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索有瑞  李天才 《兽类学报》2003,23(1):89-91,38
铅、镉、砷、汞、锑和铋等元素是人与动物生命活动非必需且有害的微量元素[1] 。哺乳类动物体内的这些微量元素主要由食物链传递所产生[2 ,3] 。本文对高原鼢鼠 (Myospalaxbaileyi)和高原鼠兔(Ochotonacurzoniae)骨骼中非必需微量元素砷、锑、汞、铋、铅、镉的分布、种间含量差异及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为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研究小哺乳动物的营养生态学、化学生态学以及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4 ,5] 等提供基础资料。1 材料与方法1 1 样品预处理1994年 5~ 6月在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  相似文献   

3.
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骨骼无机化学成分的研究I.常量元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索有瑞  伊甫申 《兽类学报》1997,17(2):146-150
本文以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骨骼中的无机常量元素K、Na、Ca、Mg、P和A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原鼢鼠骨骼中心Ca、P、Al的含量极显著地高于高原鼠兔(P〈0.01),K含量高原鼢鼠极显著地低于高原鼠兔(P〈0.001),Na和Mg的含理两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骨骼各部位元素总量的分布顺序为:高原鼢鼠下肢骨〉头骨〉脊柱;高原鼠兔头骨〉下肢骨〉脊柱。15个元素对中,大部分元素之间线  相似文献   

4.
高原鼢鼠食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高寒草甸和高寒灌丛两种栖息地中捕获高原鼢鼠 1 44只 ,将 92只鼢鼠的胃内容物对照已知植物组织的显微结构进行分析 ,以确定其食物组成。研究结果表明 ,虽然两种栖息地之间的植被组成有极大的差异 ,但是高原鼢鼠的食物组成在两种栖息地之间和性别之间均无明显的不同 ,不同植物出现的频次却有明显的差异。禾本科植物在高原鼢鼠的胃内容物中基本没有发现 ,对莎草科植物也只取食两个物种 ,高原鼢鼠所取食的植物主要是杂类草。在两种栖息地中高原鼢鼠喜食度指数最高的 9种植物均为鹅绒委陵菜、直立梗唐松草、丽江风毛菊、雪白委陵菜、美丽风毛菊、细叶亚菊、异叶米口袋、磨岭草和棘豆。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人体进入低氧、低气压、低温的高海拔环境后机体出现生理应激反应和习服高原的过程。并探索在高原居住若干年后返回低海拔常氧地区机体呈现脱高原习服的临床征象。方法:习服高原环境采用回顾在藏工作50年资料、摘取相关数据,青藏铁路施工中调查资料、空运部队进藏公开发表资料之汇总共5万例。脱高原习服采用曾在藏工作生活过3~50年返回平原后问卷调查2 060人(分布全国各地)的综合资料。结果:①习服高原环境方面:5万例资料显示:当人进入高原低氧环境出现生理性的调节,临床上出现轻微的高原反应。也有个别人根本无任何反应。若体内缺氧状况得不到及时改善,原属生理应激反应就转变为病理生理范畴,出现重症高原反应,进一步发展可发生急性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应迅速送医院治疗,贻误会造成死亡。在已习服高原人群中若干年后有10%左右的移居者出现红细胞过度增生,血红蛋白超过210mg/L,肺动脉收缩压大于50mmHg,右心增大,呈"多血貌"的慢性高原病(蒙赫氏病)。脱高原习服方面:我们采用在西藏曾已习服高原3~50年后返回平原2 060人,分布全国各地已完成脱高原习服和正在脱高原习服者问卷调查临床征象。②脱高原习服的症状轻重及持续时间的久暂与在高原环境海拔高度、年龄及习服高原时间久暂成正相关。一般情况下三年后就可完全脱高原习服,也有极少数人1‰无法脱习服,在低原无法生活而重返高原。在脱习服人群中有200人分布在黄土高原,这里平均海拔1 000m以上,这些人反应极轻微,况三个月后就完全脱高原习服。结论:习服高原最佳选择阶梯性适应训练法进入高原。脱习服如能选择阶梯性适应到低海拔地区,则可减少脱习服时间与减轻症状。  相似文献   

6.
伊甫申  索有瑞 《兽类学报》1997,17(3):221-226
本文报道了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整体骨骼及头骨、脊柱骨和下肢骨中Cu、Zn、Fe、Mn、Co、Ni、Mo、Cr、Ti、F、Se和Ge12种必需微量元素的含量,并进行了显著性差异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只有Cu的含量在两种动物骨骼中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11种元素均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其中Zn、Fe、Mn、Co、Ni、Mo、F和Se的含量,高原鼢鼠>高原鼠兔,而Cr、Ti和Ge的含量,高原鼠兔>高原鼢鼠。微量元素在头骨、脊柱骨和下肢骨中分布很不均衡,以头骨的微量元素最为丰富  相似文献   

