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家知道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什么?首推乳腺癌,而排在第二位的就是宫颈癌。宫颈癌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新发病例约47万,其中2/3在发展中国家,1/3就在中国。我国每年新发现宫颈癌约15万。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其发生率还在以每年2%~3%的速  相似文献   

2.
黄彤辉  孙晓红 《蛇志》2014,(1):75-77
<正>宫颈癌是常见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妇科恶性肿瘤前列,严重威胁女性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在全球女性中,宫颈癌为第三大常见肿瘤,是导致肿瘤相关死亡的第四大病因。据最新统计显示,宫颈癌每年新发生病例约52万,死亡病例约28万,其中86%发生在发展中国家[1]。我国每年新发生病例约14万,并逐渐呈年轻化及上升趋势[2]。随着分子生物学方法在肿瘤发生发展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基因和信号通路被证明与肿瘤的形成相关,其中Wnt/β-catenin  相似文献   

3.
人乳头瘤病毒致癌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宫颈癌发病率居全球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每年约有50万宫颈癌新发病例,其中80%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每年约有新发病例13.15万,占世界新发病例的28.8%.近年来宫颈癌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从原来的40~50岁提前到35岁左右[1].  相似文献   

4.
黄玉红  冯茜茜 《蛇志》2012,24(3):299-301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发生在50岁左右的女性。统计表明,我国每年新增宫颈癌患者10万人左右[1]。近几年国内外报道,宫颈癌发病率及病死率均有明显下降,但有年轻化的趋势,35岁以下的妇女宫颈癌发病率明显上升[2]。目前宫颈癌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5.
宫颈癌发病率居全球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每年约有50万宫颈癌新发病例,其中80%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每年约有新发病例13.15万,占世界新发病例的28.8%。近年来宫颈癌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从原来的40-50岁提前到35岁左右。人  相似文献   

