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抗CEA、EGF-γ和血型前体Y配基抗原的单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结肠癌组织中表达CEA和血型前体Y配基较强,而EGF-γ表达水平极低;进一步鉴定分析,识别血型前体Y配基抗原决定簇的单抗C_(14)与肿瘤具有较好的反应性。并发现这种决定簇存在于各种生物大分子中,包括以糖蛋白和糖脂形式存在,并表达于EGF-γ与CEA分子中。这一结果提示血型前体抗原过量表达于肿瘤细胞中,不但是血型组织相容抗原,可能也参与到一些特殊生物分子中,应深入研究和鉴定其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中癌胚抗原(CEA)、天冬酰胺内肽酶(AEP)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9年7月经手术切除102例胃癌组织蜡块标本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随机抽取胃癌患者标本切缘的癌旁组织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CEA、AEP在胃癌组组和癌旁组织的关系,且记录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在胃癌组织中CEA、AEP的阳性表达率明显比癌旁组织高[47.06%(48/102)比3.33%(2/60),55.88%(57/102)比1.67%(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AEP和肿瘤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不同浸润程度、不同分化程度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CEA、AEP和肿瘤大小、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程度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在胃癌组织中CEA、AEP的表达均呈现正相关(r=0.217,P=0.010)。结论:CEA、AEP在胃癌患者组织中有明显高表达,和临床病理特征有明显相关性,且两者有相互协同效应,本研究也为胃癌预后判断、靶向治疗等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考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癌胚抗原(CE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本研究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了30份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VEGF和CEA表达,并比较了人乳腺癌腺癌细胞系(MCF-7)和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中的VEGF和CEA的表达。通过转染含有VEGF sh RNA (sh-VEGF)和CEA shRNA (sh-CEA)的慢病毒来敲低基因表达。将MCF-7和HUVEC的细胞共培养来模拟肿瘤微环境,并通过小管形成测定和细胞侵袭试验来评价VEGF和CEA对血管生成的影响。研究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VEGF和CEA在乳腺癌组织中明显上调(p0.05)。与MCF10A相比,MCF-7细胞中的VEGF和CEA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VEGF和CEA的异常表达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敲低VEGF和CEA均可显著抑制MCF-7细胞中Notch1、Dell4和Jagged1的表达(p0.05)。敲低VEGF和CEA均抑制了HUVEC细胞的小管形成能力和侵袭能力(p0.05)。总之,VEGF和CEA在乳腺癌中明显上调,并且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敲低VEGF和CEA可通过抑制Notch1信号的激活来抑制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4.
冯洁  林中  张剑波  潘存伟  郭芳  苏彦 《蛇志》2012,24(2):105-107,121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肿瘤标志物CEA、CA199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1例胰腺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14例正常胰腺组织中MIF表达水平,分析MIF表达与各项临床病理特点及血清CEA、CA199水平的关系。结果 MIF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为87.1%,高于癌旁组织的54.8%和正常胰腺组织的7.4%(P〈0.01);癌旁组织的MIF表达高于正常组织(P〈0.01)。MIF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MIF表达阳性患者的血清CA199水平高于MIF表达阴性患者,而血清CEA水平两组间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MIF对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可能促进正常腺体组织向胰腺癌发生和发展。MIF可作为胰腺癌的一种血清标志物,联合CA199的检测可更好的发现胰腺癌。  相似文献   

5.
