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绍文  路星  严峻  韦总当  龚范勇 《蛇志》2014,(4):365-366
脑动静脉畸形(AVM)是复杂的血管病变,是由于没有毛细血管床的脑动脉和静脉之间的异常连接引起的病灶[1]。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表现有大出血、癫痫、神经功能障碍或头痛,但大部分患者无特异性症状,因此容易漏诊、误诊。手术切除、血管内治疗和放射治疗是动静脉畸形的选择疗法。血管内治疗可以作为其他难以治愈的脑动静脉畸形,或者作为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前的辅助治疗,以减少脑动静脉畸形的血供或促进其收缩,进而促进手术切除或消融[2]。该病引起的颈部疼痛在儿科未见报道。我们收治1例颈髓区巨大动静脉畸形患儿,表现为持续性颈部疼痛并出现癫痫和呕吐症状,经采取分段外科胶栓塞术(第一次部分栓塞术后观察1年再行第二次栓塞),达到动静脉畸形的治愈。  相似文献   

2.
郑旭  黄静  高建明  陀志国  杨凯 《生物磁学》2012,(11):2148-2150
目的:探讨CO2激光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2月-2011年8月期间收治的82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CO2激光器治疗联合胸腺五肽肌注;对照组32例单纯采用CO2激光器治疗;两组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50例,一次治愈者46例,占92%;二次治愈者4例,占8%。对照组32例,一次治愈者19例,占59.4%;二次治愈者13例,占40.6%。两组一次治愈率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局部轻度水肿和疼痛,无需处理1~3天缓解或痊愈。结论:CO2激光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尖锐湿疣临床疗效好,并具有治疗简便,术后不良反应少,治愈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O2激光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2月-2011年8月期间收治的82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CO2激光器治疗联合胸腺五肽肌注;对照组32例单纯采用CO2激光器治疗;两组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50例,一次治愈者46例,占92%;二次治愈者4例,占8%。对照组32例,一次治愈者19例,占59.4%;二次治愈者13例,占40.6%。两组一次治愈率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局部轻度水肿和疼痛,无需处理1~3天缓解或痊愈。结论:CO2激光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尖锐湿疣临床疗效好,并具有治疗简便,术后不良反应少,治愈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阴道镜活检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诊治宫颈病变的疗效.方法:对354例宫颈病变患者在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后行LEEP术治疗,并做病理组织学诊断,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治疗效果,比较两种方法取材的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结果:LEEP术的平均手术时间长约6.76.7± 3.5 min,术中出血量<20 mL.2个月后患者复查,成功率为93.8%(332/354例),经二次手术全部治愈,并发症少.从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来看,与LEEP术相比,阴道镜下活检的炎症检出率高,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检出率低,但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阴道镜活检结果,针对性使用LEEP术,密切随访,是诊治宫颈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特发性声门下型喉狭窄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对我科2012年5月-2014年1月收治的4例特发性声门下型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在基本相同的手术方式、不同的术后用药下进行长期随访,电子喉镜下观察患者术前、后及随访2年的病灶区情况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4例特发性声门下型喉狭窄患者多因呼吸困难就诊,均采用气管切开术及支撑喉镜下热器械切除病变,旷置创面的手术方式,术后短期内气道狭窄均得到解决、呼吸困难症状均得到缓解;配合小剂量激素中长期治疗效果尚可,患者声门下病灶无明显复发,气道症状能得到控制,其中2例患者治愈,1例患者因拒绝激素治疗术后未予激素治疗中期观察有效,1例患者术中术后未予激素治疗,术后短期复发,后经激素治疗治愈。