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亮菌口服液治疗慢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1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96例慢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亮菌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透明质酸酶(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亮菌口服液治疗慢性肝炎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减轻肝纤维化程度,且无显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观察肝爽颗粒联合替诺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标志物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 1(HO-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自2020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CHB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替诺福韦酯治疗)和观察组(n=40,肝爽颗粒联合替诺福韦酯治疗)。对比两组乙型肝炎病毒(HBV)-脱氧核糖核酸(DNA)转阴率、肝纤维化指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rf2/HO-1信号通路相关指标、肝功能指标、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HBV-DNA转阴率和HBeAg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总胆红素(TBIL)、层黏连蛋白(L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IV-C)更低,Nrf2 mRNA、HO-1 mRNA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CHB患者采用肝爽颗粒联合替诺福韦酯治疗,可促进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标志物水平改善,调节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rf2/HO-1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3.
田群  左维泽  曹玉文  朱庆峰  季榕  詹爱琴 《生物磁学》2011,(19):3694-3696,3699
目的:观察比较拉米夫定联合IFNα-1b的序贯疗法与拉米夫定,IFNα-1b的单药疗法在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方面的疗效差异。方法:将98例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序贯治疗组、拉米夫定治疗组和IFNα-1b治疗组。序贯治疗组33例,年龄37.85±7.70岁,男/女:18/15,首先使用拉米夫定(100mg—El一次口服疗程24周),序贯使用IFNα-1b(60ug隔日一次皮下注射疗程28用1,在第20周至24同同时使用拉米夫定和IFNα-1b,总疗程48周;拉米夫定治疗组34例,年龄39.42+6.88岁.男/女:20/14,仅口服拉米夫定,100mg一日一次口服,疗程48周;IFNα-1b治疗组31例,年龄35.71±6.14岁,男/女:14/17,仅皮下注射IFNα-1b,60ug隔日一次,疗程48周。治疗12周、24周、48周时检测肝功能、乙肝两对半、HBV—DNA等指标变化。结果:在治疗12周、24周时三组间肝功复常率、HBeAg阴转率无差异,序贯治疗组、拉米夫定组HBV·DNA阴转率优于IFNα-1b治疗组;实验疗程结束时序贯治疗组HBeAg阴转率、抗-HBe转换率及HBV—DNA阴转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但在HBV-DNA阴转率方面序贯治疗组与拉米夫定治疗组差异不显著。结论:拉米夫定和IFNα-1b序贯疗法在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和抗HBe转换率三方面的疗效优于拉米夫定、IFNα-1b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胱抑素C(CysC)、白细胞介素(IL)-17A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诊的6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在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检测凝血功能指标和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Barthel(BMI)评分,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清CysC、IL-17A表达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更长、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更低(P<0.05);对比对照组,观察组峰流速(Vp)、平均流速(Vm)均更大,峰流速对称性差值(DVp)、平均流速对称性差值(DVm)均更小(P<0.05);对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更低,BMI评分更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总显效率为66.67%,高于对照组的43.33%(P<0.05);对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ysC、IL-17A表达水平均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血清CysC、IL-17A表达水平,且安全性可靠,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疗效及对阴道微生态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94例宫颈HR-HPV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n=47)和研究组(n=47)。对照组患者接受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结束后的疗效、阴道微生态、炎症因子、HPV-DNA病毒载量、HPV-DNA转阴情况,观察两组的用药安全性。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89.36%)高于对照组(65.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阴道分泌物pH、Nugent评分则低于对照组,阴道微生态正常或恢复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结束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结束后HPV-DNA病毒载量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HPV-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宫颈HR-HPV感染患者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基础上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可促进阴道微生态恢复,有效控制HR-HPV感染,降低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比较拉米夫定联合IFNα-1b的序贯疗法与拉米夫定、IFNα-1b的单药疗法在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方面的疗效差异。方法:将98例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序贯治疗组、拉米夫定治疗组和IFNα-1b治疗组。序贯治疗组33例,年龄37.85±7.70岁,男/女:18/15,首先使用拉米夫定(100mg一日一次口服疗程24周),序贯使用IFNα-1b(60ug隔日一次皮下注射疗程28周),在第20周至24周同时使用拉米夫定和IFNα-1b,总疗程48周;拉米夫定治疗组34例,年龄39.42±6.88岁,男/女:20/14,仅口服拉米夫定,100mg一日一次口服,疗程48周;IFNα-1b治疗组31例,年龄35.71±6.14岁,男/女:14/17,仅皮下注射IFNα-lb,60ug隔日一次,疗程48周。治疗12周、24周、48周时检测肝功能、乙肝两对半、HBV-DNA等指标变化。结果:在治疗12周、24周时三组间肝功复常率、HBeAg阴转率无差异,序贯治疗组、拉米夫定组HBV-DNA阴转率优于IFNα-1b治疗组;实验疗程结束时序贯治疗组HBeAg阴转率、抗-HBe转换率及HBV-DNA阴转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但在HBV-DNA阴转率方面序贯治疗组与拉米夫定治疗组差异不显著。结论:拉米夫定和IFNα-lb序贯疗法在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和抗HBe转换率三方面的疗效优于拉米夫定、IFNα-lb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鳖甲煎丸辅助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和外周血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01月~2022年01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收治的132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以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增加鳖甲煎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肝脾B超指标、中医证候积分、肝纤维化指标、外周血TGF-β1/smad信号通路、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74.24%(P<0.05)。