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阻滞复合静脉全麻进行锁骨骨折手术对患者疼痛阈值和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4月-2021年5月收治的100例锁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采用臂丛神经阻滞复合静脉全麻进行手术,对照组单独采用静脉全麻进行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唤醒时间;不同时间生命体征;麻醉效果和术后疼痛阈值;术后谵妄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以及每天睡眠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长以及唤醒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1到T4时间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无明显波动,对照组T1到T4时间上述指标波动明显,且两组患者T2、T3时间SPO2、SBP、DBP、MAP、HR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COR、NE在T2、T3明显下降,而对照组的COR在T2、T3呈上升趋势(P<0.05)。观察组运动神经阻滞时间以及感觉神经阻滞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 h、12 h、24 h疼痛阈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谵妄发生率和谵妄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锁骨骨折手术患者进行臂丛神经阻滞复合静脉全麻,有效降低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唤醒时间,同时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提升麻醉效果,降低术后疼痛阈,并且谵妄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以及每天睡眠时间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调查老年脊柱手术患者术后谵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脊柱手术患者296例,统计其术后谵妄发生率,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谵妄分为谵妄组和无谵妄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谵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296例老年脊柱手术患者中有31例发生术后谵妄,术后谵妄发生率为10.47%。老年脊柱手术患者术后谵妄与手术时间、术前血红蛋白(Hb)水平、年龄、脑卒中病史、术中低氧血症、麻醉方式、手术部位、术前焦虑、苏醒时间、慢阻肺病史、术中低血压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手术时间≥120 min、术前Hb<100 g/L、有慢阻肺病史、手术部位为颈椎、有术前焦虑、苏醒时间≥60 min、有术中低氧血症是老年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脊柱手术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较高,且受手术时间、年龄、术前Hb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应结合相关因素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以减少此类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联合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闭合复位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后谵妄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4月至2023年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20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PFNA内固定术治疗,术前检测血清NSE、LP-PLA2、CAR,术后根据是否发生谵妄分为谵妄组和非谵妄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谵妄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SE、LP-PLA2、CAR预测术后谵妄的价值。结果:术后43例发生谵妄,发生率为20.57%。谵妄组血清NSE、LP-PLA2、CAR高于非谵妄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偏大、手术时间过长、高NSE、高LP-PLA2、高CAR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P<0.05)。NSE、LP-PLA2、CAR预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4、0.808、0.820,联合预测的AUC 为0.907,高于单独预测。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ENA术后谵妄患者血清NSE、LP-PLA2、CAR增高,高水平NSE、LP-PLA2、CAR是术后谵妄的主要危险因素。联合NSE、LP-PLA2、CAR对术后谵妄风险有较高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分析脑胶质瘤患者术后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并探讨术后睡眠障碍对机体认知功能、心理状态和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1年12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60例脑胶质瘤患者。根据病例资料收集并记录患者基本信息,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胶质瘤患者术后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以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所有患者的睡眠质量;以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所有患者的认知功能;以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所有患者的心理状态。观察睡眠障碍对机体认知功能、心理状态和康复进程的影响。结果:260例脑胶质瘤患者中,出现睡眠障碍的有98例,睡眠障碍发生率为37.69%。根据是否发生睡眠障碍将患者分为睡眠障碍组(n=98)和无睡眠障碍组(n=16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胶质瘤患者术后睡眠障碍与性别、肿瘤部位、脑胶质瘤病理分级、肿瘤直径、合并疾病数量、术后疼痛评分有关(P<0.05),而与年龄、体质量指数、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占位症状、吸烟史、饮酒史、术前卡式功能状态(KPS)评分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为女、合并疾病数量2种及其以上、术后疼痛评分偏高、肿瘤部位为多个脑叶、脑胶质瘤病理分级为Ⅲ级是脑胶质瘤患者术后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睡眠障碍组的MoCA、MMSE评分均低于无睡眠障碍组(P<0.05)。睡眠障碍组的SAS、SDS评分均高于无睡眠障碍组(P<0.05)。睡眠障碍组的术后恢复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尿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长于无睡眠障碍组(P<0.05)。