利用CEA(癌胚抗原)只在肺腺癌中表达,而不在正常肺组织中表达的特点,构建了由CEA启动子控制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SV-TK)的逆转病毒载体(pCEATK),然后将pCEATK导入表达CEA的人肺腺癌细胞GL和不表达CEA的HeLa细胞,在体内外观察了Ganciclovir(GCV)的治疗效果和“旁观者效应”.结果表明pCEATK只在表达CEA的肺腺癌GL细胞中特异表达,而不在HeLa细胞表达;GL的pCEATK转染细胞对GCV的敏感性增加了992倍,在裸鼠体内GCV也可以明显抑制GL转染细胞的生长,并有明显的“旁观者效应”现象;而HeLa的pCEATK转染细胞体内外对GCV的敏感性没有明显变化.这提示由CEA启动子控制的HSV-TK的逆转病毒载体对表达CEA的人肺腺癌的基因治疗可能是治疗人肺腺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利用CEA只在肺腺癌中表达, 而不在正常肺组织表达的特点,构建了由CEA启动子调控的MDRl Ribozyme基因的逆转病毒载体(pCEAMR),将pCEAMR导入表达CEA的耐药人肺腺癌细胞系GAOK和不表达CEA的HeLa细胞,在体内外观察了pCEAMR的表达情况及转染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变化.结果表明pCEAMR 只在表达CEA的GAOK细胞中特异表达,而不在HeLa细胞表达;转染的GAOK细胞对阿霉素(DOX)的耐药性比未转染细胞降低了91.5%,而转染的HeLa细胞对DOX的耐药性与未转染细胞相比没有明显变化;在裸鼠体内DOX也可以明显抑制GAPL转染细胞的生长,对HeLa转染细胞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这提示由CEA启动子调控的MDR1 Ribozyme逆转病毒载体只在表达CEA的人肺腺癌内特异表达,并选择性逆转其耐药性.  相似文献   

7.
正常细胞转化成癌细胞后,其表型发生了一系列不同于正常细胞的变化,成为肿瘤细胞的标志。Gold和Freeman(1965)用人结肠癌组织的抽提物免疫兔,发现有些用人正常结肠组织吸收后的抗血清能够与肿瘤组织和胚胎肠道抽提物起反应,但不与正常组织抽提物起反应,由于这种抗原最初被发现在胚胎组织,故名为癌胚抗原(embryonic carcinoma antigen,简称CEA)。用敏感的放射免疫或免疫酶标方  相似文献   

8.
构建由癌胚抗原 (CEA)启动子控制报道基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表达的重组表达质粒pCEA EGFP .用转染细胞后检测荧光的方法对CEA阳性细胞进行简便、直观的检测 ,并结合流式细胞计数对CEA启动子在人结直肠腺癌细胞LS 1 74T、结肠癌细胞SW 4 80、肺腺癌细胞A5 49、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人喉癌细胞HEp 2中的活性进行了分析 ,发现其在SW4 80、LS 1 74T、A5 49中活性较强 ,而在HeLa和HEp 2中无活性 .构建由CEA启动子控制凋亡基因bak表达的重组表达质粒pCEA bak ,转染HeLa及SW 4 80细胞 ,用Hoechst332 5 8染色及PI染色 流式细胞计数分析的方法证明 ,pCEA bak转染能够特异性引起SW 4 80细胞的凋亡 .结果表明 ,CEA启动子具有很好的特异性 ,CEA介导bak基因的方法可望用于CEA阳性癌细胞的靶向性基因治疗 .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人巨细胞病毒(CMV)早期转录增强子用于癌胚抗原(CEA)阳性肿瘤的靶向基因治疗的意义,我们参考有关文献利用PCR法分别克隆了369 bp的人CEA启动子和531 bp的CMV早期转录增强子,构建了相应的pGL4.10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与内参照pGL4.74质粒共转染CEA阳性的人肠癌细胞LoVo、HT-29、SW620、肺癌细胞A549、乳腺癌细胞MCF7和CEA阴性的肠癌细胞SW480、宫颈癌细胞HeLa、人肺成纤维细胞LL47,利用双荧光素酶检测系统检测分析了这些细胞中CEA重组启动子的效率。结果表明,CMV增强子能够明显增强CEA启动子在CEA阳性细胞中的效率(提高7.46至70.16倍),但是也能提高CEA启动子在CEA阴性细胞中的效率(提高24.01至76.40倍)。因此上述CMV增强子虽然可以大大提高CEA启动子的效率,但是对特异性有影响,在将其用于CEA阳性肿瘤基因治疗时还需采用其它保证特异性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大肠癌相关抗原LEA的血清学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探讨抗人大肠癌相关抗原LEA在大肠癌患者的血清学中诊断价值。本文采用双抗夹心ELISA方法,并应用抗人大肠癌单克隆ND-1对大肠癌患者和正常人的血清进行了LEA抗原水平的检测,以及与CEA抗原水平检测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LEA在大肠癌患者血清学诊断的阳性率为68.7%,正常人为3.1%,CEA分别为56.6%和6.25%,在大肠癌的早期诊断中Dukes(A B)期LEA的阳性率为66.7%,明显高于CEA的36.1%,两者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还发现,大肠癌患者血清中LEA水平的表达与肿瘤的Dukes分期无关,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在高、中、低分化的大肠癌患者的血清中LE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8%、78.6%和11.8%,CEA则分别为71.1%、60.7%和17.6%。