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3 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孕妇的妊娠结局,对母体造成的影响,抗甲状腺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分娩方式。方法:对23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孕妇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观察该病对孕妇的影响,对母儿造成的不良结局。结果:23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孕妇合并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2例,中度4例,重度2例。合并心衰6例,合并胎膜早破5例,胎盘粘连2例,甲状腺危象1例,胎盘早剥1例,产后出血1例,前置胎盘1例。23例甲状腺功能亢进顺产6例,产钳1例,胎头吸引1例,剖宫产15例。出现早产9例,其中5例为医源性早产。胎儿宫内窘迫6例,死胎1例。结论: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常危及母婴健康,为降低母儿风险,孕前需很好地控制病情,孕期密切监控,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进行分析,探讨其对母儿的影响,及孕期筛查甲状腺功能有无意义。方法:对我院26例妊娠合并甲减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6例妊娠合并甲减病例中有1例早产(孕33周),其余25例患者维持至足月妊娠,其中剖宫产17例(65.38%),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5例(19.23%),妊娠期糖尿病3例(11.53%),羊水胎粪污染3例(11.54%),新生儿无先天性甲减。经过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的剖宫产率,糖尿病发生率、高血压疾病发生率、羊水粪染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增加;但两组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多种妊娠并发症的发病率高于正常孕妇,应加强对妊娠甲减的早期筛查及治疗,可有效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减少先天性甲低的出生。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了解妊娠期妇女甲状腺功能的筛查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产前检查的4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早期妊娠78例、中期妊娠146例、晚期妊娠176例,同期健康体检合格妇女120例为对照组。比较妊娠妇女和对照组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T3(FT3)及游离T4(FT4)水平,并分析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者妊娠不良结局发生情况,并分析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400例孕妇中,亚临床甲减62例、临床甲减5例、亚临床甲亢16例、临床甲亢2例,甲状腺疾病合计85例。孕早期TSH低于孕中期及孕晚期,FT3浓度高于孕中期及孕晚期,FT4浓度高于孕中期及孕晚期,孕中期及孕晚期TSH水平高于对照组,孕中期及孕晚期FT3、FT4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流产次数、碘摄入量、吸烟组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率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30岁、流产次数≥2次、碘摄入量≥150 μg/d为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组妊娠不良结局合计率高于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正常组(P<0.05)。结论:加强对妊娠期妇女甲状腺功能的筛查和高危因素的管理能够预防不良妊娠结局,达到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不同种类心脏病患者的母儿预后.方法:对我院2002年3月至2012年5月间收治的812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研究的470例妊娠合并先心病患者平均年龄为30.0±4.7岁,101例妊娠合并风心病患者平均年龄为30.1+ 4.8岁,241例妊娠合并其它心脏病患者平均年龄为29.1+ 4.5岁.470例妊娠合并先心病患者初产妇为425例,101例妊娠合并风心病患者初产妇为74例,241例妊娠合并其它心脏病患者初产妇为200例.三组患者的心脏病史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并发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妊娠合并先心病和风心病从2002年到2012年每年的发病均呈递增的趋势;妊娠合并其它心脏病的发病高峰在2007年至2010年.3).妊娠合并先心病组同妊娠合并风心痛组及妊娠合并其它心脏病组的新生儿不良结局的比较结果中,新生儿死亡及早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窒息、低体重儿、脐绕颈、胎儿窘迫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在母亲妊娠结局方面,三组的剖宫产、胎盘残留、产褥病率及脐带异常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心律失常及其它并发症比较,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妊娠合并不同心脏病患者的母儿预后的影响有待更多研究,加强孕前心脏病史的管理可以显著改善母儿预后,临床上应重视合并心脏病孕妇的孕前咨询、产前检查和孕期保健,强调对其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进行多学科、规范化管理,割宫产是较为安全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丙基硫氧嘧啶(PTU)影响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孕妇甲状腺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0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10例妊娠合并甲亢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对照组52例。观察组予PTU每天300 mg口服,对照组确诊后未能定期检测甲状腺功能而自行停药,或拒绝PTU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TT3、TT4、FT3、FT4、TSH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早产或流产、剖宫产、妊娠高血压、心力衰竭、重度子痫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足月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围生儿发生胎儿窘迫、低体重儿、新生儿甲亢、转入NICU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规范的PTU治疗能很好地改善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孕期甲状腺功能,减低甲亢对孕妇及新生儿的危害,改善妊娠结局,且对新生儿畸形率无显著的影响,是一种相对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恶性肿瘤在诊治过程中的临床表现,探讨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查阅2005年至2011年9月于我院住院治疗患者病历,收集妊娠合并恶性肿瘤疾病患者10例在入院诊断、治疗经过中的相关资料.