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迅速进行花药培养的水稻实用化。今年(1989),在广岛县和冈山县相继获奖。估计今年在岩手县和宫城县古川农业试验场(所)开发的花药培养水稻“东北141号”也指定为奖励品种。中国推迟实用化的花药培养的水稻,而在日本终于有了结果。今年2月26日广岛县农业试验场所开发的花药培养的水稻“广光”也获奖。利用花药培养的水稻受奖品种是继北海道道立上川试验场培养的品种“上育394号”的日本第二个品  相似文献   

2.
1984年4月10日至15日,在洛阳市召开了全国小麦花药培养第三次经验交流会,并对洛阳市农科所新选育的小麦品种“豫花一号”进行了鉴定。到会的有全国15个省市34个单位的63名代表。收到论文20余篇,会上作学术报告19篇。内容包括改进培养技术;供体植株的基因型对花药培养的影响及遗传规律;利用单倍体植株研究染色体工程创造新的遗传原始材  相似文献   

3.
“卅烷醇对茶树增产效应的研究”历经三年试验,已于1984年5月16—17日,在杭州市科委主持的鉴定会上获得通过。来自浙江、江西、江苏、山东、上海等省、市的有关科研、教学单位的专家、教授和科技人员近50人参加了这次鉴定会。从鉴定会材料中反映出:1.卅烷醇对不同品种、不同海拔、不同茶园类型的茶树,在不同茶季喷施,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三十烷醇农业应用协作组经过五年(1980~1984年)试验,在三十烷醇对花生、小麦的生理效应和增产效果研究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已于1984年10月14~15日,在江西科委主持召开的科研成果鉴定会上获得通过。有关科研、教学单位的专家教授20人参加了这次鉴定会。  相似文献   

5.
西瓜花粉植株的诱导及其后代初步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单倍体育种已做为一种新技术,在多种作物上得到广泛地应用,并成功地培育出烟草、水稻、小麦、甜椒等作物新品种。实践证明,单倍休育种新技术对缩短育种周期、加快新品种的培育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西瓜属葫芦科植物,较难通过花药培养获得植株,因此,对西瓜花药结养技术的研究甚少。1981年我们首次在“琼酥”品种的花药培养上,成功地诱导出花粉植株。1983年又在“周至红”品种的花药培养上获得了花粉植株。通过对花粉植株后代表现性状的初步观察,发现“琼酥”花培植株H2代中有1株结瓜量和抗病性超过原“琼酥”品种,说明西瓜花药培养有可能直接选育出优良新品种,为西瓜育种提供一条新途径。本文将试验和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日本农林水产省从1987年开始了五年计划,执行新的研究项目,进行大豆新品种的田间试验。试验的新品种有:①高蛋白,②脂氧合酶缺损,③有含硫氨基酸的3个品种。计划1987年度在东北农业试验场和九州农业试验场两处,1988年起增加长野中信试验场、北海道中央试验场、北海道立十胜试验场等三处进行“指定试验”。用高蛋白大豆制豆腐,豆腐产量高;用脂氧合酶缺损的大豆能制出无大豆臭味的大豆加工食品和大豆油;大豆有含硫氨基  相似文献   

7.
在本站解放前遗留之水稻品种中,从已往资料了解,秈稻云南白、早禾4号、中黔2号均具有高产特性,但两者非常晚熟。为通过春化方法提早成熟,并研究春化处理的技术和方法,以便进一步掌握特性,选择杂交亲本起见,随在解放初期(1951及1952年)进行春化工作。一.1951年春化试验春化处理天数分做不处理及处理5天、10天、15天4种。播种期分做3月30日、4月5日、4月10日、4月16日4种。4月16日为当地一般正常播种期。4月以前地温平均在12℃以下(10公分深度)。当时试验另一意图,为抓住春化阶段,将完而未完时期进行早期播  相似文献   