LEA在早期癌的阳性率为66.7%、晚期癌为70.2%,CEA分别为36.1%和72.3%。由此可见LEA在对人大肠癌患者血清学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比CEA高,LEA对于高、中分化大肠癌患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提高大肠癌患者的生存率方面将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是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的新型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血行转移是大肠癌根治性手术失败的原因之一,在根治性切除肿瘤患者中,有大部分患者死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因此早期发现大肠癌微转移,对于延长患者预后指导下一步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已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和引流静脉血中CEA mRNA的表达,以探索手术操作和微转移的关系,以及引流静脉血中微转移的发生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探讨早期发现大肠癌血循环微转移的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大肠癌患者手术前,手术后外周血及引流静脉血液中的CEA mRNA水平。结果:(1)大肠癌患者术前外周血CEA mRNA阳性率26.7%(16/60),引流静脉血阳性率48.3%(29/60),引流静脉血明显高于外周静脉血(P0.05)。(2)大肠癌引流静脉血中CEA mRNA在肿瘤大于5厘米者、Dukes C期、中低分化程度、有淋巴转移者、浸及浆膜者比外周静脉血更有统计学上的意义。(3)手术前后引流静脉血CEAm RNA阳性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外周血CEA mRNA阳性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大肠癌引流静脉血微转移是大肠癌肝转移的发生的早期阶段,引流静脉血CEA mRNA的表达能更早期反映出大肠癌患者微转移的发生,引流静脉微转移发生率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相关,是反映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手术对大肠癌血循环微转移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多重RT-PCR同步检测技术,联合检测黑色素瘤抗原MAGEA3基因、人类斯钙素hsTC1基因、上皮细胞角质蛋白CK20、CK19基因及癌胚抗原CEA基因mRNA在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方法:在分析MAGEA3、hSTC1、CK20、CK19、CEA和β-actin六种基因mRNA全长序列资料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并筛选出6对引物及6条寡核苷酸探针,利用多重RT-PCR技术并结合基因芯片对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全部样品均可检出β-actin,55例食管癌患者外周静脉血中MAGEA3、hSTC1、CK20、CK19和CE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45%、47.27%、49.09%、34.55%和52.73%;多重RT-PCR技术同时检测MAGEA3、hSTC1、CK20、CK19和CEA基因,如果至少表达其中一种即可作为阳性表达者,其阳性表达率可达72.73%。而10例食管癌组织中均为阳性,28例正常健康捐献者的外周血中有2例CEA表达阳性,27例非肿瘤病人的外周血中有3例CK20阳性,3例CK19阳性,3例CEA阳性。测序结果证实RT-PCR产物确为MAGEA3、hSTC1、CK20、CK19和CEA基因。结论:联合检测MAGEA3、hSTC1、CK20、CK19和CEA可以增加外周血循环癌细胞检测的敏感性,本研究建立的多重RT-PCR技术可以做为一种快速、灵敏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DLC-1和ezrin表达水平与胃癌转移或复发的关系。方法选择2005年9月至2010年12月行胃癌根治术并经病理确诊的患者160例。应用SP法检测DLC-1和ezr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采用COX回归模型探讨DLC-1和ezrin表达与肿瘤复发或转移的关系。结果正常胃组织细胞中,DLC-1表达水平较高,DLC-1免疫反应产物主要分布在细胞膜表面;胃癌癌旁组织中,DLC-1表达低于正常胃组织;在胃癌组织中,DLC-1表达低于癌旁组织。