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艾灸对模拟高原训练低住高练大鼠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大鼠处于(13.5±0.5%)O2环境自由游泳至溺水后,取双侧"足三里""关元"进行干预,每穴每日灸15 min;B组:训练方法同A组,不予艾灸干预;C组:艾灸方法同A组,不予训练;D组:不进行任何干预。测量大鼠体质量、四肢抓力、首次溺水时长、一次性力竭心电图及血红蛋白、促红细胞生成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观察骨骼肌组织形态,检测希佩尔-林道蛋白(PVHL)、转录延伸蛋白转录延伸蛋白干预。测量、诱导缺氧因子1(HIF-Ⅰ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各组未出现死亡等异常情况,体质量稳定增加,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肢抓力比较F A >F C >F B >F D (P<0.05);首次溺水游泳时间中A组较B、C、D组时间延长(P<0.05);ECG显示HR A <HR C <HR B <HR D 、一次性力竭时间S A <S C <S B <S D 、心脏系数MB>M A >M D >M C 、T波T B >T A 、ST段STB>STA(P<0.05);HB含量检测显示:与D组比较,A组最高,C组其次,B组最小(P<0.05);与D组比较,B组EPO、VEGF降低(P<0.05)、C组EPO、VEGF增高(P<0.05),与A组比较,B、C组EPO、VEGF降低(P<0.05);A组骨骼肌较B、C、D三组排列整齐,肌纤维直径均匀且排列整齐紧密。与D组比较,A组大鼠HIF-Ⅰα含量最高,B组其次,C组最小(P<0.05);与D组比较,A组PVHL、Elongin-β表达最低、B组其次、C组最小(P<0.05)。结论:艾灸"足三里""关元"可提升大鼠有氧运动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模拟低住高练大鼠改善肌纤维结构紊乱和缓解心脏代偿有关。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究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与炎症表型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我院)2017年5月至2020年3月诊治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280例,按照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分为3组,嗜酸性粒细胞<100为A组86例,嗜酸性粒细胞100~300为B组102例,嗜酸性粒细胞>300为C组92例。同时纳入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者100例为对照组。结果:A组、B组和C组的FeNO显著高于对照组,且C组>B组>A组(P<0.05);FEV1占预测值和FEV1/FVC 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组、B组和C组的FEV1占预测值和FEV1/FVC对比无差异(P>0.05)。A组、B组和C组的CRP、IL-6、IL-8和TNF-α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C组>B组>A组(P>0.05)。经相关性分析发现,A组和B组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FeNO、CRP、IL-6、IL-8和TNF-α、FEV1占预测值和FEV1/FVC无明显相关性(P>0.05)。C组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FeNO、CRP、IL-6、IL-8和TNF-α呈正相关(P<0.05),与FEV1/FVC%呈负相关(P<0.05);与FEV1占预测值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FeNO水平呈正相关,二者能够反映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气道的炎症反应,对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炎症的评估、病情的程度及后期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通过建立大肠杆菌感染型、脂多糖诱导型、宿主屏障破坏(盲肠结扎)型脓毒症模型,评估具有代表性的造模方式。方法:取SD大鼠设置为:大肠杆菌组、脂多糖组、盲肠结扎组、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每组10只。于造模后12 h、24 h、36 h、48 h内检测炎症指标: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器官功能障碍指标:肌酐(Cre)、谷丙转氨酶(ALT)、心肌肌钙T(cTnT)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比较,12 h-48 h内,大肠杆菌组、脂多糖组、盲肠结扎组大鼠IL-6、PCT、PT、APTT、Cre、ALT,cTnT,PaCO2升高(P<0.05),PaO2水平降低(P<0.05),且脂多糖组及盲肠结扎组IL-6、PCT、PT、APTT、Cre、ALT,cTnT水平均高于大肠杆菌组(P<0.05),PaO2水平低于大肠杆菌组(P<0.05)。结论:大肠杆菌造模、静脉注射脂多糖造模及盲肠结扎造模均可复制脓毒症模型,且静脉注射脂多糖及盲肠结扎造模大鼠的病情严重程度高于大肠杆菌造模。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究七氟醚通过影响外周血miR-340水平逆转脓毒症大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抑制状态的机制。方法:6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根据研究目的将大鼠分为对照组、脓毒症组和七氟醚组。通过RT-PCR分析各组大鼠外周血miR-340以及促炎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mRNA表达水平。统计各实验组大鼠的存活率。通过血琼脂平板对各组大鼠腹腔液和血液中的细菌进行计数。通过使用荧光显微镜测量吞噬率和吞噬指数。通过蛋白印迹分析p65和NF-κB的蛋白表达。结果:脓毒症组miR-340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七氟醚组miR-340水平较脓毒症组降低(P<0.05)。三组不同时间点存活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 d、8 d脓毒症组大鼠存活率较对照组大鼠降低(P<0.05),七氟醚组大鼠存活率较脓毒症组升高(P<0.05)。脓毒症组IL-1β、IL-6和TNF-α的mRNA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七氟醚组IL-1β、IL-6和TNF-α的mRNA表达较脓毒症组降低(P<0.05)。脓毒症组腹腔液和血液中的细菌数量较对照组升高(P<0.05),七氟醚组腹腔液和血液中的细菌数量较脓毒症组减少(P<0.05)。血琼脂平板对各组大鼠腹腔液和血液中的细菌进行计数,脓毒症组腹腔液和血液中的细菌数量较对照组升高(P<0.05),七氟醚组腹腔液和血液中的细菌数量较脓毒症组减少(P<0.05)。脓毒症组p65和NF-κB的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七氟醚组p65和NF-κB的蛋白表达较脓毒症组降低(P<0.05)。