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目的探讨伊曲康唑联合卡泊芬净或特比萘芬时对球形孢子丝菌酵母相和菌丝相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参照标准的微量液基稀释法及棋盘微量稀释法对33株球形孢子丝菌行药敏试验,结果使用抑菌浓度指数(FICI)判定"协同""不相关"和"拮抗"。结果伊曲康唑与卡泊芬净联合对球形孢子丝菌酵母相菌株的协同率为93.94%(31/33),与特比萘芬联合的协同率为60.61%(20/33);伊曲康唑与卡泊芬净或特比萘芬联合对菌丝相菌株协同率分别为96.97%(32/33)、84.5%(28/33)。对所有受试菌株均未观察到上述药物的拮抗作用。结论体外联合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伊曲康唑与卡泊芬净或特比萘芬联合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进口卡泊芬净(原研药)为对照,评估国产卡泊芬净(仿制药)对曲霉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及与进口卡泊芬净的一致性。方法 利用北京协和医院分离的75株侵袭性曲霉菌,采用CLSI推荐的微量液基稀释法对8种抗真菌药物进行体外敏感性试验。结果 棘白菌素类药物的MEC值总体低于唑类药物的MIC值,而米卡芬净的MEC 50 和MEC 90 比卡泊芬净低出2个梯度。除了对1株黄曲霉的MIC值为4 μg/mL,两性霉素B对其余74株菌株的MIC值≤2 μg/mL。全部菌株对伏立康唑和泊沙康唑均敏感,分别有16株烟曲霉、2株黄曲霉和5株黑曲霉对伊曲康唑耐药。国产卡泊芬净和进口卡泊芬净仅对11株曲霉菌的MEC值存在不一致,且国产卡泊芬净仅较卡进口泊芬净只低一个浓度梯度。卡泊芬净和米卡芬净对超过76%的曲霉菌24 h和48 h的药敏测定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相较于唑类药物和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对曲霉菌具有很好的体外抗真菌活性,且国产卡泊芬净与进口卡泊芬净的体外抗菌活性基本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耐氟康唑念珠菌和耐伊曲康唑烟曲霉临床分离株对泊沙康唑的敏感性。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制定的 M27-A3和 M38-A2方案,测定从临床获得的11株耐氟康唑的念珠菌和3株耐伊曲康唑烟曲霉对泊沙康唑的 MIC 值。结果对于氟康唑耐药的念珠菌,泊沙康唑的 MIC 范围是0.125-1μg/ mL。对于伊曲康唑耐药烟曲霉,泊沙康唑的 MIC 范围是0.06-0.5μg/ mL。结论11株耐氟康唑的念珠菌和3株耐伊曲康唑烟曲霉均对泊沙康唑有效。  相似文献   

4.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是女性的常见病。本研究收集了2018年1月-12月苏州地区VVC患者分离的289株念珠菌进行了病原学鉴定和包括棘白菌素类、新三唑类药物在内的9种抗真菌药物体外敏感性分析。本文采用核糖体RNA的D1/D2基因进行念珠菌菌种鉴定。参照M27-A3方法检测其对9种抗真菌药物(包括棘白菌素类及新三唑类药物)的体外敏感性。结果表明,289株VVC念珠菌菌株中,白念珠菌259株、光滑念珠菌14株、克柔念珠菌10株、热带念珠菌4株、近平滑念珠菌2株。259株VVC白念珠菌对棘白菌素类体外敏感性好,对米卡芬净敏感性高于另外两种棘白菌素类;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氟康唑敏感性好;但对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敏感性差;对泊沙康唑敏感性好。光滑念珠菌株和克柔念珠菌分离株对卡泊芬净敏感性差,但对米卡芬净、阿尼芬净敏感性好;光滑念珠菌株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体外敏感性好,对伊曲康唑敏感性差,对泊沙康唑敏感性好;伏立康唑对光滑念珠菌分离株MIC50/90为0.5/1μg/mL;克柔念珠菌对伊曲康唑、伏立康唑50%耐药;4株热带念珠菌对伊曲康唑50%耐药,对卡泊芬净、氟康唑、伏立康唑100%耐药,对其余5种抗真菌药物敏感。近平滑念珠菌对9种抗真菌药物均敏感。白念珠菌仍为苏州地区VVC的主要病原菌,其次是光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它们对临床常用药物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卡泊芬净敏感性差。研究结果提示对VVC病人常规进行分泌物培养、菌种鉴定,对苏州地区临床医生制定VVC治疗方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尽管棘白菌素类、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新三唑类药物尚未应用到VVC的临床治疗中,但是这些药物对VVC病原体总体敏感性较好,未来有望成为氟康唑、咪唑类药物治疗失败患者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5.