正常胃组织和癌旁组织中未见明显ezrin表达,但在胃癌细胞细胞核中,ezr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较强,表达水平较高;胃癌组织中DLC-1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术前CEA水平无明显关系,但DLC-1阴性表达患者与肿瘤LNR、肿瘤N分期成正相关,ezrin阳性表达患者术前CEA值、肿瘤N分期、LNR分期成正相关,LNR、DLC-1阴性、ezrin阳性是胃癌患者转移或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DLC-1表达阴性、ezrin阳性表达与增加胃癌的转移或复发的风险,是胃癌转移或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多重RT-PCR同步检测技术,联合检测黑色素瘤抗原MAGEA3基因、人类斯钙素hSTC1基因、上皮细胞角质蛋白CK20、CK19基因及癌胚抗原CEA基因mRNA在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方法:在分析MAGEA3、hSTC1、CK20、CK19、CEA和B-actin六种基因mRNA全长序列资料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并筛选出6对引物及6条寡核苷酸探针,利用多重RT-PCR技术并结合基因芯片对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全部样品均可检出B-actin,55例食管癌患者外周静脉血中MAGEA3、hSTC1、CK20、CK19和CE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45%、47.27%、49.09%、34.55%和52.73%;多重RT-PCR技术同时检测MAGEA3、hSTC1、CK20、CK19和CEA基因,如果至少表达其中一种即可作为阳性表达者,其阳性表达率可达72.73%.而10例食管癌组织中均为阳性,28例正常健康捐献者的外周血中有2例CEA表达阳性,27例非肿瘤病人的外周血中有3例CK20阳性,3例CK19阳性,3例CEA阳性.测序结果证实RT-PCR产物确为MAGEA3、hSTC1、CK20、CK19和CEA基因.结论:联合检测MAGEA3、hSTC1、CK20、CK19和CEA可以增加外周血循环癌细胞检测的敏感性,本研究建立的多重RT-PCR技术可以做为一种快速、灵敏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5.
癌胚抗原(CEA)作为肿瘤标志物,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为探索CEA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学作用,本研究以结肠癌细胞株8307为研究对象,应用RNAi技术抑制CEA在8307细胞中的表达,观察其对8307细胞生长的影响.依据siRNA设计原则,设计合成靶向CEA的shRNA并克隆到pSilencer2.1-U6 neo载体中,成功构建了CEA shRNA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8307细胞,经G418筛选出抑制CEA表达的稳定细胞.RT-PCR、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CEA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MTT及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实验结果显示,构建的CEA shRNA表达载体明显抑制CEA 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MTT实验中,CEA表达下调的8307细胞生长活性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抑制率达39%(P<0.05),细胞集落形成能力也显著降低(P<0.05).上述结果初步证明,构建的CEA shRNA表达载体能明显降低CEA的表达,并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血清CA153、CA125和CEA联合检测应用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是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我院接收治疗的65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75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作为病变组,同时,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中随机抽取6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抽取三组研究对象空腹中的静脉血进行CA15-3、CEA以及CA724检测后,对比这三组研究对象血清中CA15-3浓度、CEA浓度以及CA724浓度,对比研究组各期患者血清中CA15-3浓度、CEA浓度以及CA724浓度,对比研究组患者血清中CA15-3、CEA以及CA724在乳腺癌诊断中的特异性与灵敏度。