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饲养条件对黄粉虫幼虫生长及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采用5因素2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以黄粉虫幼虫饲养过程中饲养温度(X1)、相对湿度(X2)、虫粪筛除频率(X3)、饲养密度(X4)以及饲料含水量(X5)5因素为参试因素,考查它们对黄粉虫高龄幼虫的生长及存活的影响,建立并进行了简化得到了以黄粉虫幼虫增重率及死亡率为目标函数的回归模型:Y增=127.5079 18.6559x5 2.7894x3x4-2.3854x3x5-3.0594x1^2 1.824lx3^2-3.8559x5^2;y死=1.7459 0.4l08x1 0.0975x2 0.9025x4 0.3442x5 0.0834x1^2 0.3060x4^2-0.2623x5^2。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黄粉虫幼虫生长后期增重及死亡的主要因素分别为饲料含水量和饲养密度;饲料含水量和温度对黄粉虫增重有着重要的影响,饲养密度、温度、饲料含水量对黄粉虫的死亡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影响均达1%或5%显著水平;推荐的饲养条件为:温度24—27℃、相对湿度64%一70%、筛粪频率2—4d/次、饲养密度0.42-0.49g/cm^2、饲料含水量l3.48%-l7.48%。  相似文献   

2.
我国黄粉虫的营养价值和饲养方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白耀宇  程家安 《昆虫知识》2003,40(4):317-322
对我国黄粉虫Tenebriomolitor (L .)的人工饲养、营养价值现状以及当前开发利用研究的热点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概括 ,并针对今后的研究工作和规模化生产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黄粉虫的饲养与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 Linneaus)的幼虫,一股呈黄棕色,英俗名为yellow mealworm,意即黄粉虫,主要以麸糠中面粉为食,故又称面包虫。成虫体形与黑粉虫(renebrio obscurus)相似。但黄粉虫全身暗赤褐色,具光泽;触角末节的长度等于其宽度,第三节的长度约短于第1—2节之和;鞘翅端圆滑,因而易与黑粉虫区别。黄粉虫饲养方法简便,成本低廉,我国有些动物园或学校都有饲养,作为食虫动物的优质饲料或实验动物。一、黄粉虫的营养成分黄粉虫的营养价值很高,Martin等(1976)曾对黄粉虫幼虫的营养成分作过分析,结果表明黄粉虫蛋白质含量很高,鲜重占体重2…  相似文献   