结论:miR-340参与了脓毒症大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调节,七氟醚通过降低外周血miR-340水平减少内毒素诱导的大鼠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并恢复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究人羊膜上皮干细胞(hAECs)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对宫腔粘连大鼠的治疗效果,为临床中优化宫腔粘连治疗方法理论基础。方法:选用SPF级雌性SD大鼠共40只,依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空白组(A组)、假手术组(B组)、hAECs组(C组)、PRP组(D组)、hAECs+PRP组(E组),每组各8只。A组不做任何处理,B组仅做麻醉、开关腹腔处理,C组、D组、E组使用搔刮法制备宫腔粘连模型。随后C组进行hAECs治疗,D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D组进行PRP治疗,C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E组进行hAECs联合PRP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盘状结构域受体2(DDR2)蛋白表达水平、PI3K/Akt/mTOR通路相关mRNA表达量、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以及各组大鼠妊娠孕囊数量比较。结果:与A组相比,B组的子宫内膜组织MMP-9、DDR2蛋白表达水平、p-mTOR mRNA、p-Akt mRNA水平以及血清IL-6、IL-8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C组、D组、E组大鼠的子宫内膜组织MMP-9、DDR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IL-6、IL-8水平、p-mTOR mRNA、p-Akt mRNA表达升高(P<0.05)。其中,E组大鼠MMP-9、DDR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组、D组,IL-6、IL-8水平及p-mTOR mRNA、p-Akt mRNA表达低于C组、D组(P<0.05)。C组、D组大鼠MMP-9、DDR2蛋白表达水平、血清IL-6、IL-8水平及p-mTOR mRNA、p-Akt mRNA表达比较(P>0.05)。妊娠孕囊数量方面,与A组比较,B组大鼠妊娠孕囊数量。结论:hAECs联合PRP治疗可能通过上调宫腔粘连大鼠子宫内膜组织MMP-9、DDR2蛋白表达水平并下调p-mTOR mRNA、p-Akt mRNA表达,同时降低炎性因子IL-6、IL-8水平,进而提高妊娠孕囊数量,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继发性肺结核伴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与血气指标的相关性。方法:2018年3月到2020年1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122例,所有患者都给予肺功能与血气指标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22例患者根据合并呼吸衰竭情况分为呼吸衰竭组(n=48)与非呼吸衰竭组(n=74)。呼吸衰竭组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FEV1/FVC、MMEF、MEF50、MEF25值都显著低于非呼吸衰竭组(P<0.05);呼吸衰竭组的PaO2与Hb值显著低于非呼吸衰竭组(P<0.05),两组PaCO2、pH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衰竭组的低氧血症、高血红蛋白血症等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呼吸衰竭组(P<0.05),两组高碳酸血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呼吸衰竭组中,Spearman 相关性检验分析显示FVC、FEV1、FEV1/FVC、MMEF、MEF50、MEF25与PaO2、Hb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继发性肺结核伴呼吸衰竭患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多伴随有肺功能下降与血气指标异常,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功能与血气指标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究MicroRNA-520e(miR-520e)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模式及其对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qRT-PCR方法检测47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520e和星形胶质细胞上调基因-1(AEG-1)的mRNA表达水平。将SW480细胞分为对照组、miR-520e-mimic组、NC-mimic组、miR-520e-inhibitor组、NC-inhibitor组、miR-520e-mimic+AEG-1-pcDNA3.1组和miR-520e-mimic+NC-pcDNA3.1组。通过MTT法检测SW480细胞的增殖,通过Annexin V-FITC/PI双染色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通过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520e和AEG-1的靶向关系,通过qRT-PCR或Western blotting检测AEG-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NF-κB p65(p65)和磷酸化的NF-κB p65(p-p65)的表达。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结直肠癌组织中miR-520e的表达水平降低(t=9.353,P<0.001)。与对照组相比,miR-520e-mimic组的OD490nm 值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细胞迁移和侵袭数量降低,MMP2、MMP9和p-p65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01)。与对照组相比,miR-520e-inhibitor组的OD490nm 值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细胞迁移和侵袭数量升高,MMP2、MMP9和p-p65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与NC-mimic组相比,miR-520e-inhibitor组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降低(P<0.001)。与对照组相比,miR-520e-mimic组的AEG-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而miR-520e-inhibitor组均升高(P<0.001)。与miR-520e-mimic+NC-pcDNA3.1组相比,miR-520e-mimic+AEG-1-pcDNA3.1组的AEG-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OD490nm 值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增加,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及p65的磷酸化水平均增加(P<0.001)。结论:miR-520e在结直肠癌中表达降低,可通过靶向抑制AEG-1来发挥抗结直肠癌特性,其抗癌机制可能通过NF-κB信号通路介导。