结果:10例患者中9例在终止妊娠前确诊,3例孕妇死亡,5例在随访中,2例失访;10例胎儿中有生机儿5例,其中1例放弃,在可随访的3例新生儿生存状态良好.结论:妊娠合并恶性肿瘤疾病的临床确诊及及时治疗对妊娠结局会造成影响,妊娠结局与肿瘤分期及孕周相关,应在产前进行常见恶性肿瘤疾病的筛查,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对妊娠及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从2011年1月到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妊娠合并甲亢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作(40例未治疗,70例接受治疗)和90例正常健康孕妇的临床资料,记录三组孕产妇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比较其结果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未治疗组妊娠不良结局及围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均高于治疗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甲亢可给母婴带来严重危害,早期进行规律化治疗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龙玉  唐卉 《蛇志》2013,25(2):219-221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在甲状腺激素合成过程中催化碘离子氧化、酪氨酸碘化及碘化酪氨酸偶联,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关键酶.TPOAb是TPO的特异性抗体,TPOAb与TPO结合后可抑制TPO活性,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甚至导致甲状腺疾病发生.国外文献报道,妊娠期妇女TPOAb阳性率为15.3%~16%[1];国内研究显示,妊娠前半期TPOAb阳性率为9.17%[2].目前有大量研究证实,甲状腺功能异常的TPOAb(+)孕妇自然流产、早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子痫前期及后代智力减低等发病率较阴性者明显增高,但TPOAb对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孕妇及后代智力的影响还存在较大的争议.现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对妊娠、妊娠不良结局及后代智力发育影响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合并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3例ICP合并GDM孕妇为ICP+GDM组,将同期住院分娩的69例单纯ICP孕妇归为ICP组,对两组孕妇的母儿结局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孕妇的子痫前期、胎膜早破、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ICP+GDM组孕妇围产儿Apgar小于7分、新生儿肺炎、早产发生率明显高于I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CP+GDM组孕妇围产儿平均出生体重低于I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将进一步加重围产儿不良结局,对于此类孕妇,应加强监护和管理,适时终止妊娠,以改善围产儿结局。  相似文献   

10.
妊娠贫血对产科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妊娠中、晚期贫血的发生率及其对产科结局的影响。方法:对951例孕妇产前及产后血红蛋白(Hb)检测结果与产科结局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Hb<100g/L的孕妇为贫血组,Hb≥100g/L的孕妇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对孕中期及孕晚期贫血与产科结局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孕中期贫血导致孕晚期贫血、产后贫血、早产、过期妊娠、胎盘功能欠佳发生率增加(P<0.05)。孕晚期贫血导致产后贫血、早产、低体重儿的出生、胎盘早剥发生率增加(P<0.05),孕晚期贫血可增加妊高征、死胎、胎膜早破的发生率(P>0.05)。双胎妊娠增加妊娠贫血的发生率。结论:妊娠中、晚期贫血对产科结局有不良影响,应加强妊娠期贫血的防治,从妊娠中期常规补铁,降低妊娠期贫血的发生率,保障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甲状腺功能障碍是孕期比较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找出孕期最常见的甲状腺功能障碍以及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1日至2009年1月1日在我院行产前保健的中孕期孕妇1000例。详细记录各项检查结果,TSH水平检测,TSH筛查异常的孕妇测定其游离T4水平并详细记录直至胎儿出生。结果:甲状腺功能障碍孕期比较常见,其中孕妇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6.40%)和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4.40%)最为常见,合并临床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的产妇更容易发生妊娠期高血压(20.5%)和TUGR(13.6%),患有亚临床甲状腺机能减退症和亚临床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产妇发生贫血的几率比较大,分别为14.1%和22.2%,并且有统计学意义。临床甲状腺机能亢进的产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明显增高33.3%,亚临床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的产妇因胎儿宫内窘迫而行剖宫产的几率明显增高(23.4%,p<0.05),而且发生早产的风险同样增加9.4%。结论:甲状腺功能障碍孕期常见,尤其是及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6.40%)。对孕妇及胎儿的不利影响比较明显,孕前检测甲状腺功能极为必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干预治疗对不同TSH水平的妊娠期亚临床甲减合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Ab)阴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产科分娩孕妇诊断为亚临床甲减且TPOAb阴性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根据2011年(S1标准)及2017年(S2标准)美国甲状腺协会(ATA)指南对妊娠合并亚临床甲减推荐诊断的TSH水平不同分组,A组(4 m IU/LTSH10.0 m IU/L)131例,B组(TSH4 m IU/L,在T1期TSH2.5 m IU/L,T2、T3期TSH3.0 m IU/L)326例,根据是否接受左甲状腺素钠片(商品名:优甲乐)治疗,分为治疗组(295例)、未治疗组(194例),同时选取TPOAb阴性且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孕妇(306例)作为对照组。