结果:研究组组患者的血清中CA15-3浓度、CEA浓度以及CA724浓度明显高于病变组患者血清中的CA15-3浓度、CEA浓度、CA724浓度与对照组血清中的CA15-3浓度、CEA浓度、CA724浓度(P0.05),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在I期、II期、III期以及IV期中,血清的CA15-3浓度、浓度、CA724浓度呈逐逐步上升的趋势;其中,乳腺癌IV期患者血清中的CA15-3浓度、CEA浓度、CA724浓度最高(P0.05),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用血清中CA15-3、CEA、CA724指标对乳腺癌患者进行诊断,其结果显示为:对乳腺癌患者利用CA15-3进行检测,诊断灵敏度最高、用CEA检测诊断特异性最高(P0.05),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检测、诊断对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CA15-3浓度、CEA浓度以及CA724浓度,能够有效获取患者的实际发病情况,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值得在临床上全面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CEA、MC_5(PAP法)和组织化学AB(PH2.5)/PAS、HID/AB(PH2.5)染色方法,对43例结肠腺瘤、52例结肠腺瘤伴中、重度不典型增生,13例结肠腺瘤伴癌变,15例结肠腺癌和10例正常结肠组织进行了相关抗原及大肠粘蛋白的研究探讨。结果发现五类组织之间其着色含量都呈现一定的差异,尤其是随着腺瘤的异型程度增大,这种差异更为明显。本实验结果提示,上述染色法对结肠腺瘤癌变的逐渐演变过程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分期和预后的关系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4年4月期间我院就诊的90例肝癌患者作为肝癌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统计两组的血清AFP、CEA水平及阳性率,比较不同TNM分期肝癌患者的血清AFP和CEA水平。分析肝癌患者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以及血清AFP和CEA水平对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健康组相比,肝癌组血清AFP、CEA水平及阳性率明显升高(P0.05)。Ⅳ期血清AFP和CEA水平最高,其次Ⅲ期,Ⅱ期次之,Ⅰ期最低(P0.05)。血清AFP、CEA阳性患者5年无复发生存率明显低于血清AFP、CEA阴性患者(P0.05),血清AFP、CEA联合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肝癌患者的血清AFP和CEA水平升高,并随TNM分期增加而上调。血清AFP阳性以及CEA阳性患者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明显下降,血清AFP联合血清CEA检测在肝癌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联合检测血清中EB病毒壳抗原免疫球蛋白A抗体(VCA-IgA),癌胚抗原(CEA)和铁蛋白(SF),探讨该联合检测在鼻咽癌(NPC)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利用免疫酶法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分别检测临床确诊的102例NPC患者和54例正常人血清中VCA-IgA和CEA,SF的表达水平.结果:NPC患者中VCA-IgA、CEA和SF单独检测敏感性分别为81.3%、68.6%和48%,正常组中敏感性分别为1.8%、3.7%和1.8%.两组中VCA-IgA、CEA和SF联合检测敏感性差异显著(P<0.01),分别为93.8%和5.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中VCA-IgA,CEA和SF的表达水平,在临床诊断NPC中具有很好的特异性,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EA)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NSCLC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部良性病变患者50例作为良性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CYFRA21-1、VEGF及CEA的表达,分析观察组患者血清中CYFRA21-1、VEGF及CEA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观察组患者血清中CYFRA21-1、VEGF、CEA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的CYFRA21-1、VEGF及CEA水平均高于良性对照组(P0.05)。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中CYFRA21-1水平高于腺癌患者,CEA水平低于腺癌患者(P0.05),鳞状细胞癌患者和腺癌患者血清中VEGF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NM分期为III-IV期的观察组患者血清中CYFRA21-1、VEGF及CEA水平均明显高于I-II期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血清中CYFRA21-1与VEGF、CEA呈正相关(r=0.512,0.423,P=0.000,0.000),VEGF与CEA呈正相关(r=0.452,P=0.000)。结论:NSCLC患者血清中CYFRA21-1、VEGF及CEA呈高表达,且CYFRA21-1、CEA与病理类型和TNM分期有关,VEGF与TNM分期有关,且三种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