额外拷贝ERG6基因对烟曲霉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构建烟曲霉ERG6基因额外拷贝株.研究该基因对烟曲霉生长速度、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在烟曲霉基因组找出烟曲霉可能的ERG6基因的开放读码框(ORF),PCR扩增ERG6的ORF连同其上下游各约1 kb的DNA片段,利用DNA重组的方法将该片段克隆到载体pRG-AMA1-NotI。用重组后的质粒转化烟曲霉尿嘧啶营养缺陷株AF293.1。在MM和YAG培养基上观察转化子的生长速度。采用纸片扩散法和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转化子对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烟曲霉基因组中存在一个拷贝的ERG6基因,ORF大小为1,256 bp。其编码的蛋白与白念珠菌、酿酒酵母固醇甲基转移酶(Ers6p)的氨基酸相同率分别为57%和50%,相似率分别为70%和63%。烟曲霉中ERG6基因被成功克隆到了pRG-AMA1-Not I,产生了质粒pERG6。用pERG6和空载体pRG-AMA1-Not I转化AF293.1后,分别得到转化子AF-pERG6和AF-empty。AF-pERG6在MM和YAG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均比AF-empty慢。AF-pERG6和AF-empty对伊曲康唑、伏力康唑、特比萘芬、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灰黄霉素的敏感性没有差异。ERG6基因额外拷贝不影响烟曲霉对伊曲康唑、伏力康唑、特比萘芬、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灰黄霉素的敏感性,但是能使烟曲霉的生长速度减慢。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伊曲康唑和氟康唑对烟曲霉的体外抗菌活性,观察伊曲康唑对小鼠烟曲霉角膜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通过角膜基质注射法建立烟曲霉角膜炎小鼠模型.造模后观察角膜病变,取角膜病变处分泌物做真菌镜检、真菌培养以证实造模成功.用药基法检测伊曲康唑和氟康唑对烟曲霉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FC).对烟曲霉角膜炎小鼠给予伊曲康唑治疗,治疗结束行临床评分、炎性评分、菌落形成单位测定以评价疗效.结果 伊曲康唑对烟曲霉的MIC和MFC分别为6.25 μg/mL、12.5 μg/mL;氟康唑对烟曲霉的MIC和MFC分别为500 μg/mL、1 000 μg/mL.伊曲康唑治疗组临床评分、炎性评分和测定的菌落数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 伊曲康唑对烟曲霉的体外抗菌活性优于氟康唑,并且对烟曲霉性角膜炎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两性霉素B联合伊曲康唑或卡泊芬净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联合治疗患者9例,对其疗效及毒副反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9例患者7例有效,1例无效,1例停药。低钾是最常见的副反应,其他副反应包括畏寒、发热及肝、肾功能受损。结论两性霉素B联合伊曲康唑或卡泊芬净治疗IFI,经济、有效,患者依从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恩波吡维胺(pyrviniumpamoate,PP)是一种传统抗寄生虫药,与唑类联合具有协同抗烟曲霉作用。af-fadO(FADbindingoxidoreductase,FAD依赖性氧化还原酶)基因的编码产物在烟曲霉中推定为一种与FAD结合的氧化还原酶,可能参与真菌的氧化呼吸过程。