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7 毫秒
1.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津力达颗粒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脂联素(APN)、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接诊的9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并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7)。对照组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津力达颗粒治疗,均治疗至胎儿娩出。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及血清VEGF、APN和Hcy水平的变化及产妇并发症和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糖、血脂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VEGF、APN、Hcy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血清VEGF、Hcy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AP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剖宫产、早产、巨大儿、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呼吸窘迫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津力达颗粒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血糖、血脂水平,降低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率,可能与其有效调节血清VEGF、APN、Hcy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葛脾煎剂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葛脾煎剂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及胰岛素的影响.方法:利用链脲佐茵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将其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n=11)、葛脾煎剂组(n=11)及二甲双胍组(n=9),并设置正常对照组(n=10).治疗8周,观察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大鼠的一般状况,检测大鼠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血胰岛素,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葛脾煎荆可改善糖尿病大鼠基本状况,治疗组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血糖、TC、TG、空腹胰岛素明显降低(P<0.05),ISI明显提高.二甲双胍组血糖下降幅度、ISI提高幅度大于葛脾煎剂组(P<0.05),胰岛素下降幅度及血脂改善程度两治疗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葛脾煎剂对糖尿病大鼠具有降糖、改善血脂、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其疗效与二甲双胍相似.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究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分别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本院400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100例)、试验A组(n=100例)、试验B组(n=100例)和试验C组(n=10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二甲双胍治疗,试验A、B、C组,分别采用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四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各产程时间,体重指数(BMI)、随机血糖、内脂素、脂联素的水平,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结局。结果:试验A、B、C组的自然分娩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A组的自然分娩率均高于试验B组、试验C组(P<0.05),试验B组、试验C组的自然分娩率对比无差异(P>0.05);对照组、试验A、B、C组自然分娩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对比无差异(P>0.05);试验A、B、C组的BMI指数、随机血糖、内脂素、脂联素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A组的BMI指数、随机血糖、内脂素、脂联素的水平均低于试验B组、试验C组(P<0.05),试验B组、试验C组的BMI指数、随机血糖、内脂素、脂联素的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试验A、B、C组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A组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试验B组、试验C组(P<0.05),试验B组、试验C组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试验A、B、C组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A组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试验B组、试验C组(P<0.05),试验B组、试验C组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分别联合二甲双胍均能够提高糖尿病孕妇妊娠的自然分娩率,降低BMI指数、随机血糖、内脂素、脂联素的水平,降低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改良新生儿不良结局,其中门冬胰岛素的疗效最好,具有较强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片联合糖脉康颗粒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脂联素(AP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30例,按照给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联合糖脉康治疗。治疗8周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CRP、APN、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C)、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HOMA-IS)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CRP、TC、TG、LDL-C,FBC、2hPBC、HbAlc,HOMA-IR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而血清APN、HDL-C、HOMA-IS、ISI均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IL-6、TNF-α、CRP、TC、TG、LDL-C,FBC、2hPBC、HbAlc、HOMA-IR水平均较低(P0.05),血清APN、HDL-C,HOMA-IS、ISI水平较高(P0.05)。结论:二甲双胍片联合糖脉康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可有效稳定其血脂血糖,改善胰岛功能,可能与其降低血清IL-6、TNF-α、CRP水平,增加血清APN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胆固醇(TC)、总胆红素(TBil)、尿酸(UA)、尿微量蛋白(mAlb)水平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接诊的8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使用门冬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再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TC、TBil、UA、m Alb的变化以及母婴结局。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TC、UA、m Al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Bi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早产、剖宫产、巨大儿、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指标以及TC、TBil、UA、m Alb水平,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61)和对照组(n=59)。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达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 A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62%,74.4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FBG、FINS、HbAlc、TC、TG、LDL-C水平及HOMA-IR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HDL-C水平和HOMA-β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56%、8.4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用二甲双胍治疗,其可有效改善患者糖脂代谢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血糖血脂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变化,胰岛功能水平[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2hINS)、空腹C肽(FCP)、餐后2 h C肽(2hC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糖血脂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_lc)、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肠道菌群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肠道菌群数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观察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拟杆菌数量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均显著增加,肠球菌、肠杆菌及酵母菌数量显著降低(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胰岛功能水平、血糖血脂水平及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INS、2hINS、FCP、2hCP水平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HOMA-IR、HbA_lc、FPG、TG、LDL-C、CRP、IL-6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明显增加患者肠道有益菌群数量,调节菌群失衡,控制血糖血脂代谢水平,改善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片联合糖脉康颗粒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脂联素(AP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30例,按照给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联合糖脉康治疗。治疗8周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CRP、APN、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C)、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抵抗指数( HOMA-IR)、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HOMA-IS)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CRP、TC、TG、LDL-C,FBC、2hPBC、HbAlc,HOMA-IR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而血清APN、HDL-C、HOMA-IS、ISI均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IL-6、TNF-α、CRP、TC、TG、LDL-C,FBC、2hPBC、HbAlc、HOMA-IR水平均较低(P<0.05),血清APN、HDL-C,HOMA-IS、ISI水平较高(P<0.05)。结论:二甲双胍片联合糖脉康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可有效稳定其血脂血糖,改善胰岛功能,可能与其降低血清IL-6、TNF-α、CRP水平,增加血清APN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服用二甲双胍对妊娠肥胖患者妊娠糖尿病的预防作用及对胎儿体重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4例妊娠肥胖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2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运动方案治疗,无药物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分别于生产前后检测患者血清空腹血糖(FBG)、餐后两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INS)以及C肽水平,并比较产后妊娠糖尿病患病率及胎儿体重。