖度与植物种类多样性提高,节肢动物群落及各亚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与个体数量明显增加,且植物多样性与植被覆盖程度越接近的生境,其中的节肢动物群落及蜘蛛与昆虫亚群落的物种组成与群落外貌越相似.研究表明铀尾矿库植被修复,能有效促进节肢动物群落及各亚群落的重建.  相似文献   

6.
沈阳地区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群落生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郭玉人 《生态学报》2001,21(11):1854-1862
通过对沈阳地区稻田生态系统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群落生态研究。共查得。属昆虫纲的有10个目的29科66种,其中天敌昆虫种类有7目20科51种,属蜘蛛纲的有蜘蛛目10科20种。用空间及时间生态位分析了害虫与天敌两个营养阶层间的关系。稻田生态系统节肢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与优势度分析表明,各类群落受外界干扰都很敏感,且表现一致性。依据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及规律,结合沈阳地区水稻生长、栽培条件,用最优分割方法将稻田群落分为4个阶段,并提出了不同阶段害虫群落特点及害虫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转Bt基因棉田与常规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在棉花生长的早期、中期和后期转Bt(bacillus thuringiensis)基因棉和常规棉两种棉田的节肢动物群落、害虫亚群落和天敌亚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GK-12未防治区的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害虫亚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在棉花生长前期和后期要高于泗棉3号未防治区;GK未防治区的天敌亚群落多样性指数在棉花生长后期高于泗棉3号未防治区,在棉花生长的早期和中期,两者的大小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对影响棉田生态系统3种多样性指数的因子的方差分析表明,棉花品种和化学防治措施的共同作用是影响棉田生态系统节肢动物群落和天敌亚群落多样性指数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8.
不同生境区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相似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不同生境区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系统调查结果,应用组平均聚类分析法及主成分分析法,讨论节肢动物群落的相似(相异)性问题。结果表明:生境条件及管理措施的差异对群落的结构影响较为明显,不同生境区的稻田节肢动物群落,都能在一定距离取值时聚合成一类,而水稻品种对此影响较小。主成分分析结果由二维图表达已基本满足要求。结果说明大八镇生境区稻田节肢动物群落与岗列镇生境区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差异较大,分别列于两个极端。海陵镇生境区稻田介于两者之间,而与岗列镇生境区稻田节肢动物群落重叠。与聚类分析结果有所差异。这可能与主成分分析法损失部分信息有关。  相似文献   

9.
广东双季稻区杂草地和稻田中捕食性节肢动物的群落动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用吸虫器采样法,于1998年对广东省大沙镇双季稻区两块相邻的杂草地和稻田中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在杂草地生境中共采集到73种捕食性节肢动物,其中55种为蜘蛛,18种为昆虫。3月21日,早稻田翻耕前,在杂草地中采集到33种捕食性节肢动物,密度为130头/m2。4月4日,水稻移栽1周后,在杂草地中采到29种捕食性节肢动物,密度为92头/m2;同期在稻田中采到12种捕食性节肢动物,密度为16.2头/m2。5月13日早稻成熟前期,在杂草地中只采到19种捕食性节肢动物,密度为28头/m2;而此期,在稻田中采到27种捕食性节肢动物,密度为53.2头/m2。在晚稻生长期,杂草地捕食性节肢动物与稻田捕食性节肢动物物种数和密度的变化与早稻生长期情况相似。杂草地与稻田两生境间的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的相似性系数大于0.5,由此可见,这两类生境中捕食性节肢动物的物种组成是非常相似的,具有较多的共有种。杂草地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可能是稻田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重建的重要种库之一。  相似文献   

