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1958年在山东莱阳赵疃村发现了一种特殊类型的恐龙蛋化石。尽管只发现了一枚较大的蛋壳碎片,但其极大的厚度表明它是一个新的蛋种。研究者根据蛋壳径切面的显微结构将它归入圆形蛋科的圆形蛋属并命名为厚皮圆形蛋。然而,与新近报道的产自中国浙江省和日本山口县的多裂隙蛋属的弦切面结构进行对比发现,它们都具有大致平行并且呈波浪状的裂隙。因此将产自莱阳的这块蛋壳碎片重新归入东阳蛋科的多裂隙蛋属,并讨论了东阳蛋类近蛋壳内表面的致密层以及东阳蛋类的时空分布情况。同时,产自辽宁昌图的厚皮圆形蛋的归入标本成为新修订的泉头圆形蛋的正型标本。  相似文献   

2.
山东莱阳晚白垩世恐龙蛋化石一新类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东莱阳是中国最早发现的含有丰富的晚白垩世恐龙及恐龙蛋化石产地。上个世纪50~60年代,周明镇(1951,1954)及杨钟健(1954,1959,1965)对莱阳首次发现的恐龙蛋化石进行了研究。1974年,赵资奎、蒋元凯在前人工作基础上,采用显微镜技术方法重新研究了莱阳恐龙蛋壳的显微结构,结果发现它们的显微结构有很大差异。根据赵资奎(1975)提出的恐龙蛋分类方法(Parataxonomy),将莱阳地区已发现的恐龙蛋分别归入圆形蛋科(spheroolithidae)、椭圆形蛋科(Ovaloolithidae)和长形蛋科(Elongatoolithidae)等3个科,共5个属12个种(赵资奎,1979,1993)。最近,大连自然博物馆在整理馆存的化石标本时,发现有4枚形状为扁圆形的恐龙蛋化石是1973年10月从山东莱阳将军顶采集到的。根据目前有关莱阳地区晚中生代地层划分修订的标准(胡承志等,2001),这些标本的出土层位应为上白垩统王氏群将军顶组。我们的初步观察表明,蛋化石的形状、大小及其蛋壳显微结构特征与上述已报道的莱阳恐龙蛋3个类群的明显不同,在此简单记述,以期对莱阳地区晚白垩世恐龙蛋群的综合研究提供些许资料。  相似文献   

3.
恐龙蛋化石──繁殖受挫的证据──记山东莱阳恐龙蛋化石的进一步研究左权,汤卓炜目前在世界上好多地方陆续发现爬行类,尤其是恐龙的蛋化石,按形态结构可大致分为短圆蛋和长形蛋两种,蛋的大小变化范围很大,蛋壳厚度及其内外部“纹饰”,蛋壳结构及锥状层和柱状层比例...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义乌市发现了一种新类型的恐龙蛋化石,外表面上具有大致相互平行的波状分枝裂隙。这种奇特的纹饰表明这种蛋不属于已知的任何蛋科。有趣的是,它们与曾经被归于树枝蛋科的南马东阳蛋(Dongyangoolithus nanmaensis)有一些相同的蛋壳显微特征:外表面的分枝裂隙和被巨大空腔分隔的壳单元集合体。考虑到地点和层位都很接近,这一新类型的恐龙蛋和南马东阳蛋应被归于一新蛋科。由于这种新类型恐龙蛋的壳单元集合体及裂隙的形态不同于南马东阳蛋,因此又建立了一个新的蛋属、蛋种——赤岸多裂隙蛋(Multifissoolithus chianensis)。新蛋科与圆形蛋科的圆形蛋属(Spheroolithus)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还具有一种过渡型的气体交换系统。  相似文献   