结果:(1)依据S1、S2诊断标准,妊娠合并亚临床甲减的发生率分别为13.57%、3.6%,治疗率分别为39.67%、51.34%,不同诊断标准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孕妇中,未治疗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贫血、流产、早产、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均高于治疗组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治疗组胎盘早剥、胎膜早破、胎儿畸形、低体重儿的发生率虽高于治疗组及对照组,但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B组孕妇未治疗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贫血、流产、早产、胎儿窘迫、胎盘早剥、胎膜早破、胎儿畸形、低体重儿的发生率虽高于治疗组及对照组,三组及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青岛地区TPOAb阴性的妊娠期亚临床甲减孕妇,4.0 m IU/LTSH10.0 m IU/L时,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能明显改善其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死胎的病因及终止妊娠的方式。方法:收集我院住院分娩的死胎病例23 例,对孕妇一般资料、死胎发生原因、终 止妊娠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死胎发生孕妇中,年龄>36 岁者最多,共8 例,占34.8%,孕周在28-36+6 周的孕妇数最多,共 10 例,占43.5%,初产妇17 例,占73.9%,有流产史孕妇9 例,占39.1%;②在所有病因中,脐带因素占比最大,共11 例,占47.8%, 其次为胎盘因素和母体因素,各5 例,各占21.7%,胎儿原因与不明原因各2 例,各占8.7%;③在对终止妊娠方式的选择上,施行 羊膜腔穿刺引产例数最多,共13 例,占56.5%,其次为剖宫产,共5 例,占21.7%,米索流产3 例,占13.0%,自娩患者2 例,占 8.7%。结论:脐带因素为造成死胎发生的主要原因,其次为胎盘因素及母体因素,应对孕妇进行全面的孕期检查及孕期健康教育, 以减少死胎的发生,并选择合适的终止妊娠方式以减轻孕妇痛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肺炎及甲型H1N1流感的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2例妊娠合并肺炎及7例妊娠合并甲型H1N1流感的情况,包括对年龄、孕周、病情、其他合并症、辅助检查、治疗情况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经治疗后治愈14例,死亡5例,均为晚期妊娠,其中4例合并重症肺炎,1例合并重度子痫前期。12例妊娠合并肺炎者,死亡3例,治愈9例;7例妊娠合并甲型H1N1流感者,死亡2例,治愈5例。结论:妊娠合并肺炎及甲型H1N1流感者,病情控制越及时,母儿结局越好,若病情不见好转,应尽早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梅毒的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5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管理随访的90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90例中足月产74例,早产4例,在孕4例,自然流产1例,终止妊娠7例,妊娠成功率91.1%。结论:妊娠合并梅毒威胁着孕妇和胎儿的健康,认真做好孕期梅毒筛查,早发现,早治疗有助于提高干预效率。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乙肝病毒(HBV)感染患者血清脱氧核糖核酸甲基转移酶1(DNMT1)、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蛋白-3(TIM-3)与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病毒载量和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6例妊娠合并HBV感染患者为HBV感染组,根据HBV-DNA病毒载量分为阳性组56例和阴性组130例,根据妊娠结局分为结局不良组和结局良好组,另选取同期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孕检的150名健康孕妇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DNMT1、TIM-3水平。比较HBV感染组与对照组、阳性组与阴性组血清DNMT1、TIM-3水平。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合并HBV感染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DNMT1、TIM-3水平对妊娠合并HBV感染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BV感染组血清DNMT1、TIM-3水平升高(P<0.05)。与阴性组比较,阳性组血清DNMT1、TIM-3水平升高(P<0.05)。186例妊娠合并HBV感染患者妊娠结局不良发生率为55.38%(103/186)。单因素分析显示,妊娠结局不良与HBV感染孕周、HBV-DNA病毒载量、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DNMT1、TIM-3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V-DNA病毒载量阳性和DNMT1>34.94 ng/mL、TIM-3>18.96 pg/mL为妊娠合并HBV感染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DNMT1、TIM-3水平单独和联合检测预测妊娠合并HBV感染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8、0.791、0.870。结论:妊娠合并HBV感染患者血清DNMT1、TIM-3水平升高与HBV-DNA病毒载量阳性和妊娠结局不良密切相关,血清DNMT1、TIM-3水平联合对妊娠合并HBV感染患者妊娠结局预测价值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盘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内皮素-1(ET-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间济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0例。根据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分为血糖控制不良组(A组)40例和血糖控制良好组(B组)40例,另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孕妇40例为C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胎盘中HIF-1α、ET-1及VEGF的表达情况,观察各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并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盘中HIF-1α、ET-1及VEGF的表达与妊娠结局相关性。结果:A组孕妇胎盘中HIF-1α、ET-1及VEGF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B组与C组,B组HIF-1α、VEGF的阳性表达率高于C组(P0.05)。