结论:特发性声门下型喉狭窄是后天性声门下狭窄的非瘢痕性的特殊类型,为独特的喉狭窄炎症性疾病,病因不明或为某些因素引起了非特异的增生性炎症,表现为炎性细胞的浸润及淋巴组织增生。治疗上,手术能明显缓解其症状,但单纯手术治疗中长期效果不佳,极易复发;配合中长期小剂量激素治疗对病灶控制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液氮冷冻联合兰科肤宁治疗孕妇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6例患有尖锐湿疣的孕妇,平均年龄为27岁,妊娠平均18周。每例患者的病灶数为5~18个。应用液氮枪喷涂于皮损,液氮枪距皮损2-3 cm,喷雾时间60秒,重复操作直至喷嘴霜化。将蓝科肤宁喷涂于单层纱布,敷于皮损部位20分钟,每天2-3次,共1周。分别于治疗后1月、3月观察皮损愈合情况,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5天后,皮损均治愈,所有患者除有轻度至中度疼痛外,无其他不适。治疗后1个月,满意度94%;治疗后3个月,满意度为87%。无色素脱失或瘢痕形成,无任何严重不良事件。每位孕妇均分娩出一个健康的婴儿,无分娩相关并发症。治疗后1个月,只有1例病人复发,复发率为2.2%。治疗后3月,5例复发,复发率为10.9%。结论:液氮冷冻联合蓝科肤宁治疗孕妇尖锐湿疣的近期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复发性肠套叠(套叠3 次及以上)的微创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 年12 月~2013 年1 月期间收治的21 例复发性肠套叠(套叠3 次及以上)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21 例患儿均予以腹腔镜探查,3 例患儿仅发现回肠末端肠系膜淋巴结 增生,18 例探及原发病灶:其中Meckel憩室10 例,结肠息肉3 例,肠重复畸形2 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 例,异位胰腺1 例,小肠腺 瘤1 例。20 例术后随访至今均未再次复发,1 例失访。结论:年龄>2 岁,有多次复发肠套叠病史(套叠3 次及以上),尤其是短期内 复发频繁的患儿,大多存在肠道器质性病变,应积极手术治疗,且以腹腔镜治疗为佳。  相似文献   

8.
尚卢新 《蛇志》2017,(1):103-104
目的探讨鼻窦内窥镜手术结合鼻腔冲洗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45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采用鼻窦内窥镜手术结合术后鼻腔冲洗进行治疗,并随访6~12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45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时,43例恢复良好,2例复发患者实施二次手术治疗,随访1年后,全部患者均治愈,行鼻窦腔内及相关黏膜检查均无病理病灶出现,CT等影像学检查未见复发。结论鼻窦内窥镜结合鼻腔冲洗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显著,术后反应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CO2激光、LD激光联合治疗牙龈瘤及保存牙体组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口腔牙龈瘤患者发病的年龄,性别,好发部位进行分析,采用CO2激光、LD激光联合治疗机,先用CO2激光束切割肿瘤,而后CO2激光气化肿瘤波及牙齿的牙周膜,术后第二天用LD激光,每日一次,每次15分钟,连续5天照射手术创面。结果:46列牙龈瘤患者,42例一次治疗痊愈,4例复发,二次手术后无复发,手术疗效、治愈率100%。结论:CO2激光、LD激光联合切除牙龈瘤与传统的手术方法,治疗疗效机理进行了对照,其特点是保存了肿瘤波及的牙齿,不造成组织缺损,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愈合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常用功率密度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时烟尘中HPV DNA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临床常用功率密度的 CO2 激光治疗尖锐湿疣术中烟尘是否含有 HPVDNA。方法 :选择皮损较多的尖锐湿疣 ,病程在 6个月以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分别用 5 W、1 0 W、1 5 W对应功率密度下的 CO2 激光汽化在体疣体组织 ,离光斑 5 cm或 5 0 cm处用吸尘器抽吸烟尘于 PBS中 ,经固定后观察烟尘的细胞形态学 ,并用 HPV通用型引物作 PCR检测烟尘是否含有 HPV-DNA。结果 :三种功率密度的烟尘主要由炭化颗粒组成 ,其中含有少量破碎的上皮细胞及形态完整和不完整的单个表皮细胞或细胞团 ;PCR检测 CO2 激光在 5 W、1 0 W、1 5 W对应功率密度下治疗时的烟尘 ,HPV DNA阳性数分别为 :1 /1 3、3 /9、3 /1 5例。