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5 毫秒
1.
王德生  郭天龙  刘景隆  李波  李春华  陈岩 《生物磁学》2013,(27):5302-5305,5309
目的:观察植物状态患者早期电生理检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反应与后期意识是否恢复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入院220例的植物状态患者分别在患病三个月内进行早期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检查,每项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量化分级评分,并采用Glasgow结局量表(GOS)分别评价植物状态在一年时的意识状态和转归情况,出院的患者进行随访问卷调查,了解其预后情况。结果:植物状态患者早期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的不同表现与预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现越好,其预后就越好。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与植物状态患者意识恢复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可作为早期评价植物状态患者意识转归和预后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2.
微小RNA-7(microRNA-7, miR-7)作为微小RNA家族成员之一,在机体脑部组织中高表达。研究发现,miR-7与机体脑部组织的发育、功能维持和病理进程密切相关,提示其可能是一个对脑部生理、病理发生过程具有重要作用的新调节分子。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miR-7在脑部生理发育和功能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阐明以miR-7为代表的微小RNA分子在脑部发育和生理功能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及为脑部相关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新策略的开发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回顾了心脏电生理方法学和器械进步的早期基石,并阐述了以导管和起搏技术为特点的心内电生理学若干标志性新方法、新领域、新进展。进而展望了心脏电生理方法学的若干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生理联合高频超声检查在上臂桡神经炎诊治中的意义。方法:分析西京医院手外科自2010年12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4例诊断为上臂桡神经炎的患者,男8例,女6例;年龄21~33岁,平均24.6岁;病程2周~1.8年。所有患者进行电生理检查、高频超声检查,确诊后行外科手术治疗及病理检查。结果:电生理检查:2例明确诊断为外侧肌间隔处桡神经完全损伤;5例诊断为外侧肌间隔处桡神经严重损伤;6例诊断为外侧肌间隔处桡神经中度损伤;1外侧肌间隔处可能损伤,由于病史小于3周,建议随访。高频超声检查:6例为Ⅰ型,神经长段均匀肿胀,回声减低;8例为Ⅱ型神经一处或多处缩窄,缩窄两端肿胀,回声减低,呈漏沙或腊肠样变。其中Ⅱ型中有一例呈局部多处缩窄。本组患者经手术探查及术后病理证实两者联合检查诊断率可达100%。结论:电生理联合超声检查,可提高上臂桡神经炎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微弱电刺激对失眠者睡眠状况及睡眠脑电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睡眠是由脑内亿万神经元同步振荡所刻划的观点[1],及各种电刺激对动物睡眠影响的实验[2,3],设计了用特定θ频率的正弦波微弱电流,刺激失眠病人颈部安眠2穴,以观察其对受试者脑电频率的客观影响。其结果是刺激后失眠病人由醒到2期的脑电记录中,θ波逐渐增加,增加了病人的总睡眠时间。这启示我们这种脑部的特殊频率微弱电流刺激,可能有引起脑部神经元群的共振现象,改变了受试者脑电中频率成分的分布特征,从而有助于失眠的治疗。这一现象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  相似文献   

6.