结论:脑胶质瘤患者术后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性别、术后疼痛评分、合并疾病数量、脑胶质瘤病理分级、肿瘤部位均是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睡眠障碍会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增加抑郁焦虑程度,影响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腰麻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应激反应、肾脏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0月到2022年10月期间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收治的84例拟择期在腰麻下行THA的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腰麻,n=42)和观察组(常规腰麻联合右美托咪定,n=42)。观察两组镇静、镇痛评分、应激反应、肾脏功能、睡眠质量、谵妄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2 h、术后1 d 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d、术后7 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d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d肌酐(Cr)、血尿素氮(BUN)、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的术后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腰麻下老年THA患者,可减轻应激反应,减轻肾脏功能损伤,降低对人体睡眠质量的影响,减少谵妄的发生率,有较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腕踝针与耳穴压豆对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5月就诊于我院接受PCNL干预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n=45)和B组(n=45)。A组行腕踝针治疗,B组行耳穴压豆治疗,均连续治疗3 d,比较两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术后不良反应、镇痛药物应用情况、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积分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术后1 h、12 h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24 h、48 h、72 h的VAS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h和72 h均未使用曲马多,A组术后12 h、24 h、48 h曲马多应用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头晕与呕吐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恶心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院时PSQI总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PSQI总积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耳穴压豆,腕踝针在缓解PCNL术后病人疼痛,降低术后不良反应与镇痛药物应用率方面更具优势。虽然腕踝针对PCNL术后病人睡眠无明显促进作用,但在临床镇痛中更具有效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观察腕踝针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癌痛的疗效及对心理状态和血清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3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PHC癌痛患者11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例数分别为58例和59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疼痛处理,对照组患者接受耳穴压豆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腕踝针治疗。对比两组疼痛缓解率、临床指标、心理状态和疼痛介质水平。结果:联合组的疼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数字疼痛法(NRS)评分低于对照组,止痛起效时间、每次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爆发痛次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5-羟色胺(5-HT)、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腕踝针联合耳穴压豆治疗PHC癌痛,可有效减轻疼痛症状,降低血清疼痛介质水平,同时还可有效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应用价值较好。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诱导前右美托咪定泵注联合髂筋膜阻滞对老年髋部手术患者镇痛效果及术后寒战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到2023年2月收治的60例髋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诱导前15分钟内泵注完20 mL含0.5 μg/kg右美托咪定的溶液,对照组泵注20 mL的生理盐水。在泵注的同时对两组患者采取40 mL 0.33%罗哌卡因进行髂筋膜阻滞,待阻滞效果满意后进行全身麻醉诱导。对比两组患者术后2 h(T1)、术后6 h(T2)、术后12 h(T3)和术后24 h(T4)的VAS评分、Ramsay评分、舒适度评分;术后24 h内寒战发生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各个观测时间点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T1、T2时间点的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各个观测时间点的舒适度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术后24 h内寒战发生率、寒战持续时间以及单次追加曲马多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心动过缓、低氧血症、低血压的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诱导前右美托咪定泵注联合髂筋膜阻滞可降低髋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术后寒战,提高患者舒适度,而未产生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修正衰弱指数(mFI)联合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谵妄发生风险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52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术后谵妄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谵妄组(63例)和无谵妄组(289例)。术前采用mFI评估衰弱状态,检测C反应蛋白、白蛋白、中性粒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计算CAR和NLR。分析影响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以及mFI、CAR和NLR预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价值。结果:谵妄组mFI、CAR、NLR大于无谵妄组(P<0.05)。年龄、饮酒史、脑血管病史、精神病史、术后转重症监护病房(ICU)比例高于无谵妄组(P<0.05)。年龄、mFI、CAR、NLR升高是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P<0.05)。