结论 :CO2激光常用功率密度治疗尖锐湿疣时 ,烟尘中有 HPV DNA存在 ,为防其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需要及时抽排烟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播散性隐球菌病1例临床及实验研究.方法 患者男,72岁,红皮病1年2个月,口服醋酸泼尼松治疗,双下肢出现结节、溃烂6个月.皮损组织病理、皮损组织真菌培养、尿素酶试验、PCR扩增测序比对明确诊断,同时做胸部及脑部CT.结果 皮损组织病理显示为感染肉芽肿改变,可见大量圆形和椭圆形酵母细胞.皮损组织真菌培养可见酵母样菌落生长,菌株尿素酶试验阳性,ITS区测序比对鉴定为新生隐球菌grubii变种.血清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乳胶凝集试验阳性(++++).胸部CT显示左下肺后基底段空洞性病灶.依据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由新生隐球菌grubii变种引起的 播散性隐球菌病.给予患者静滴氟康唑400 mg/d治疗2周,之后改口服300 mg/d治疗,3个月后结节性皮损全部消退,胸片显示左肺陈旧性病变,血清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乳胶凝集试验阳性(++).治疗15个月后,血清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乳胶凝集试验仍阳性(++).结论 对该病例的临床和实验室研究为临床明确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确定菌种需要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蛇志》2019,(3)
目的探讨紫草油(本院制剂)外用治疗小儿肛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科门诊诊治的肛门湿疹患儿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本院协定方紫草油外涂,对照组给予氧化锌软膏外涂,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儿的瘙痒程度、皮损变化,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5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13例,好转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瘙痒程度评分比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瘙痒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皮损改善方面比较,治疗组患儿的皮损均有改善,对照组仍有5例皮损无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草油治疗小儿肛门湿疹的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肛门瘙痒,促进皮损恢复,且无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加Cage椎间融合器植入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脊髓型颈椎病患者36例,病变累及1个节段者32倒,累及2个节段者4例.全部前路减压加Cage椎间融合器植入治疗.结果:术前JOA评分、术前颈椎高度分别为6.7±0.5、35.4±5.32,术后3月15.7±1.3,38.7±5.82,二者相比P<0.01,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随访同术后差异无显著性;36例病人全部融合,椎间融合良好,无移位及假关节形成.结论:前路减压加Cage椎间融合器植入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安全有效的方法.临床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波长为585 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婴幼儿体表溃烂型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波长为585 nm的脉冲染料激光,对76例(男26例,女50例)体表溃烂型血管瘤(平均瘤体表面积22.1 cm2)患者进行照射治疗,激光能量为5.8 J/cm2~8 J/cm2(平均6.6 J/cm2),间隔4周治疗一次,治疗二次后瘤体无消退者予口服类固醇辅助治疗,类固醇辅助治疗4周无效者再联合干扰素治疗,直至创面愈合和瘤体消失。结果:68例患儿在治疗二次后创面完全愈合,瘤体明显缩小,经一至八次(平均四次)激光治疗后瘤体完全消退,8例患儿辅以类固醇治疗,6例治愈,2例无效后予干扰素联合治疗后瘤体消退,总治愈率100%;经过平均12个月随访,所有患儿无溃疡复发和血管瘤再发。结论: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婴幼儿体表溃烂型血管瘤,具有良好疗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经额底纵裂入路治疗鞍上第三脑室底垂体瘤的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从2011年1月~2013年1月与我院行额底纵裂入路手术治疗的30例鞍上第三脑室底垂体瘤的患者,术中行单侧额或双侧额弧形切口,根据术中所见肿瘤位置,由终板、视神经一颈内动脉等存在的生理间隙处切除肿瘤,观察所有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可见肿瘤位于鞍内鞍上,部分或全部突入第三脑室底,其中有6例患者伴有脑积水。