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原生动物1.“方宗熙同志编著的初中动物学上册41页,图18赤痢变形虫,有两条交叉的弧线,这弧线内是不是表示外浆?”(1953年,1—2月号,43页,方宗熙答)2.“初中动物学(东北人民出版社)讲的疟虫的生活史,是先在人体呢还是先在疟蚊体?怎样解释才适当?”(1953年3—4月号,128页,冯兰洲答)3.“初中动物学上册38页疟疾先发冷后发热是什么原因?”(1953年,6月号,208页,洪式闾答)4.“初中动物学上册原生动物章内说:变形虫与草履虫的排泄废物,一部分是由身体表面排出,一部分由伸缩胞收集,通过伸缩胞的收缩再排出体外,不知这种排泄是否有它一定的路径?如果没有的话,而是先由伸缩胞的收缩作用把废料排出伸缩胞,再透过细胞膜而排  相似文献   

2.
排泄器官的出现与有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有密切关系。它的原始形式是排水器官或渗透调节器官,与排泄无关。排泄分解产物的机能是后来附加上去的。如原生动物的代谢废物一般为氨,但有的种类(如草履虫,栉毛虫,锥虫等)也能产生一些尿素、尿酸或各种有机酸,也有形成结晶体,而这些结晶或由伸缩泡排出体外,或暂时留存在体内,以后与食物残渣一同经体  相似文献   

3.
伸缩泡     
淡水原生动物的伸缩泡能排出不断渗入细胞的水份,以保持细胞内的水盐平衡。海洋的和寄生的原生动物,由于它们和生活的环境是等渗的,一般都没有伸缩泡。某些淡水藻类的游动孢子也有伸缩泡。在多细胞动物中,只有某些淡水海绵的领细胞和变形细胞有伸缩泡(图8),这可能反映了海绵的原始性。一般形态伸缩泡的直径一般都在数至数十微米之间,可以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看到。大变形虫(Amoeba proteus)、草履虫(Paramecium)和四膜虫(Tetrahymena)等都是观察伸缩泡的好材料。衣藻(Chlamydomonas)和眼虫(Euglena)的伸缩泡也容易观察。但是衣藻伸缩泡较小,必须用高倍镜才能看清。用相差显微镜观察伸缩泡,或在介质中加入少许墨汁,都能看得很清楚。悬滴法也是观察活细胞伸缩泡  相似文献   

4.
纤毛虫伸缩泡的主要功能是排出进入体内的多余水分及部分代谢废物(Kudo,1966)。Kitching(1948),Tsukuda et al.(1984)等曾对纤毛虫伸缩泡的收缩频率进行研究,但国内尚未见这方面的报道。鉴于缘毛类纤毛虫对环境的生物监测及污染水体的生物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探索有关规律,我们测定了53种缘毛类纤毛虫伸缩泡的收缩频率以及盐度和温度对伸缩泡收缩频率的影响。材料和方法缘毛类纤毛虫(简称缘纤虫)多固着在水生动植物及杂质上,可通过采集水生动植物、水中杂质或水中挂片得到。将采得的被固着物直接放于显微镜下观察,鉴定种类,以秒表记录每…  相似文献   

5.
教师们在进行草履虫的实验课时,常常会看到许多其他的纤毛虫,学生们也要请老师替自己认一认显微镜下面看到的原生动物,因此一个动物学教师很有必要能够认识一些常见的纤毛虫。纤毛虫类(Ciliata)是原生动物门中的一纲。它们的身体表面生有许多短而细的纤毛,用以游动和摄取食物。纤毛虫是比较大的原生动物,身体结构复杂,体形多种多样,运动相当迅速灵敏。身体最外面有一层薄的坚固的表膜,所以体形是比较固定的。细胞质分化为外质与内质。外质比较透明,纤毛即由之生出。外质里常有丝囊(trichocysts)。内质是颗粒状,比较流动,里面有细胞核、食物泡、收缩泡等。一般纤毛虫的细胞核分化成大核与小核:大核主司营养机能,又称为营养核;小核与生殖过程有较密切的关系,又称为生殖核。纤毛  相似文献   