联合mFI、CAR、NLR预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曲线下面积为0.835,高于单独mFI、CAR、NLR预测的0.688、0.741、0.733。结论:mFI、CAR、NLR升高是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三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评估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耳穴埋豆联合针刺对脑梗死患者睡眠质量及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日至2021年3月2日于我院进行脑梗死治疗的8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采用耳穴埋豆联合针刺治疗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i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和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elf-Rating Scale of Sleep,SRSS)评分、渗透-误吸量表(Penetration-aspiration scale,PAS)评分、吞咽功能治疗有效率、治疗满意度。结果:治疗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PSQI评分及SR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3种食团P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3种食团P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 mL水、10 mL水P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比较两组患者5 mL布丁样食物PS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吞咽障碍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 %;对照组患者吞咽障碍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埋豆联合针刺治疗方法应用于脑梗死患者,可有效改善睡眠质量,提升患者吞咽功能,提高吞咽障碍治疗率,患者满意度提高,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不同麻醉深度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中的麻醉效果,并分析其发生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7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130例老年THA患者。根据术中麻醉意识深度分为A、B、C组,其中A组41例,脑电双频指数(BIS)值为40~49;B组43例,BIS值为50~59;C组46例,BIS值为60~69。观察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包括苏醒质量、术后谵妄发生情况、麻醉不良反应。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谵妄将患者分为无谵妄组和谵妄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THA患者发生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结果:A组、B组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呼叫开始至睁眼时间短于C组,且B组短于A组(P<0.05)。B组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A组和C组低(P<0.05)。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和C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的谵妄发生率较A组和C组低(P<0.05)。A组、C组的谵妄发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谵妄的发生与年龄、体质量指数、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分级、冠心病、术中出血量、血钠浓度、术后低氧血症、术前合并低蛋白血症、术前焦虑、麻醉时间、术后贫血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偏高、术后贫血、体质量指数偏低、血钠浓度偏低、术中出血量偏多、术后低氧血症、麻醉时间偏长、术前合并低蛋白血症是老年THA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BIS值为50~59的情况下复合右美托咪定治疗老年THA患者,可获得较好的麻醉效果,可降低术后谵妄、不良反应发生率。此外,年龄、术后贫血、体质量指数、血钠浓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低氧血症、麻醉时间、术前合并低蛋白血症均是老年THA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的关系,并分析术后发生谵妄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4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术的22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其术后发生谵妄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发生谵妄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患者术前HbAlc水平与术后意识障碍评估量表(CAM)评分的相关性。结果:220例患者根据剔除标准剔除20例,最终20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出现谵妄42例,发生率为21.00%(42/200)。将发生谵妄的患者纳为谵妄组(n=42),未发生谵妄的患者纳为非谵妄组(n=158)。谵妄组的术前HbAlc水平、术后CAM评分均高于非谵妄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术前HbAlc水平与术后CAM评分呈正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谵妄与年龄、术前合并呼吸系统性疾病、手术时间、发生低氧血症、术后疼痛评分、存在电解质紊乱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发生低氧血症、术后疼痛评分>3分、术前HbAlc水平>8%均是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术前HbAlc水平较高的患者是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谵妄的高危人群,且围术期应尽量给予减少疼痛、预防术后低氧血症的措施,以降低术后谵妄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帕金森病(PD)患者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并观察睡眠障碍对认知功能、心理状态和衰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1年9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收治的91例老年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存在睡眠障碍将入选的91例患者分为睡眠障碍组(n=56)及非睡眠障碍组(n=35)。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所有患者的认知功能状况。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焦虑、抑郁情况。采用Tilburg衰弱评估量表评估所有患者的衰弱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PD患者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并观察睡眠障碍对认知功能、心理状态和衰弱的影响。结果:睡眠障碍组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语言、命名、延迟回忆、注意、抽象、定向评分及总分均低于非睡眠障碍组(P<0.05)。