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石》1997,(3)
建议发行中华龙鸟邮票我国科学家在辽西地区发现并命名了世界最早的鸟类化石——中华龙鸟(Sinosauroptergxprimasp.nov.)。它的发现在生命科学和地球科学界引起了轰动。它动摇了德国始祖鸟一百多年来作为鸟类祖先的位置,充分论证了鸟类是由...  相似文献   

2.
关于辽西孔子鸟层时代的讨论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SwisherⅢ等报道的辽西孔子鸟层同位素年龄(124.6Ma)的准确性存在可疑处,其取样点地层受后期侵入岩床的烘烤,因此“巴列姆期”的时代结论不可靠;罗清华等的取样点和数据(147Ma)较为可信。对义县组动物群与欧洲Solnhofen层动物群的对比讨论,表明两生物群基本同时代(Tithonian期),并不是“超过20Ma”的“长寿动物群”。  相似文献   

3.
董枝明 《化石》2001,(3):37-38
“第一”是最诱人的一个词 ,人们想方设法的去美化它 ,创造了许多好听的字眼 :在科学上常用首次 ;在体育比赛是冠军 ;在政府官员称元首或首脑 ;科举的头名状元是最风光的事。最近有人报道中国的“带羽毛的恐龙” -中华龙鸟(距今1.25亿年) ,不是第一次世界上发现的第一只“带毛的恐龙” ,而100多年前在美国马萨诸赛州的下侏罗统发现的一带“毛”的恐龙印迹化石才是第一。1.爱德华.希珂卡的发现1992年冬 ,世界几位著名的化石印迹学家 :马丁.劳克利(Martinlocley) ,杰米斯.费劳(JamesFarlow)和波…  相似文献   

4.
叶剑  王原 《化石》2002,(1):30-30
近年来 ,我国的古生物学研究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趋势。特别是河北北部、辽宁西部以及内蒙古东南部“热河生物群”的发现和研究 ,一次次震惊了世界古生物学界 ,被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古生物发现。热河生物群相关的研究 ,近几年来仅在国际著名的科学杂志《Science》和《Nature》上 ,就已发表了近20篇重要论文。中华龙鸟、孔子鸟、华夏鸟、三燕丽蟾、张和兽、辽宁古果等重要化石的名声也不胫而走 ,引起世人极大的关注。在此背景下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01年11月出版了一部反映优秀学术研究成果的精美画册———《热河生…  相似文献   

5.
薛玺  王永清 《植物研究》1994,14(4):424-433
本实验用普通小麦“中国春”和八种异细胞质“中国春”(Aegilops vavilovii)CS,(Ae.juvenalis)CS,(Ae.crassa)CS,(Ae.comosa)CS,(Ae.uniaristata)CS,(Ae.speltoides.M.)CS,(Ae.kotschyi)CS.(T.timopheevi)CS分别与八倍体小偃麦(Trititrigia 8x)“远中2”、“远中4  相似文献   

6.
“中华龙鸟”是鸟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星 《化石》1999,(2):29-31
近年来,“中华龙鸟”不仅引起了古生物学家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公众的巨大兴趣。在报刊杂志上,甚至在国际互连网络上,我们经常可以看见介绍性和讨论性的文章。尽管如此,由于多种原因,公众对“中华龙鸟”的了解实际上是相当有限的,甚至是错误的!很多人认为,顾名思...  相似文献   

7.
孔子鸟(Confuciusornis)骨骼微观组织结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孔子鸟(Confuciusornis)股骨骨骼的微观组织结构与现生鸟类的相似性,认为孔子鸟具有较高而恒定的生长率,其新陈代谢可能已进化到相当高的水平,这种较高的代谢水平的起源要晚于鸟类的系统起源.鸟类骨骼内部的组织结构特征与骨骼外部的形态特征的进化是不同步的。孔子鸟等的祖先类型应是一生长速率较低而不恒定的、较原始的爬行动物。  相似文献   