通过敲除烟曲霉af-fadO基因,构建烟曲霉af-fadO基因的敲除株,揭示该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在PP与唑类协同抗烟曲霉中的作用,并探索了其对烟曲霉药物敏感性和渗透压、氧化压力物质敏感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同源重组构建出af-fadO基因的敲除盒,筛选出符合的烟曲霉af-fadO敲除株Δaf-fadO。利用纸片法和棋盘法观察该突变株与野生株WT(ku80,pyrG+)在PP与唑类(泊沙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联合抗烟曲霉中的敏感性变化。同时,观察该突变株与野生株WT对氧化压力(H2O2和甲萘醌)、渗透压物质(NaCl、D-山梨醇)敏感性的变化。体外联合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Δaf-fadO对PP与泊沙康唑的分级抑菌浓度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 ...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烟酰胺及联合伊曲康唑的抗烟曲霉活性。方法采用CLSI推荐的M38-A2肉汤稀释法及棋盘式微量液基稀释法检测烟酰胺与伊曲康唑对15株烟曲霉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协同指数(FICI),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加药后烟曲霉的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结果烟酰胺对烟曲霉具有抑制作用,MIC为12.8~25.6 mg/mL;烟酰胺与伊曲康唑具有协同抗菌作用,协同指数<0.5;膜蛋白相关基因与外排泵相关基因在烟酰胺单用及联合用药下,表达下调。结论烟酰胺具有抑制烟曲霉及增强伊曲康唑抗烟曲霉的作用,抑菌及增效作用与下调烟曲霉膜蛋白基因和外排泵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研究泊沙康唑在预防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9月收治的5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按照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为采取泊沙康唑预防的泊沙康唑组以及采取伊曲康唑预防的伊曲康唑组各25例,对两组预防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泊沙康唑组预防治疗成功率为84.00 % (21/25),显著高于伊曲康唑组的68.00 % ( 17/25),侵袭性真菌病发生率为4.00 % (1/25),显著低于伊曲康唑组的16.00 % (4/25)(P<0.05);给药前两组炎性细胞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结束后均较本组给药前降低(P<0.05),组间比较泊沙康唑组均低于伊曲康唑组(P<0.05);泊沙康唑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 % (2/25),伊曲康唑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 % (5/2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预防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病中泊沙康唑效果更佳且安全性高,可作为优选用药方案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桂皮醛对曲霉的抗菌活性及对烟曲霉细胞壁的影响,为研发新型靶向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用沙氏琼脂(4%葡萄糖、1%蛋白胨、2%琼脂)试管稀释法测定曲霉菌MIC。将烟曲霉菌分别制备成1×106 CFU/mL的0.1%的桂皮醛及卡泊芬净吐温80沙氏(4%葡萄糖、1%蛋白胨)液基,37℃孵育48h后,离心、制片,透射电镜观察,以氟康唑作对照。