6.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s)是一种嗜人体皮肤和黏膜的DNA病毒,约80%有性行为的女性可能感染HPV。宫颈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女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个常见的恶性肿瘤,高危型HPV感染是其主要致病因素,则宫颈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的妇科恶性肿瘤。HPV感染亦与其他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引起除宫颈癌外的其他泌尿生殖道肿瘤,以及消化道系统、呼吸道系统、眼科、皮肤等其他系统或器官肿瘤。对HPV感染所致肿瘤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肿瘤病因和发生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宫颈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最常见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新发现有数万女性患有宫颈癌这种癌症,越来越多的妇女死于宫颈癌。宫颈癌也是一种预防的肿瘤,其致病因素多种多样,包括初次性生活的年龄、吸烟、HPV、HSV、HCMV、EBV等因素。目前的检测方法有巴氏涂片法、薄层液基细胞学涂片法、宫颈组织活检及宫颈管刮术、HPV-DNA检测、计算机辅助细胞学检测系统等方法可以诊断宫颈癌。早期诊断、早期检查对宫颈癌的预防和治疗具有积极作用,同时降低宫颈癌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宫颈癌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和安全,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正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长,因此早期诊断对于预防和治疗宫颈癌具有决定性的意义。Runx3基因是一个新近发现的肿瘤抑制基因,其低表达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Ki-67抗原是一种贯穿表达于增殖期细胞中的核抗原,其指数可以准确反映细胞的增殖情况。研究表明Runx3及Ki-67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宫颈癌筛查中的细胞学检查及hr-HPV检测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寻求新的筛查方法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将对Runx3及Ki-67在宫颈癌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HPV)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癌因素,此外其他病毒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作者对HPV﹑HSV-2﹑HCMV的感染途径,感染的人群,致癌机制与宫颈癌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宫颈癌Cervical cancer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是威胁女性健康的第二大恶性肿瘤。宫颈癌疫苗是预防宫颈癌发病的有效途径。2019年以前葛兰素史克(GSK)和默沙东(MSD)垄断了全球宫颈癌疫苗药物市场。虽然国内宫颈癌疫苗起步较晚,但在国内创新政策驱动下,20种疫苗已进入临床阶段,特别是由厦门万泰联合厦门大学研发的馨可宁于2020年4月获批上市,它是我国首个自主研发、全球第三个的宫颈癌疫苗。相比较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在宫颈癌疫苗推广力度上还有较大差距,我国9~45岁女性的HPV疫苗接种率不足0.05%。面对HPV疫苗接种覆盖率低,提出了优化HPV疫苗审评审批流程、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提高女性对HPV疫苗的认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宫颈癌Cervical cancer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是威胁女性健康的第二大恶性肿瘤。宫颈癌疫苗是预防宫颈癌发病的有效途径。2019年以前葛兰素史克(GSK)和默沙东(MSD)垄断了全球宫颈癌疫苗药物市场。虽然国内宫颈癌疫苗起步较晚,但在国内创新政策驱动下,20种疫苗已进入临床阶段,特别是由厦门万泰联合厦门大学研发的馨可宁于2020年4月获批上市,它是我国首个自主研发、全球第三个的宫颈癌疫苗。相比较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在宫颈癌疫苗推广力度上还有较大差距,我国9~45岁女性的HPV疫苗接种率不足0.05%。面对HPV疫苗接种覆盖率低,提出了优化HPV疫苗审评审批流程、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提高女性对HPV疫苗的认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约有二十五万新发病人。近年来,发病率还在上升。在我国,肝癌占各种恶性肿瘤第3位,每年约有十万人死于该病。可见肝癌对人民健康的危害极其严重。开展肝癌防治研究,具有重大现实和战略意义。现把最新肝癌文献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妊娠合并宫颈癌约占妊娠期恶性肿瘤的50%,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现就我科治疗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癌,又叫子宫体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在国内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但是,由于生活方式的转变,其发病率在不断升高,并且随着宫颈癌筛查及预防的普及,在发达国家子宫内膜癌的发病人数已经超过宫颈癌,成为女性生殖道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5.
宫颈癌相关blcap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宫颈癌是发展中国家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居女性肿瘤的第二位,已成为危害女性身体健康的最主要杀手[1].过去常认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如HPV16,18等型的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近年众多的研究表明,细胞内遗传因素的改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因此,确定宫颈癌相关基因,从而对从分子水平上了解细胞癌变机制,为宫颈癌的临床诊断、预防、易感性预测及治疗提供分子标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胃癌是全球发病率和致死率较高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 2012年全球胃癌新发病例约95万,导致死亡病例约73万,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1]).在我国,胃癌发病率居所有恶性肿瘤第2位,每年新增病例约67.9万例,导致死亡约49.8万例~([2]).造成胃癌高致死率  相似文献   

17.
刘国权 《蛇志》2015,(2):196-199
<正>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病,约占急性脑血管病的70%,好发于中老年人[1]。在我国每年发病率达120/10万~180/10万,病死率达60/10万~120/10万,已成为继恶性肿瘤后的第2位死亡和主要病残原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1]。其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包括卒中单元(SU)的全面及综合治疗、溶栓治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和其他治疗(康复、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常见、最具有危害性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占全球45%,在恶性肿瘤的年死亡率分别占农村和城市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一和第二位,严重危害劳动人民的健康与生命安全。本研究于2003年7-9月间对武汉地  相似文献   

19.
宫颈癌作为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对生殖道微生态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逐渐认识到多种生殖道炎症与HPV感染及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有显著的相关性,而且细菌性阴道病相关致病菌在介导HPV感染及诱发宫颈病变中也发挥潜在作用。同时乳杆菌是健康女性阴道微环境中最常见的优势菌,对维持阴道微生态平衡及宫颈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因此,维持健康女性生殖道微生态环境对减少HPV持续感染和预防宫颈癌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围绕生殖道微生态与HPV感染及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之间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细胞癌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常见、最具有危害性的恶性肿瘤之一[1,2],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占全球45%,在恶性肿瘤的年死亡率分别占农村和城市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一和第二位,严重危害劳动人民的健康与生命安全.本研究于2003年7-9月间对武汉地区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了危险因素调查,为探索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及制定原发性肝癌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以利于进一步做好市民的卫生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