4.
基于极端顶点混料设计优化黄粉虫秸秆饲料配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每年产生的秸秆大部分没有被有效利用,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虽有部分秸秆发酵后制成畜禽动物饲料,但研究秸秆饲料用于饲养昆虫的少见。本研究旨在拓展秸秆的资源化利用途径,利用发酵秸秆饲养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进而降低黄粉虫饲养中的饲料成本。【方法】以饲养黄粉虫的常规饲料、发酵的玉米秸秆、发酵的红薯秸秆为原料,用极端顶点混料设计法,研究三者不同混合比例对黄粉虫幼虫生长指标(生物量增率、死亡率、体长、饲料利用率和转化率)以及生理指标[含水量、灰分含量、粗脂肪含量、粗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糖含量、磷含量、中微量元素含量和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筛选出黄粉虫的最佳混料配方。【结果】结果表明,在常规饲料中添加一定量发酵的玉米秸秆和红薯秸秆更有利于黄粉虫幼虫的生长。生物量增率较大的实验组,其饲料利用率和转化率较高。混料配方中红薯秸秆所占比例越大,黄粉虫幼虫的死亡率趋势越大。而不同的混料配方对黄粉虫幼虫的体长和各生理指标无明显影响。最佳的混料配方为:常规饲料∶发酵玉米秸秆∶发酵红薯秸秆=37.24∶20.72∶42.04。此配方饲料成本低,相比于常规饲料配方成本降低了56.94%。此配方下饲养的黄粉虫幼虫,其生物量增率可达32.52%,高于常规饲料饲喂的对照组(25.17%),且黄粉虫幼虫的死亡率低、饲料利用率高。【结论】秸秆饲料经过科学配方既降低了黄粉虫的饲养成本,又提高了秸秆的利用率,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饲养温度对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幼虫生长发育和体液免疫防御的影响。【方法】测定了不同温度(18, 22, 26和30℃)下饲养的黄粉虫幼虫的发育历期、蛹重、化蛹率;采用抑制区分析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饲养的免疫(用生理盐水将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配制成1×104个菌体/μL悬浮液,用微量注射器将其注入虫体腹部的背面,每头幼虫注射1 μL)和非免疫(注射生理盐水)黄粉虫幼虫血淋巴的抑菌和溶菌酶活性,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其酚氧化酶活性。【结果】结果显示,黄粉虫幼虫发育历期随饲养温度的上升而明显缩短(P<0.0001),而不同温度下蛹重(P=0.067)与化蛹率(P=0.869)差异不显著。免疫组黄粉虫幼虫血淋巴的抑菌、酚氧化酶和溶菌酶活性随饲养温度上升而降低:抑菌和酚氧化酶活性随温度变化差异极显著(P<0.0001),溶菌酶活性差异显著(P=0.013)。【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黄粉虫的生长发育和免疫防御具有较大的影响,低温下黄粉虫幼虫的发育历期延长,但其体液免疫防御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6.
黄粉虫营养成分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7,自引:5,他引:32  
谢保令 《昆虫知识》1994,31(3):175-176
为解决饲养广西特产经济动物蛤蚧的饲料难题,我们从北京动物园引进黄粉虫TenebriomolitorL.繁殖饲养蛤蚧获得成功。经多年试验证明,用黄粉虫喂养蛤蚧生长快,个体肥,特别秋末春初更为突出,一般每条蛤蚧月增重1.7~18.8g,比用灯光诱虫或用蝗虫、蝇蛆喂养的效果好[1]。目前许多单位利用黄粉虫喂养蝎子、蛤蚧、龟、鸟、蜈蚣、牛娃等经济动物效果很好,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这一优良昆虫饲料,对它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测定结果如下。1材料与方法采用继代繁殖后的成熟幼虫、蛹、成虫进行测定分析。饲养堂为4×6m2的平房。一般温度在1…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浮萍Lemna minor生物质利用新途径,解决浮萍在污水中引起的二次污染现象,本研究利用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 L.食性杂,易饲养,可转化利用多种有机生物质资源的的特性,将浮萍烘干、磨碎后,与麦麸配制成50%浮萍∶50%麦麸,60%浮萍∶40%麦麸,70%浮萍∶30%麦麸,80%浮萍∶20%麦麸不同比例的混合饲料(加水使饲料含水量保持为18%)来饲养黄粉虫幼虫(以纯麦麸为对照组);同时以浮萍替代豆饼作为添加料,按照白菜∶麦麸∶浮萍=10∶4∶1做成混合饲料饲养成虫,来研究浮萍对黄粉虫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纯麦麸相比,幼虫试验中各处理组的生物量增长率、饲料利用率均降低,死亡率增高,而饲喂"50%浮萍∶50%麦麸"饲料的黄粉虫幼虫的各指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为最佳浮萍饲料配比;在成虫试验中,以浮萍为添加料的成虫单雌产卵量为586.33±6.84粒,成虫寿命为105.5±1.43 d,均显著高于以豆饼为添加料的对照组。本研究对利用黄粉虫转化处理浮萍的效果做出了初步评价,即黄粉虫取食转化浮萍是可行的,为浮萍的生物质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背景】黄顶菊是近年来人侵我国的一种有害杂草,其竞争力强,给自然界造成了严重危害,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生物质资源。作为一种杂食性昆虫,黄粉虫易于饲养,可以用于多种生物质资源的转化处理。【方法】本研究分别以黄顶菊、小白菜和西瓜皮作为青料,与麦麸等配制成人工饲料后,对黄粉虫进行定期饲喂,研究其对黄粉虫幼虫、成虫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结果】黄粉虫幼虫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黄顶菊与添加小白菜相比,虫体生物量增长率较低,饲料利用率和死亡率较高;成虫饲料中添加黄顶菊与添加西瓜皮相比,黄粉虫平均寿命延长,单雌产卵量减少,且差异均显著,体长略有减小。【结论与意义】本研究对利用黄粉虫转化处理黄顶菊的效果做出了初步评价,即黄粉虫能够取食黄顶菊,但转化处理效果不太理想。  相似文献   

