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pH2~12不同酸碱度环境中37℃保温0.5、1.0、2.0、3.0、4.0h后对抗轮状病毒鸡卵黄免疫球蛋白(IgY)的中和效价、分子结构变化及其耐酸耐碱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在pH2~9范围内,37℃保温至4h,抗轮状病毒IgY的中和效价无明显变化,SDS-PAGE非还原性电泳图中未出现降解带;pH≥10时,37℃保温至1h,中和抗体效价即开始下降,电泳图中出现降解带,pH达11、12时处理1h以上样品则全部降解,生物活性丢失。提示抗轮状病毒IgY的耐酸性较耐碱性强,能耐受正常人体消化道内酸碱度。为制备成口服制剂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人轮状病毒在任何培养系统中繁殖是很困难的。1980年Whyatt等经过在悉生小猪传代几次后获得了适应组织培育生长的人轮状病毒“Wa”株。1981年Sato和Urasawa等在细胞维持液中加入胰酶并使用旋转培养,直接从人粪便中分离到轮状病毒。1983年Birch等报导采用胰酶预处理粪样提取液,维持液中加入胰酶的旋转培养。成功地在HA—104和CV—1细胞上适应几株人轮状病毒。  相似文献   

3.
<正>本轮报导从73份轮状病毒阳性粪便中,用MA-104细胞或非洲绿猴(AGMK)原代细胞培养方法分离到39株人轮状球毒。用噬斑抑制试验和中和试验法鉴定结果可分为4个血清型,其中3个型别以前已报导过。 病毒分离方法,取10%粪便悬液,先经10μg/ml胰酶处理37℃1小时,接种细胞后吸附37℃1小时,洗一次,加入含0.5μg/ml胰酶的MEM,其中含DEAE-dext-  相似文献   

4.
在前期工作中发现,截短的轮状病毒VP4~*蛋白(aa26–476)在大肠杆菌中能够以可溶形式表达,且在小鼠模型中具有较高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性。本研究通过颗粒化进一步提高VP4~*蛋白的免疫保护性。通过37℃水浴加热处理24h使VP4~*蛋白多聚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透射电镜、分析超离等分析VP4~*蛋白颗粒化程度,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析颗粒化对VP4~*蛋白与中和抗体反应性的影响;通过差示量热法分析VP4~*高聚体的热稳定性;最后,通过小鼠母传抗体模型研究颗粒化对VP4~*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性的影响。结果表明,VP4~*蛋白高聚体结构均一,并且相比三聚体,具有更高热稳定性和中和抗体结合活性;在内毒素20 EU/mg的条件下,与铝佐剂混合,刺激小鼠产生更高滴度的中和抗体;对轮状病毒导致的腹泻具有更高的免疫保护性。综上所述,VP4~*高聚体的研究为轮状病毒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研制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人类轮状病毒基因 DNA免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人类轮状病毒基因DNA免疫及应用.通过构建重组质粒pCI/vp7,pCI/vp4及pCI/vp6,以肌注法导入BALB/c小鼠肌肉组织,其中pCI/vp7及pCI/vp4能有效引起机体免疫应答,而且对轮状病毒Wa株有一定中和效应.从本次试验的结果来看,人类轮状病毒DNA疫苗能作为预防病毒性小儿腹泻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人类轮状病毒基因DNA免疫及应用。通过构建重组质粒pCI/vp7,pCI/vp4及pCI/vp6,以肌注法导入BALB/c小鼠肌肉组织,其中pCI/vp7及pCI/vp4能 有效引起机体免疫应答,而且对轮状病毒Wa株有一定中和效应。从本次试验的结果来看 ,人类轮状病毒DNA疫苗能作为预防病毒性小儿腹泻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利用重组腺病毒表达轮状病毒的结构抗原以制备轮状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的可行性,构建了一株可表达A组轮状病毒主要中和抗原VP7的重组腺病毒AdEasyCVP7.AdEasyCVP7感染293细胞后,RT-PCR证明VP7基因有转,Western blotting试验可检测到VP7的表达。随后,用AdEasyCVP7通过灌胃和滴鼻两种不同途径免疫小鼠,并对免疫后小鼠的血清抗体和粘膜抗体进行了比较。初次免疫后,两组小鼠均有应答,但血清抗体滴度及阳转率不同。再次免疫后,滴鼻组小鼠显示出明显的加强效果。对肺灌洗液中的sIgA及肺、肠粘膜组织匀浆中的IgA进行检测发现滴鼻组的免疫学效果明显优于灌胃组。对血清中和抗体的检测表明,初次和再次免疫后,两组小鼠血清中均有中和抗体产生。该研究为轮状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的免疫方案、免疫途径及免疫保护作用等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采用轮状病毒灭活疫苗进行初始免疫,减毒活疫苗进行加强免疫的序贯免疫方案的体液免疫应答效果。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4组(口服疫苗组、序贯疫苗组、口服对照组及序贯对照组),按相应方案免疫后,ELISA检测血清轮状病毒特异性IgG和IgA、肠道轮状病毒特异性IgA;微量中和实验检测血清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同时采用ELISA分析口服活疫苗后病毒排出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序贯疫苗组小鼠产生的轮状病毒特异性血清IgG、IgA、中和抗体及肠道IgA水平显著升高。与口服疫苗组相比,序贯疫苗组的免疫方案诱发的轮状病毒特异性血清IgG、IgA、中和抗体水平显著升高,肠道IgA水平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异。同时,与口服疫苗组相比,序贯疫苗组中轮状病毒灭活疫苗进行的初始免疫未影响第一次口服活疫苗后病毒的排出量和排出时间,但序贯疫苗组第二次口服活疫苗后病毒的排出量迅速减少,排毒时间快速缩短,与口服疫苗组第三次服苗后病毒的排出量和排出时间相似。结论: 轮状病毒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序贯免疫可有效诱发小鼠全身和黏膜局部的体液免疫应答,该方案将有可能成为轮状病毒疫苗临床应用的候选方案。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市面上的口服活轮状病毒疫苗Rotarix和Rota Teq疫苗,在发达国家非常有效。然而,此类疫苗的免疫原性和疗效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较低。我们以前报道,在肌注免疫动物中细菌表达轮状病毒ΔVP8*亚单位疫苗候选物,具P[8]、P[4]或P[6],能特异性引发高滴度的病毒中和抗体。值得注意的是,发现P[8]ΔVP8*疫苗诱导产生的抗体既中和同型P[8]又中和异型P[4]轮状病毒毒株。为了进  相似文献   