用冠状动脉Harris二期结扎并部分再灌注法及心肌梗塞恢复期的心脏程控刺激技术(PES),进行心电生理检查并诱发与终止室性心动过速(VT)和心室纤颤(VF),建立了狗心肌缺血/再灌注后VT/VF的在体心脏电生理学研究方法,对该方法的可靠性、实用性及其临床相关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狗心肌缺血/再灌注5~8d后用PES能可靠地、重复地诱发出VT/VF,再灌注的梗塞心肌是其电生理异常的病理基础,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是一种有价值的电生理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
房室结多径路在临床中常见,其食道电生理有较典型特征,如多种频率心动过速。我们发现一例食道调搏存在两种频率心动过速患者,第一次在右延伸处成功慢径改良后较长时间不能发现另一条慢径存在,40分钟后另一条慢径才表现并于左延长处成功消融。提示如食道电生理发现存在多径路时心内电生理一定要多次重复检查,必要时延长观察时间,力争一次完整消融多条径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研究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ansis(Meyen)脑部的形态结构及其三维重建模型。采用石蜡包埋切片,在光镜下观察了东亚飞蝗脑部的形态结构,其由前脑、中脑和后脑3部分组成。为了获得整只蝗虫的连续、完整的图像数据集,采用冰冻切片技术将冰冻包埋剂(OCT)包埋的飞蝗成虫做连续切片。然后利用图像处理方法对飞蝗脑部的连续切片进行配准、分割,再用三维重建软件Image-Pro Plus(IPP)对分割后的脑部二维图像序列进行三维重建,构建出的飞蝗脑部三维结构模型可以任意旋转,能从不同角度观察。其结果为蝗虫生理和防蝗治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寻找客观标记物是精神医学研究最重要的课题之一,近期融合了循证医学的神经电生理研究为此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并取得了较为可观的研究成果,然而现有的研究结果仍然存在较多争议,难以取得一致共识.本文全面总结和归纳了结合以元分析(meta-analysis)为代表的循证医学方法和以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为代表的神经电生理技术的精神障碍相关脑电研究成果,将事件相关电位划分为早期和晚期成分,并结合定量EEG分析,从感知加工、认知控制、情绪反应和社会认知等不同认知过程出发,系统分析和评述了精神障碍患者及高危人群的神经认知功能异常情况.我们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从早期到晚期的各种感知、情感和社会认知方面的缺陷,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者存在从早期到晚期的认知控制缺陷,焦虑和强迫障碍患者则存在早期的认知控制缺陷,而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者则存在早期的感知加工和社会认知缺陷.此外,反映注意资源分配和认知加工速度的P300异常特征跨越了多个诊断类型,这表明该脑电成分可能反映了精神障碍的一般性认知缺陷.未来研究可利用多中心大样本数据库探寻精神疾病的神经电生理客观标记物,并融合先进的多模态精神影像技术和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方法,进一步增强精神障碍生物标记物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脑部靶向给药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于脑部毛细血管与脑组织之间的血脑屏障是一层难以通过的生理屏障 ,能够阻挡大多数外源物质进入脑内。临床上采用的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大多是能够扩散通过血脑屏障的小分子脂溶性物质 ,而这类药物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 ,很多疾病的诊断、治疗需要大分子、水溶性物质。传统的将这类大分子药物导入脑部的方法效果差、危险性大 ,因此近年来针对能够通过血脑屏障脑部靶向给药技术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综述了近年来国际上使用嵌合肽、免疫脂质体及纳米粒子解决脑部靶向性给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视觉电生理技术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闪光视网膜电图的明视负相反应、图形视网膜电图、多焦视诱发电位等视觉电生理技术在青光眼早期诊断的最新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2.
美国加里福尼亚Scripps研究所和新墨西哥大学医学院及退伍军人管理局医学中心合研制成一种新的医学成像像技术—磁源成像(Magnetic Source Imaging,MSI)系统。MSI是一种追踪人体内微弱的生物电信号的技术。无论是脑还是肌肉组织在正常动时都会发出电信号。例如,当一位接受MSI检查的患者动一个手指,他头上的MSI探测器就能测出脑部发出的导致该动作的电信号。与现在所有检测技术不同的是,MSI扫描图不仅能显示脑的结构,尚能标明脑的不同部位的功能。而计算机x线断层(CT)或磁共振  相似文献   

13.