7.
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红细胞低氧适应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高原鼢鼠对低氧高二氧化碳洞道生境及高原鼠兔对高海拔低氧生境的适应机制,用Sysmex SF-3000血细胞分析仪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两种高原动物的血常规及血红蛋白类型进行分析,后者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结果表明,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的红细胞数(RBC)、红细胞压积(HCT)及平均红细胞容积(MCV)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的红细胞数显著高于SD大鼠,红细胞压积及平均红细胞容积均显著低于SD大鼠(P<0.05);高原鼢鼠的血红蛋白浓度(HBC)与SD大鼠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高原鼠兔的HBC(P<0.05)。高原鼢鼠血红蛋白主要有2种类型,高原鼠兔血红蛋白主要有3种类型,而SD大鼠血红蛋白主要有5种类型。从血红蛋白电泳迁移来看,2种高原动物血红蛋白类型有明显的趋同特征并与SD大鼠具有明显的差异。上述结果提示,长期适应高海拔低氧环境的高原动物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表现出趋同进化,同时因生境和习性的差异又表现出各自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高原移居者高原适应与脱适应后心血管改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健康人从平原进入高原后的短期内,心功能会降低。Vogel曾报道高原世居者(4350m)到海平面后,心脏每搏指数明显增加,心率明显减慢,而心指数不变。探索长期习服高原的移居者(高移者)的心功能状况及其返回平原后的变化规律,对高移者劳动力保护具有实际意义。为此,我们用无创连续心排量监测仪(NCCOM-3仪)对青海高原铁路工人中36名已习服的高移者从高原返回平原前后的心功能进  相似文献   

9.
甘肃的甘南高原,无论是在莽莽森林中,还是在辽阔的草原上,到处可以见到高原独有的野生花卉,形成独具特色的天然花园。作者曾几度深入高原,让我们陶醉的除了杜鹃、龙胆、报春等名花外,高原上分布较广,适应性较强,可供引种的其他几种野花尤其引人注目。柳兰(Chamaenerionangustifolium),柳叶菜科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总状花序顶生,花红紫色,花瓣4。花期7—9月。播种或扦插繁殖。园林中可群植于花坛或花境中。五脉绿绒蒿(Meconpsisquintup-linervia),罂粟科多年生草本。叶基生。花葶1—4条,花单生花葶顶端…  相似文献   

10.
采用组织学方法比较研究细尾高原鳅和东方高原鳅组织器官的黑色素分布特征。结果显示: 两种高原鳅头部皮肤、背部皮肤、体侧皮肤、腹膜肾脏层、脊髓腔壁层、腹膜壁层、围心腔壁层、脑颅腔壁层和眼睛均分布有黑色素;腹部皮肤、肝脏浆膜、脾脏被膜和性腺被膜未发现黑色素。皮肤中黑色素分布在真皮层和皮下组织,其他组织器官中黑色素分布在内膜层或壁层。黑色素主要分布在背侧,体侧则分布稀疏,呈现对称分布。背部和体侧皮肤有斑块处较无斑块处黑色素数量多,分布密集;无斑块处仅是部分聚集,或形成间断分布的黑色素块。同一种高原鳅不同组织器官黑色素分布不同,分布面积百分比和黑色素层厚度有显著性差异,但两种高原鳅同一组织器官黑色素分布特征相似。两种高原鳅组织器官中黑色素的分布与其接受的紫外辐射强度有关,是对高原强紫外辐射环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11.
士的宁杀灭高原鼢鼠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士的宁(strychnine)是从番木鳖(Shrychox nuxvomica)种子提得的一种生物碱。作为兴奋剂用于医疗方面和作为生化试剂使用,但作为杀鼠剂用来防治害鼠,国内尚未见有报道。在国外,士的宁被用于防治危害森林草地、作物地内的地下鼠和其它有害哺乳动物(Marsh,1978;Barnes,1980;Crouch,1980;Anthony,1984)。作者于1983-1984年期间针对草原主要害鼠之一--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进行了灭杀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2.
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比较异种生物同工酶(Isoenzyme)能从分子水平阐明物种的多样性。近年来,不少学者对许多动物的同工酶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Masters 1975,Markert,1975)。其中对乳酸脱氢酶(以下简称LDH)的研究最为详尽(Everse等,1973,Moss,1982)。乳酸脱氢酶同工酶是由H(或B),M(或A)2种亚基组成的一组四聚体分子。H,M亚基分别受不同基因位点控制,并按不同比例组成5种不同的同工酶。  相似文献   