10.
尽管在常规免疫中其疫苗的使用有所增加,在低收入国家轮状病毒仍然是引起急性胃肠炎(AGE)的主要原因。作者描述了马拉维在疫苗引入前和引入后四年轮状病毒的流行和住院情况;提供最新的疫苗有效性评估并评估了轮状病毒疫苗的间接影响。在布兰泰尔招募了5岁以下因患急性胃肠炎而入院的儿童。粪便样本用酶免疫分析法检测轮状病毒。采用泊松回归法评价轮状病毒流行的变化。时间序列分析用于进一步调查随着时间推移的流行趋势。采用逻辑回归法评估抵抗任何严重程度的轮状病毒腹泻的有效性。通过评估未接种疫苗儿童的轮状病毒患病率,并将观察到的轮状病毒住院率降低与基于疫苗覆盖率和试验现场效果估计值进行比较,来估计疫苗的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诺丁汉惊奇     
<正>诺丁汉我是知道的,我还记得2016年副市长David Trimble先生率团到访古脊椎所时,我跟他们聊起了英超的诺丁汉森林队和传说的绿林英雄罗宾汉。但我没想到诺丁汉离伯明翰这么近,我们乘坐的航班就降落在伯明翰,有车来接往诺丁汉,只有几十分钟的车程。看见司机穿着羽绒夹克,不禁让我们吃了一惊,温度有这么低?果然,下雨了,这是最正常的英国六月天气,气温只有12度,可不是要穿厚一点。伯明翰是英国在人口与面积上仅次于伦敦  相似文献   

12.
重组轮状病毒SA11 Vp4抗原表位诱导广泛交叉中和抗体反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报导在RHV-RNA2载体系统中表达的轮状病毒(RV)Vp4胰酶切割位点区抗原位可诱导动物产生具有广泛交叉中和反应的血清抗体。携带有抗原表位REA、REB和REC,及其组合REA+REB+REC基因的pET重组质粒,高水平表达了这些与载体蛋白嵌合的抗原表位。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抗原表位所诱导的动物血清抗体,具有广泛识别同源及异源血清型RV抗原的能力,和体外中和这些同源及异源血清型RV病毒感  相似文献   

