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小羽贯众根状茎和叶提取物体外抑菌活性。方法:牛津杯法和96孔板法,通过测定抑菌圈大小、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比较小羽贯众根状茎和叶提取物分别对10种常见细菌的抑制作用,以及不同产地抑菌效果的比较。结果:小羽贯众的根状茎和叶的提取物对10种常见的细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肺炎克雷伯氏菌对提取物最敏感。结论:小羽贯众提取物作为一种天然的抗菌物质,具有广谱抗菌效果,有较高的应用潜力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
【背景】随着细菌耐药性的增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的出现严重危害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蓝莓中含有丰富的多酚和花青素,是天然抗菌材料的优选。【目的】分析蓝莓提取物对3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的抑制活性及作用机制,并以牛乳为样品检测食品基质对蓝莓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甲醇制备巴尔德温和黑珍珠蓝莓提取物并检测提取物中总酚和花青素含量,利用纸片扩散法检测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利用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和生长曲线研究蓝莓提取物的抗菌活性,通过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蓝莓提取物对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并检测其在牛乳中的抑菌活性。【结果】巴尔德温和黑珍珠蓝莓提取物中的总酚含量分别为2.3 mg/g和3.5 mg/g,花青素含量分别为67.5 mg/100 g和92.5 mg/100 g。两种蓝莓提取物对肺炎克雷伯菌KP106、KP305和KP408的MIC均为25mg/mL,MBC均为50mg/mL。生长曲线表明...  相似文献   

3.
王贝  马骥 《生物磁学》2011,(2):347-350
目的:比较小羽贯众根状茎和叶提取物体外抑菌活性。方法:牛津杯法和96孔板法,通过测定抑菌圈大小、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比较小羽贯众根状茎和叶提取物分别对10种常见细菌的抑制作用,以及不同产地抑菌效果的比较。结果:小羽贯众的根状茎和叶的提取物对10种常见的细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肺炎克雷伯氏菌对提取物最敏感。结论:小羽贯众提取物作为一种天然的抗菌物质,具有广谱抗菌效果,有较高的应用潜力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4.
链霉菌H03发酵液提取物的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常见的病原细菌和植物病原真菌为指示菌研究了链霉菌发酵液提取物的抗菌活性,测定了发酵液提取物的抗菌谱和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与青霉素、链霉素相比,该菌发酵液提取物的抗菌范围更广,对植物病原真菌棉花黄萎病菌、苹果轮纹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黄瓜炭疽病菌、甜菜褐斑病菌、稻瘟病菌,以及常见病原细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利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发酵液提取物对上述诸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分别为0.125、0.062 5、0.125、0.25、0.015、0.03、0.015、0.015、0.03、0.250、.015 mg/mL。其中对植物病原真菌中的黄瓜炭疽病菌、甜菜褐斑病菌、稻瘟病菌,以及病原细菌中的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最佳。将发酵液提取物置于100℃下加热处理10 min后,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不变,说明该发酵液提取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糙苏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糙苏甲醇提取物和丙酮提取物的抗菌活性.方法:对糙苏的丙酮提取物和甲醇提取物进行体外抗菌活性实验,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比较相应的MIC和MBC值.结果:两种提取物对所选取的8种菌株均具有抑菌效果,丙酮提取物的抑菌活性高于甲醇提取物.巨大芽孢杆菌是对提取物最敏感的细菌.结论:糙苏提取物作为天然抗菌物质,具有广谱抗菌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和综合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6.
张泽萍  胡欢  左国营 《广西植物》2019,39(4):499-510
为考察中草药抗菌物质基础筛选出活性提取物,该研究通过80%乙醇冷浸和95%乙醇回流提取制备23种中草药的提取物,采用琼脂扩散法测量抑菌圈直径,用微量液体培养基倍比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fungicidal concentration,MBC/MFC),并测定了提取物对临床4种常见病原菌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紫珠草、千斤拔、黄龙尾等9种中草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MIC/MBC值除个别菌是12.5 mg·mL~(-1)外,其他都在0.09~3.12 mg·mL~(-1)之间;千斤拔、大红袍、过江龙等5种中草药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强抑菌活性,其MIC/MBC值在3.12~12.5 mg·mL~(-1)之间;紫珠草、千里光、石楠等13种中草药对大肠埃希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MIC/MBC值在0.09~6.25 mg·mL~(-1)之间;八角对白色念珠菌有较强抑菌活性,其MIC/MFC值在0.78~12.5 mg·mL~(-1)之间。23种中草药的抗细菌活性较好,尤其是千斤拔、大红袍、过江龙、八角、黄药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都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具有广谱抗菌活性;但对真菌抑菌效果不明显,仅有八角对白色念珠菌有抑菌活性。此外,提取溶剂浓度、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中草药的提取率和活性均有影响,冷提稍优于热提。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紫穗槐种子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方法将紫穗槐种子乙醇提取物分别通过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选择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供试菌,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紫穗槐种子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涂布平板法绘制杀菌曲线,电镜下观察药物对细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紫穗槐种子提取物经乙酸乙酯萃取后对供试菌抑制作用较强,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和MBC分别为2.5、5.0mg/mL;对肺炎克雷伯杆菌的MIC和MBC分别为5.0、10.0mg/mL;杀菌曲线结果表明,药物对供试菌的抑制作用存在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电镜结果说明,药物的作用可能与破坏菌体细胞壁、改变细胞膜通透性有关。结论紫穗槐种子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8.
金银花和苦丁茶多糖提取物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金银花和苦丁茶中提取水溶性多糖,利用圆形纸片法对7种常见的食品腐败菌进行抗菌试验。结果表明:金银花和苦丁茶多糖提取物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抗细菌与抗真菌活性,抗细菌活性比抗真菌活性强;苦丁茶多糖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5mg/ml。  相似文献   

9.
以超声提取和索氏提取方法,比较华南十大功劳叶和茎提取物经不同溶剂和不同极性萃取物萃取的抑菌活性大小。结果表明,叶和茎均含有抑菌活性物质,而叶的抑菌效果更强;索氏提取物与超声提取抑菌效果差异不大;华南十大功劳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藤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6 g/mL、1.0 g/mL、0.8 g/mL、1.0 g/mL、2.0 g/mL;其最小杀菌浓度均为2.0 g/mL,但其对黑曲霉没有抑制作用;不同溶剂提取物中,无水甲醇溶液提取物具有最佳抑菌效果。提取物易溶解于极性萃取物。5种敏感菌对华南十大功劳提取物的敏感性由强到弱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枯草杆菌>藤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  相似文献   

10.
采用离体和活体试验方法分别测定了黄花草木樨不同溶剂提取物对1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各溶剂提取物对12种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以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最高,对油菜菌核病菌、玉米大斑病菌和白菜黑斑病菌抑制菌丝生长的EC50分别为0.62、0.83、0.64g/L,对稻瘟病菌和玉米大斑病菌抑制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0.67、0.97g/L.离体组织法测定表明其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具有较高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在浓度为5.0g/L时,防治效果分别为75.41%和59.18%(6d).活体试验表明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小麦白粉病和小麦条锈病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在浓度为10.0g/L时,防治效果分别为73.39%和63.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