8.
中国发现从始祖鸟到反鸟的重要缺失环节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最近在中国辽宁省北票地区中生代义县组地层中又发现了迄今最为原始的反鸟──始反鸟(Eoenantiornis buhleri gen. et sp. nov.)。在系统进化上,这一具有牙齿的反鸟介于始祖鸟和华夏鸟(Cathayornis)之间,后者也产于中国的同一地区的早白垩世九佛常组中。这种过渡或转变突出地表现在其肩带上.新属与其他鸟类的牙齿具有共同的特征,这也说明该种齿型和其独特的植入和替换方式是所有已知中生代具牙齿鸟类的共同特征。该鸟小于始祖鸟和孔子鸟,但大于早白垩世的反鸟类。这表明在反鸟类的早期演化中,向小个体方向演化趋势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孔子鸟与鸟类的早期演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大量孔子乌标本的出现,使得我们能够识别这一早期鸟类的一些前所未知的形态特征。依据这些特征,并结合近年来中国发现的其他中生代鸟类资料,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早期鸟类研究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诸如鸟类飞行的起源等。孔子鸟头骨的最典型特征是进步的角质像的出现和原始眶后骨的完全保留。孔子鸟的眶后骨和颧骨相连接,这一特征尚未见于其他鸟类。由于始祖鸟也已缺失了眶后骨,因此眶后骨在孔子鸟中的存在,进一步证实了始祖鸟在早期鸟类演化中的旁支地位,同时也表明,鸟类真正的祖先比我们以往所了解的更加原始。孔子鸟保留了三个指爪。第三指爪(中间一个)常较退化,这和飞羽附着第三指有关。发育的趾爪及指爪,显示孔子鸟适应攀援树木的生活。基本愈合的尾椎和尚不完善的飞行器官,不仅支持这一假设,而且可能还表明,孔子鸟尚不能从地面起飞。孔子鸟尚未发育小冀羽,这也更加证实了其飞行的原始性。孔子鸟的某些个体,保存一对长的尾羽,这可能代表雄性的特征。另一些个体的头部还保留装饰性羽毛。数百件个体的集中发现或许还表明,孔子鸟具备了某些现生鸟类集群性的行为方式。个体大小的变化在早期鸟类飞行能力演化中的作用十分显著。早白垩世的反鸟类的成员都明显小于始祖鸟和孔子鸟,加之拥?  相似文献   

10.
山东10种植物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杨德奎  周俊英   《广西植物》1999,19(4):349-354+395
对山东10 种植物进行了核型分析。茴茴蒜( Ranunculuschinensis Bge-) 染色体数目2n =16 , 核型公式K(2n) = 2x = 16 = 2 M + 2m + 2sm + 10st, “3A”类型; 五脉地椒( Thymusquinquecostatus Celak-) 染色体数目2n= 26 , 核型公式K (2n) = 2x= 26 = 8 M + 18m , “1A”类型; 蛇床( Cnidium monnieri(L-) Cuss-) 染色体数目2n= 20 , 核型公式K (2n) = 2x= 20 = 2M+ 16m + 2sm , “2B”类型; 波斯菊( Cosmos bipinnatus Cav-) 染色体数目2n = 24 , 核型公式K(2n) = 2x = 24 = 16m + 2m (sat) + 6sm , “2A”类型; 白车轴草( Trifolium repens L-) 染色体数目2n= 32 , 核型公式K (2n) = 4x = 32 = 32m , “1A”类型; 铁苋菜( Acalypha australis L-)染色体数目2n = 32 , 核型公式K (2n) = 2x= 32 = 32m , “1B”类型; 地构叶( Speranskia t?  相似文献   

11.
奥帕茨:一个不解之迷彭学彦你听说过“超古代史”(ParaHistoricTimes)吗?这里的“超”是“超出”之意。促成“超古代史”研究的动力,就是在世界各地不断发掘出的“奥帕茨”(ooparts)。所谓“奥帕茨”(ooparts)是由out-of-...  相似文献   

12.
七种药用植物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杨德奎  周俊英   《广西植物》1998,18(2):115-118
对山东7种药用植物的染色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田旋花(ConvolvulusarvensisL)的染色体数目为2n=78;蜜柑草(PhylanthusmatsumuraeHavata)的染色体数目为n=88;挂红灯(PhysalisalkekengiLvarfrancheti(Mast)Makino)的染色体数目为2n=24,核型公式为K(2n)=24=2m+18sm+2st+2st(sat),核型“2A”型;无剌曼陀罗(DaturastramoniumLvarinermis(Jacq)SchinzetThel)的染色体数目为2n=24,核型公式为K(2n)=24=20m+4sm,核型“1B”型;决明(CasiatoraL)的染色体数目为2n=26,核型公式为K(2n)=26=24m+2sm,核型“1A”型;荔枝草(SalviaplebeiaRBr)的染色体数目为2n=16,核型公式为K(2n)=16=6m+10sm,核型“2A”型;车前(PlantagoasiaticaL)的染色体数目为2n=36,核型公式为K(2n)=36=32m+4sm,核型“1A”型。  相似文献   