结果:生产后,研究组妊娠糖尿病患病率及胎儿异常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与生产前比较,研究组FBG、2hPG、HbA1C、血清INS以及C肽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FBG、2hPG、HbA1C、血清INS以及C肽水平显著升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明显意义(P0.05)。结论:早期服用二甲双胍能有效预防妊娠肥胖患者发生妊娠糖尿病,可保持胎儿体重正常增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作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行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六味地黄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载脂蛋白A、B(ApoA、ApoB)、ApoA/ApoB、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ApoA、ApoA/ApoB、NO均较治疗前上升,但观察组ApoA、ApoA/ApoB、NO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两组FPG、2PG、FINS、HOMA-IR、IL-6、hs-CRP、ET-1均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FPG、2PG、FINS、HOMA-IR、IL-6、hs-CRP、ET-1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的疗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较好,且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内皮功能并调节血清载脂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联合维格列汀对初治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60名,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维格列汀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两小时血糖及血清淀粉酶及尿液淀粉酶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66.7%,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63±1.12)d vs(8.68±1.30)d、(7.23±0.95)d vs(7.89±1.20)d、(11.14±1.56)d vs(12.12±1.89)d]、[(12.12±1.89)d vs(11.20±1.34)d、(6.89±0.96)d vs(8.23±1.10)d、(1.65±0.23)d vs(3.65±0.48)d](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NS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且GLP-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显著差异(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维格列汀可有效控制初治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并提高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改良乳腺癌根治术联合表柔比星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对血清抵抗素、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确诊为乳腺癌的60例患者资料,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阿霉素、环磷酰胺、5-氟尿嘧啶治疗,观察组接受表;柔比星与环磷酰胺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3年生存率、血清抵抗素、脂联素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93.33%)高于对照组患者(60.00%):(P<0.05);观察组心脏毒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13.33%,73.33%)低于对照组患者(30.00%,86.67%)(P<0.05)。两组患者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年生存率(76.67%)高于对照组患者(63.3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抵抗素及脂联素水平均有好转(P<0.05),观察组血清抵抗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脂联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乳腺癌根治术联合表柔比星治疗乳腺癌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血清抵抗素水平、脂联素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珍芪降糖胶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0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取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9例)和观察组(n=49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珍芪降糖胶囊治疗,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指标、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1.84%%vs.71.43%,P0.05);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2 h餐后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三酰甘油(Three Acyl Glycerin,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CD8~+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而HDL-C、CD4~+、CD4~+/CD8~+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同组内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FPG、2hPBG、Hb A1c、TG、TC、LDL-C、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治疗后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相关不良反应。结论:珍芪降糖胶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二甲双胍治疗,其可明显改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及免疫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贝那鲁肽与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结局的影响,为二甲双胍和磺脲类药物治疗后血糖不能达标的患者应用胰高糖素样肽-1(GLP-1) 受体激动剂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使用二甲双胍或者二甲双胍联合磺脲类药物血糖未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观察组使用贝那鲁肽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使用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2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期血管峰值血流( PSV)、血管内膜中层厚度(IMT) 、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两年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心血管相关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之间治疗前、后FPG、2hPG、HbA1c、PSV、IMT、Scr和BUN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 观察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8.00%)较对照组(20.00%)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心血管相关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二甲双胍或者二甲双胍联合磺脲类药物血糖未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与利拉鲁肽相比,贝那鲁肽在降低血糖、改善下肢血管功能、肾功能和死亡率方面无明显差异,但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研究SGLT2抑制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尿酸水平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性心功能不全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给予2型糖尿病饮食控制治疗方案,并给予心功能不全对症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血尿酸(uric acid,UA)、血清脑钠肽(brainnatriureticpeptide,BNP)水平、心脏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的餐后2 h血糖(2- hour postprandial glucose,2 h PBG)、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及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Ic)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UA和BNP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VEF水平显著升高,LVEDD水平显著降低(P<0.05),但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的SF-36健康调查量表(the SF-36 Health Survey,SF-36)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SF-36评分均显著上升,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达格列净可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血糖、血尿酸水平,还能够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血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给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门冬胰岛素常规治疗,观察组(38例)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依据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血脂指标变化及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的ADL量表评分评价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血糖代谢的影响。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FPG、Hb Alc、TC、TG、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周、2周,两组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甲基多巴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21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静脉滴注酚妥拉明治疗,每次20 mg,每天1次;观察组联合口服甲基多巴,每次250 mg,每天3次。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妊娠情况及治疗前后的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舒张压(DBP)和尿素氮(BUN)、血肌酐(Cr)、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微量清蛋白(MA)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产后出血、胎盘剥落、子痫前期、羊水栓塞先兆以及剖宫产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SBP、MAP和DB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SBP、MAP和DB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Cr、BUN水平相比均无明显的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β2-MG和M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基多巴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用酚妥拉明治疗,其可以更有效控制血压,改善患者肾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