5.
简要回顾了莱阳恐龙和恐龙蛋化石群的研究历史和以杨钟健为代表的老一代地质古生物学者对莱阳恐龙和恐龙蛋研究发现的杰出贡献,并介绍了莱阳恐龙和恐龙蛋的最新发现和若干研究进展。在近年来对莱阳周边地层进行的大规模考察中,发现了一系列发育在平原上的恐龙峡谷群,以及其中蕴含的十几个恐龙和恐龙蛋新地点和新层位。2010年开始,在对莱阳金岗口村附近的2个化石地点的发掘中,发现了以鸭嘴龙科为主的大量脊椎动物化石和蛋化石,包括一类新的栉龙亚科成员,一些大型兽脚类恐龙化石,以及一新的龟鳖类蛋化石等。2号地点化石富集层具有典型的泥石流沉积特征和骨骼埋藏特征。对棘鼻青岛龙的特殊头饰进行了CT扫描和三维重建,发现其头饰是实心结构,但其他骨骼特征证明棘鼻青岛龙属于具有头饰的赖氏龙亚科是确定无疑的,所以目前发现的头饰应不是其真实状态或根本不属于其头部骨骼。此外,对谭氏龙1属3种的重新观察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中国谭氏龙和金刚口谭氏龙应是有效属种,但部分骨骼还有疑问,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而莱阳谭氏龙为无效属种。  相似文献   

6.
简要回顾了莱阳恐龙和恐龙蛋化石群的研究历史和以杨钟健为代表的老一代地质古生物学者对莱阳恐龙和恐龙蛋研究发现的杰出贡献,并介绍了莱阳恐龙和恐龙蛋的最新发现和若干研究进展.在近年来对莱阳周边地层进行的大规模考察中,发现了一系列发育在平原上的恐龙峡谷群,以及其中蕴含的十几个恐龙和恐龙蛋新地点和新层位.2010年开始,在对莱阳金岗口村附近的2个化石地点的发掘中,发现了以鸭嘴龙科为主的大量脊椎动物化石和蛋化石,包括一类新的栉龙亚科成员,一些大型兽脚类恐龙化石,以及一新的龟鳖类蛋化石等.2号地点化石富集层具有典型的泥石流沉积特征和骨骼埋藏特征.对棘鼻青岛龙的特殊头饰进行了CT扫描和三维重建,发现其头饰是实心结构,但其他骨骼特征证明棘鼻青岛龙属于具有头饰的赖氏龙亚科是确定无疑的,所以目前发现的头饰应不是其真实状态或根本不属于其头部骨骼.此外,对谭氏龙1属3种的重新观察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中国谭氏龙和金刚口谭氏龙应是有效属种,但部分骨骼还有疑问,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而莱阳谭氏龙为无效属种.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早白垩世地层中,出土了大量恐龙骨骼以及恐龙足迹化石,但是至今未有蛋化石的报道。根据发现于兰州-民和盆地下白垩统河口组的蛋壳化石,建立一恐龙蛋新蛋属、蛋种,并将其归于一新蛋科:Polyclonoolithidae(多小枝蛋科)。新发现的蛋化石标本不同于所有已知的恐龙蛋类型,具有独特的显微特征组合:分叉的蛋壳单元向外延伸至蛋壳外表面,并未在靠近蛋壳外表面处融合成层;弦切面上具相互链接或独立的多角形的蛋壳单元;以及不规则的气孔道。中国的恐龙蛋化石大多出自晚白垩世地层,仅在辽宁有早白垩世恐龙蛋的报道。新发现扩展了中国恐龙蛋化石的地质和地理分布,也有可能为圆形蛋科蛋壳结构的起源提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记述了发现于莱阳上白垩统将军顶的半枚蛋化石,据其保存较尖的一端,蛋壳外表面光滑无纹饰,蛋壳较薄,紧密排列的棱柱状壳单元,壳单元边缘由致密的方解石组成,以及气孔较少,气孔呈圆形或椭圆形等特征,将其归入棱柱形蛋科,建立新蛋属新蛋种:梨乡莱阳蛋(Laiyangoolithus lixiangensis oogen.et oosp.nov.)。梨乡莱阳蛋的发现不仅丰富了莱阳恐龙蛋化石群组成,同时也增加了棱柱形蛋类的古地理分布,并为研究伤齿龙类的多样性和古地理分布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9.
前言广东北部南雄盆地的晚白垩世恐龙蛋化石最早是在1962—1963年间冬季发现和采集的(张玉萍、童永生,1963),1963—1964年间冬季又在同一地区进行了调查和发掘(郑家坚等,1973),总共发现了9个蛋窝计78枚比较完整的蛋化石和许多蛋壳碎片。由于这批标本保存完整,数量又多,在目前已知的恐龙蛋化石较少的情况下,可以说是一批较为重要的标本。因此,南雄的发现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注意。蛋化石经杨钟健(1965)研究,认为根据蛋的大小、形状和蛋壳表面的纹饰,基本上可以分为粗皮蛋(Oolithes ru-gustus)、长形蛋(Oolithes elongatus)、圆形蛋(Oolithes spheroides)和南雄蛋(Oolithesnanhsiungensis)四种。  相似文献   