结果桂皮醛、卡泊芬净、氟康唑对曲霉菌MIC(烟曲霉菌0.019 5μg/mL、0.039 1μg/mL、32μg/mL,黄曲霉菌0.039 1μg/mL、0.039 1μg/mL、32μg/mL)。电镜显示0.1%的桂皮醛及卡泊芬净作用烟曲霉菌48h后,细胞壁外层溶解脱落、细胞核及细胞器溶解消失,但细胞膜仍然完整。0.1%氟康唑对烟曲霉菌细胞壁及细胞膜均无影响。结论桂皮醛、卡泊芬净对烟曲霉菌均有较强的抗活性,但桂皮醛优于卡泊芬净。桂皮醛及卡泊芬净作用在烟曲霉菌细胞壁而不影响细胞膜,氟康唑对烟曲霉菌细胞壁及细胞膜均无影响。桂皮醛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靶向治疗曲霉菌感染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烟曲霉复合体临床株菌种分布,经典烟曲霉临床株CSP基因型及对常见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状况.方法 菌株来源:北京大学真菌和真菌病研究中心保存分离自125名患者的162株烟曲霉复合体菌株.通过形态学,最高生长温度及分子生物学测序分步鉴定;对CSP基因进行扩增、测序,采用国际化命名体系进行CSP分型;采用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经典烟曲霉对伊曲康唑(ITC)、两性霉素B(AMB)、伏立康唑(VRC)及卡泊芬净(CAS)的敏感性.结果 所有烟曲霉复合体菌株均为经典烟曲霉;共分为16个CSP基因型,最常见为t04A、t03和t01;分离自4名患者的13株菌对ITC的MICs≥4 μg/mL,其中2株菌AMB和VRC的MICa分别为4μg/mL和16 μg/mL.CAS的MECs最高为4μg/mL,仅1株.结论 未检出烟曲霉相关新种;经典烟曲霉临床株共16个CSP基因型,分布与国际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其中5个为新型.我国经典烟曲霉临床株ITC耐药率为3.2%,个别菌株AMB,VRC和CAS耐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初步探讨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联合治疗孢子丝菌病的疗效,评价两药体外联合对申克孢子丝菌菌丝相和酵母相的抗菌活性.方法 口服伊曲康唑200mg/d和特比萘芬250mg/d治疗孢子丝菌病;体外联合药敏试验采用棋盘微量稀释法,计算分数抑菌浓度(FIC)指数判定两药相互作用具有协同、拮抗或无关作用.结果 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联...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化合物体外筛选,获得与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卡泊芬净具有协同作用的化合物,增强卡泊芬净的抗菌效果。方法采用棋盘式微量液基稀释法考察硬脂酸单甘油酯(glyceryl monostearate, GMS)与卡泊芬净(CAS)、氟康唑(FCZ)对多种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协同指数(FICI);考察硬脂酸单甘油酯与卡泊芬净单用及联合使用时,在RPMI 1640和Spider培养基中抑制白念珠菌菌丝形成的抑菌浓度。结果在考察的绝大多数致病念珠菌中,硬脂酸单甘油酯与卡泊芬净具有协同抗菌作用,协同指数FICI≤0.5;联用硬脂酸单甘油酯后,卡泊芬净抑制菌丝形成的浓度降低。结论硬脂酸单甘油酯可以增强卡泊芬净的体外抗真菌效果,二者具有较强的协同抗念珠菌活性。  相似文献   

15.
报告1例由许兰毛癣菌(Trichophyton schoenleinii)引起的儿童不典型黄癣,患儿临床症状轻微,缺乏蜡黄色、碟形黄癣痂和特殊的鼠臭味等典型临床症状.病发真菌直接镜检见大量不规则菌丝,间生膨大,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的孢子,真菌培养为许兰毛癣菌生长,经分子生物学测序鉴定证实.E-test药敏结果显示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及伏立康唑均敏感.经口服伊曲康唑胶囊及外用2%舍他康唑乳膏治疗基本痊愈.  相似文献   

16.
