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云南省屏边县民族农业生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2,自引:9,他引:3  
2007年11月对云南省屏边县3个乡9个村分布的与彝族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业生物资源进行了调查、收集与整理,共收集到农业生物资源249份。本文对当地农业生物资源现状和消长情况及原因和调查、收集到的资源种类及其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并对屏边县农业生物资源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生态环境选取有代表性的3个乡9个村对云南省元阳县哈尼族、彝族的农业生物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和收集,共收集与当地民族生活、生产和民族文化密切相关的农业生物资源341份,其中粮食作物资源139份,果树资源(含野生种类)35份,蔬菜资源(含野生种类)55份,药用植物资源56份,饲用资源56份。详细整理分析了调查、收集到的资源的种类和利用价值,并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和农业生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出了具体建议。同时对当地的农业生物资源现状和变化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为制订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特有农业生物资源有效保护与高效利用发展战略提供基础数据和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3.
云南阿昌族地区农业生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2008年9月、2009年5-6月分别对云南省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和梁河县的九保、曩宋2个阿昌族乡共18个村分布的与阿昌族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业生物资源进行了调查、收集与整理,共收集到农业生物资源300份.本文对当地农业生物资源现状、消长情况及原因和调查、收集到的资源种类及其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并对云南省阿昌族地区农业生物资源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对云南省新平县3个乡镇的11个村进行了重点调查,实地走访了15个村小组,访问了90户农户,共收集到与彝族、傣族、哈尼族、拉祜族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特优、特有、特用农业生物资源164份。分析了当地农业生物资源现状和消长情况及原因和调查、收集到的资源种类及其利用价值,并针对该地区的农业生物资源的特性,提出了利用、保护和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5.
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农业生物资源系统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生物资源丰富,三都水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地理分布、生境及气候多样,民族特点鲜明,保留有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生物资源。通过组织专业的调查队伍对三都县进行了为期近1个月的生物资源系统调查,共涉及5个乡镇15个村,涉及水族、苗族、布依族和瑶族共4个民族。对与当地民族农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生物资源进行了调查、收集与整理。收集各类资源共计213份,其中粮食作物73份、蔬菜及一年生经济作物54份、果树及多年生经济作物34份、药用植物52份。其中特有、特优以及特用资源共计59份。同时,对当地农业生物资源现状、消长情况及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对农业生物资源的利用、保护和开发利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贵州安龙县少数民族特色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龙县是贵州特色农业生物资源较为丰富的代表地区之一,开展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状况的调查具有重要意义。采取专业组队、查阅文献、地方座谈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对该县4个乡镇9个村的特色农业生物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共采集220份当地特色资源及其地理生态信息。并对当地农业生物资源保护利用现状与消长情况以及收集品的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为安龙县特色农业生物资源的利用、保护和开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贵州农业生物资源调查"项目完成了对贵州42个县的普查和21个县的系统调查。调查的农业生物资源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果树作物和药用植物等。通过调查基本查清了贵州现有栽培的农业生物资源207类,采集了4800多份种质资源,其中3500多份是国家尚未编目、入库(圃)保存的新种质资源,并且这些种质资源呈现出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这充分说明我国少数民族的偏远地区农业生物资源还有很大的收集潜力,应继续调查收集。  相似文献   

8.
"云南及周边地区生物资源调查"项目于2006-2011年,对云南省31个县、四川省8个县和西藏自治区2个县的农业生物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系统调查的41个县的地形、地貌十分多样,气候类型很多,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加之,这些县份都集居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有各自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从而赋予了农业生物资源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正因为这里的多样性气候和各异的民族文化,造就了丰富的农业生物资源。通过调查获得了大量基础数据和信息,收集到5300多份农业生物种质资源,其中有一批稀有种质资源,这些稀有种质资源对相应农业生物的起源进化和系统分类研究,以及新品种选育都具有重要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重庆部分地区的种质资源调查荞麦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重庆项目组,于2015年10月至11月初在重庆市巫山县、奉节县和石柱县3个县开展了农业生物资源的系统调查,通过深入村社和农户,调查了解作物种类与品种多样性情况,收集和挖掘古老、特有和稀少种质资源。本次调查共收集到农作物地方品种和野生近缘植物种质资源341份,其中粮油作物136份、蔬菜86份、果树57份、茶树5份、烟草22份、牧草30份、麻类5份。本文重点介绍在粮油作物中的荞麦种质资源调查和资源收集情况,在收集到的19份荞麦资源中,既有珍稀、古老的地方品种,也包括特有野生资源。荞麦承载了彝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内涵,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荞麦的古老、珍稀和特有种质资源正在流失,建议相关部门因地制宜,在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的同时,采取必要的经济措施,对古老、珍稀和特有的荞麦种质资源,进行农户或原生境保护,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种质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10.
2008及2009年两次考察收集了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6个独龙族村寨的农业生物资源及其传统知识。考察发现独龙族栽种、管理和利用了包括30.4%的粮食、49.7%的蔬菜和17.7%的果树等丰富的农业生物种质资源,共收集到181份种质;独龙族积累了大量的利用农业生物资源的传统知识,如董棕(Caryota urans L.)粉、漆油鸡、漆油酥油茶和木瓜(Fructus chaenomelis speciosae)豆腐等传统食物加工与烹调方法的传统知识。  相似文献   

