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道安徽灵芝属(Ganoderma)13种,其中,树舌亚属Subgen.Elfvingia)8种,包括一个新种:芜湖灵芝(Ganoderma wuhuense Ren);灵芝亚属(Subgen.Ganoderma)5种。所有研究的标本保藏于安徽师范大学生物系植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2.
树舌亚属是灵芝属(Ganoderma)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许多分类学家对这一类群真菌的分类有不同的处理,所以对它的分类地位时有变动。全面论述这一类群真菌的著作也比较少。现作者比较详细地研究了中国的本亚属标本,综合各国专家历年的论著,对于它的历史与分类地位,宏观与微观特性以及亚属的范围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并有亚属描述和中国已知种检索表。另外报道了2新种(Ganoderma meijiangense Zhao sp.nov.;G.shangsienseZhao sp.nov.),1中国新记录和1疑问种。全部研究标本都保藏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3.
树舌亚属是灵芝属(Ganoderma)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许多分类学家对这一粪群真菌的分类有不同的处理,所以对它的分类地位时有变动。全面论述这一类群真菌的著作也比较少。现作者比较详细地研究了中国的本亚属标本,综合各国专家历年的论著,对于它的历史与分类地位,宏观与微观特性以及亚属的范围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并有亚属描述和中国已知种检索表。另外报道了2新种 (Ganoderma meijinangense Zhao sp. Nov.; G. shangsienseZhao sp. Nov.),1中国新记录和1疑问种。全部研究标本都保藏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贵州灵芝科(Ganodermataceae)24种,其中,灵芝属(Ganoderma Karst.)22种,包括一个新种:贵州灵芝(Ganodcrma guizhouense He);假芝属[Amauroderma(Pat.)Torrend]2种。所有研究的标本保藏于贵州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5.
贵州灵芝及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贵州灵芝科(Ganodermataceae)24种,其中,灵芝属(Ganoderma Karst.)22种,包括一个新种:贵州灵芝(Ganodcrma guizhouense He);假芝属[Amauroderma(Pat.)Torrend]2种。所有研究的标本保藏于贵州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6.
贵州灵芝科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贵州灵芝科(Ganodermataceae)灵芝属(Ganoderma)2种,1.多分枝灵芝Ganoderma ramosissimum Zhao;2.任氏灵芝Ganoderma renii He,sP.nov.上述研究标本保藏在贵州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BAG)。  相似文献   

7.
贵州灵芝科IV.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绍昌  连宾 《真菌学报》1995,14(2):104-106
本文报道贵州灵芝科灵芝属2种,1.多分枝灵芝Ganoderma ramosissimum Zhao;2.任氏灵芝Ganoderma renii He,sp.nov.上述研究标本保藏在贵州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BAG)。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贵州灵芝科(Ganodermataceae)灵芝属(Ganoderma)2种,1.多分枝灵芝Ganoderma ramosissimum Zhao;2.任氏灵芝Ganodcrma renii He,sp.nov.上述研究标本保藏在贵州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BAO).  相似文献   

9.
贵州灵芝属的种类及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采自贵州境内的灵芝属真菌26种,其中一新种即:高盘灵芝Ganoderma cupulatiprocerum X.L.Wu et X.Q.Zhang,所有标本分别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AS)和海南省农业科学院。  相似文献   

10.
以四川康定和稻城两个居群的无心菜属(Arenaria)雪灵芝亚属(A. subgen.Eremogoneastrum)的雪灵芝(A.brevipetala Y.W.Tsui et L.H.Zhou)、西藏八宿业拉山和安久拉山两个居群的八宿雪灵芝(A.baxoiensis L.H.Zhou)、西藏当雄和工布江达两个居群的瘦叶雪灵芝(A.ischnophylla Williams)以及西藏拉萨居群的藓状雪灵芝(A.bryophylla Fernald)为研究材料,采用植物根尖常规压片法,对它们的细胞分类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7个居群中,4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2,为二倍体,核型公式为2n=2x=22=22 m,核型不对称性属于Stebbins's-1A型,AI值在1.75~0.32范围内变化。结合无心菜属已有细胞学资料,推断雪灵芝亚属核型特征原始,染色体数目及倍性稳定。本研究中4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资料均为首次报道,补充了青藏高原无心菜属的细胞学资料。  相似文献   

11.
灵芝属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采自贵州中部地区的灵芝属Ganoderma一新种:鸡油菌状灵芝Ganoderma cantharelloideum M.H.Liu。作者参考了赵继鼎教授等人以及其他学者的重要文献,并根据赵继鼎教授(1979)的分类系统将本新种置于灵芝亚组Subsect.Ganoderma内。新种模式标本保藏于作者工作单位。  相似文献   

