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柑桔恶性叶虫(Clitea metallica Chen)与柑桔花叶虫(Nodina punctatostriolata Fairm.)是柑桔的重要害虫。前一种是浙江、福建、广东柑桔区的大害虫。陈世骧(1935)报告后一种是Lamprosoma punctatostriolataFairm.的同物异名,曾在江西发现,作者于1956年在广州及惠来葵潭农场发现这害虫为害柑桔花甚烈。这两种柑桔害虫的成虫均是蓝黑色的小甲虫,外形及大小十分相似,很容易混淆,且均为害柑桔花蕾;但恶性叶虫还为害新芽、嫩茎及果实,无群居习性;而幼虫喜群居,常数十头聚集一嫩枝上,并分泌粘液及排泄粪便涂于嫩叶上,嫩叶受害焦黑而萎落,嫩枝亦枯萎。柑桔花叶虫在4、5月间出现,成虫群集为害花蕾,幼虫尚未  相似文献   
2.
广州柑桔拟小黄捲叶蛾(Adoxophyes cyrtosema Meyr.)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秀琼 《昆虫学报》1958,(4):293-316
作者于1952年9月到广东潮汕区调查柑桔虫害,在潮阳县发现卷叶蛾严重为害,引起柑桔大量落果,潮汕区果农称它为“丝虫”。因为这种卷叶蛾能吐丝将数叶片缀合一起,取食其中,又能吐丝下坠,随风飘荡,迁移他枝,因而得“丝虫”之名。在广州区1952年尚未发现卷叶蛾严重为害,只发现一种小灰蛾(Psorosticha zizyphi Stainton,织叶蛾科  相似文献   
3.
叶潜蛾科一个新种——黄皮叶潜蛾(鳞翅目:叶潜蛾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潜蛾属Phyllocnistis Zeller已从细蛾科Gracillariidae分立出来,另独立成为叶潜蛾科Phyllocnistidae(Kloct and Hincks,1972)。根据Imms(1977)记载,该科在全世界约有50多种。我们最近查阅文献,该科已有80多种。但本科在我国记载的种类仅有柑桔叶潜蛾Phyllocnistis cilrella Stainton及杨银叶潜蛾Phyllocnistis saligna Zeller。它们的食  相似文献   
4.
一、基本概念 当我们用手接触蝴蝶和蛾子时,就会有一些粉状物粘在手上,这是它们身上和翅上所覆盖着的鳞片(图1)。因此,在分类上称其为鳞翅目昆虫。这类昆虫全世界大约有112,000种,其中蝶类约占10%,其余90%都是蛾类。 在蛾类中依据体形的大小又有大蛾类与小蛾类之分,但界线又不是那么清楚。例如夜蛾科属大蛾类,其  相似文献   
5.
刘秀琼 《昆虫学报》1953,(1):203-218
一、绪言 柑桔潜叶蛾(Phyllocnistis citrella,Staint n)是柑桔果树重要害虫之一,隶属鳞翅日榖蛾总科(Tineoidea)潜叶蛾科(Phyllocnistidae),分布于我国、印度、越南、日本、南洋群岛及澳州;在我国分布於广东,湖南、湖北、四川及台湾,广东的广洲、乐昌、高要、中山、新会,从化、潮山等柑桔区均有发生,幼虫为害於幼芽嫩叶表皮下,作成银白色隧道,蜿延侵食,间或侵害幼嫩枝条,被害叶片卷缩,易於脱落,发生严重时绝大多数幼叶均被为害,使植物生长受阻,影响果子产量,甚者使植物枯萎。柑桔经幼虫为害后,甚易引起溃疡病。  相似文献   
6.
1980年以前我国记录的叶潜蛾科仅有两种,即桔叶潜蛾Phyllocnistis citrella Stainton及杨银叶潜娥P.saligna Zeller.作者于1983年描述了黄皮叶潜蛾P.wampilla Liu & Zeng新种,它是柑桔叶潜蛾的近缘种。作者最近在广州又发现该科的两个新种,寄主植物是属大戟科Euphorbiaceae及紫金牛科Myrainaceae。  相似文献   
7.
广东柑桔七种小鳞翅目害虫的记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秀琼 《昆虫学报》1960,(3):223-242
广东柑桔害虫的种类繁多,作者近年来在潮汕、新会、广州各地发现捲叶为害及蛀果的小鳞翅害虫有七种:(1)拟小黄捲叶蛾(Adoxophyes cyrtosema Meyrick),(2)褐捲叶蛾(Cacoecia eucroca Diakonoff),(3)拟后黄捲叶蛾(Cacoecia micaceana var.CompactaMeyrick,(4)褐带长捲叶蛾(Homona coffearia Meyrick),(5)白点褐捲叶蛾(Cacoecia  相似文献   
8.
几种植物油对松突圆蚧初孵若虫的忌避作用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苦楝油、印楝油、橡胶籽油对松突圆蚧初孵若虫均有很强的忌避作用。无论是选择性试验还是非选择性试验,用上述3种植物油的2%浓度处理,在喷药后1天接虫,忌避率均在90%左右。喷药后5天接虫,忌避作用仍很强,与喷药后1天的差异不显著。喷药后第10天,忌避率才显著下降,但仍在50%以上。3种植物油对松突圆蚧孵若虫的忌避作用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为害荔枝和龙眼的两种细蛾科昆虫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姚振威  刘秀琼 《昆虫学报》1990,33(2):207-212
本文首次报道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和荔枝尖细蛾C. litchiclla在广东和福建省为害荔枝,并发现龙眼也是荔枝尖细蛾的寄主.订正了过去一直将这两个近缘种混淆起来误以为可可细蛾(国内称荔枝爻纹细蛾)Acrocercops cramerella的这一错误.事实上,国内迄今仍未发现可可细蛾的分布.本文详细地描述和比较了这两种细蛾各虫态的态,并简要地描述了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在食性方面首次发现荔枝蒂蛀虫既为害果又为害叶梢、花穗,而荔枝尖细蛾只为害叶梢.花穗而不取食果.  相似文献   
10.
印楝素对亚洲玉米螟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本文报道印楝素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e幼虫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和引起幼虫各器官的病变症状。用含20ppm印楝素的人工饲料饲喂亚洲玉米螟3—4龄幼虫2天,然后换入正常饲料,可使幼虫期显著延长,最后不能化蛹而死亡。印楝素对幼虫的作用是缓慢的,虫体受药后还可发育一个龄期。处理幼虫的行为失常,取食动作逐渐消失,主要靠消耗体内的水分和脂肪来维持生命。幼虫的胸足变黑,胸部出现褐色斑,这些部位的表皮分层不正常,真皮细胞坏死或自溶。处理幼虫的大脑萎缩,生殖器官和前胸腺肿大,前胸腺细胞膜厚而松散,血淋巴中β-蜕皮酮含量显著降低。从整个中毒症状来看,印楝素可能作用于亚洲玉米螟幼虫的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从而逐渐引起各器官的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