11.
贵州赫章县野生韭菜资源调查与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是野生葱类资源的重要分布地区,特别是赫章县野生韭菜的分布面积较广。为了详细了解和研究野生韭菜的分布,对赫章县野生韭菜地理分布、生境及气候进行了专题调查,并对其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赫章县主要分布有3种野生韭菜,它们分别为多星韭(Allium wallichii Kunth.)、卵叶韭(Allium ovalifolium Hand.-Mazz.暂定名)和近宽叶韭(Allium hookeri Thwaites暂定名);对17种水解氨基酸检测表明,除脯氨酸外,野生韭菜的各种氨基酸含量均较栽培韭(Allaum tuberosum Rottler ex Spreng.)的含量高;而野生韭的含糖量却明显低于普通的栽培韭;在9种微量元素中,卵叶韭的锰、锌、铁的含量明显高于栽培韭和其他野生韭菜;对4种重金属检测表明,镉的含量在3种野生韭中均超标,特别是卵叶韭中的镉含量明显高于栽培韭和其他2种野生韭,卵叶韭的砷、汞、铅的含量也较高,超出了国家限量标准;原生境的多星韭的叶片和薹维生素C含量均高于栽培韭菜。本次调查中的野生韭菜资源生物学特征有明显特异性,营养成分存在很大差异,对这些资源的收集与保存将对丰富我国韭菜资源保存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对韭菜营养品质改良具有很大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云南永德县民族聚居区园艺作物种质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云南永德县彝族、傣族、佤族等聚居地区进行了与民族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园艺作物种质资源调查.共调查与收集到园艺作物种质资源78种,鉴定了科、属、种情况,并对部分资源的生物学特性、分布及民族用法进行了简要叙述,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保护这些民族园艺作物种质资源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十字花科栽培蔬菜及野生近缘种资源对小菜蛾的抗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菜蛾是危害十字花科蔬菜最严重的害虫,造成蔬菜产业巨大经济损失。现有育种材料中抗小菜蛾的资源非常稀缺,制约了抗虫新品种的选育。本研究利用国家蔬菜种质资源中期库中近年收集的来自10个国家,42个种,218份十字花科栽培蔬菜及野生近缘种资源进行了小菜蛾抗性鉴定。这些资源的抗性水平从极抗到极感皆有分布,除极端抗/感材料较少外,总体上呈均匀分布。属间、种间、变种间的平均抗性差异显著。同种植物的不同种质间抗性分布亦广。栽培资源比野生资源具有相对更高的平均抗虫水平,但是后者高抗材料更多。北部欧洲等地是抗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的地理区域。本研究获得抗虫资源19份,其中高抗资源4份,这些材料对蔬菜抗虫育种和抗虫基因发掘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国黍稷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历时22年,从全国23省(区)搜集黍稷种质资源8515份,并进行了16项农艺性状鉴定,编写中国黍稷品种资源目录,繁种入国家长期库贮存.对其中6000余份种质资源进行了蛋白质、脂肪、赖氨酸分析,耐盐鉴定和抗黑穗病鉴定,筛选出一批单一性状突出和综合性状优良的优异资源,有5份直接提供生产利用,其中3份被农业部评为1级和2级优异种质资源,在全国大面积推广种植.优异种质资源提供育种单位利用后在全国培育出43个优良品种,成为当地的主干品种,取得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国家种质库最近10年野生大豆搜集进展和研究概况。我国野生大豆资源在1979-1982年间搜集并保存在国家基因库的为5939份;1996-2000年搜集了600份;2001-2010最近10年补充搜集了全国17个省(市、区)、318个县(市、旗)、930个乡镇(农场)。其中新搜集县市178个,共收集典型野生大豆资源1979份,野生大豆收集样品新增资源33.3%。  相似文献   

16.
若羌县、且末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是新疆干旱半干旱生态区的典型代表,境内生态类型多样,气候干旱少雨、土壤次生盐渍化重,至今仍存在有一定规模的传统农业耕作模式,保留着丰富多样的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本研究在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基础上,分析了两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及种植结构调整的演变规律;调查收集抗逆种质资源121份,隶属11科28属34种,分析评价了部分作物种质资源的抗逆性,以及与当地的生态条件、农业生产模式和百姓生活习惯的内在联系,探讨了主要农作物品种演替的阶段性变化,讨论了新疆干旱区抗逆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和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东南亚稻种资源收集与鉴定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考察收集等途径,从东南亚国家引进稻种资源662份,其中野生稻120份,栽培稻542份。对栽培稻资源进行隔离检疫、繁殖以及性状鉴定,获得足够种子并构建引进东南亚栽培稻资源数据库。从栽培稻种质中鉴定发掘出抗褐飞虱材料58份,抗稻瘟病材料9份,抗白叶枯病材料11份,耐盐材料12份。引进的稻种资源拓宽了我国水稻遗传基础,丰富了我国的稻种资源基因库,将在水稻育种及相关研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作物种质资源保存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于1984年1986年在北京建成两座国家种质库,90年代初又在青海建立一座复份库,形成了国家库中,长期配套和异地结合的种质资源保存体系。截止1993年底,国家库保存种质资源达27万余份,到1995年保存总数将达到30余万份。与种子入库时,在国家库的管理,种子质量检测,种子干燥以及低温保存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今后将继续扩大种质贮存、加强贮存种子生活力跟踪监测,无破坏性检测技术,贮存生理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