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蛇志》2020,(2)
目的评价颅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整体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0例脑肿瘤围手术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320例和对照组2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整体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性以及对医护综合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专科风险防范执行、饮食调整、自护行为和术后配合等方面的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患者对医师服务满意度评分、护士技术满意度评分和护士服务满意度评分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整体临床护理路径能提高颅内肿瘤围手术期患者的依从性及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急性阑尾炎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3年6月~2015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中抽取48例,均行手术治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护理,治疗组给予围术期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对照组有8例出现并发症(33.3%),治疗组有3例出现并发症(12.5%);治疗组护理满意度为95.8%,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9.2%。结论: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不仅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并且探讨综合护理在对围手术期预防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漯河市中心医院2014年5月21日至2015年5月21日期间收治的58例需行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以及实验组(29例),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法,比较临床效果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置换术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综合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蛇志》2019,(2)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面肌痉挛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7年5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4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面肌痉挛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对照组干预前后满意度分别为66.66%、69.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9,P=0.995);实验组干预前后满意度分别为69.05%、9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54,P=0.001)。干预后,实验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95%(13/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67%(28/42)(χ~2=14.481,P0.01)。实验组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84、-4.356,P0.01)。结论在面肌痉挛围手术期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发生淋巴囊肿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接受腹腔镜宫颈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放置引流管、记录引流量、观察引流液体性状等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医患沟通、腹带应用、引流管护理、药物应用等综合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淋巴囊肿的发生率为10%,实验组淋巴囊肿的发生率为4%,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后淋巴囊肿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2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骨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48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每组24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2组患者在围手术期护理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波动率为4.2%,术后感染发生率为8.4%,平均住院时间为12.1士1.4天。对照组患者血糖波动率为8.4%,术后感染发生率为12.6%,平均住院时间为15.2士1.5天。结论:在骨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护理干预的效果,该种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与研究食管癌患者术前应用营养风险筛查与干预对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青岛市市立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共174例纳入研究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基础上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和干预;比较两组术后2w营养状况、排气排便时间、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均优于对照组,以上差别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将营养风险筛查与干预应用于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促进康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杨琳 《蛇志》2015,(2):169-170
目的探讨胆结石手术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将120例胆结石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按护理措施分为常规护理组55例,围术期护理干预组65例,比较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围手术护理干预组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结石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手术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蛇志》2018,(1)
目的分析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应用行为认知干预治疗的效果以及对生活质量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108例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4例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54例在常规护理上实施行为认知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行为意识的改变、并发症发生率与生活质量改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健康信心及健康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的29.63%,术后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认知干预能有效提升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的健康知识、信心及行为,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手术室护理管理与普外科医院感染的临床关联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普外科接受手术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严格的普外科手术室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对照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0%,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进行手术室护理管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可以减少普外科手术中的医院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蛇志》2018,(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行关节镜手术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4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2例,实验组按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关节镜手术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健康教育达标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围术期心理干预对老年前列腺癌去势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前列腺癌患者150例,根据围术期干预方法的不同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后应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焦虑情况,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抑郁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QLQ-C30、SAS和SD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QLQ-C30、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干预前,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QLQ-C30、SAS和SDS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心理干预对老年前列腺癌去势患者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发生率与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8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48例患者均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评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发生心绞痛14例(29.17%),对照组29例(60.42%),实验组心绞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大幅度地降低心绞痛的发生率,对提高患者的的生活质量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蛇志》2018,(2)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检查中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为CT检查的顺利进行及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在我院行CT增强扫描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全程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时间、不良反应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行CT增强检查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T增强扫描患者的检查过程中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措施,能有利缩短检查耗时,避免检查过程中不良反应事件发生,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蛇志》2018,(2)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效果。方法将8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实验组4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的同时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症能有效预防和控制,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泌尿疾病围术期住院患者的感染危险因素及其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选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泌尿疾病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每组55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在护理的工作中对相关的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围术期感染的发生率为1.8%,对照组患者围术期感染的发生率为12.7%,观察组患者围术期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通过对泌尿疾病围术期住院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患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妇产科手术切口护理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收收治的妇产科手术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有7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除了接受常规护理外,还接受围术期全面性的护理。并对两组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两组手术患者实施护理手段后,发现实验者患者在切口愈合、切口感染、切口脂肪液化和切口开裂等方面,都比对照组要占有优势,两组护理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产科手术患者实施围术期全面性护理,有效降低了患者的切口感染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提高囊性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随机选择囊性动脉瘤患者60例。其中病例组30例,对照组30例,在相同治疗条件下病例组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结果:病例组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后,与对照组相比平均住院日缩短P0.05,住院费用减少P0.05,患者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囊性动脉瘤患者介入手术的干预效果有效,值得临床护理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与分析直肠癌患者应用加速康复护理对术后营养情况及康复效果的影响和价值。方法:选择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的直肠癌患者共96例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2组术后营养状况及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总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以上差别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手术治疗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缩短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骨科患者压疮的预防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骨科患者200例,按抽签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压疮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实施有效的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并对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患者对压疮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压疮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实验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科临床中,对患者实施有效的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相关疾病知识,提高临床护理效果,降低压疮发生率,有利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