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复发性流产大鼠的治疗效果,为临床中优化复发性流产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未交配生育的SPF级雌性大鼠共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常规治疗组(C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组(D组),每组各10只。雌鼠妊娠后开始干预。A组大鼠全天仅灌服生理盐水。B组大鼠上午灌服生理盐水,C组大鼠上午灌服地屈孕酮水溶液,D组大鼠上午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液,下午B、C、D组大鼠灌服羟基脲溶液。妊娠第十天给予各组大鼠灌服米非司酮。比较各组大鼠胚胎吸收率、炎性因子水平、免疫因子水平、雌激素受体表达水平及子宫内膜损伤程度。结果:干预后,与A组相比,各组大鼠胚胎吸收率增高,与B组大鼠相比,C组、D组大鼠的胚胎吸收率降低,且D组大鼠低于C组;与A组相比,各组大鼠IL-17水平、IL-17/ TGF-β、Th17细胞比例、Th17/Treg升高,且TGF-β水平、Treg细胞比例下降,同时C组、D组大鼠的IL-17水平、IL-17/TGF-β、Th17细胞比例、Th17/Treg均低于B组,且D组低于C组,同时TGF-β水平、Treg细胞比例高于B组,且D组高于C组;干预后,与A组相比,各组大鼠子宫内膜厚度下降,纤维化面积比例增加,与B组相比,C组、D组大鼠的子宫内膜厚度增加且D组高于C组,同时子宫内膜纤维化比例低于B组,且D组低于C组;与A组相比,各组大鼠ER、PR、PRLR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B组相比,C组、D组大鼠的ER、PR、PRLR mRNA表达水平有所增加,且D组高于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可能通过调节炎性因子水平和免疫微环境,提高性激素、受体表达,进而修复子宫内膜损伤,降低胚胎吸收率,促进复发性流产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吸入氧浓度联合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模式(PCV-VG)对行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氧合及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我院拟行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的90例老年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30例。所有患者在PCV-VG模式维持机械通气,其中A组、B组、C组的吸入氧浓度分别为40 %、50 %、60 %。检测所有患者通气前(T0)、通气后1 h、2 h和3h(T1-3)及撤管后0.5 h(T4)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右心房压(RAP)、动脉血氧分压(PaO2),计算氧合指数(PaO2/FiO2)、呼吸指数(RI),记录术后24 h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PA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三组手术前及手术结束后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表达水平及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三组在T0、T1、T2、T3和T4时HR、MAP、RAP比较无差异(P>0.05);在T1、T2、T3和T4时,A组PaO2、PaO2/FiO2均小于B组和C组,RI均大于B组和C组(P<0.05);而B组与C组在各时间点PaO2、PaO2/FiO2、RI比较无差异(P>0.05);三组PACU停留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B组术后CPIS评分低于A组和C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A组和C组(P<0.05);C组术后血清SP-A、CC16表达水平均高于A组和B组(P<0.05);B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和C组(P<0.05)。结论:50%的吸入氧浓度联合PCV-VG模式可有效改善行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的氧合功能,减轻肺损伤,对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和促进康复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胰岛素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GF-1)联合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2对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股骨骨折大鼠中的骨折愈合影响。方法:8周龄雌性SD大鼠60只,饲养一周后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12只,之后进行造模,造模成功50只,成功率为83.33 %。将其分为5组,包括正常组(n=10),糖尿病+卵巢切除+骨折组(n=9),糖尿病+卵巢切除+骨折+ IGF-1组(骨折处注射IGF 30 μg/kg,n=11),糖尿病+卵巢切除+骨折+BMP-2组(骨折处注射100 μL BMP-2基因慢病毒1×108,n=10)、糖尿病+卵巢切除+骨折+IGF-1+BMP-2组(参照上述,n=10),其余进行等剂量溶剂注射,均连续注射两天。分组处理6周后,观察5组大鼠的一般情况。对比5组大鼠的血清钙、骨钙素、碱性磷酸酶水平,对比5组的最大应力、最大载荷及刚度,检测5组大鼠组织中的IGF-1、BMP-2及TGF-β1 mRNA表达水平。结果:A组大鼠无明显异常反应,大鼠体重逐渐增加,大小便、饮食均正常,毛色光亮;B、C、D、E组大鼠精神萎靡、反应迟缓、毛色光亮性较差、体重无明显减轻或增加、大鼠的饮水量、饮食增加,多尿症状较为明显。5组大鼠的血清钙、骨钙素、碱性磷酸酶水平:B组结论:IGF-1联合BMP-2可促进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股骨骨折大鼠中的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洗涤红细胞输注在早产儿贫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1月我院需要输血治疗的贫血早产儿107例,均具有《早产儿管理指南》中的输血指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输注红细胞悬浮液,观察组54例输注洗涤红细胞。比较两组患儿输血情况、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亚硝基硫醇(RS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苯二醛(MDA)水平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输血量、输血次数、输血后血细胞压积和输血后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输血前,两组患儿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RSNO、SOD和MDA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输血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均较输血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儿RSNO、SOD水平显著下降,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儿以上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患儿呼吸暂停和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脑白质损伤及颅内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洗涤红细胞输注可显著改善贫血早产儿的血液流变学,降低应激反应及呼吸暂停和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且输血量、输血次数、输血后血细胞压积和输血后血红蛋白水平与输注红细胞悬浮液相当。