6.
每期10题     
(4)图中的RI、RZ……表示_。②·!t .…③.- ﹄O r,. ①尸.~“~-.!N IH4咨-。,·孟·… C-O 一H·CesH . N IH·…甲·。0 .C 一R|C·H…‘H IN 1.取一滴池塘的水制成装片,放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有一种动物的身体内有大、小细胞核,还有伸缩泡,这种动物是: A.变形虫;B.草履虫;C疟原虫;D.绿眼虫。 2.草履虫通过表膜进行呼吸作用,细胞内有机物分解时所产生的物质是: A.二氧化碳;B.水;C.二氧化碳和含氮废物;D.含氮废物。 3.水媳的出芽生殖有性生殖。进行出芽生殖所需要的条件是:和 4.人体细胞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蛋白质;B.…  相似文献   

7.
描述了寄生在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鳃上的一吸管虫新种,双泡毛管虫。活体无色透明至淡黄色,正面观为卵圆形至长椭圆形,稍扁平;侧面观为棒状或香肠状,常附着在鳃小片上。身体的表膜中有不明显的细小颗粒。吸管指状,一束,着生在虫体前端,一般有4—8根,最多达23根,收缩时其表面出现明显的螺旋纹8—11个。两个伸缩泡,交替地进行伸缩,彼此间隔约为10μm,位于吸管基部的胞质中。大核短杆状或椭圆形,核膜明显,染色质均匀。小核圆球形。成虫和幼虫没有固着柄,游泳幼虫的纤毛带宽6.0—7.0μm,由7—11行纤毛纹组成,无锥形的钻孔器。    相似文献   

8.
問題解答     
1.问:筛管的构造如何?食物如何由筛管中运输? 答:筛管起源于茎尖或形成层分生组织,分裂出来的细胞逐渐伸长为管状,每个细胞为一筛管节(见图)。上下相连的筛管节,一般是横壁加厚,壁上留有许多小孔,叫做筛孔。筛孔聚集的地方叫做筛板。筛管成熟时,细胞核消失,但仍是活细胞。细胞质贴在胞壁上,中央有液泡。在图中我们看见它的细胞质收缩得像一束束的韧带,这是因为在制片时,固定剂(杀死细胞的药品)使得筛管中蛋白质凝固的结果,生活的筛管节中不应该有这样的收缩。像初中植物学书上的图是极端收缩的结果。由於每两个细胞中的细胞质通过筛孔相连  相似文献   

9.
何谓排泄     
何谓排泄?人和动物的物质代谢不断产生一些终产物,如尿素、尿酸、肌酸、肌酐、胆色素、SO_4~(2-)、CO_2、NH_(?)和多余水与各种电解质以及外部进入体内的毒物,这些物质在血液中积累过多,不仅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而且还会造成各种中毒症状影响消化吸收和中间代谢,甚至危及生命.而排泄就是通过某些器官将血液中上述物质排出体外的生理过程.换言之,人和动物把新陈代谢的最终产物以及其他身体不需要或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向体外输送的生理过程称为排泄. 因排泄物的组成不同,所以机体的排泄途径是  相似文献   

10.
问题解答     
问为什么排便必定引起排尿?而排尿不一定引起排便? 答在人的直肠内通常是没有粪便的。当粪便被集团蠕动推进直肠时,即可引起便意。粪便入肠后刺激直肠壁内的机械感受器,冲动主要沿盆神经传至脊髓腰骶段的初级排便中枢,同时上传到大脑皮质引起排便反射。这时通过盆神经的传出冲动使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收缩,肛内括约肌舒张,同时阴部神经的冲动减少,肛外括约肌舒张,使粪便排出体外。与此同时,通过支配腹肌和膈肌的神经使腹肌和膈肌也发生收缩,促进粪便排出。而排尿也是一个复杂的反射过程。当膀胱的贮尿量增加到400毫升左右,膀胱内压升高到15厘米水柱以上时,便可刺激膀胱壁压力感  相似文献   