术中肿瘤全切23例,次全切5例,大部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前25例患者视力减退,术后23例患者视力均获得不同程度改善,仅1例暂无明显变化。术后19例出现电解质紊乱,患者经治疗后均已纠正;1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尿崩症,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后,病情得到缓解。术后随访6个月,23例肿瘤全切患者病灶无复发,另外4例次全切者病灶也无明显变化,仅1例次全切和2例大部切除患者于术后行伽马刀再次治疗。结论:经额底纵裂入路治疗鞍上第三脑室底垂体瘤可以达到视野清晰,直观下进行肿瘤切除,手术效果好,并发症较少,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47岁.颈部皮损5a,皮损直接镜检可见多个棕色硬壳小体,皮损组织真菌培养为卡氏枝孢瓶霉,皮损组织病理PAS染色可见棕色厚壁孢子.诊断为着色芽生菌病,给予患者口服伊曲康唑胶囊治疗8个月,皮损形成瘢痕,之后采取全厚皮片移植术切除瘢痕,术后继续口服伊曲康唑治疗2个月,皮损痊愈.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幽门螺杆菌(Hp)根治后患儿舌苔的观察,了解宫入菌制剂对慢性胃病患儿舌象的影响.方法:宫入菌治疗组180例,对照组50例,均常规给予Hp根治药物.2 w后均停用抗生素,治疗组添加宫入菌制剂,3岁以下患儿每次剂量为0.5 g,3岁以上患儿每次为1.0 g,每天3次口服,共用2 w;对照组不加用其他药物.舌苔病变分为4个级别,分别为正常舌苔、轻度、中度、重度变化.结果:治疗组151例舌苔正常,29例改善,无变化者为零,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38例正常,改善10例,4例无变化,总有效率为76.00%.统计学处理x2=40.46,P<0.01.结论:宫入菌制剂能有效地改善患儿因根治Hp后的舌苔变化,是一种较好的Hp根治后的辅助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8.
报道3例由石膏样小孢子菌感染引起的、临床表现不同的皮肤癣病.例1表现为阴囊红色斑片,上覆白色斑点状痂屑,刮去痂屑后见湿润的基底面,患者父亲有同样病变,父子穿用同一件内裤,其父与家猫有密切接触.例2患儿左面部擦伤后局部出现钱币大小红斑,中央为白色痂皮,边缘有渗出伴痒.例3患儿右面部出现钱币大小、边界清楚的红斑,表面有散在的丘疹及少许鳞屑伴痒,偶有家猫接触.3例患者均平素体健.取皮损表面组织直接镜检均发现大量菌丝;真菌培养及鉴定为石膏样小孢子菌.诊断为石膏样小孢子菌所致皮肤感染.3例患者经抗真菌治疗1~2周后痊愈,取得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肖志华  钟健 《蛇志》2011,23(2):150-151
目的 探讨分析新生儿肠穿孔的诊治及预后,以提高对新生儿肠穿孔的诊断和救治水平.方法 对20例经手术证实肠穿孔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17例治愈出院,患儿家属放弃治疗2例,死亡1例.结论 新生儿肠穿孔以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为主,临床上应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术后有效的抗感染及营养支持治疗可提高患儿存活率.  相似文献   

20.
陈东  高朝友 《蛇志》2015,(2):221-222
目的探讨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前路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 2010~2013年我院对42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进行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前路内固定,病变节段:T5~T108例,T11~L129例,L2~L45例。其中病变累及1个椎体29例,累及2个椎体10例,跳跃型和累及3个椎体3例。累及1个椎体者应用Z-PlateⅡ钛板内固定,累及2个椎体或上胸椎结核者则选用钉-棒系统(CDH M8)固定。术后抗结核治疗不少于9个月。结果 42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年,平均2.6年。手术切口均1期愈合,术后全身症状及局部疼痛消失,神经症状有不同程度恢复,所有病灶愈合,其中39例患者植骨融合,内固定牢固;3例患者因过早进行重体力劳动导致螺钉松动,植骨块塌陷,再次出现后凸畸形,经再次手术后治愈。结论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结合规范药物抗痨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显著、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