治疗后,观察组肝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门厚度均小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直接胆红素(D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Ⅲ型前胶原(PC III)、IV型胶原(IV-C)、透明质酸酶(HAase)、层粘连蛋白(L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Smad同源物7(Smad7)水平高于对照组,TGF-β1、Smad同源物3(Smad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鳖甲煎丸结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可提升治疗效果,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损伤状态,其疗效机制可能与调控TGF-β1/smad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注射用alpha-硫辛酸对2 型糖尿病早期肾病(DN)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6 例2 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 疗组28 例,采用注射alpha-硫辛酸加常规治疗;对照组28 例,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前后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超氧化 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UAER及MDA均显著降低(P<0.05),SCr、 SOD及NO 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SCr、UAER、SOD、MDA 及NO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 alpha-硫辛酸能减少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对早期肾病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支气管镜下冷冻联合局部镜下注药对溃疡型支气管结核的临床效果,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大连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结核科收治的溃疡坏死型支气管结核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40,给予常规规范抗结核治疗)和研究组(n=40,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支气管镜下冷冻联合局部注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疗效、痰菌转阴时间及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白细胞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痰菌转阴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0%vs 12.5%,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EV1水平较治疗前上升,IL-10、CRP、ESR水平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治疗前后差值大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支气管镜下冷冻联合局部镜下注药对溃疡型支气管结核的疗效较好,可抑制机体炎症介质的释放,缩短痰菌转阴时间,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alpha(HIF-1alph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稽留流产患者血清和绒毛中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 分析。方法:选择2014 年8 月至2015 年8 月我院妇产科76 例稽留流产患者为观察组及行人工流产的60 例正常早产孕妇为对 照组;根据患者稽留流产时间将稽留流产患者分为稽留时间<2 周组(12 例),2~4周组(33 例),>4周组(31 例);采用酶联免疫吸 附(ELISA)和免疫组化SP 法检测并分析患者血清与绒毛中HIF-1琢与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中HIF-1alpha与VEGF 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绒毛VEGF 和HIF-1-alpha均表达,其中VEGF 主要表达 于滋养层细胞细胞质和细胞间质,HIF-1琢主要表达于滋养层细胞的细胞核与细胞质,且观察组患者绒毛HIF-1-alpha与VEGF 表达水 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稽留时间患者绒毛HIF--alpha与VEGF表达水平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HIF-1alpha与VEGF的表达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r=0.601;P<0.05);且绒毛HIF-1琢与VEGF的表达水平 也呈现正相关关系(r=0.401;P<0.05)。结论:HIF-1琢和VEGF在血清和绒毛中的低表达可能是稽留流产的发生的重要原因,临床 上可以通过检测患者血清和绒毛组织中HIF-1琢和VEGF的水平,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监护和治疗,预防稽留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细胞因子、免疫功能影响。方法:选自我院于2014年9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9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布地奈德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免疫功能及肺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79.17%)(P0.05);观察组血清IL-5含量治疗后低于对照组,而IL-12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Ig E含量治疗后低于对照组,而Ig A、Ig M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EV1和FVC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疗效显著,且作用可能与改善细胞因子、免疫功能及肺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干扰素α-1b联合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 Tablets,ADV)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CHB)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随即将120例CHB患者分为3组:单用ADV组(A组)40例;单用IFNa-1b组(B组)40例;IFNα-1b和ADV联合治疗组(c组)40例,疗程48周。分别于治疗12周、24周和48周时查ALT复常率,HIhAg血清转换率,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DNA阴转率。其中各组中10人于治疗前及治疗48周行肝穿刺活检术,观察病理改变,根据炎症活动度(G)和纤维化程度(S)进行计分,同时采用纤维化半定量计分系统(sss)评分。结果:A组和B组ALT复常率,24周:X^2=4.80、7.92,48周:X^2=3.97、6.51,P均〈0.05;HBeAg转换率,24周:X^2=12.25、4.17,48周:X^2=-14.57、4.94。P均〈0.01;HBVDNA转阴率。24周:X2=-3.74、9.77,48周:X^2=6.98、11.95,P均〈0.05。c组24周和48周后ALT复常率分别为65.0%和87.5%,HBeAg转换率为35.0%和45.0%,HBVDNA阴转率为75.5%和92.5%,显著高于A组和B组。组织学肝纤维化各项评分结果联合治疗组均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Y,.(SSS:t=-23.26、48.98;G:t=-53.88、94.30;S:t=-60.00、82.05,P均〈0.01)。结论:IFN联合ADV治疗CHB患者可协同抑制HBV复制,显著提高抗HBV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辅助治疗对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患者84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治疗,检测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相关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HBV-DNA定量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出现恶心、腹胀、乏力、肝区不适与肝功能损害,观察组以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加用拉米夫定不仅可显著抑制患者肝功能的损害,且安全性性更高。  相似文献   

14.
