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 目的:研究替格瑞洛对行PCI术后患者心肌酶影响及一年随访事件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19年12月的13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68)和对照组(n=65),两组均采用PCI术治疗,术后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采用替格瑞洛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心肌血流灌注指标,心肌酶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58%(65/68)vs75.38%(49/65)](P<0.05);TIMI3级、TMPG3级及无复流/满血流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7.64%(12/68)vs40.00%(26/65),26.47%(18/68)vs46.15%(30/65),7.35%(5/68)vs27.69%(18/65)](P<0.05); LDH、CK、CK-MB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07.38±21.90)U/L vs(253.75±26.37)U/L,(166.38±19.32)U/L vs(389.75±52.03)U/L,(121.58±15.86)U/L vs(162.60±18.75)U/L](P<0.05);一年随访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1.76%(8/68)vs36.92%(24/65)](P<0.05)。结论:替格瑞洛对可有效改善行PCI术后患者血流灌注,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肌功能,提高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研究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多发性骨折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凝血功能、心肌损害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的90例多发性骨折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n=47)和对照组(n=43),对照组采用常规液体复苏治疗,研究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对比两组输液量、失血量、输血量,复苏前及复苏后1 h凝血功能指标(PT、APTT、TT)水平,心肌损害指标(CK、CK-MB、CTnT)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输液量、失血量、输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106.87±135.62)mL vs(2950.39±139.57)mL,(1049.31±160.07)mL vs(1390.18±135.89)mL,(1465.02±191.78)mL vs(1860.23±198.59)mL](P<0.05);研究组PT、 APTT、 T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9.06±1.80)s vs(15.82±1.26)s,(42.03±3.85)s vs(37.02±3.19)s,(21.03±3.86)s vs(15.80±3.27)s](P<0.05);研究组CK、CK-MB、CTn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0.85±2.72)U/L vs(32.97±3.69)U/L,(23.06±3.28)U/L vs(35.97±3.70)U/L,(2.07±0.36)ng/mL vs(2.90±0.38)ng/mL](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0.64%(5/47)vs27.91%(12/43)](P<0.05)。结论:多发性骨折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有效改善的其凝血功能,保护心肌细胞,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普适泰治疗慢性IIIA型前列腺炎患者的疗效及对前列腺液干扰素-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接诊的120例慢性IIIA型前列腺炎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普适泰片治疗,均连续治疗连续用药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WBC)、卵磷脂小体(HP)、IFN-γ、TGF-β1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CPSI评分中疼痛和不适、排尿症状、症状严重程度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05±0.69)vs(6.33±0.74)分,(1.56±0.43)vs(2.70±0.55)分,(6.31±1.50)vs(7.92±1.64)分,(12.92±2.44)vs(16.95±2.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前列腺液WBC、IFN-γ、TGF-β1明显低于对照组[(8.52±1.70)vs(10.04±1.58)个/HP,(8.06±1.32)vs(9.72±1.61)ng/L,(27.34±3.06)vs(42.57±3.89)ng/L],HP明显比对照组高[(81.06±5.75)vs(70.22±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恶心呕吐、乏力、心悸的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普适泰治疗治疗慢性IIIA型前列腺炎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症状恢复,降低前列腺液IFN-γ、TGF-β1的表达,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塞来昔布胶囊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骨代谢指标和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白介素-18(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4月~2020年12月间针灸科接收的KOA患者80例,将患者采用信封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为40例。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进行治疗,研究组给予温针灸联合塞来昔布胶囊进行治疗,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疗效、骨代谢指标[骨保护素(OPG)、降钙素(CT)、骨钙素(BGP)]、炎性因子、量表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骨关节炎指数评分表(WOMAC)、Lysholm膝关节评分]等情况,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8周后VAS、WOMAC较对照组低,Lysholm膝关节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治疗8周后血清OPG、BGP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血清CT水平治疗8周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8周后血清IL-6、IL-17、IL-18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KOA患者,可有效减轻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同时还可抑制炎症因子,改善骨代谢指标,优化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对宫颈癌急性放射性直肠炎(ARP)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期间在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行放疗的宫颈癌ARP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常规治疗,n=90)和B组(A组的基础上接受中药灌肠,n=90)。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放射损伤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和IL-1β、IL-8、TNF-α水平变化情况,并对比不同放射性直肠炎分级患者的血清IL-1β、IL-8、TNF-α水平。结果:B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两组治疗后黏液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稀便或便秘、肛门灼痛坠痛、口干口苦、尿赤等证候积分下降,且B组低于A组(P<0.05)。B组的放射损伤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放射性直肠炎分级III级、Ⅱ级血清IL-1β、IL-8、TNF-α水平高于I级,且III级高于Ⅱ级(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1β、IL-8、TNF-α水平下降,且B组低于A组(P<0.05)。