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等翅目(Isoptera)昆虫等翅目(白蚁)昆虫是昆虫纲的一个大类群,它们的行为变化多端,但全部依靠吃植物纤维为生。白蚁的经济对策同大多数社会性膜翅目昆虫有明显不同。它们的能量收益很少与采食对策相关,而主要是取决于食物的消化和利用效率。从社会比较能量学的观点看,白蚁最明显的特点是,它们常常直接居住在食物资源的内  相似文献   

2.
在节肢动物中,昆虫纲是一个为数最多的动物群,它在国民经济与人类生活方面具有巨大的意义在研究昆虫时,必须:(1)使学生认识昆虫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分布情形,它们类型的多样性,已观察到的昆虫的构造和行为与其生活条件的统一.(2)说明昆虫与环节动物性状的类似点,指山昆虫和环节动物(蠕形动物的一门)的亲缘关系.(3)与前面已学习到的动物类群相比较,说明昆虫有更高度的组织化和其行为的复杂性.(4)说明害虫(说明它们发育的各个不同时期)和有害昆虫生物学方面的知识对于组织防治他们  相似文献   

3.
问题106-110.所有的生物通过无性或有性两个过程之一繁殖。这两个过程都涉及遗传物质的复制——在无性繁殖中产生与亲代完全一样的后代,在有性繁殖中产生与亲代不同后代(两个不同亲代的配子结合)。在真核细胞DNA繁殖由细胞周期控制。  相似文献   

4.
(一) 昆虫繁殖的速度是十分令人惊奇的。假如一只苍蝇,它的每12个卵中有一个能发育成成长的苍蝇的话,那么经过5个月,它的后代就可以达到76亿个.又如一只蚜虫的后代,假如都活着的话,一年之内,它们便可以将整个地球密密地盖满一层。一只葎草蚜虫,它的第12代后代可以达到百万亿亿这么大一个天文数字。它们不仅繁殖快,而且吃得多。某些肉食幼虫24小时内所吃的食物等於它们体重的200倍。当昆虫很多的时候,它们可以把一大片庄稼吃光,把一大片森林毁灭,或者把一个果园摧毁。在庄稼地里,从作物发芽时起直到最后收割止,都受着害虫的威胁,或者是蝗虫吃光了绿叶,或者是螟虫将田野吃成一片不毛之地。即使在对害虫最不利的年份,当它们的数量降低到似乎没有的程度,但是它们仍然能够在每公顷里毁灭几十公斤绿叶和谷粒。  相似文献   

5.
接下去的另一个展厅是古生代和三叠纪各门类的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第一个展品柜中是通过独具特色的展品介绍苏联最古老的脊椎动物的研究历史。展品是上个世纪考察队采集的化石标本,研究人员的肖像和出版的古代脊椎动物的首批著作。展厅里陈列有古代无颌类的稀有标本,这些化石发现于波罗的海附近和俄罗斯地台北部。还有已绝灭的各种真骨鱼类的代表,其中包括总鳍鱼类——陆生脊椎动物的祖先。展品中有古两栖类——迷齿类(从前称之为坚头类)和蛙类。有个展品柜中展出一块岩石,其中保存有大量圆盘蜥——在骨骼构造上很象最古老的爬行动物的两栖类,它们生活在水中,而且象现生两栖类幼态时一样用鳃呼吸。早在石炭纪中期就出现了原始爬行动物,当时陆上的脊椎动物还只有两  相似文献   

6.
邓顺  张友军 《昆虫知识》2009,46(1):17-26
从生物学、生态和遗传的角度阐述昆虫同域物种形成过程中涉及到的可能性机制。昆虫同域种的分化与作用于同域初始种群的歧化选择密切相关,歧化选择间接导致种群生态特征和遗传特征的分化,促进同域近缘种群间的生殖隔离。同域物种形成的过程中涉及到性状替换、性选择、同型交配等机制。寄主专化型多见于昆虫同域种的分化过程中,一般以植食性昆虫为主。有关昆虫同域物种形成的检验机制有多种,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同型交配的检验、遗传漂流的量化、遗传分化程度和连锁不平衡(LD)的检测、杂交后代适合度的估算等。目前发现在许多昆虫种类中存在同域物种形成的可能性,但是有关其隔离机制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免疫学试题一、幼写出下列幼写询的含愈(20分) x .H一2 Kd 2 .Clqrs 3.PFC凡.CDR 6 .Tl Ag 7 .Fab 8 .CMI 9.LYI二、透姆.(35分)1一12题,选择一个你认为最确切的答案在A、B、C、D上画圈。(24分)1.那种情况下会引起GVH(移植物抗宿主)反应?A、亲代淋巴细胞注入子代(杂交子一代)B、杂交子一代淋巴细胞注入亲代(父母)C、一个亲代的淋巴细胞往入另一个亲代D、杂交子一代的一个个体虫淋巴细胞注入同窝另一个体。2.巨噬细胞能分泌A、IL一1B、IL~2C、IL一4D、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3.下列方法中那一种可诱导免疫耐受性产生?A、成年期…  相似文献   