A组羊水过多、巨大儿、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均高于B组与C组,胎儿窘迫、妊娠高血压的发生率高于C组,B组胎儿窘迫、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妊娠高血压的发生率高于C组(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可得,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盘中HIF-1α、ET-1及VEGF的表达与妊娠高血压、产后出血、巨大儿、羊水过多、胎儿窘迫等不良妊娠结局呈正相关(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盘中HIF-1α、ET-1及VEGF呈高表达,其表达会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糖化白蛋白(GA)、内脂素(Visfatin)、摄食抑制因子-1(Nesfatin-1)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并分析导致妊娠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GDM患者作为观察组,同一时间段选择来我院行孕检的9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血清中Visfatin、Nesfatin-1、GA、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Visfatin、Nesfatin-1、GA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结局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的GA、Visfatin、Nesfatin-1、HOMA-IR高于对照组,HOMA-β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GA、Visfatin、Nesfatin-1与HOMA-β呈负相关,而与HOMA-IR呈正相关(P<0.05)。观察组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妊娠不良结局与分娩年龄、居住地、糖尿病家族史、产前体质量指数(BMI)、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流产史、分娩史、甲状腺功能情况、产次、FPG、FINS、GA、Visfatin、Nesfatin-1、HOMA-IR、HOMA-β有关(P<0.05),而与文化程度、单/双胎妊娠、孕次无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为城市、产前BMI≥28 kg/m2、分娩年龄≥35岁、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GA≥13%、Visfatin≥82mmol/L、Nesfatin-1≥9 μg/L、流产史、甲状腺功能异常是导致GDM产妇妊娠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GDM患者中存在GA、Visfatin、Nesfatin-1高表达,且与胰岛素抵抗明显相关。GDM产妇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较高,受分娩年龄、居住地、产前BMI、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流产史、GA、Visfatin、Nesfatin-1、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多种因素影响,可考虑针对上述患者采取相关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9.
缪嘉燕  赵亭亭  方敏  王瑞东  李霞 《生物磁学》2014,(6):1121-1123,1158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孕妇妊娠结局和胎儿健康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 年8 月~2012 年12 月在我院分娩的184 例GDM 患者及200 例健康孕妇的临床资料,并对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GDM 组妊高症35 例(19.0%)、羊水过多17 例(9.2%)、早产21 例(11.4%)、产后出血14 例(7.6%)、产褥感染12 例(6.5%),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DM组中发生巨大儿48 例(26.1%)、新生儿低血糖31 例(16.8%),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高(P<0.05),而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3.3%)也较对照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剖宫产141 例(76.6%),阴道产43 例(23.4%),剖宫产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GDM对孕妇的妊娠结局有不利影响,孕妇应加强孕期保健,规范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维生素D水平对血糖和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探讨补充维生素D对妊娠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妊娠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孕24~28周)142例,采用连续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医学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医学治疗的基础上补充维生素D,治疗周期均为2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激素(FT4)、25-羟基维生素D(25-OH-D)及血钙(Ca2+),计算两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并作比较。结果:25-OH-D不同水平组FBG、HbA1c、TSH、血清Ca2+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5-OH-D水平与FPG、HbA1c、TSH水平呈负相关,与Ca2+水平呈正相关;不同水平组FT4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甲状腺、维生素D、血清Ca2+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较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FPG、餐后2 h血糖、HbA1c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TSH水平较治疗前降低,FT4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TSH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4升高程度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5-羟基维生素D(25-OH-D)、血钙(Ca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25-羟基维生素D(25-OH-D)、血钙(Ca2+)升高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早产、巨大儿和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D对血糖和甲状腺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补充维生素D可提高妊娠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