结论:中药灌肠治疗宫颈癌ARP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可能与改善血清IL-1β、IL-8、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轻度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气、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重症医学一科在2020年3月至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88例AECOPD合并轻度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两组均采用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丹参注射液滴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功能指标[1 s用力呼气量(FEV1、FEV1/用力肺活量(FEV1/FVC)和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α(TNF-α)]和血清生化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内皮素-1(ET-1)、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治疗后PaO2显著增加,PaCO2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2较对照组高,PaCO2较对照组低(P<0.05)。(3)两组治疗后FEV1、FEV1/FVC、FEV1%均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高(P<0.05)。(4)两组治疗后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较对照组低(P<0.05)。(5)两组治疗后血清TGF-β1、ET-1和CTGF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GF-β1、ET-1和CTG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论: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肯定,改善患者血气和肺功能,减轻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血清IL-18、IL-1β及NLRP3炎症小体在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2020年5月到2022年1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50例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人口学资料、一般查体资料及心脏彩超等结果。检测血清IL-18、IL-1β、NLRP3、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表达水平。采用每克粪便湿质量中菌落形成单位对数值(1gCFU/g),给予活菌计数,肠道定植抗力指标则用双歧杆菌与肠杆菌数量的比值(B/E值)表示。结果:(1)实验组IL-18、IL-1β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2)实验组NLRP3、Caspase-1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3)实验组的双歧杆菌、乳杆菌数目和B/E值较对照组低,肠球菌、肠杆菌数目较对照组高(P<0.05);(4)两组的Chao1指数无差异;病例组Shannon指数较对照组低,Simpson指数较对照组高(P<0.05);(5)Pearson分析显示,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患者B/E值与IL-18、IL-1β及NLRP3炎症小体表达正相关。结论: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患者存在血清IL-18、IL-1β及NLRP3炎症小体表达明显升高及肠道菌群失调,且IL-18、IL-1β及NLRP3炎症小体与肠道菌群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究盐杜仲颗粒联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型)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疼痛指标、血清微炎症和氧化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骨一科收治的70例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行腰椎牵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盐杜仲颗粒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腰椎功能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中医症候积分和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和活性。结果:(1)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2)研究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研究组的治疗3个月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JOA评分和SF-36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4)研究组的治疗3个月后血清IL-1β低于对照组,血清SOD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杜仲颗粒联合腰椎牵引能够显著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型)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疼痛、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本研究对载药可降解聚乳酸纤维膜在大鼠腹腔术后肠粘连的预防效果进行考察,并对其可能的机制进行探索。方法: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只。制作肠粘连模型后,研究组用载药可降解聚乳酸纤维膜隔离损伤腹壁及损伤肠管,对照组未进行隔离操作。以粘连程度评分、粘连组织HE染色评分、TGF-β1以及Collagen Ⅰ 表达情况为指标考察预防效果。结果:对照组7 d和30 d粘连程度评分分别为3.05±0.94和2.95±0.46,研究组7 d和30 d评分分别为0.87±0.38和0.94±0.29,经分析,研究组7 d和30 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7 d和30 d粘连组织 HE染色评分分别为29.44±5.94和28.51±6.08,研究组7 d和30 d评分分别为28.51±6.08和13.19±4.12,经分析,研究组7 d和30 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后7 d的TGF-β1表达情况相比,术后30 d对照组TGF-β1免疫组化IOD显著升高,而研究组的TGF-β1免疫组化IOD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大鼠术后7 d IOD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30 d的TGF-β1免疫组化IO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后7 d的Collagen Ⅰ 表达情况相比,术后30 d对照组和研究组的Collagen Ⅰ免疫组化IOD值均显著降低(P<0.05),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7 d的Collagen Ⅰ免疫组化IO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0 d IOD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载药可降解聚乳酸纤维膜能有效预防大鼠腹腔术后肠粘连情况。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观察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万古霉素治疗小儿败血症的疗效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降钙素原(PCT)变化。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败血症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万古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NLR、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7.50%vs65.00%)(P<0.05)。观察组神经系统症状改善时间、体温改善时间、拒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为(6.22±1.05)d、(3.88±0.25)d、(5.10±0.86)d、(8.71±2.05)d,均短于对照组的(8.76±1.53)d、(6.22±0.64)d、(7.53±1.46)d和(11.24±3.36)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NLR、PCT、hs-CRP、WBC水平为(1.35±0.20)、(0.80±0.34)mg/mL、(3.56±0.62)g/L、(9.12±1.80)×109/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3±0.32)、(2.19±0.73)mg/mL、(9.78±2.64)g/L和(12.26±2.59)×109/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3+、CD4/CD8为(42.77±11.36)%、(41.27±11.26)%、(1.70±0.3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80±9.32)%、(35.66±9.40)%和(1.29±0.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10.00%vs7.50%)(P>0.05)。