13.
盘坡地区草场鼠害的综合治理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为探索在高寒草甸草场上实现对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长期、稳定、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促进植被的恢复和生产力的提高,于1986—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所在的门源县风匣口地区严重退化的矮嵩草草甸牧场上开展了化学灭鼠、补播牧草、围栏封育、控制放牧、化学灭杂及残鼠控制等一系列试验研究,并在盘坡地区800ha草场范围内实施上述综合治理措施。经过两年的观察,综合防治区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青藏高原草场鼠害的综合治理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心脏对低氧环境的适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Qi XZ  Wang XJ  Zhu SH  Rao XF  Wei L  Wei DB 《生理学报》2008,60(3):348-354
为了探讨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心脏对低氧环境的适应机制,以Sprague-Dawley (SD)大鼠为对照,测量三者的心脏/体重比(HW/BW)、右心室/(左心室 室间隔)重量比[RV/(LV S)];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心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通过显微体视学技术比较线粒体的面数密度(NA,单位面积中线粒体数目)、体密度(Vv,单位体积心肌纤维中线粒体的体积密度)、面密度(Sv,单位体积心肌纤维中线粒体外膜的面积密度)、比表面(δ,线粒体外膜面积与其自身体积的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心肌中的肌红蛋白(myoglobin, Mb)含量、乳酸(lactic acid, LD)含量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活力;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观察LDH同工酶谱.结果显示: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HB/WB显著大于SD大鼠(P<0.05), RV/(LV S)显著小于SD大鼠(P<0.05).高原鼢鼠、高原鼠兔和SD大鼠心肌MVD和线粒体NA依次递减(P<0.05);高原鼢鼠线粒体Vv显著低于高原鼠兔和SD大鼠(P<0.05),高原鼠兔与SD大鼠之间没有明显差异;高原鼢鼠线粒体Sv显著高于SD大鼠(P<0.05),与高原鼠兔相比无明显差异;高原鼠兔和SD大鼠的线粒体δ无显著差异,但均明显低于高原鼢鼠(P<0.05).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心肌Mb含量显著高于SD大鼠(P<0.05);高原鼢鼠心肌LD含量显著高于高原鼠兔和SD大鼠(P<0.05);两种高原动物心肌LDH活力显著低于SD大鼠(P<0.05).同工酶谱显示,高原鼢鼠、高原鼠兔和SD大鼠的LDH中H亚基所占比例依次递减.以上结果提示,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通过增加心肌线粒体Sv、MVD以及Mb含量提高其在低氧环境获取氧的能力;同时,由于生境和习性上的不同,两者线粒体指标又表现出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Zhu RJ  Rao XF  Wei DB  Wang DW  Wei L  Sun SZ 《生理学报》2012,64(2):177-186
To explore the adaptive mechanisms of plateau zokor (Myospalax baileyi) to the enduring digging activity in the hypoxic environment and of plateau pika (Ochotona curzoniae) to the sprint running activity, the functional differences of malate-aspartate shuttle system (MA) in liver of plateau zokor and plateau pika were studied. The ratio of liver weight to body weight, the parameters of mitochondria in hepatocyte and the contents of lactic acid in serum were measured; the open reading frame of cytoplasmic malate dehydrogenase (MDH1), mitochondrial malate dehydrogenase (MDH2), and the partial sequence of aspartate glutamate carrier (AGC) and oxoglutarate malate carrier (OMC) genes were cloned and sequenced; MDH1, MDH2, AGC and OMC mRNA levels were determined by real-time PCR; the specific activities of MDH1 and MDH2 in liver of plateau zokor and plateau pika were measured using enzymatic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ratio of liver weight to body weight, the number and the specific surface of mitochondria in hepatocyte of plateau zokor were markedly higher than those of plateau pika (P < 0.01 or P < 0.05), but the content of lactic acid in serum of plateau pik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plateau zokor (P < 0.01); (2) MDH1 and MDH2 mRNA levels as well as their enzymatic activities in liver of plateau zokor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plateau pika (P < 0.01 or 0.05), AGC mRNA level of the zoko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pika (P < 0.01), while no difference was found at OMC mRNA level between them (P > 0.05); (3) mRNA level and enzymatic activity of MDH1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MDH2 in the pika liver (P < 0.01), MDH1 mRNA level of plateau zokor was markedly higher than that of MDH2 (P < 0.01), but the activities had no difference between MDH1 and MDH2 in liver of the zokor (P > 0.05).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lateau zokor obtains ATP in the enduring digging activity by enhancing the function of MA, while plateau pika gets glycogen for their sprint running activity by increasing the process of gluconeogenesis. As a result, plateau pika converts the lactic acid quickly produced in their skeletal muscle by anaerobic glycolysis and reduces dependence on the oxygen.  相似文献   