11.
问 :液泡是植物细胞的特有结构吗 ?答 :液泡不是植物细胞的特有结构 ,只不过是植物细胞的液泡较大、液泡之间差别也较大 ;而动物细胞的液泡较小、液泡之间差别也不显著 ;或有的动物细胞的液泡不明显。因而课本里的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上不画上液泡。但不能说动物细胞没有液泡 ,更不能说液泡是植物细胞的特有结构。早在 30年代已提出了液泡系的概念 ,它包括高尔基液泡、溶酶体、圆球体、微体、自体吞噬泡、残质体、胞饮泡、吞噬泡、糊粉泡、中央泡、收缩泡等。现在认为凡是由膜包围的小泡或液泡都可算做液泡系内 ,它们是动植物细胞的组…  相似文献   

12.
除肝臟外,胰腺是連接於消化道的最大腺體。它分頭、體和尾三部,在構造上包括兩種不同成分:一種是營外分泌功能的腺泡組織,其分泌液——胰液循胰導管流入十二指腸,幫助消化食物,是一種極重要的消化液;另一種是內分泌組織,散處於腺內,介於腺泡組織間,聚成小的細胞羣,並無導管通於外,稱為蘭氏小島或胰島,其分泌液直接釋放入血液中。這兩種組織(腺泡組織和胰島組織)是極容易被區別開的。  相似文献   

13.
问:骨密质的骨小管怎样才能看出来? 答:骨小管(由骨腔隙辐射出来的小管)所以看不见,大概是因为包埋用的树脂太稀,树脂进人骨小管而把它变成与周围基质一样的缘故.如果不用树脂包埋而仅封固盖玻璃,或用浓厚树脂(将块状树脂加温熔化)骨小管由它里面所存在的空气可以显示出来.或用1%硝酸银将将要磨成的骨片(清洗后)泡一昼夜(放暗处),取出后再磨去两面(表面着色太深)即可(磨时须随时在显微镜观察求其适度).(张鋆答)  相似文献   

14.
法尔根氏核酸反应法(Feulgen reaction)是—种试验细胞核中含有胸腺核酸(Thymo-nucleic acid)的方法。这个方法现在已经广泛地应用到生物科学的领域里;不少种类动植物的细胞核,可以经过这个反应显出鲜艳的紫红色,在原生动物中,有人采用这个方法来研究草履虫和(?)体虫(Trypanosoma)的核分裂。原生动物在休眠状态的包壳时期和孢子时期,在细胞质的表面,形成了一层很坚固的包壳,有了这层包壳,在制作标本时,能阻挡染料的透入,所以一般的染色法,不能把包壳里面的结构染上颜色。如果应用法尔根氏核酸反应,就能透过包壳,把壳内的细胞核,照样起着反应,现出它的结构。像草履虫一类的包壳,疟原虫一类的胶孢子虫(寄生在鱼类肌肉内的原生动物,致鱼类在体外的患处形成肿瘤)的孢子,就能应用这种方法。但变形虫一类的原生动物,则不起反应,就不能显出核的结构了.  相似文献   

15.
一切生物都需要由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在体内将这些物质改造,一部分用于生长、更新和修补它们的本体;另一部分用于供应维持生活所需耍的能量。在体质更新的过程中,身体原有的物质也不断的分解。由新旧物质产生的代谢废物被排出体外,这就是新陈代谢。它包括很多的化学变化,这些变化除极少数外都是由酶所催化的。所以没有酶发挥作用,生命就不可能存在。此外,酶在医药、农业、畜牧以及食品工业等  相似文献   

16.
正你的肚子是不是出现了不消停的情况,动不动就肚胀、胀气、便秘、腹泻,有时候甚至还便秘、腹泻交替出现?表面看这些症状好像都不挨着,其实很可能是同一个原由——肠动力不足了。何谓肠动力?肠动力指的是肠道肌肉的收缩蠕动能力,包括肠道肌肉收缩的力量和频率。我们知道,一日三餐吃入的食物先经口腔咀嚼,"送"入胃中进行初步消化,再"送"入小肠,所含的养分被人体吸收利用,剩下的残渣被"送"入大肠,最后形成粪便排出体外。这个"送"的动力就是  相似文献   