现代的神经功能成像方法,比如PET、fMRI都是利用与活动相关的血液上的动力变化来间接取得脑部诱发电活动的。然而,在神经科学与生理学中,无损伤的大脑功能光子学检测技术正展现出它的优势而逐渐成为重要的神经成像方法[1],其中内源信号在大脑活动光学成像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近年来内源信号各成分及其光学特性的研究做一概述,探讨内源信号所揭示的生理过程,并提出其在脑研究领域中还有待深入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及脑部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主要疾病致死原因和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振动训练可作为心血管及脑部疾病的有效干预手段,其主要通过调节人体血压与心率、血管阻力与血流量、神经结构与功能,改善代谢综合征、心血管及脑部疾病患者心功能和认知及运动功能,延缓疾病发展进程;其机制涉及到增强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和自主神经功能,抑制机体过度炎症和氧化应激,提高机体细胞因子水平等方面。该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归纳总结振动训练对心血管及脑部疾病的防治效应及相关机制,为振动训练在心血管及脑部疾病临床预防和康复的应用提供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性化诊断在心内科电生理检查中的价值。方法:以200例该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常规诊断,后者人性化诊断,对诊断效果予以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如抑郁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满意度也较高。结论:在心内科电生理检查中,人性化诊断具有一定的优势,不仅能提高诊断质量,而且能够降低诊断风险,同时还能够保证治疗效果,因而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在瑞金医院举办——2008上海心脏节律论坛之际,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专业委员会于2008年于12月7日上午在瑞金医院科技楼召开学术会。来自全国及上海的电生理同行,包括上海起搏与电生理界的老前辈约200人出席本次学术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瞬目反射对老年人脑干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神经电生理检查方法对100例老年人(50例健康受试者、50例脑干梗死患者)进行BR检测。确定BR正常值,记录各组潜伏期和波幅的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并对50例脑干梗死患者行MRI检测,比较MRI与BR对脑干梗死的诊断阳性率。结果:健康对照组BR各波潜伏期的平均值分别是R1为10.9 ms、R2为30.4 ms、R2'为29.5 ms,波幅的平均值分别是R1为306.3μv、R2为276.7μv、R2'为257.8μv。脑干梗死组中有44例BR异常,其中6例中脑梗死患者BR正常;36例桥脑梗死患者BR完全异常;8例延髓梗死患者R1正常,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BR与MRI检查对脑干梗死的诊断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瞬目反射是一种早期诊断脑干梗死的有价值的临床电生理方法,相对于传统MRI检查,其诊断率稍低,但能敏感地反应脑干尤其是脑桥的病变情况,对定位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神经电生理信号多道同步采集和分析系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Peng LH  Wu HX  Zhuang J  Ying SJ  Han D  Liu WZ  Tang JQ 《生理学报》2001,53(1):79-82
单细胞多点同步记录技术在国内外已经被广泛应用,但在国内仍缺乏与国产或日产细胞电生理记录仪器相匹配的多通道同步生物电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本文介绍了新近研制的可进行双通道甚至晚多通道细胞电生理信号采集的神经细胞电生理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及其关键技术及实现方法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9.
ERA—2250诱发电反应仪是临床和科研中常用的电生理测试仪,它具有高精度高速(100kc)的模数转换功能,在听力学检查,耳神经学的诊断以及各种诱发电反应检查中,能获得清晰稳定的反应波。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测得的波形和参数的数据不能储存起来,故而无法对波形进行频谱,功率谱以及其它分析研究。在颅脑肿瘤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用脑干诱发电位技术进行监测,有大量的波形和参数需要储存和分析处理,ERA—2250在这时就显得力不从心。为弥补此不足,摸索将微机与之连接通讯,使其更臻完美,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对鼠耳蝠出生后不同时期进行纯音暴露,采用常规电生理不方法研究出生后早期声音暴露出蝙蝠中脑下丘听神经元频率调谐特性发育的影响及影响的临界期。结果表明,出生后第1,3周开始声暴露的实验组,其神经元调于暴露声频段的数量较对照组和出生后第5周开始声暴露的实验组明显增多,且音调筑构出现扭曲,神经元频率调谐曲线的Q10-dB值也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