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实验猴细菌性感染疾病脏器病理改变的观察和分析,完善实验猴病理检测资料,为实验动物病理检测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取86例实验猴按5种必检细菌性感染疾病(沙门菌病;志贺菌病;结核杆菌病;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空肠弯曲菌病)病原种类分组,对脏器标本进行病理剖检,HE染色观察记录病变,建立实验猴必检细菌性疾病病理检测资料。结果病理检测结果显示:沙门菌病表现为伤寒肉芽肿,结核杆菌病表现为结核肉芽肿,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表现为纵行溃疡、急性炎及化脓性肉芽肿;志贺菌病、空肠弯曲菌病表现为急性炎和表浅溃疡。结论感染5种必检细菌的实验猴分别表现出不同的病理变化,病理检测对疾病的分析诊断有重要价值,检测结果补充了实验猴细菌性疾病病理检测资料,为制定实验动物病理检测指南提供了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2.
实验动物细菌学质量控制标准是评价实验动物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在分析发达国家实验动物质量标准的基础上,结合目前的检测现状,对我国实验动物细菌学监测标准在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频率、取样要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实验动物科学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法规标准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推动了实验动物质量的提高。国家标准是实验动物依法管理、质量检测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实验动物国家标准体系建设一直是实验动物行业发展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实验动物呼吸系统主要器官的组织学特征,为制定实验动物病理检测标准、以及毒理学、新药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实验动物质量国家检测标准检测合格的恒河猴30只、昆明小鼠20只、SD大鼠20只、日本大耳白兔18只、比格犬16只、树鼩20只。除昆明小鼠采用颈椎脱臼致死外,其余动物麻醉后放血处死和病理解剖,对气管、肺脏进行病理大体检查和取材,常规病理制片,进行HE染色、特殊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显微镜下观察气管、肺脏的组织结构和细胞结构异同。结果 (1)实验动物气管上皮杯状细胞有差异:恒河猴、比格犬、日本大耳白兔杯状细胞较多,大鼠、小鼠、树鼩则较少或无。上皮分泌的黏液类型以中性黏液为主,比格犬杯状细胞分泌的黏液类型有中性黏液和酸性黏液。(2)实验动物黏膜下腺泡分布有差异:比格犬黏膜下层的腺泡最多,恒河猴、大鼠、小鼠、树鼩腺泡数量偏少,日本大耳白兔黏膜下层的混合腺泡最少。(3)实验动物的肺内支气管分支有差异:比格犬、恒河猴、日本大耳白兔由叶支气管、段支气管、小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和呼吸性细支气管组成,树鼩、大鼠、小鼠只由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和呼吸性细支气管组成。(4)实验动物细支气管组织结构有差异:恒河猴、比格犬的细支气管平滑肌为完整环形平滑肌层,没有缺失,而大鼠、小鼠、树鼩及日本大耳白兔的细支气管平滑肌薄或缺失。恒河猴、树鼩、大鼠细支气管有少量杯状细胞,其余实验动物均无杯状细胞。(5)实验动物Clara细胞形态有差异:比格犬Clara细胞呈立方形,其余动物呈柱状。结论实验动物呼吸系统组织结构的质是相同的,差异在于量的不同。研究人员在制定病理学检测标准、实验研究、药物安全性评价时应予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5.
20 0 3年 10月 12~ 19日 ,实验动物微生物检测技术培训班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国家实验动物微生物检测中心 )举办。在目前已经建立并开展检测工作的 15个省级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中 ,来自 14个省级检测机构 (除湖南省外 )共 2 8名检测人员参加了培训。国家科技部条财司副处长于海英高级工程师、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副所长王军志博士、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主任 (项目管理专家 )荣瑞章研究员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所长秦川教授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词。此次培训班是国家科技部以项目《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标准与体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科委颁布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下简称《条例》),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实验动物的法规。《条例》的发布与实施,是国家加强对实验动物的宏观管理、提高实验动物科学水平及实验动物质量的重要措施。为保证《条例》的实施,国务院有关部门还将在技术监督方面制定统一的检测标准,逐步推行实验动物合格认证制度。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在生命科学研究中许多研究均要借助动物实验以探索生物的进化、揭示遗传的奥秘、研究疾病的病因、阐明衰老的机理;在监测公害和环境污染,生产和检定药品、生物制品、食品、化妆品,以及国…  相似文献   

7.
洞庭湖栖居的东方田鼠是目前所知的唯一对日本血吸虫感染有特殊抗性的啮齿类哺乳动物,受到了学者们重视并长期对它进行了实验动物化工作,规范实验东方田鼠的生产和应用并制定东方田鼠地方质量和检测标准具有实际意义。本文对东方田鼠地方标准制定的必要性和意义、标准制定的原则和依据进行了阐述;比较了其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简介了标准编制的具体步骤;说明了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采标程度;国内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以及作为推荐性标准的建议及其理由等。  相似文献   