睡眠障碍组的HAMA、HAMD评分均高于非睡眠障碍组(P<0.05)。睡眠障碍组的心理衰弱、躯体衰弱、社会衰弱评分及总分均高于非睡眠障碍组(P<0.05)。多因素Los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AMA评分偏高、多巴丝肼片等效剂量偏高、HAMD评分偏高、Hcy偏高是老年PD患者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HAMA评分偏高、Hcy偏高、多巴丝肼片等效剂量偏高、HAMD评分偏高是老年PD患者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同时,睡眠障碍可加重老年PD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和衰弱程度,增加抑郁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坐式八段锦联合足三里穴位按压对社区高龄衰弱患者效果分析。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南京某社区50例高龄衰弱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及健康指导,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进行为期12周的坐式八段锦锻炼及足三里穴位按压,应用简化营养食欲问卷(SNA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Tilburg衰弱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AMD)和SF-36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评估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食欲、睡眠、衰弱、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状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躯体衰弱维度、心理衰弱维度、社会衰弱维度、总分评分、食欲、睡眠、握力和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HAMA和HAMD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后,两组躯体衰弱维度、心理衰弱维度、社会衰弱维度、总分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后,两组食欲、睡眠均降低,而握力升高,且观察组食欲、睡眠均低于对照组,而握力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社区高龄衰弱患者采用坐式八段锦联合足三里穴位按压干预,可有效改善食欲促进睡眠质量升高和促进衰弱病情转归,进而有利于调节患者负性情绪和促进预后生活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心理疗法对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和血清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20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焦虑症患者11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研究组59例,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心理疗法,对比两组疗效、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血清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髓过氧化物酶(MPO)和神经肽(NPY)]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14%(52/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69%(41/58)(P<0.05)。研究组治疗8周后血清MPO水平低于对照组,5-HT、NE、NP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8周后HAMA、PSQI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8周后精神健康、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活力、生理职能、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心理疗法治疗焦虑症患者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症状、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同时还可有效调节血清神经递质水平。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选穴规律,为失眠的辨证论治提供新思路。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关于耳穴压豆或耳穴压豆结合其它干预措施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文献,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建立Excel表格对耳穴压豆信息进行提取,对耳穴的证型、使用频次、耳穴组合和相关性等方面进行挖掘和可视化分析。结果:筛选出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相关文献1232篇,耳穴共86个。失眠辨证分型以虚症为主,其中以心脾两虚为主要证型,其次为心肾不交。耳穴压豆治疗失眠频次最高的穴位依次为神门(96.27%)、心(78.90%)、皮质下(73.70%)、交感(57.22%)、肾(42.69%)、内分泌(32.55%)。耳穴压豆的关联规则结果显示,治疗失眠关联度最高的为神门与心,配伍以神门-心-皮质下最为常见,其中核心耳穴组合为神门、心、皮质下和交感。结论:在研究方法上,引入Cytosccape软件和R语言作为工具,拓宽了耳穴处方的数据挖掘思路;通过数据挖掘分析揭示了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取穴特点、用穴规律和穴位配伍组合,为临床优化耳穴处方、提高疗效提供指导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观察心肺运动测试(CPET)指导心脏康复联合正念认知疗法(MBCT)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肺功能、焦虑抑郁情绪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5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老年医学科收治的156例老年CHF患者,根据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78例,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CPET指导心脏康复干预)和观察组(78例,对照组基础上结合MBCT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心肺功能、焦虑抑郁情绪变化和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2slop)、左室舒张末径(LVEDD)干预后均下降,峰值氧耗量(peak VO2)、无氧阈氧耗量(VO2AT)、左室射血分数(LVEF)干预后均升高(P<0.05)。观察组干预后VE/VCO2slop、LVEDD低于对照组,peakVO2、VO2AT、LVEF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干预后均下降(P<0.05)。观察组干预后HAMD-17、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1年内再住院率、1年内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CPET指导心脏康复联合MBCT干预老年CHF患者,可促进其心肺功能恢复,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降低1年内再住院率、1年内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