10.
1994年8月,广东723地质大队在开展地质调查工作时,于梅县白渡镇恒一管理区细坑湖白垩系红层中发现了恐龙蛋化石。12月由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梅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梅县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察队对化石地点进行发掘。化石地点位于205国道东侧的红砂岩层断崖上,在一处基本是垂直线的断层中,发现了三窝恐龙蛋化石。第~窝位于表上下2.5米的强风化岩层,为长形蛋;第二窝位于深3.5米的中风化岩层,也是长形蛋;第三窝位于深7.7米的弱风化岩层,为圆形蛋。三窝蛋化五,共采集到50多枚。此外,在附近的两个地点还发现了恐龙蛋化石的残块,…  相似文献   

11.
浙江天台盆地晚白垩世恐龙蛋新类型(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天台盆地上白垩统赖家组和赤城山组是我国最重要的恐龙蛋化石产出地层之一。近年来,我们对天台盆地陆相红层中的恐龙蛋化石层位进行了详细厘定,对恐龙蛋类型进行了系统描述,并对前人报道的一些属种进行了分类订正。研究显示,天台恐龙蛋化石群基本上可分为7蛋科、12蛋属和15蛋种,代表了我国晚白垩世早期的恐龙蛋化石组合。本文简要报道了主要产自天台盆地赤城山组的双塘似蜂窝蛋(新蛋属、新修订种)、木鱼山半蜂窝蛋(新蛋属、新蛋种)、国清寺副蜂窝蛋(新修订种)、天台棱柱形蛋(新修订种)和张头槽马赛克蛋(新蛋属、新修订种)等3新蛋属、5新蛋种和修订种的主要鉴定特征,并建立一新蛋科——似蜂窝蛋科。  相似文献   

12.
《化石》1999,(4):17-17,20
1996年3月,一向不怎么被人们注意的粤东山区河源市,因为发现了大量的恐龙蛋化石和菊石化石而闻名遐迩。短短的3年时间,不到20平方公里的地域内,已经发掘出100多窝共1073枚恐龙蛋化石。使该市一跃成为全国恐龙蛋化石出土数量最多、保护最好的地方之一。品种有圆形蛋、椭圆形蛋和长条形蛋,规格最大的直径可达23厘米,最小的只有6-8厘米。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世界著名恐龙蛋化石专家赵资奎研究员多次鉴定:河源出土的恐龙蛋化石全部属白垩纪晚期,距今6500万年以前。1997年…  相似文献   

13.
《化石》2013,(1):4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研究员课题组王强博士等近期在浙江天台盆地双塘、桥下、酒厂等多个地点的赤城山组一段发现十几枚蛋壳结构非常特殊的蛋化石,与目前已知的恐龙蛋类型明显不同,研究后认为是恐龙蛋新蛋科化石.11月2日《科学通报》第57卷31期以封面文章形式刊登了该项研究成果.这一新的恐龙蛋类型的发现不仅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天台盆地晚白垩世早期恐龙蛋类群的完整面貌,而且也为探讨白垩纪恐龙蛋壳结构的形成与演化提供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张泽川 《化石》2012,(3):14-19
去年"十一",我们一行五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驱车去了山东省的莱阳、胶州、蒙阴及莱芜等地,观察了当地的地质构造及沉积地层,考察了当地的几个化石点,采集了一批化石标本。恐龙的故乡——莱阳今天的莱阳是全国有名的梨乡,亿万年前这里却曾经是恐龙的乐园。莱阳地区有出露连续完整的一套白垩纪地层,共分为三个群。其中,上白垩统的王氏群又可分为金刚口组(出产大量恐龙、恐龙蛋及龟化石)、将军顶组(出产恐龙及恐龙蛋化石)和辛格庄组;下白垩统则分为  相似文献   