9.
黄粉虫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彭中健  黄秉资 《昆虫知识》1993,30(2):111-113,115
黄粉虫的幼虫是一种可开发利用的动物性蛋白饲料。本文报道了此虫的生物学特性、温湿度及食料与其生长发育、生殖的关系和饲养技术。  相似文献   

10.
叉角厉蝽Eocanthecona furcellate(Wolff)是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一种重要捕食性天敌昆虫。为评估人工饲料饲养的叉角厉蝽的捕食能力,在实验室采用捕食功能反应的方法,以黄粉虫作为中介猎物饲养的叉角厉蝽为对照,评价了人工饲料饲养的叉角厉蝽3龄若虫、5龄若虫以及雌成虫对黄粉虫Tenebriomolitor(L.)幼虫及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3龄幼虫、5龄幼虫的捕食效能。结果表明,两种饲料饲养的不同虫态叉角厉蝽的捕食量均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上升,当猎物密度增加到一定水平,捕食量趋于稳定,其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II模型。人工饲料组饲养的各虫态叉角厉蝽与对照组的对黄粉虫幼虫的捕食量没有明显差异;在饱和猎物密度条件下,人工饲料饲养的叉角厉蝽3龄若虫、5龄若虫以及雌成虫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7.20、9.20、14.60头,对斜纹夜蛾5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4.20、5.80、6.20头,均略低于对照组,但从取食猎物数量上来看,仍保持较强的捕食能力。  相似文献   

11.
间斑寇蛛幼蛛过冬和早期饲养管理是人工饲养的关键。通过比较不同保存温度和不同保存时间下过冬幼蛛的孵化率、存活率和平均体质量,研究了间斑寇蛛幼蛛过冬的规律,并探讨了相对湿度、环境温度和食物种类对幼蛛离开卵囊后的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4℃左右是比较理想的卵囊保存过冬温度,但在此温度下保存7个月后存活率开始下降,到13个月幼蛛存活率降为零;卵囊放入低温保存前需在室内放置一段时间(约2个月)以使卵粒孵化成幼蛛;4℃左右下过冬的幼蛛离开卵囊后,在相对湿度55%~60%、环境温度25℃~30℃的条件下,用黄粉虫喂养4周后体质量增长40余倍,成活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2.
龚亿华 《四川动物》2000,19(2):92-93
在我们日常的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中 ,经常会遇到需要临时饲养野生动物的问题。临时饲养是为了对其进行健康检查和治病疗伤 ,使其健康地回到大自然 ,达到保护、抢救的最终目的。野生动物的临时饲养主要在基层 ,一般条件较差 ,缺乏专门的设施和专业的饲养管理人员。另外 ,在饲养工作中还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 ,若不处理好 ,有可能使饲养工作失败。笔者根据工作中的一些经验谈点体会和看法。1 提前做些准备工作野生动物的临时饲养一段采用笼养方式。由于临时饲养的时间和种类均无法预先知道 ,有必要在平时建好笼舍。关兽类的笼舍…  相似文献   

13.
黄粉虫黑粉虫耐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87年5月作者利用控制温湿度及冷冻时间等因素对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Limaeus、黑粉虫Tenebrio obscurus Fabricius幼虫耐寒性进行了室内试验,现将初步结果作以简要介绍。 将人工饲养的黄粉虫、黑粉虫幼虫放入装有一定含水量麦粉的烧杯中,再将烧杯(1个烧杯为1个试样)放入普通冰箱的冷冻室(温度为  相似文献   