结论: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万古霉素治疗小儿败血症的疗效显著,可降低炎症因子,提高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骨愈灵片联合依降钙素注射液对骨质疏松症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骨密度、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3月~2021年2月间收治的骨质疏松症患者1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依降钙素注射液治疗)和研究组(采用骨愈灵片联合依降钙素注射液治疗),各为78例。观察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对比两组ODI评分、腰椎L2-L4、桡骨远端1/3处和股骨颈的骨密度、骨代谢指标[血钙 、血磷 、骨钙素(BGP)和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炎性指标[促生长因子(IGF-1)、白介素-1(IL-1)、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结束后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结束后腰椎L2-L4、桡骨远端1/3处、股骨颈骨密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结束后血钙、BGP水平高于对照组,血磷、β-CTX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结束后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IL-1、IL-8、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依降钙素注射液联合骨愈灵片治疗,可改善骨代谢和骨密度,调节炎性因子水平,促进机体功能恢复,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针刺周期疗法对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PD)患者性激素、疼痛因子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东莞市中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PD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信封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和研究组(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针刺周期疗法),各为61例。对比两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中文版COX痛经症状量表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疼痛因子[前列腺素E2(PGE2)、前列腺素F2α(PGF2α)、P物质(SP)]和性激素[雌二醇(E2)、孕酮(P)]。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44%(57/61),高于对照组的75.41%(46/61)(P<0.05)。治疗3个疗程后研究组中医证候总分、中文版COX痛经症状量表评分、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3个疗程后后IL-1β、IL-6、TNF-α均下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3个疗程后研究组SP、PGF2α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GE2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3个疗程后研究组E2低于对照组同期,P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针刺周期疗法可有效改善气滞血瘀型PD患者性激素、疼痛因子和炎症因子水平,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究芍药苷对溃疡性结肠炎(UC)发生过程中肠道屏障功能和ER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24只7-8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Normal组,未造模及给药的大鼠)、模型组(Model组,100 mg/kg TNBS给药造模)、低剂量芍药苷组(LPF组,100 mg/kg TNBS +10 mg/kg芍药苷给药处理)和高剂量芍药苷组(HPF组,100 mg/kg TNBS +100 mg/kg芍药苷给药处理),每组6只大鼠。对大鼠推注5%三硝基苯磺酸(TNBS)进行UC大鼠造模,然后灌胃指定浓度的芍药苷,连续处理14 d。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通过阿尔辛蓝(AB)染色计算结肠粘液层厚度。通过ELISA法检测结肠组织中细胞因子(IL-6、IL-1β、TNF-α和IL-10)、髓过氧化物酶(MPO)和粘蛋白(MUC2和MUC5AC)的水平。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IL-6和IL-10的蛋白表达。通过Western blotting分析蛋白激酶Cα(PKCα)、p-PKCα、ERK1/2和p-ERK1/2的蛋白表达。结果:与Model组(8.38±0.42 cm)相比,LPF组(9.88±0.49 cm)和HPF组(10.92±0.55 cm)UC大鼠的结肠长度显著增加(P<0.05)。与Model组(22.54±1.13 μm)相比,LPF组(41.07±2.05 μm)和HPF组(50.33±2.52 μm)UC大鼠结肠粘液层厚度显著增加(P<0.05)。与Model组相比,LPF组和HPF组UC大鼠的结肠形态明显改善,结肠组织中IL-6、IL-1β、TNF-α和MPO的水平显著降低,而IL-10显著升高(P<0.05)。与Model组相比,LPF组和HPF组UC大鼠结肠组织中MUC2和MUC5AC水平均显著升高,p-PKCα和p-ERK1/2的磷酸化水平也显著升高(P<0.05)。结论:芍药苷抑制了TNBS诱导的UC大鼠结肠炎症并增加了结肠粘液层厚度,从而保护了肠道屏障功能,其机制可能与ERK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对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肺功能、血清炎症因子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间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00例MPP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则予以糖皮质激素辅助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肺功能[呼气峰流速值(PEF)、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潮气量(V-T)]、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体液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等指标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0%(46/50),高于对照组的70.00%(35/50)(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gG、IgA、IgM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L-6、IL-10、TNF-α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PEF、FEV1、V-T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MPP患儿,可减轻机体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儿肺功能的同时还可缓解体液免疫紊乱,且联合用药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手法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效果及血浆β-内啡肽(β-EP)及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到2022年12月收治的10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n=35)、B(n=35)、C(n=32)三组。A组患者采取针灸治疗,B组患者采取手法推拿治疗,C组患者采取针灸联合手法推拿治疗,对比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1个月后的血清炎症因子及血浆β-内啡肽表达水平,疼痛水平以及腰椎功能情况。结果:C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但A组与B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白细胞介素-1β(IL-1β)、β-EP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TNF-α、MMP-3、IL-1β水平均降低,且C组低于A组与B组(P<0.05),β-EP水平升高,且C组高于A组与B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简式疼痛量表(MPQ)与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VAS、MPQ评分均降低,且C组低于A组与B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脊柱功能指数量表(SFI)评分、Oswea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SFI评分均升高,且C组高于A组与B组(P<0.05),ODI指数均降低,且C组低于A组与B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手法推拿比单一针灸与推拿更能够提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且可降低炎症因子,提升?