8.
丛枝菌根真菌(AMF)能够通过增强宿主植物根系分泌酸性磷酸酶帮助其适应低磷环境,但这种可塑性改变能否跨世代传递并影响后代适应低磷环境,仍不清楚。本研究通过亲代实验(实验1)和子代实验(实验2),研究AMF影响宿主植物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根系酸性磷酸酶分泌的跨世代效应。实验1表明,土壤低磷水平下接种AMF的亲代宿主植物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提高,且根际土中有更高的酸性磷酸酶活性和有效磷含量。而高磷水平下,接种AMF处理的宿主植物酸性磷酸酶活性与不接种AMF的处理无显著差异。实验2表明,在当代低磷环境下,来自亲代低磷接种AMF的后代,其根系和根系分泌的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来自亲代低磷不接种AMF的后代,而亲代高磷处理的后代(有AMF和无AMF)之间酸性磷酸酶活性无显著差异。在当代高磷环境下,来自亲代不同处理的后代根系和根系分泌的酸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本研究表明,AMF对宿主植物根系分泌酸性磷酸酶的生理可塑性能够跨世代传递,且该跨世代效应受到亲代磷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红角鸮(Otus sunia)广泛分布于东亚和南亚。2012和2013年的两个繁殖季节,在江苏省南京大学浦口校区通过红外摄像观察记录了红角鸮的摄食及育雏行为,统计了亲代红角鸮育雏食物的种类、育雏的时间和次数。以1 h为一个时段,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及Student-Newman-Keulsa多重比较法分析各时段之间育雏频次的差异。亲鸟育雏的食物大部分为直翅目(62%)和鳞翅目(18%)昆虫,以及非昆虫类的无脊椎动物,如蜘蛛(8%)和唇足动物(7%),红角鸮也捕食小型陆栖脊椎动物例如田鼠、壁虎等育雏,但比例甚低(3%)。红角鸮育雏节律较为明显,亲鸟主要集中在夜间外出觅食,但在白天也有觅食行为。夜间共有三个育雏高峰,分别为日落之后的19:00~20:00时和21:00~22:00时以及日出之前的04:00~05:00时。  相似文献   

10.
海蜇胶原蛋白的提取及纯化(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胃蛋白酶的限制性酶切、选择性盐析及阳离子交换柱的层析作用,低温从海蜇中胶层提取可得到胃蛋白酶促溶且去除端肽(telopeptide)的胶原蛋白(PSC)。紫外-可见扫描测得PSC的最大吸收峰位于235nm。凝胶电泳及氨基酸分析显示这些都符合Ⅰ型胶原的特征,同水母S.nomurai和Rhopilema asamushi来源的胶原蛋白基本一致,作为一个低等动物,其氨基酸分析显示了脊椎动物和非脊椎动物的微小差异。  相似文献   

11.
动物在非活动期的热量调节小型恒温动物由于体形小和代谢旺盛,所以必须经常取食,有时则需要不间断地进食,只有这样它们才能摄取足够的能量,以便能够安全地度过一个非活动期(如寒冷的夜晚)。一些体形较大的动物,有时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如生活在高寒地区的动物和需要度过一个较长的非活动期的动物。为了能够顺利地度过这样一个非活动期,动物在行为上也有很多节省能量的适应,如群栖、钻入雪下或山洞中过  相似文献   

12.
金冬雁 《生命的化学》2007,27(2):105-108
抗病毒作用是RNA干扰(RNAi)在植物及低等动物中的一个重要功能。一方面,宿主细胞编码并表达短干扰RNA(siRNA),对入侵细胞的病毒产生抑制作用;另一方面,病毒编码并表达特定的RNA或蛋白质,以对抗宿主细胞的RNAi。在部分脊椎动物病毒中已经发现多种由病毒编码的微RNA(miRNA),它们对病毒及细胞基因的表达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同时,某些细胞miRNA也可影响脊椎动物病毒的复制。然而,RNAi在脊椎动物细胞中是否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脊椎动物病毒又是否普遍编码miRNA及普遍具备拮抗RNAi的机制?目前尚无定论,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加以阐明。  相似文献   

13.
(前见本刊1983年第4期及1984年第1期)三、有害基因的利用在此所述的昆虫有害基因是指昆虫群体中存在一种对其本身有害的基因突变,而且有可能在其后代中表现出死亡。这些有害基因的突变可以在群体中自然发生,亦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诱发。在研究此类领域时,必须防止所出现的昆虫有  相似文献   