14.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的人工饲养技术是科研人员顺利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的前题.稻纵卷叶螟人工饲养所要解决和重视的关键问题是食料和饲养条件.目前主要以天然食料、人工饲料以及2种食料相结合的方法饲养稻纵卷叶螟.而饲养条件,如温湿度、饲养密度、化蛹介质、产卵介质等会对对稻纵卷叶螟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本文对目前我国稻纵卷叶螟人工饲料及人工饲养技术进行综述,有助于厘清该虫人工饲养技术的发展脉络,促进人工饲养技术的改善和提高,推动我国稻纵卷叶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的人工饲养技术是科研人员顺利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的前题.稻纵卷叶螟人工饲养所要解决和重视的关键问题是食料和饲养条件.目前主要以天然食料、人工饲料以及2种食料相结合的方法饲养稻纵卷叶螟.而饲养条件,如温湿度、饲养密度、化蛹介质、产卵介质等会对对稻纵卷叶螟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本文对目前我国稻纵卷叶螟人工饲料及人工饲养技术进行综述,有助于厘清该虫人工饲养技术的发展脉络,促进人工饲养技术的改善和提高,推动我国稻纵卷叶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的人工饲养技术是科研人员顺利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的前题.稻纵卷叶螟人工饲养所要解决和重视的关键问题是食料和饲养条件.目前主要以天然食料、人工饲料以及2种食料相结合的方法饲养稻纵卷叶螟.而饲养条件,如温湿度、饲养密度、化蛹介质、产卵介质等会对对稻纵卷叶螟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本文对目前我国稻纵卷叶螟人工饲料及人工饲养技术进行综述,有助于厘清该虫人工饲养技术的发展脉络,促进人工饲养技术的改善和提高,推动我国稻纵卷叶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美洲斑潜蝇室内饲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进添  刘秀琼 《昆虫知识》1998,35(5):269-273
筛选了室内饲养美洲斑潜蝇的适宜寄主植物,进行了饲养密度及成虫补充营养糖的浓度试验。结果表明:初生菜豆PhaseolusvulgarisL.苗是室内饲养的适宜寄主植物,用该种植物饲养,幼虫饲养密度低于1头/cm2,则幼虫成活率大于90%,饲养密度提高,则幼虫成活率降低,每平方厘米初生叶饲养1头幼虫是适宜的饲养密度,成虫补充营养糖或蜜糖的浓度以8%为宜。  相似文献   

18.
温度对黄粉虫成虫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粉虫是多种小型经济动物的常用优良饵料,本试验在20.1℃,24.0℃、28.5℃、31.7℃和36.5五种恒温下饲养该成虫结果,成虫寿命平均分别为63.0、54.2、38.8、38.0和26.1天;每雌平均产卵量则分别为200.3、207.3、122.3、115.8和81.2粒,成虫平均生产1g卵消耗麸皮量分别为2.66、2.00、2.19、2.14和4.15g。结果说明人工繁殖黄粉虫的成虫期温度以24℃为最适宜。  相似文献   

19.
【背景】塑料废物的累积是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其中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作为最常用的塑料之一,其生产与消耗量极大。【目的】基于黄粉虫(Tenebriomolitor)幼虫自然取食塑料的现象,探究黄粉虫及其肠道微生物对聚氯乙烯类塑料的生物降解作用。【方法】通过观测黄粉虫取食聚氯乙烯过程的重量变化、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transform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黄粉虫肠道微生物的筛选和高通量测序等方法研究黄粉虫幼虫及其肠道微生物对聚氯乙烯的降解作用。【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仅以PVC作为碳源类营养来源,每200条黄粉虫为一组,共3组,喂养32d后,每组平均取食了0.499±0.023gPVC,黄粉虫平均体重增长0.015±0.002 g。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检测发现虫粪组分中PVC官能团中的C-C骨架峰明显减弱,表明PVC长链有断裂现象。高通量测序黄粉虫幼虫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结果显示肠道菌群以哈夫尼菌属(Hafnia)、摩根氏菌属(Morganella)、大肠埃希氏杆菌属(Escherichia coli)和未培养肠杆菌属(unclassifiedEnterobacteriaceae)为优势菌群。肠道菌群中哈夫尼菌属(Hafnia)和摩根氏菌属(Morganella)的丰度分别比常规饲养对照增加了35.20%和16.42%。【结论】证明了黄粉虫及其肠道微生物对PVC塑料具有一定的降解作用,且其肠道菌群中哈夫尼菌属(Hafnia)和摩根氏菌属(Morganella)菌株对PVC的利用效率最高,研究结果为"白色污染"的生物降解提供了科学证据。  相似文献   

20.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一种跨国迁飞性农业重大害虫,目前已入侵我国24个省并对多种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研发草地贪夜蛾标准化饲养技术对开展其防控技术研究及生物学相关基础研究至关重要。通过对草地贪夜蛾室内饲养,从饲养器皿、人工饲料组分、饲养方法及流程、注意事项等方面总结了一套简便实用、长期规模化饲养的标准饲养技术。已利用该标准饲养技术连续饲养草地贪夜蛾5代,其各项生命指标仍保持较高水平。该饲料配方和饲养技术适合草地贪夜蛾的规模化饲养,同时也为其它夜蛾科害虫规模化饲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