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黑色素瘤患者血浆miR-2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2018年2月到2019年5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黑色素瘤患者121作为黑色素瘤组,另选取同期良性皮肤肿瘤患者121例作为良性组。采集患者的空腹静脉血并提取血浆,采用qRT-PCR 技术检测血浆miR-21表达。调查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黑色素瘤组的血浆miR-21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组(P<0.05)。在黑色素瘤组中,血浆miR-21相对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饮酒、肿瘤部位等无相关性(P>0.05),与临床分期、肿瘤转移、溃疡、吸烟等有显著相关性(P<0.05)。取miR-21诊断黑色素瘤的临界值(4.71),其诊断黑色素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7.6 %、87.0 %和81.7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吸烟、溃疡、miR-21表达水平都为影响黑色素瘤发生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miR-21变化在黑色素瘤中呈现高表达,且与临床特征显著相关性,早期鉴别诊断黑色素瘤的预后效果比较好,同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研究贮存式自体成分输血对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血液流变学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5例行胃肠肿瘤根治术的胃肠肿瘤早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n=47,贮存式自体成分输血)和B组(n=48,异体成分输血)。比较两组患者血常规指标[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沉降率、平均血液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及红细胞变形指数]的变化。随访患者2年,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两组预后情况。结果:术前至术后7 d 时间段A组的CD3+、CD4+水平及CD4+/CD8+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且术后7 d已恢复至术前水平;B组术后1 d、3 d、7 d的CD3+、CD4+水平及CD4+/CD8+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CD8+水平相比无差异(P>0.05) 。两组术后7 d的RBC、Hct、Hb分别较输血前下降(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的红细胞沉降率均升高,但A组低于B组(P<0.05) ,两组患者术后的红细胞变形指数、平均血液黏度和红细胞刚性指数比较无差异 (P>0.05) 。Kaplan-Meier检验结果显示,A组较B组生存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贮存式自体成分输血对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红细胞沉降率、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程度较异体成分输血减轻,且贮存式自体成分输血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i R-506和PI3K/AKT信号通路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脏重构中的作用。方法:将12只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 Hypertension Rat, SHR)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分别为SHR模型组和治疗组(卡托普利,30 mg·kg~(-1)),6只健康WKY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SHR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8周,采用尾动脉测压法测定给药前后各组大鼠血压,采用q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miR-506表达量,并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SOD和GPx mRNA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检测大鼠心肌中p-PI3K和p-AKT的蛋白表达量。结果:SHR模型组血压为(184.79±3.35)mmHg,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血压为(133.57±1.43)mm Hg,与SHR模型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SHR模型组大鼠心肌中mi R-506、SOD、GPx的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6±0.05)、(0.27±0.04)和(0.32±0.0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而p-PI3K、p-AKT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SHR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心肌中mi R-506以及SOD、GPx的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p-PI3K、p-AKT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在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mi R-506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促进SHR心脏重塑。