临床相关毛孢子菌的鉴定及体外药物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临床相关毛孢子菌的鉴定方法及对常见抗真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方法对48株临床分离的毛孢子菌分别通过形态学、API20C AUX、Vitek 2 Compact及核糖体rDNA ITS序列分析等方法鉴定到种;采用浓度梯度法(E-test)测定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及卡泊芬净对48株毛孢子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形态学和API20C AUX、Vitek 2 Compact不能准确区分不同种的毛孢子菌,以核糖体rDNA ITS序列分析将48株毛孢子菌鉴定为8个种:阿萨希毛孢子菌,星型毛孢子菌,皮瘤毛孢子菌,真皮毛孢子菌,皮肤毛孢子菌,赖巴克毛孢子菌,T.domesticum,T.jirovecii。体外药敏结果显示:卡泊芬净对毛孢子菌无体外活性,MIC〉32μg/mL;氟康唑和两性霉素B对毛孢子菌活性差,体外活性最好的药物是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结论常规方法不易将毛孢子菌准确鉴定到种的水平,ITS序列分析准确快速,可以辅助临床区分难鉴定毛孢子菌。毛孢子菌药敏谱不同于临床常见其他酵母菌,氟康唑和两性霉素B对其活性差,伏立康唑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伊曲康唑和羟基伊曲康唑对临床常见深部感染真菌的体外敏感性,并对两者抗菌活性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酵母菌分离自血液和无菌体液标本,曲霉菌分离自气管插管吸取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保护性毛刷;酵母菌采用显色培养基和API 20C鉴定到种,曲霉菌用乳酸酚棉兰压片镜检鉴定到种;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全国10家医院共收集到338株真菌,包括念珠菌281株,曲霉菌37株,新生隐球菌18株和其他酵母菌2株。伊曲康唑(ITZ)对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的敏感率分别为83.8%,70.8%,78.6%,38.5%;50%以上克柔念珠菌为剂量依赖性敏感;伊曲康唑对光滑念珠菌敏感性较差;而对于新生隐球菌、黄曲霉和烟曲霉的MIC50/MIC90分别为0.5/0.5、1/1、1/1μg/mL;羟基伊曲康唑与伊曲康唑有相似的抗菌活性。结论伊曲康唑对大部分深部感染真菌的敏感性较好,光滑念珠菌对伊曲康唑耐药株增多;伊曲康唑主要代谢产物有体外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热带念珠菌所致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预防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热带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统计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结果27例热带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均有基础疾病且伴有2种及以上危险因素,(1,3)-β-D-葡聚糖试验对辅助诊断热带念珠菌血流感染有很好的灵敏度,其余炎性指标如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均有不同程度增高;27株热带念珠菌对唑类抗真菌药物的敏感率依次为伊曲康唑(77.8%)、伏立康唑(48.2%)、氟康唑(48.2%)、泊沙康唑(37.0%),对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米卡芬净敏感率均是100%。结论热带念珠菌血流感染常发生于有基础疾病且合并多种危险因素的患者,针对临床高危患者,应及时完善实验室检查以明确诊断;热带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敏感性较差,临床治疗时应重视药敏结果、合理用药、及时控制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19.
伊曲康唑(斯皮仁诺,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是一种三唑类抗真菌药物,主要作用于真菌细胞膜上的关键酶麦角固醇合成酶而发挥抗真菌作用。其化学结构是由一个三唑的核心加一个长的亲脂末端,从而使该药具有较强的亲脂性。该药在体外针对酵母菌、皮肤癣菌和部分丝状真菌均有较高活性。伊曲康唑自1993年在中国上市至今,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米卡芬净与伊曲康唑在多发性骨髓瘤并发侵袭性真菌病(IFD)病例治疗中的疗效及成本.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入选2010年1月~2012年11月我科发生侵袭性真菌病的3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米卡芬净治疗组与伊曲康唑治疗组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时间、治疗成本及不良反应.结果 米卡芬净组17例,伊曲康唑组20例,米卡芬净组治疗有效率为76.46% (13/17),伊曲康唑组治疗有效率70% (14/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 >0.05).米卡芬净组2例发生消化道不适反应.伊曲康唑组3例发生消化道不适反应,2例低钾血症并消化道不适反应;3例患者出现药物性肾功能损害,l例停药后肾功能恢复,2例出现急性肾功能损害.米卡芬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 (2/17),伊曲康唑不良发生率为40% (8/2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治疗第14天总有效率作为疗效判断标准,米卡芬净组和伊曲康唑组成本疗效比分别为263.73和289.11.结论 米卡芬净与伊曲康唑对骨髓瘤合并IFD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者成本效益比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