10.
《环境昆虫学报》2015,37(4):857-864
本文从玉米地中、玉米地周围、周围大尺度这三个层次范围综述了非作物植被对玉米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在不同尺度上,非作物植被对玉米地节肢动物群落影响的形式不同。在玉米地中,杂草等覆盖物能够增加天敌种类和数量,减少害虫的危害,但是杂草等覆盖物的存在同时也可能有利于害虫的发生;在玉米地周围,非作物植被可以为天敌提供栖息、越冬、捕食等场所,可以作为天敌"库"的场所;在周围大尺度上,非作物植被与作物的种植面积的比例影响着玉米地中节肢动物群落的动态,某些节肢动物可能对某一特定范围内的植被组成有响应。本文还浅析了非作物植被影响玉米地节肢动物群落的机理,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枣园节肢动物群落的时间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枣园节肢动物群落视为一个整体,根据群落内物种的组成和数量,采用不同群落参数和群落分析法对太谷地区枣园节肢动物群落的时间格局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影响枣园节肢动物群落时间格局的主导因子及时间格局分化较为明显。可将枣园节肢动物群落在时序上分为发展期、过渡期、鼎盛期和衰减期4个阶段,并结合气候、物候变化,讨论了各阶段群落的发生特点和主要害虫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综防区和非综防区稻田飞虱卵寄生蜂群落的重建和维持。结果表明:早稻生长期,稻虱缨小蜂Anagrus nilaparvatae 和拟稻虱缨小蜂 A. paranilaparvatae 在水稻移栽后第9天进入综防区稻田,在第13天进入非综防区稻田,同在第21天完成群落重建,重建速率分别是0.28种/天和0.21种/天。晚稻生长期,综防区和非综防区稻虱缨小蜂和拟稻虱缨小蜂均在水稻移植后第1天进田,至第21天完成群落重建,重建速率分别是0.12种/天和0.04种/天。维持阶段综防区群落较非综防区稳定。群落重建和维持受温度、种库中卵寄生蜂种类和数量、种库距稻田的远近、稻田中害虫种类和数量以及害虫防治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猕猴桃节肢动物群落重建过程和主要类群生态位移,本试验系统调查野生猕猴桃和人工栽植不同树龄(3年、9年、14年)猕猴桃园节肢动物群落,测定群落特征指标和主要类群的时空生态位。结果表明,群落包含3纲15目74科,约90种。不同桃园节肢动物群落的主要类群不同,各类群占群落总数的比例差异显著,野生猕猴桃园群落中各类群分布较均匀,栽植桃园群落中害虫比例较大。野生猕猴桃园和栽植猕猴桃园之间,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优势度差异均极显著,群落稳定性表现为野生>9年>14年>3年。各类群的时空二维生态位也会随着栽植时间增长发生变化:蜘蛛和蝇类的生态位在不同树龄的猕猴桃园中都保持在较高水平;人工栽植初期,山楂叶螨和叶蝉占据的时空生态位较宽,成为优势类群,小薪甲与山楂叶螨生态位重叠较大,竞争激烈;随后,小薪甲和瘿蚊的时空二维生态位逐渐增大,到14年桃园中已经取代了山楂叶螨和叶蝉,成为主要害虫。总之,人工干扰的节肢动物群落重建是一个次级演替过程,与自然生态系统群落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4.
白耀宇  庞帅  殷禄燕  宋艾妮  祝增荣 《生态学报》2018,38(23):8630-8651
为了掌握休耕季节不同生境冬水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及生物量特征,于2017年2—4月在重庆市璧山区通过陷阱法对3类冬水田耕作区及期9个小区生境进行了定点调查,分别为水稻和蔬菜及荒地耕作区、水稻和蔬菜耕作区及水稻和林地耕作区。共捕获节肢动物108367只,隶属于3纲119科(种)。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表明,冬水田节肢动物群落以罕见或稀少种(类群)数量最多以及优势类群数量稀少且突出为最基本特征,圆科和长角科是最主要的优势类群。节肢动物密度和生物量的百分比分析表明,腐食者和捕食者是节肢动物群落的主要功能团;弹尾虫以及不同种类蜘蛛和天敌昆虫类群分别构成了腐食者和捕食者中的主要类群(种)。3类冬水田及其小区节肢动物群落主要功能团密度和生物量以及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Margalef丰富度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Simpson优势集中性指数(C)均有明显的规律变化,且出现了显著性差异(P0.05);节肢动物群落及其主要功能团腐食者和植食者分别在密度和生物量间,以及捕食者与其猎物腐食者和植食者在生物量上都具显著的相关性(P0.05)。群落相似性及相关性分析显示,3类冬水田及其小区节肢动物群落组成总体上差异明显,显然受到了稻田生境及耕作/管理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其中生境类型(FH)作用最大,其次是蓄水量(EWQ)、稻桩生物(BR)、种植模式(PP)和收割方式(HM);它们与节肢动物群落密度及参数H′、D和C,以及腐食者密度和生物量、捕食者密度等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P0.05)。主成分及聚类分析结果进一步指出,3类冬水田的生境异质性差异较大,这与它们小区在节肢动物群落密度(AI)、腐食者密度(DI)及FH等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上的较大不同有关。总之,3类冬水田主要营养链“水稻秸秆-腐食者-捕食者”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级联效应;弹尾虫作为该效应中腐食者的代表承担着冬水田“关键或中心”节肢动物类群具有的双重生态功能;不同冬水田及其小区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及生物量特征差异明显,这与FH、EWQ、BR、PP和HM等非生物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人工绿洲是干旱区主要的自然景观之一,为了维护绿洲稳定而营建的防护林强烈改变地表生态水文过程,进而影响着地上和地下生物多样性。然而,以往的研究对地上植被关注较多,而对土壤动物研究较少。以张掖绿洲外围人工固沙植被群落和天然固沙植被群落为研究对象,探讨人工固沙植被恢复对荒漠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及不同动物类群对植被变化的响应模式。研究表明,天然固沙植被群落转变为人工固沙植被群落显著降低了地表节肢动物数量,但提高了地表节肢动物类群丰富度和多样性,这在5月份表现尤为明显。植被类型对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不同,8月人工柽柳林群落地表节肢动物活动密度、类群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显著高于人工梭梭林群落。人工固沙植被恢复显著降低了适应荒漠环境的拟步甲科甲虫,而蚁科和部分蜘蛛的数量显著增加,它们对人工固沙植被恢复的响应模式不同决定了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规律。此外,研究还发现一些地表节肢动物类群对不同生境具有强烈的指示作用,如拟步甲科等可指示荒漠生境,潮虫科等可指示梭梭林生境,而蠼螋科和狼蛛科等可指示柽柳林生境。综上所述,人工栽植固沙灌木形成的固沙植被群落导致了一些适应荒漠环境的地表节肢动物类群的数量降低,但也为更多的地表节肢动物类群提供了适应栖居环境和充足的食物资源等,从而提高了地表节肢动物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稻田周围杂草地生境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组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001年5--9月,对福建省古田县中稻田边杂草地生境的节肢动物群落,开展了系统调查,共采集到节肢动物2纲14目112科343种(或类)。其中,天敌184种(包括71种捕食性蜘蛛,31种捕食性昆虫和82种寄生性天敌),害虫52种;中性昆虫107种。  相似文献   