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中大量输血患者采用不同输血方法对红细胞压积及凝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进行手术的神经外科患者10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给予自体输血治疗,对照组给予异体输血治疗,记录和比较患者红细胞压积及凝血状态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手术,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与补液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的红细胞压积低于术前1 d(P<0.05),组间手术前后对比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的凝血酶原时间(prothombin time,PT)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ited partial thomboplastin time,APTT)值高于术前1 d(P<0.05),组间手术前后对比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血后7 d的感染发生率为1.9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4 %(P<0.05)。结论:神经外科手术中大量输血中采用自体输血并不会影响患者的红细胞压积与凝血状态,不会增加输血难度与输血量,但能有效减少感染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比例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对大量输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23例大量输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所输注新鲜冰冻血浆与红细胞比例不同,将其分为低比例组(1:3)、中比例组(1:2)、高比例组(1:1),比较三组患者输血前后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及电解质变化。结果:输血后,三组患者FIB较输血前明显降低,而PT、APTT较输血前显著升高(P0.05),高比例组PT和APTT明显低于中比例组和低比例组,FIB、血小板均高于中比例组和低比例组(P0.05),电解质水平优于低比例组和中比例组(P0.05)。结论:在大量输血时,提高血浆与红细胞比例有利于改善大量输血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减少电解质紊乱。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血浆microRNA-21(miR-21)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54例ICM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5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测定两组血浆miR-21表达水平,比较两组受试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N末端B型脑钠肽原(NT-proBNP)的变化,分析血浆miR-21水平与以上各项临床指标的相关性,评估miR-21在ICM诊治中的价值。结果:观察组LDL-C、HDL-C、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miR-21、TG、NT-proBNP及LVEDV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血浆miR-21水平与NT-proBNP和LVEDV呈正相关(P0.05),而血浆miR-21水平与LVEF、LDL-C、HDL-C、TG、TC无相关性(P0.05)。结论:ICM患者血浆miR-21表达明显升高,并且其表达与NT-proBNP及LVEDV呈正相关,通过参与ICM患者心室重构发挥作用,可作为ICM诊治的新靶点及风险评估的新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早期与晚期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于2014年1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NRDS患儿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0),对照组给予NCPAP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Ps治疗,并根据Ps注入时间的不同将研究组患儿分为早期组(出生6h内注入,n=25)和晚期组(出生6~12h注入,n=25)。观察并比较对照组、早期组、晚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三组患儿治疗前、治疗1d后动脉血酸碱度(pH)、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O_2)、动脉血氧分压(PO_2)、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吸入氧浓度(FiO_2)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早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晚期组(P0.05);而对照组、晚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d后,三组患儿PCO_2较治疗前降低,PO_2较治疗前升高,且早期组PCO_2低于对照组、晚期组,PO_2高于对照组、晚期组(P0.05);但对照组、晚期组PCO_2、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d后,三组患儿PEEP、FiO_2较治疗前降低,且早期组低于对照组、晚期组(P0.05);但对照组、晚期组PEEP、Fi 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晚期相比,早期应用Ps联合NCPAP治疗NRDS疗效确切,其改善患儿血气指标及NCPAP参数的效果更佳,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枸橼酸咖啡因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疗效及对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铁蛋白(S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我院接诊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2)。对照组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枸橼酸咖啡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治疗前后血清BMP-7、CC16、SF水平、血气指标[氢离子浓度指数(p H)、二氧化碳分压(PCO_2)、氧合指数(PaO_2/Fi O_2)]的变化,通气时间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P0.05);两组患儿血清BMP-7、CC16、SF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pH、PaO_2/Fi O_2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PCO_2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儿p H、PaO_2/Fi O_2显著高于对照组,而PCO_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BP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其可有效改善患儿血清BMP-7、CC16、SF水平、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