12.
基于rDNA ITS序列探讨中国栽培灵芝菌株的亲缘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ITS序列分析技术对中国栽培灵芝菌株进行了亲缘关系分析。结果发现中国栽培灵芝菌株分布于5个聚类组,其中树舌亚属、紫芝组的菌株各自聚成一组,灵芝组的菌株分成3组,85·7%灵芝组菌株均聚于同一组,表明树舌亚属、紫芝组和灵芝组间的遗传差异较大,灵芝组内虽然存在着一定的遗传差异,但总体上亲缘关系比较近,遗传多样性并不丰富。聚类结果也表明仅仅根据形态学特征并不能将灵芝属菌株进行有效的分类,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手段对灵芝菌种进行分类是一种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利用拮抗试验和RAPD对灵芝属菌株进行分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RAPD和拮抗试验对来自国内外的10个灵芝属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RAPD分析的结果表明,在0.560的相似性水平上分成3个组,第1组包括密纹薄芝、灵芝、灵芝(信州菌株)和两个无柄灵芝菌株,第2组包括灵芝(G.sp.)、近拟鹿角灵芝和紫芝,第3组是树舌灵芝。这一结论与传统分类学的结论基本一致。当相似性水平达到0.800的时,上述10个菌株聚成8组,与传统的分类学中种的划分几乎一致。比较两种方法所得的结果发现,它们的结论是一致的。因此认为拮抗试验在灵芝亲缘关系的初步鉴定中是有效的,RAPD在灵芝种间鉴定时是有效的,RAPD具有用于种内鉴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贵州灵芝属的种类及一新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报道了采自贵州境内的灵芝属真菌26种,其中一新种即:高盘灵芝Ganoderma cupulatiprocerum X.L.Wu et X.Q.Zhang,所有标本分别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AS)和海南省农业科学院。  相似文献   

15.
报道海南岛尖峰岭的灵芝科真菌49种,分属于2个属,3个亚属,2个组。尖峰岭地区的灵芝在不同的热带植被类型中,其灵芝种类的组成不同。就种类和数量而言施雨林和热山地雨林多,热带半落叶季雨林次之,山顶苔藓矮林少。  相似文献   

16.
中国海南岛灵芝资源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郭建荣  廖其珍 《菌物系统》1998,17(2):122-129
本文报道了海南岛的灵芝科真菌78种,分属于4个属,3个亚属,2个组。分析了灵芝在不同的热带植物类型中,其种类的组成不同。种类多样性变化呈:常绿季雨林-热带雨林-低山雨林-中山雨林-热带半落叶季雨林-人工林-河谷雨林-稀树草原-山顶矮林红树林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中国海南岛灵芝资源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海南岛的灵芝科真菌78种,分属于4个属,3个亚属,2个组。分析了灵芝在不同的热带植被类型中,其种类的组成不同。种类多样性变化呈:常绿季雨林>热带雨林>低山雨林>中山雨林>热带半落叶季雨林>人工林>河谷雨林>稀树草原>山顶矮林>红树林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中国海南岛灵芝资源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海南岛的灵芝科真菌78种,分属于4个属,3个亚属,2个组。分析了灵芝在不同的热带植被类型中,其种类的组成不同。种类多样性变化呈:常绿季雨林>热带雨林>低山雨林>中山雨林>热带半落叶季雨林>人工林>河谷雨林>稀树草原>山顶矮林>红树林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小蜉属小蜉亚属一新种:蜉蝣目:小蜉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小蜉属小蜉亚属 subgenus Ephemerella Walsh 一新种,小蜉亚属种类多,全世界已知有40种左右,广布于北美、苏联、日本等国,但中国尚未发现,因此本文也是小蜉亚属在中国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0.
利用RAPD和拮抗试验对来自国内外的10个灵芝属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RAPD分析的结果表明,在0·560的相似性水平上分成3个组,第1组包括密纹薄芝、灵芝、灵芝(信州菌株)和两个无柄灵芝菌株,第2组包括灵芝(G·sp·)、近拟鹿角灵芝和紫芝,第3组是树舌灵芝。这一结论与传统分类学的结论基本一致。当相似性水平达到0.800的时,上述10个菌株聚成8组,与传统的分类学中种的划分几乎一致。比较两种方法所得的结果发现,它们的结论是一致的。因此认为拮抗试验在灵芝亲缘关系的初步鉴定中是有效的,R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