13.
山东四种草本植物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杨德奎   《广西植物》1998,18(1):41-44
本文对山东4种草本植物进行了染色体研究。结果表明:阿尔泰狗哇花(Heteropappusal taicus(Wild)Navopokr)的染色体数目为2n=36,核型公式为K(2n)=36=36m,核型“1A”型;求米草(Oplismenusundulatifolius(Arduino)RoemetSchult)的染色体数目为2n=12,核型公式为K(2n)=12=8m+4sm,核型“2A”型;红秋葵(Hibiscuscocineus(Medic)Walt)的染色体数目为2n=38,核型公式为K(2n)=38=14m+22sm+2st,核型“2B”型;蟋蟀草(Eleusineindica(L)Gaertn)的染色体数目为2n=18,核型公式为k(2n)=18=16m+2sm,核型“2A”型。  相似文献   

14.
《生物学通报》2009,(12):10-10
近日,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研究所课题组在辽宁省建昌县玲珑塔地区,发现了迄今已知世界上最早的、长有羽毛的恐龙——“赫氏近鸟龙”(Anchiomis huxleyi)。该化石距今约1.6亿年,较之以往热河生物群中最早的“带羽毛恐龙”——中华龙鸟的时代要早约2000万。3000万年.较之以往所知世界上最早的鸟类要早约几百万至1000万年。本次新发现的“赫氏近鸟龙”化石代表了目前世界上最早的长有羽毛的物种。  相似文献   

15.
鸟类起源又有新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慧玲 《化石》1999,(3):30-30
1999年6月17日出版的国际权威刊物《自然》上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侯连海教授、周忠和博士和国际著名鸟类学家合写的一篇题为“原始孔子鸟的一新种及其双弓式头骨”的文章。文章对新发现的一个孔子鸟类群—杜氏孔子鸟进行了描述,它是目前已知...  相似文献   

16.
该图由赵闯、邢立达绘制,属首次公开发表。郑氏始孔子鸟(Eoconfuciusornis zhengi)发现于河北省丰宁县四岔口乡,其属名意为"原始的孔子鸟",种名献给我国著名鸟类学家郑光美院士。郑氏始孔子鸟生存的年代约为距今1.31亿年,是已知孔子鸟类中最原始的代表,而之前发现的孔子鸟化石,其生活的时代为距今约1.20~1.25亿年,郑氏始孔子鸟的发现把孔子鸟类群的生存时代向  相似文献   

17.
柑橘抗寒育种早期鉴定的一种指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5个抗寒性不同的柑橘品种或杂交后代:“山金柑”(FortunelahindsiSwingle)、“伏令夏橙”(CitrussinensisOsb.cv.Valencia)、“伏令夏橙”+“宁波金柑”(C.sinensiscv.Valencia+F.crasifoliaSwing.cv.Meiwa)、“Page”橘柚(C.reticulataBlanco×C.grandisOsb.cv.Page)、“Murcot”橘橙(C.reticulataBlanco×C.sinensisOsb.cv.Murcot)为材料,研究了低温锻炼期间柑橘原生质体抗寒性的变化及其田间植株的冬季抗寒性,表明离体原生质体抗寒性与田间植株抗寒性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因而前者可以作为衡量后者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Alzheimer'sdisease宜译为“阿尔采末病”丁光生(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上海200031)Alzheimer'sdisease昔译“阿耳茨海默氏病”。但AloisAlzheimer(1864~1915)是德国神经病学家,德文音译宜为“阿...  相似文献   

19.
小麦异细胞质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伟华  薛玺 《植物研究》1999,19(3):308-312
采用四种异细胞质“中国春”小麦即(T.ZhukovskiG)cs,(AeMuticaM)cs(Ae.VariabillisS)cs(Ae.CrassaD^2)cs与普通小麦“哈师一号”杂交,探讨异细胞质的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细胞质对杂交当代的结实率,种子饱满度,发芽率,F1的株高,分蘖数,穗长,生育期,育性的不同的影响,特别是育性差异较大,F1的减数分裂行为:在G型,M^t型细胞质F1植株中出现少  相似文献   

20.
还是译为“凋谢”好!雨京关键词ApoptosisApoptosis一词在生化文献中日益多见,但尚未统一译名。某些《词汇》将它译为“编程性细胞死亡”(《细胞学生物学名词》,1992年)或“细胞程序死亡”(《英汉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工程词汇》,1994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