茁-内啡肽,减轻疼痛程度,进一步提升腰椎功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麻醉在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泌乳素、白细胞介素10(IL-10)及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剖宫产产妇,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n=61)和对照组(n=59)。对照组给予连续性硬膜外麻醉,试验组蛛网膜下腔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情况、泌乳素、IL-10、心率(HR)、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胺(DA)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感觉阻滞起效、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感觉阻滞维持、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泌乳素、IL-10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术后,试验组血清泌乳素、IL-10均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试验组和对照组HR、SBP及DBP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术后,试验组和对照组HR、SBP及DBP均有所降低,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两组应激反应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术后试验组和对照组NE、E、DA水平均有所升高,且试验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92%、8.47%,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剖宫产中应用蛛网膜下腔麻醉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产妇泌乳素、IL-10水平。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运动疗法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踝关节功能、血清炎症因子和致痛物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5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116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早期康复训练,n=58)和研究组(针刺运动疗法联合早期康复训练,n=58)。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疗效、量表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踝关节功能、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致痛物质[神经肽(NPY)、P物质(SP)]水平。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7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的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TNF-α、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踝关节背伸活动度、踝关节跖屈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血清NPY、S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经针刺运动疗法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干预后,可有效降低其血清致痛物质和炎症因子水平,有利于疼痛症状的缓解及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讨荆花胃康胶丸联合标准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相关十二指肠溃疡(DU)患者血清肽类胃肠激素、胃蛋白酶原和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1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Hp相关DU患者10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标准四联疗法治疗,51例)和联合组(荆花胃康胶丸联合标准四联疗法治疗,52例)。对比两组疗效、Hp清除率、血清肽类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TL)、 生长抑素(SS)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和炎症介质[白介素-8(IL-8)、白介素-1β(IL-1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统计两组用药安全性。结果:联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Hp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8、IL-1β、TGF-β1、PGⅠ、PGⅡ、GAS、MTL水平均下降,且联合组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SS、CGRP均升高,且联合组的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荆花胃康胶丸联合标准四联疗法可通过提高Hp清除率、改善Hp相关DU患者的血清肽类胃肠激素、胃蛋白酶原和炎症介质水平,来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探讨七氟烷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生命体征、血清炎性因子和疼痛介质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2019年8月~2022年1月期间择期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9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和研究组(46例)。对照组接受七氟烷麻醉,研究组接受七氟烷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比较两组生命体征、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疼痛指标[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SP、PGE2]、苏醒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插管后5 min(T1)、术毕(T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24 h(T3)、术后48 h(T4)TNF-α、IL-6、IL-1β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3、T4时VAS、PGE2、SP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的躁动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应用七氟烷联合右美托咪定,可使术后躁动减轻,血流动力学稳定,有效改善术后疼痛和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探讨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甲氨蝶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炎性因子、中医证候评分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我院接收的RA患者13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8)和研究组(n=68)。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7(IL-17)、白介素-1β(IL-1β)]水平、风湿四项检查指标[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血沉(ESR)]水平及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2个月后的临床总有效率91.18%(62/68)高于对照组的77.94%(53/68)(P<0.05)。两组治疗2个月后关节肿胀程度、关节屈伸不利程度、畏恶风寒、晨僵证候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个月后血清TNF-α、IL-1β、IL-17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个月后IgA、IgM、IgG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个月后RF、ESR、CRP、ASO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A患者在甲氨蝶呤的基础上联合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风湿四项检查指标、免疫球蛋白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