13.
研制破伤风类毒素抗体酶联双抗原夹心法定量检测试剂,用于破伤风免疫血浆抗体效价检测。以精制破伤风类毒素经Sephacryl S-300柱层析纯化后作为包被抗原,用辣根过氧化物酶以改良过碘酸钠法标记精制破伤风类毒素作为酶标记抗原,以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国家标准品采用小鼠中和试验法标定试剂盒定量标准品,制备双抗原夹心法定量检测试剂;进行试剂盒检测范围、特异性、重复性、精密度及稳定性考核,并与小鼠中和试验法、琼脂双扩散法及国外破伤风类毒素抗体酶联试剂盒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试剂盒的检测范围为10~150mIU/ml,灵敏度为10mIU/ml,线性好(r>0.996),板内孔间变异度小(CV<8%),特异性强(100%),重复性好(CV<13%),于37℃放置6天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异,与小鼠中和试验法、英国Biding Site酶联试剂有良好的一致性。试验证明所研制的试剂盒适用于破伤风免疫血浆中的破伤风抗体效价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4.
A组轮状病毒是引起成人和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了解轮状病毒流行株的型别,对主要中和抗原VP7的编码基因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可为当地轮状病毒疫苗的应用和开发提供指导。我们对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南京地区908例腹泻门诊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检测,采用RT-PCR方法对随机抽取的50份阳性标本进行G分型,并对其中19份G9型轮状病毒的VP7基因序列测序分析。结果发现轮状病毒阳性率11.34%(103/908),其中以G9型为主,占78.0%(39/50),其次是G2、G1和G3型。对G9型轮状病毒VP7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显示主要分为G9-VI亚型和G9-III亚型,以G9-VI亚型为主,且属于中国和日本G9型轮状病毒亚簇,部分毒株在A、B、C、F四个中和抗原表位中有变异,这可能有助于G9型轮状病毒的流行,值得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轮状病毒野毒株的分离方法、组织培养适应条件及相应生物学性质.方法:对收集的样品采用胶体金、PCR、PAGE进行轮状病毒定性检测.阳性样品按常规方法处理并进行组织培养分离,对不同传代样品做基因组图谱、基因序列、病毒增殖动力学分析评价,采用轮状病毒P[8]G1型阳性血清进行病毒中和鉴别试验.结果:通过检测为A组轮状病毒,基因组为4∶2∶3∶2排列,基因分型G1P [8]型,在MA104细胞中传代后转至Vero细胞上适应培养可观察到CPE;电镜观察可见典型轮状病毒形态.毒株在Vero细胞上增殖到第10代,复制稳定,且感染性滴度达到7.25 log CCID50/ml,增殖高峰为96h.中和鉴别试验证实病毒培养液只包含轮状病毒,无其他病毒污染.结论:从腹泻样品中分离得到一株人源轮状病毒毒株,命名为ZTR-68株,该分离株具有良好的组织培养适应性,遗传稳定性,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性质和疫苗制备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轮状病毒VP7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轮状病毒是世界范围内引起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VP7是轮状病毒的主要外壳蛋白和中和抗原,是发展基因工程疫苗的首选。把包含全部3个主要抗原性区域的轮状病毒SA11 VP7基因片段以谷胱甘肽S转移酶融合蛋白的形式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表达产物占菌体总蛋白的30%左右。经一步Glutathione Sepharose4B亲和纯化,重组蛋白纯度超过90%。Western blot实验表明,重组蛋白可被抗SA11的多抗特异地识别。动物实验表明,重组抗原可在小鼠和家兔体内诱导VP7特异的抗体和一定水平的SA11中和抗体。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应用ELISA试剂盒和电镜检测小儿腹泻粪便悬液中轮状病毒已有不少报导。目前我国已有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使用甚为方便。但应用这种试剂盒检查和临床诊断的相互关系,以及ELISA、ELISA阻断试验中的抗原抗体滴度选择和应用标准法负染做电镜检查的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本研究为探讨经临床大夫诊断,认为是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儿腹泻患者,经实验室检查与临床诊断的关系及二者的复合率(由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另文发表)以便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本文就应用国产轮状病毒检测试剂盒做ELISA及其阻断试验中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高压静电检漏法对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包装无损密封性检查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高压静电检漏法对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包装密封性进行检查,并观察此方法对疫苗有效成分的影响。结果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经18 000 V和14 000 V高压静电检测显示,导电电流值均极低;病毒滴度结果均在6.0~6.5 lg CCID_(50)/mL之间,热稳定性试验病毒滴度下降值在0.5~1.0 lg之间,均符合质量标准,且与对照组(A组和B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静电检漏法用于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包装无损密封性检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观察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在儿童服用后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效果。于惠州市选择63名6月龄~3岁的儿童为观察对象。所用疫苗由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服苗前和服苗后4~5周采末梢血,以中和试验检测抗轮状病毒(G1、G2、G3、G4)型抗体及疫苗株(LLR型)的抗体水平。63名儿童服苗前、后采集的血清样本双份配对均有效者为37人。37人服苗后各型抗体阳转率为47.06%~72.72%;≥4倍增长率为43.40%~66.04%;各型中和抗体免疫前后平均增长2.67~3.01倍。63名服苗儿童中的不良反应为低热3例(24.67%)、中热1例(1.59%)、无高热反应。观察结果表明,轮状病毒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轮状病毒是引起幼儿以及小儿腹泻关联疾患甚至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务之急是需要开发安全而且有效的疫苗。英国GlaxoSmithKline公司(GSK公司)和美国Merck公司各自开发的轮状病毒疫苗(“Rotarix”和”ROTATEQ“)Ⅲ期临床试验的结果都证实了各自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这两项试验结果都发表在New England Jounral of Medicine杂志2006年1月4日号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