15.
晚白垩世恐龙蛋壳变薄及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山东莱阳和广东南雄上白垩统发现的各类恐龙蛋壳化石,其平均厚度的变化在地层中是自下而上逐渐变薄;类似的现象也见于法国南部上白垩统的恐龙蛋化石。因此可以认为恐龙蛋壳厚度在晚白垩世晚期的逐渐变薄,很可能是它们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趋势。文中扼要地讨论了恐龙蛋壳变薄的机理,并提出晚白垩世晚期恐龙蛋壳变薄可能是恐龙类最后绝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同时也讨论了这些含恐龙蛋化石地层的时代问题。  相似文献   

16.
河南淅川盆地的恐龙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记述了河南淅川盆地10个地点发现的恐龙蛋化石计6种,分属于4个科6个属.其中新属1个、新种2个。新属、新种滔河扁圆蛋(Placoolithustaohensis)以其特有的壳单元分枝特征成为树枝蛋科的新型分子;另一新种渐川树枝蛋(Dendroolithusxichuanensis)与湖北安陆王店树枝蛋(D.wandianensis)性质相似,两者时代应彼此相当;含滔河扁圆蛋的马家村组下部应与其下含淅川树枝蛋的高沟组划归同一时段为宜,即晚白垩世早期;含副圆形蛋、椭圆形蛋、长形蛋、南雄蛋的马家村组中、上部和其上的寺沟组,时代应属晚白垩世中、晚期。  相似文献   

17.
河南内乡新的恐龙蛋类型和恐龙脚印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记述了在河南省内乡县夏馆盆地白垩系中发现的一窝恐龙蛋以及保存在蛋化石上的一个脚印化石。根据蛋的大小,形状和蛋壳的显微结构特征,并与其相近的蛋化石属种作了对比,认为这些蛋化石应当代表蜂窝蛋科(Faveoloolithidae)的一新类型,定名为夏馆杨氏蛋(Youngooli-thus xiaguanensis gen.et sp.nov.)这窝蛋化石以及保存在蛋化石上面的脚印可能为同一只动物形成的。  相似文献   

18.
浙江天台盆地上白垩统赤城山组长形蛋科一新蛋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天台盆地上白垩统赤城山组发现一新的恐龙蛋类型。依据蛋化石形态、大小和蛋壳柱状层生长纹呈波浪形等特征,将其归入长形蛋科(Elongatoolithidae)。这枚恐龙蛋的蛋壳外表面具网状纹饰,蛋壳锥体层与柱状层界线明显,二者厚度之比近1:2,气孔道细而直,这些特征区别于其他长形蛋科的成员,因此,建立一新的蛋属、蛋种:网纹副长形蛋(Paraelonga-toolithus reticulatus oogen.et oosp.nov.),代表晚白垩世早期长形蛋科的新成员。  相似文献   

19.
1970、1975年在浙江衢州樟潭公社高塘石大队的红色砂岩中,先后发现两窝恐龙蛋化石。一窝呈椭圆形,一窝呈扁圆形。后一种个体较大,直径达200毫米,蛋壳厚1.5毫米左右,呈灰黑色,有破裂痕。这在我省是首次发现,那硕大的个体在我国已发现的恐龙蛋中也是罕见的。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初步签定,该蛋化石属于蜂窝型蛋类,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较原始的另一类恐龙的蛋。恐龙蛋化石的发现,对于我国红色砂岩的地层年代划分、对比,探讨蛋壳演变及找矿等均有一  相似文献   

20.
宋磊 《化石》2001,10(1):27-28
山东莱阳是世界发现恐龙化石最早而又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早在1923年,著名地质学家谭锡畴就曾在莱阳的将军顶一带发现比较完整的谭氏龙,以后王恒升、周明镇、杨钟健等在这里采集过化石,其研究结果已在著名刊物上发表。尤其是1957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在莱阳市吕格庄镇金岗口村西北沟挖掘出举世闻名的“青岛棘鼻恐龙”化石以后,对莱阳恐龙的研究达到了高峰,丰富多彩的化石,使专家学者兴奋不已,被誉为“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之父”的杨钟健先生在仅仅对莱阳蛋化石进行研究之后,便向世人宣称“莱阳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是全世界蛋化石最丰富的一个区域(古生物学报1954年12月第三卷第四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