8.
在遗传学及其他生命科学研究领域, 实验用鱼已成为一类应用越来越广的实验动物, 但是尚缺少标准化的质量控制标准和监管。在我国, 实验动物实行严格的许可证制度和质量监督制度。实验用鱼遗传质量控制标准是实验用鱼质量控制的基础。为了规范实验用鱼的遗传质量, 避免实验用鱼种质退化、遗传漂移, 导致实验结果误差, 开展了本标准的研究。依据《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参考国内外实验用鱼遗传学相关的研究成果, 结合我国实验用鱼生产和使用的实际情况, 在全面收集、分析实验数据和广泛征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 以实验用斑马鱼和剑尾鱼遗传质量控制为规范对象, 研究制定了实验用鱼遗传质量控制标准, 供科研工作者参考、讨论。本标准对实验用斑马鱼和剑尾鱼的遗传分类及命名原则、实验用鱼的繁殖方法、近交系和封闭群的遗传质量监测进行了规范。新标准将为实验用鱼的使用和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实验动物质量直接影响科研数据的准确性,通过定期微生物检测,可对实验动物质量进行控制,因此对检测结果进行质量控制是对检测工作进行日常管理和监督的有效和必要的手段。实验室通过总结近年检测工作经验,对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工作进行探讨,为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提供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10.
实验动物标准化由实验动物生产条件的标准化、实验动物质量标准化、动物实验条件的标准化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饲养管理规范化和动物实验规范化几个部分组成。实验动物法制化管理是实验动物标准化的保证。动物实验是医学生物学必需的是实验手段之一,用标准的实验动物进行标准的动物实验是科研实验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1.
实验动物病毒学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频率等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简要介绍国内外常用实验动物病毒检测的内容和方法。结合目前我国实验动物病毒检测实际工作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实验动物血清中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保证微生物质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方法采用微生物抑制法,用嗜热脂肪芽孢杆菌作为指示菌,对1640份实验动物血清进行抗生素残留检测。并与Premi@Test抗生素检测试剂盒进行比对。结果在受试样品中,检测出小鼠、大鼠、豚鼠、兔和犬的血清中存在抗生素残留,阳性率分别为27.2%、16.4%、39.9%、23.7%和47.6%。抽取82份血清和18份阴阳对照品,与Premi@Test检测的结果相比较差异不显著(X2=16.680,P〉0.05)。血清中抗生素的残留与DHL琼脂平皿的菌落生长有一定相关性(X2=9.939,P〈0.05)。结论本研究采用嗜热脂肪芽孢杆菌作为指示菌的微生物抑制法,能够对动物血清中的抗生素进行检测,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重复性,成本低,操作简便。为实验动物体内抗生素残留检测和微生物学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实验动物的健康状况对科学研究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为了保证实验用鼠的健康质量,自从2009年起本实验室对北京市多家实验动物单位的实验用鼠进行了病理学抽检,从病理学的角度来调查北京市部分实验鼠的主要脏器的情况。方法我们主要对实验鼠的心、肝、脾、肺、肾、大肠和小肠进行取材,通过甲醛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冰冻切片油红“O”染色、PAS染色等方法对实验用鼠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根据病理学的调查结果,部分实验动物在以肝脏和肾脏为代表的器官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变。结论结合对实验鼠的微生物学检测,分析认为,北京市的啮齿类实验动物中几乎无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的阳性感染个体,对人、动物及周围环境无明显危害;但是少部分实验鼠在临床上出现一定程度的病理学异常。  相似文献   

14.
PCR技术应用于实验动物皮肤病原真菌检测,方法简单、省时。但是,真菌的DNA提取较为困难。本文推荐一种既简单又经济快速的提取皮肤真菌DNA的方法,并能成功用于实验动物皮肤病原真菌质量检测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随即扩增多态性方法(RAPD)、微卫星方法(STR)与生化标记方法对近交系小鼠遗传质量检测的差异,为近交系动物遗传质量控制提供一种分子生物学方法。方法提取近交系小鼠BALB/c基因组DNA,用6条RAPD引物和20对STR引物对其进行PCR扩增,用生化标记法检测13个位点。结果在6条RAPD引物中,引物2(p2)、引物3(p3)、引物5(p5)和引物6(p6)这四条引物扩增的条带出现差异,表现为不同的RAPD图谱;在20对STR引物中,引物2、4、10和11,这四对引物扩增的条带出现差异,表现为不同的STR图谱;13个生化标记位点中,过氧化氢酶-2(Ce-2)等6个生化位点发现杂合基因。结论RAPD和STR可用于验证生化标记方法的实验结果,并用于保证近交系动物的遗传质量。  相似文献   

16.
The present study contains information about proper microbiological monitoring of laboratory animals' health and the standardization of microbiological monitoring methods in Korea. Microbiological quality control for laboratory animals, composed of biosecurity and health surveillance, is essential to guard against research complications and public health dangers that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adventitious infections. In this study, one hundred and twenty-two mice and ninety rats from laboratory animal breeding companies and one animal facility of the national universities in Korea were monitored in 2000-2003. Histopathologically, thickening of the alveolar walls and lymphocytic infiltration around the bronchioles were observed in mice and rats from microbiologically contaminated facilities. Cryptosporidial oocysts were observed in the gastric pits of only conventionally-housed mice and rats. Helicobacter spp. infection was also detected in 1 of 24 feces DNA samples in mice and 9 of 40 feces DNA samples in rats by PCR in 2003, but they were not Helicobacter hepaticus. This paper describes bacteriological, parasitological, and virolog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animals.  相似文献   

17.
18.
H Sato  H Miyata 《Jikken dobutsu》1986,35(2):189-192
Indirect fluorescent antibody method was applied for a detection of 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 virus (LCMV) antibody in colonies of laboratory animals in Japa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ntibody exist in SPF mice (3/152, 2.2%) and conventional mice (30/539, 5.6%) with the titers ranging from 1:10 to 1:160. The antibody was also detected in 2.2% (2/89) of Syrian hamsters, and 2.9% (2/68) of Apodemus agrarius, 21.4% (3/14) of Japanese harvest mice which have been maintained as laboratory colony for several years. However, the antibody was not demonstrated in Mongolian gerbils, Suncus murinus, guinea pigs and rats, thus far.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LCMV infection is present in laboratory animals in Japan, and pointed out the importance of microbiological monitoring for LCM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