Rationale and objective: Early long-term treatment with recombinant interferon (IFN) alpha-2b delayed disease progression in asymptomatic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carriers in a randomized trial that lasted from October 1987 to February 1992 (14). The aim of the work reported in this paper was to observe if there was also an effect on survival when the same patients were followed-up further. Design and interventions: IFN alpha-2b was given 3 × 106 IU, 3 times weekly. The control group did not receive any treatment. The main end-point for this evaluation was death due to any cause. The deadline was August 1995. Population: Subjects were anti-HIV-1 seropositive, Western blot-confirmed, asymptomatic (CDC group II), or with generalized lymphadenopathies (CDC group III). The groups had 79 (control) and 83 (IFN) patients. Main results: Mean survival was longer in the IFN group (95% CI: 127–152 vs. 101–120 months since infection or 80–90 vs. 70–82 months since the start of treatment). Survival rates were higher in IFN-treated individuals (61–77% vs. 24–54% at 10 years of infection or 53–69% vs. 34–52% at 7 years of treatment or follow-up). It was also confirmed that disease progression is significantly slower in IFN-treated patients. There were 23.4 vs. 3.2% long-term survivors in the IFN and control groups, respectively (p=0.005). IFN-treated patients had fewer AIDS-related malignancies (5 vs. 11), mainly Kaposi’s sarcomas (1 vs. 5). This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ut clinically interesting.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survival if measured since the onset of AIDS. Conclusion: IFN alpha treatment given from the early stages of infection, but not after the appearance of AIDS symptoms, can prolong survival.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与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ouble plasma molecular adsorption system,DPMAS)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s,WBC)、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70例肝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4例,观察组10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对照组采取PE治疗方案,观察组采取DPMAS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电解质水平、WBC和NLR值。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和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的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的血清ALT、AST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TBIL的表达水平较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与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PT和PTA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Na+和K+水平与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Cl-水平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K+和Cl-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Na+水平显著下降(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WBC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LR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E和DPMAS对肝衰竭均具有显著的的临床疗效,均可显著改善肝功能,降低NLR,但两种治疗方案对凝血功能、电解质等部分指标的影响不一,在实际应用中应综合考虑,权衡利弊,选取应用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参麦注射液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急性酒精中毒伴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急性酒精中毒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收集并分析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清醒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及血清炎性因子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清醒时间、血压恢复时间及头晕、头痛、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间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水平均出现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患者咳嗽消失、气喘缓解、哮鸣音消失及湿罗音消失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及CRP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急性酒精中毒伴吸入性肺炎疗效可靠,能够有效缩短患者酒精中毒症状的恢复与消失时间,降低清醒后不良症状的发生率,并且能改善患者肝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徐浩  梁雪松  范文翰  万谟 《生物磁学》2011,(12):2276-2278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V DNA阳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46例HBV DNA阳性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在保肝等对症治疗基础上,观察组22例患者联用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对照组24例患者予阿德福韦酯,总疗程均为48周。结果:在治疗12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54.5%、20.8%(P〈0.05),ALT复常率分别为63.6%、33.3%(P〈0.05)。治疗24周、48周后上述指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V DNA阳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起效快,降低病毒载量疗效佳,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复春片联合西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8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0 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胃复春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NF- 琢及IL-8 水平变化、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并采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 AS)评定治疗前后的腹部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幽门螺旋杆菌清 除率为97.5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 %(P<0.05)。 两组治疗后的TNF-alpha、IL-8 浓度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胃溃 疡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以胃复春片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缓解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对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诊治的158例晚期卵巢癌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79例。对照组使用肿瘤细胞减灭术进行常规卵巢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联合新辅助化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化疗的表观缓解率(83.54%)显著高于对照组(62.03%)(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各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4、12 w颈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管阻力指数(resisitance index,RI)、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心脏毒性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肝脏损伤、肾脏损伤的不良反应程度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卵巢的血流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