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贮粮食库在装入粮食前进行一次化学药剂消毒,对歼灭仓库内部隐藏的害虫、保证贮粮免受虫害,具有十分重耍的意义。因此,空仓消毒已成为粮食保管工作中的一项基本措施。目前各地进行空仓消毒时,大都采用6%γ可湿性666水悬液喷露。此法虽较经济,但操作不便,经消毒的仓房一时不易干燥,而且对工作人员也有一定的健康影响。因此,我们曾于1957—1958年先后在室内和丰城、资溪、东乡等县的仓库中进行了666烟剂空仓消毒试验。现将初步结果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印度屈班惜(Tipathi)告诉我,他采用了亨德尔(Hindle 1949)以克灭杀(Gam-mexanc)即中国现称“六六六”丙体,杀灭鲺成功的消息。同时他还指出:在杀死鲺所需的浓度下,对于浮游生物并无显著不良影响。“六六六”有这样选择的特性,在实际应用上颇有意义。但是经我试验的结果,仅能证实其部分为正确。“六六六”毒杀见虫的生物学活动物质是丙体(Gamma isomar).它能麻痹昆虫的外围神经系统,以及其向心作用使昆虫致死。众所周知,各种昆虫对于此药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词义商榷:“害虫防治”与“害虫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有关“害虫防治(Insect Pest Control)”与“害虫治理(Insect Pest Management)”这两个术语的含义,尤其是两者之间含义上的差异,国内已有多种提法。例如,《昆虫学通论》(北京农业大学主编,1981)提出“害虫防治”与“害虫治理”是人类对付害虫的两种不同的战略,前者是“采取措施把害虫消灭于大量发生之前”,而后者是“要求把害虫种群数量长期控制在引起经济损失的水平以下,消除为害的威胁”。朱弘复(大自然,1981(3):47)则认为“害虫治理”是战略,“害虫防治”是策略,“害虫防治”完全可以包括在“害虫治理”范畴之内。  相似文献   

4.
昆虫知识1959年第9期上,有江西粮食厅科研所刘维春同志写的一篇题为“666烟剂空仓消毒的初步研究”的论文。我认为该文有一部分实验方法、实验数据是不合理的,值得研究。 一、关于实验方法方面 在“烟雾粒在仓内的分布密度及其残毒效果的鉴定”中,作者写到“用窄纸条粘贴№41的圆形滤纸,然后用烟剂消毒,密闭48小时后,……各取出滤纸10张,立即在双筒解剖镜下观察  相似文献   

5.
印度屈班惜(Tripathi)告诉我,他采用了亨德尔(Hindle 1949)以克灭杀(Gammexane)即中国现称“六六六”丙体,杀灭鲺成功的消息。 同时他还指出:在杀死鲺所需的浓度下,对于浮游生物并无显著不良影响。“六六六”有这样选择的特性,  相似文献   

6.
从事害虫预测预报或药剂防治试验,调查虫口密度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不少钻蛀性害虫(如食心虫、稻螟等)不易调查观测,所以不得不在作物生长期拔出大量秧苗或采下尚未成熟的果子来剖开检查。同样,在玉米螟预测调查或药剂防治试验效果的测定中,也必须在玉米生长期剖查植株里的幼虫数,但由于虫口集团在田间的分布是不均匀的(经作者调查并测定王米螟幼虫的田间分布,是符合生物统计学上的“核心分布”),因此进行幼虫密度调查时,就必须按照一定的取样方法剖查大量植株才能获得较可靠的虫口密度估计。这样不但对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而且工作量也很大。所以如何设法减少剖茎数量并能获得较精确的虫口密度估计,是极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双重抽样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范围 双重抽样法特别应用于调查某一种不易观测或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才能观测的“复杂性状”(如上述潜  相似文献   

7.
双硫磷简介     
<正> 双硫磷(abate)是一种低毒有机磷杀虫剂。据报道,双硫磷可用于防治为害棉、粮等作物的蓟马、卷叶蛾、粘虫、豆甲等害虫。对蚊幼虫(孑)效果尤为突出,成为目前国内外防治孑的最好药剂。国内天津农药厂于1971年曾合成样品,1972年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秦皇岛卫生防疫站及其他有关单位试验证实了它的优越性,其特点如下: 1.对温血动物毒性低 经测定对小白鼠的急性口服LD_(50)为831.8毫克/公斤。比DDT、六六六低得多,并经以9.6毫克/公斤剂量,连续饲喂20天,对小  相似文献   

8.
<正> 在害虫的防治对策中,“害虫防治”(Insect pest control)和“害虫治理”(Insect pest Menagcmeat)是两个经常使用的概念,对于其确切的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区别,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最近的讨论见于刘树生(昆虫知识,1988(6):373)所释:“害虫防治”泛指人类与害虫作斗争的一切活动,而“害虫治理”只是这种活动史上的一个发展阶段,它的基本思想包  相似文献   