14.
陈树椿 《昆虫学报》1991,34(4):450-452
华枝(虫脩)属 Sinophasma Günther(1940)隶属于竹节虫目,长角枝(虫脩)亚科(Necrosciinae)。本属昆虫一般生活于森林中,大部分为害壳斗科植物,至目前为止全世界共记载有5种,均分布于我国,它们是:异尾华枝(虫脩)S.mirabile Gnther,克氏华枝(虫脩)S.Klapperichi Günther,瓦腹华枝(虫脩)S.hnei Günther,垂臀华枝(虫脩)S.brevipenne Günther,和斑腿华枝(虫脩)S.maculicruralis Chen。1987年笔者从贵州省森林昆虫考察  相似文献   

15.
追溯我国三十年来动物地理学,可简单地分为解放前后两个阶段。解放前这门学科很少被人注意,十多年间国内只有少数学者就自己所研究的个别类群,讨论了地理分布和区划问题;在两栖类、鸟类以及低等动物如昆虫、寄生虫等方面,有过零星的报导。这些可以看作是我国动物地理学研究的先声。旧中国动物地理学的贫乏是与动物区系调查的落后分不开的。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区系调查受到很大的限制,且多为外人所操纵,国内掌握的标本资料反而不多,当然很难对各主要门类的地理分布,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我国真正建立起这门学科是在解放以后。现以脊椎动物为主,分为下列四个方面,予以概括叙述。 1.区划方面首先应提出的是全国动物地理区划的研究,主要以高等陆栖脊椎动物为根据,在系统整  相似文献   

16.
蚂蚁属真社会性昆虫。真社会性最主要的特性是在一个社会集团内个体间有生殖上的分工。即多数个体 (如工蚁 ,兵蚁等 )自身不行生殖 ,而一生“竭力”“帮助”少数个体 (如蚁后和雄蚁 )繁殖后代。蚂蚁生活的基本单位是社群 (colony)。一个单独的个体 (除创建蚁后 )是没有意义的。“典型”的社群由一个创建蚁后和其后代组成 (即单母 :monogyny)。单母社群内个体间亲缘关系密切。在自然界 ,多母社群 (polygyny)亦普遍存在。在多母社群里 ,如蚁后间亲缘关系密切 (如姐妹 ) ,社群内遗传关系同质性亦较高 ,个体间的平均遗传相关也密切。但如蚁后间亲缘关系疏远或无亲缘关系 ,那么社群内遗传异质性很高 ,个体间平均遗传相关也随之降低。和其它复杂的社会群体一样 ,蚂蚁社会拥有高度发达的通讯系统。社群不仅需要在内部个体间相互沟通以确保社群的平衡和协调性 ,而且必需和社群外各种息息相关的有机体间交流信息 ,以便有效利用有用的资源并避开各种危险。如果说信息素是蚂蚁通讯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那么对周围各类生物的识别便是蚂蚁通讯最为基本的环节。蚂蚁的识别行为及其机理是多样的 ,其生物学功能亦随被识别的对象不同而异。如 :为了确保社会群体的安全 ,蚂蚁必须准确识别“敌”、“我”和“朋友”。为了使得  相似文献   

17.
郭郛 《昆虫学报》1959,(5):464-476
一、前言 在高等脊椎动物中,已有充分实验根据,证明生殖腺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之一,能分泌性激素而影响有机体的某些器官机能与发育。但在昆虫中,有无性激素的存在,至今尚缺少肯定的结论。许多实验结果表明,昆虫内生殖器官的摘除(人工去势),对昆虫的性行为及第二性征的发育毫无影响。例如在舞毒蛾Lymantria(Oudemans,1899;Meisen-  相似文献   

18.
真猎蝽亚科(Harpactorinae)是猎蝽科的一个最大的亚科,已知1000余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区,捕食各种昆虫,成为抑制某些害虫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亚科的主要特征:前翅发达,靠近革片内角有一个四边形小翅室,喙弯曲,单眼小。通常突出,股节常呈疖瘤状。 本文记述了27种。它们分属于8属。其中有22新种和在我国的首次纪录5种。  相似文献   

19.
它们只需要有适宜的空间和足够的时间来生育后代,种群就可获得恢复。这是鼓舞我们继续进行研究的勇气和激起我们重新燃起拯救未来的希望。  相似文献   

20.
通常昆虫必须通过精子、卵子结合,即受精才能繁育后代。有一些昆虫的卵没有受精也能发育成新个体。这种精子、卵子不发生核融合,卵子单独发育的繁殖方式称单性生殖,亦有人称之为无融合生殖。单性生殖是有性生殖的一种特殊方式或变态。在植物界中较为普遍,有许多昆虫也行单性生殖。单性生殖是某些昆虫长期的自然适应性的表现。利用单性生殖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