16.
草场植被影响高原鼠兔密度的探讨   总被引:22,自引:9,他引:13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是青藏高原重要害鼠之一。它啃食优良牧草(皮南林,1973),挖洞堆土,破坏生草层,是畜牧业生产中的一大害鼠。有关高原鼠兔和草场植被的关系,皮南林(1973)、梁杰荣等(1978)、肖运峰等(1979;1981)已做了一些工作。然而多数作者仅论述了鼠兔危害草场,致使草场退化的一面;而草场植被对高原鼠兔的反作用方面的问题至今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高寒草原生态系统是我国特有的生态系统类型,由于受到人为破坏的影响,目前该地区草原生态系统功能退化,优良牧草减少,有毒植物蔓延。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和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是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原中最重要的两种小型哺乳动物,其采食行为和挖掘洞穴的生活特性必然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但其与有毒植物之间的互作关系尚未揭示。基于此,在甘肃省玛曲县河曲马场自然生长的高寒草原生态系统中开展了有毒植物的分布与高原鼠兔、高原鼢鼠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该高寒草原生态系统中分布有毒植物27种,分属于菊科、豆科、毛茛科等11科。在此基础上,测定了该地区有毒植物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并探究了单位面积条件下有毒植物的分布特征与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种群密度之间的相关性,发现该地区高寒草原有毒植物的蔓延与高原鼠兔的密度之间存在密切的负相关关系(P0.05),而与高原鼢鼠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和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是两种在高寒草甸广泛分布的小型哺乳动物,其暴发活动可能造成高寒草甸的严重退化。使用无人机分别拍摄典型的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种群暴发区图像,解译高原鼠兔洞口、高原鼢鼠土丘和它们的干扰斑块,获得干扰斑块的周长和面积信息,计算干扰斑块形状指标,确定高原鼠兔与高原鼢鼠暴发活动对高寒草甸的影响。研究表明:(1)高原鼠兔与高原鼢鼠暴发活动形成的干扰斑块周长与面积比(PARA)、形状指数(SHAPE)和分形维数(FRAC)差异显著(P<0.05),其中高原鼢鼠斑块的FRAC是1.0124±0.0091,属于普通的规则几何圆形分布格局,高原鼠兔斑块的FRAC是1.1203±0.0546,属于分形几何不规则的分布格局。(2)高原鼠兔洞口数量与其斑块面积没有线性相关关系(P=0.9677),高原鼢鼠土丘数量与其斑块面积呈显著正相关(P<0.05)。(3)高原鼢鼠斑块面积统计学上呈长尾分布,不符合正态分布(P<0.01)。根据高原鼠兔斑块面积分布格局可将斑块演替分为三个阶段:土丘形成阶段、斑块连通...  相似文献   

19.
调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两种主要啮齿动物及其天敌动物的种群密度,分析天敌动物对两种啮齿类的捕食方式、捕食强度,探讨啮齿类动物的捕食风险及生存对策。研究结果表明,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的种群密度分别为4.97只/hm^2和10.6只/hm^2,而它们的主要天敌赤狐、艾虎和香鼬的种群密度分别为0.16只/100hm^2、0.37只/100hm^2、3只/100hm^2。艾虎和香鼬在取食过程中主要搜寻啮齿类的洞道系统,全部食物几乎都来源于洞道系统内;赤狐或取食地面活动的鼠兔,或挖掘洞口待高原鼢鼠封闭洞口时取食猎物。高原鼠兔在赤狐、艾虎和香鼬的食物中所出现的频次分别为100%、96.1%、100%,高原鼢鼠在3种天敌动物的食物中所出现的频次分别为87.5%、73.2%、0%。3种天敌动物对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的捕食强度分别为0.703%和0.038%,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所承受的捕食风险分别为0.780和0.393。高原鼠兔在高的捕食风险下通过行为对策和繁殖对策增加其适合度,而承受捕食风险较小的高原鼢鼠主要通过封闭的洞道系统和高的存活率增加其适合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