17.
【背景】节肢动物群落是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对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是环境安全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转植酸酶基因玉米是我国首例获得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的转基因粮食作物。【方法】以转植酸酶基因玉米10TPY005、非转基因亲本玉米蠡玉35和当地常规品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在大田种植条件下,采用直接观察法定期调查了玉米田间主要节肢动物的种类和发生数量,通过分析比较3个玉米品种田间节肢动物群落、天敌亚群落和害虫亚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以及优势集中性指数,研究了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在各个调查时间,转植酸酶基因玉米10TPY005与亲本玉米蠡玉35相比,各群落指数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随着玉米生育期的延长,各群落指数的变化趋势也基本一致。【结论与意义】转植酸酶基因玉米的短期种植,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杨效东 《生态学报》2003,23(5):883-891
通过模拟刀耕火种过程 ,对刀耕火种前后的次生林、旱稻地 (第 2年 )和火烧迹地 (火烧后直接撂荒地第 2年 )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季节变化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 :3块样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优势类群组成相同 ,均为蜱螨目、膜翅目和弹尾目 ,但不同生境样地中各优势类群所占群落总数的比例不同 ,并且 3样地常见和稀有类群的组成差异较大 ;土壤节肢动物类群数、个体数和 DG多样性指数表现为次生林高于其它 2块样地 ,而旱稻地和火烧迹地则无较大差异 ,但一些类群在旱稻地、火烧迹地的数量分布与次生林具有差异 ,且在土壤层的表现较为突出 ;3块样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具有较好相似性 ,其中旱稻地与火烧迹地达到极相似水平 (D、DS>0 .9)。3种不同类型生境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在类群数、个体数和多样性指数的季节变化总体呈现出雨量少的干季或雨季初末期高于雨量最大的雨季中期 ,与当地降雨量和气温变化有密切关系 ,同时各样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因生境条件不同及人为活动干扰强弱而形成各自的季节消长特点。研究表明刀耕火种后的旱稻种植对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恢复和发展在一定限制条件 (面积、周围次生林和坡度 )下无破坏性影响 ,但植被改变、农事活动等对直接撂荒地和旱稻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季节消长产生  相似文献   

19.
稻田蜘蛛群落优势种群的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稻田蜘蛛群落优势种食虫沟瘤蛛Ummeliata insecticeps Boes.et Str.和拟水狼蛛Pirata subpiraticus(Boes.et Str.)种群的重建过程。食虫沟瘤蛛种群的重建过程基本上体现过程基本上体现了由近而远、由稀而密的规律;拟水狼蛛种群则只能观察琉由稀布密的现象。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种库,增加种库中食虫沟瘤蛛和拟水蛛的数量,将有助于稻田蜘蛛群落优势种群的重  相似文献   

20.
玉米地节肢动物群落优势功能集团的组成与演替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近年来 ,对于农作物害虫的研究 ,不再局限于单个害虫的发生规律 ,而偏向于对昆虫群落的研究 ,因为群落是联结种群与生态系统之间的桥梁。对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 ,也更加注重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而不是只考虑某一特定有害生物的本身[9] 。研究和分析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特征 ,对于控制害虫的种群变动及进行综合治理有重要的意义。金翠霞等运用种类丰富度 (s)、均匀性 (v′)和申农系数 (shannnonindexH′)分析了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和各亚群落多样性的空间层次差异 ,季节动态以及杀虫剂对群落结构的影响[5] 。郝树广等把稻田节肢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