17.
DNA经转录得到前体 m RNA,进一步剪切加工修饰得到成熟的 m RNA。核糖核蛋白体与 m RNA串连成多聚核糖核蛋白体 ,并通过信号识别颗粒及其受体结合于粗面内质网膜上 ,新合成的蛋白质进入内质网腔 ,经过加工修饰 ,以转运小泡的形式 ,运输到高尔基复合体。高尔基复合体由大囊泡、小囊泡和扁平囊组成 ,呈弯曲圆盘状。凸面称形成面或顺面 ,朝向胞核 ,凹面称分泌面或反面 ,朝向细胞表面 ,小囊泡多位于顺面 ,由粗面内质网出芽而来 ,运送新合成的蛋白质到扁平囊中 ,并不断补充扁平囊的膜结构。蛋白质在囊腔中经进一步加工修饰 ,由扁平囊两端和…  相似文献   

18.
问题解答     
问:雌海马用什么方法产卵,在雄海马身体上的小袋子里?是否有特殊的生殖器官? 答:雌海马输卵管末端稍有些伸长形成一个突起。当交配的时候,雌雄海马相扭倚,雌海马的生殖突起就对准雄海马腹面的育儿袋的口而产卵。一度产卵之后,雌雄分离,接着雄海马靠身体的扭动把袋中的卵移至袋的後端,再行交配而产卵。如是重复若干次,至袋内的卵装至一定程度为止。 (伍献文答) 问:硬骨鱼鳔内的气体,究从什么地方进入?当其司浮沉时,前後鳔的胀缩怎样控制? 答:硬骨鱼的气鳔行两种不同的形体:一种是有鳔管的,这鳔管和咽喉相通鳔内气体的排出和鳔外空气的进入,都是通过鳔管;另一种是无鳔管的,鳔内气体是由红腺细胞分泌而来,这种红腺生在鳔的内表皮层,而鳔内气体则通过表皮细胞与血液排出气鳔。调节鱼身体的比重是鳔的主要功用之  相似文献   

19.
問題解答     
問:达尔文主义基礎下册李森科論春化法後的結論中,指出個体发育与系統發育的統一;米丘林指出嫁接用的枝与芽必须採用树上部的枝芽,為什麼只有树上部的技芽才適合,在什么地方? 答:細胞內部的质变,引起對發育条件要求的更换,這种质变,也即阶段的改變,只是發生在嫩枝生長點的分生細胞中。這些細胞傳给所有起源於他們的子細胞。植物茎的下部在時間上是最初出現的,但就階段性來說,它是最幼龄的分生组织發育出來的,並且因為阶段的改變只能发生在未分化的分生細胞中,所以莖的整個下部,始終保持在產生它的分生細胞原來所具备的幼龄阶段狀態,而嫩枝上出現较晚的並形成其顶部的组织,就阶段性來說,起源於较老的分生组织,因而它  相似文献   

20.
利用活体观察、蛋白银染色及电镜技术对蟹累枝虫(Epistylis eriocheiri)的形态学、表膜下纤维及超微结构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描述,研究发现:(1)光镜下该种群体双叉分支,活体时虫体表膜柔软,完全伸展时呈长筒状;大核马蹄形,呈横位;伸缩泡单个,斜卧口围缘下方。口围缘纤维上连细密的环状纤维,下接两端较为粗壮,中间细长的纵长纤维,构成了连续的表膜下纤维系。(2)电镜下该种表面具沟、嵴、横纹结构,沟嵴相互交错;口围纤毛花瓣状;虫体表膜层呈齿状,具嵴状突起、泡间微管、表膜孔,胞质层包括内含胞器单一的致密原生质层和富含胞器的疏松原生质层。研究对该种的上述特征在虫体的收缩机制及与其他相似种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