9.
几种作物对六六六的吸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的内容为作物对六六六的吸收及其运转。田间小区试验分别设在北京、山东和山西,每亩用0.5、1.5、2.5和3.5公斤6%的六六六,分别处理土壤。试验结果表明:作物对六六六的吸收量,取决于作物种类、土壤类型、农药的性质以及土壤中六六六的浓度。根据六六六的作物残留与土壤残留相关性分析,作物残留与土壤残留间呈正相关。在块根类作物中,胡萝卜吸收量最大,其次为马铃薯>花生>白薯,其它作物为大豆>谷子。胡萝卜对六六六的吸收量不仅比其他作物大,而且超出了土壤中六六六的残存量。因此,即使在六六六停用的情况下,六六六仍然有污染作物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甘薯猿叶虫(Chrysochus chinensis Baly)是南方山区和丘陵地带—种甘薯的重要害虫,成虫取食嫩梢、嫩叶、茎皮与叶柄;幼虫食害根部,能钻进块根内蛀成孔洞,发生多时,便显著的影响了甘薯的产量和品质。 由于此虫的成虫对666与DDT的抗药力较大,施用一般杀虫浓度的这一类药剂,都不能收到防除效果。今年5月间,我试用农药“敌百虫”(含有效成分50%的液体,上海信诚化工厂新近的出品)进行杀除成虫试  相似文献   

11.
沙门菌CWDMs脂代谢检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毛地黄皂苷敏感试验和菌细胞胆固醇、甘油三脂及胆碱酯酶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经L 型变异后形成的细胞壁缺陷突变株(CW DM )的脂类代谢活性,了解这些CW DM 变异的性质和探讨细菌细胞壁缺陷突变与细菌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 DM s 具有显著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对毛地黄皂苷高度敏感并且还具有与白色念珠菌相似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但未能检出胆碱酯酶活性。CW DM s返祖菌丧失了脂类代谢酶类和胞浆膜不含胆固醇,恢复了与其亲代细菌型相似的代谢特征。提示在沙门菌天然即存在有与脂类及胆固醇代谢相关的基因,细胞壁的缺陷导致这些脂类及胆固醇代谢基因活化,以致 CW DM s 能够表达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和胞浆膜含有胆固醇  相似文献   

12.
1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CWDMs及其宁代细菌型和伤寒杆菌粗糙型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功酶,以了解沙门菌CWDMs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结果表明,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细菌型及伤寒杆粗糙型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显示出相同的4种具有不同泳动速率的LDH同功酶,但CWDMs仅显示2种LDH。CWDMs的2种LDH同功酶与其亲代细菌型及伤寒杆  相似文献   

14.
15.
沙门菌CWDMs氨基酸代谢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旭  王和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12(3):142-143,145
采用氨基氨利用生长试验和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酶(GOT)、乳酸脱氨酶(LDH)、肌酸激酶(CK)、α-闳丁酸脱氢酶(α-HBD)、γ-谷志肽酶(γ-GT),酸性磷酸酶(ACP)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CWDMs变异的特点及其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在仅含蛋氨酸或脯氨  相似文献   

16.
光照对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8种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除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Spring配子体假根无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其生长方向与光照方向无关外,其它7种的配子体假根均有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假根的向重力性反应在配子体发育初期,因光照的方向不同而异,表现为负向光性。随着配子体发育至片状体阶段,光对其向重力性反应的影响逐渐减弱,而重力的影响增强。在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初期,光对  相似文献   

17.
作者解剖观察了33种,隶于4目、7亚目、15科、19属的中国鳐类脑颅的形态。研究结果认为:锯鳐目和鳐目是原始类群,它们均具吻软骨,其中圆犂头鳐科和团扇鳐科是特化类群。电鳐目亦具吻软骨,它们是特化和退化类群。在较高等的鲼目则无吻软骨。依据鳐类不同的分类阶元,其脑颅亦各具有不同的式型。  相似文献   

18.
两种蚤的幼虫形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肖柏林 《昆虫学报》1990,33(2):250-253
关于蚤类幼虫形态的研究,进展比较缓慢,我国王敦清1956年首次描述7种蚤的幼虫形态以后,由柳支英,虞以新(1957),孙昌秀(1965),叶瑞玉(1982,1986),费荣中(1986)等学者先后共描述过约29种蚤的幼虫形态。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知蚤类幼虫形态约36种,隶属6科19属。本文描述未见报道的无棘鬃额蚤Frontopsylla aspiniformis Liu etWu(1960)和青海双蚤Amphipsylla qinghaiensis Ren et Ji(1979)两种蚤山幼虫形态。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