8.
《日经生物技术》1999年7月19日号第14页报道:日本三得利公司拥有国内面积最大的重组水稻用水田试验场,现开始进行野外试验。进行试验的是除草剂“Roundup”耐性重组水稻(“RoundupReady”水稻),从7月1日开始在日本三得利公司独自建设...  相似文献   

9.
<正> 1984年5月10日和11日在丹麦的巴斯韦尔召开了Novo生物技术讨论会,同年由Online Conference组织召开了“欧洲生物技术会议”,1984年5月15—17日在伦敦也召开了有关生物技术的会议,这些会议都反映了当前酶生产和应用方而的最新进展和趋势。下面是这些会议论文的要点。根据威斯康辛大学的Thomas Brock发言,分离嗜热微生物和所包含的热稳定性酶的关键,是探索接近于目标酶理想作用温度的环境。在丹麦会议的发言中,Brock指出:从生长  相似文献   

10.
三井东压化学综合研究所生命科学研究所小组负责人藤村达人等的研究组采用细胞融合技术开发出作为杂交(F_1)水稻的母本品种的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生物母体一号”(biomother一号) (暂称)。 以前是通过反复杂交技术开发F_1水稻的母本品种——雄性不育品种。使用细胞融合技术开发F_1水稻母本品种这大概是世界首创。藤村等于4月1~2日在茨城县召开的日本育种学会上发表了该项研究成果。 以前培育雄性不育品种需要3~7年,现在利用细胞融合技术进行育种,比反复杂交时间短,约需1年。细胞融合技术是一种可以使很多品种雄性不育化的技术。藤村等所使用的细胞融合技术被称为非对称  相似文献   

11.
为落实中国科协(1984)51号文件和中国植物学会的决定,中国植物学会科普及教育工作委员会于1984年8月15日至20日,在黑龙江省东北林学院帽儿山试验林场招待所召开“2000年的中国植物学及人才开发讨论会(关于中学植物教学)”会议。来自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54名分会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会前收到学术论文共47篇,中国植物学会负责装订成册分发与会代表。会议听取了副理事长,科普及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朱微教授的《关于2000年的中国植物学》报告,与会代表就如何为“2000年的中国值物学及人才开发”作出贡献的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和大会发言。通过这次会议,全体代表一致认为,在为社会主义“四化”建没培养合格的植物学人才,中学植物学工作者肩负着极为重大的任务,同时也提出了今后改革  相似文献   

12.
国家医药管理局于1985年9月9日——11日在沪召开头孢(口辰)酮钠技术鉴定会,有31个单位的各级领导、专家、教授、医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共74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头孢哌酮钠研制工作列为国家“六五”规划的重点攻关项目。攻关协作组成员有上海第三制药厂、太原制药厂、上海医科大学抗生素研究所及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组成。经二年研制工作及扩大试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植物工程研究所3月23日登记了利用从原生质体再生植物体的变异育成的水稻新品种“晴八日”。植物工程研究所目前还登记了“初梦”、梦”两种原生质体培养变异育成的水稻。种苗“睛八日”是第三个品种。 “晴八日”是笹锦”的变异体。它比“笹锦”秆短、不易倒伏、耐高温,所以是可以在西日本栽培的品种。植物工程研究所从1994年通过农协以直接委托农家的形式进行试验栽培。1994年栽培5ha,预计今年约栽培15ha。植物工程研究所从1992年通过“密桥()”等进行“梦”等的原生质体  相似文献   

14.
一、会议概况 由国际机体组织氧运输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n Oxygen Transport to Tissue,简称ISOTT)召集的第十五届国际性学术会议,于1987年7月22~24日在日本北海道札幌的北海道大学召开。会议的正副主席及事务局长分别是望月(Mochizuki)、CR Konig及小山富康教授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生物化学会主办的高级学术刊物《生物化学杂志》,已经中国科协和国家科委批准,将于1984年四季创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生物化学杂志》编委会首届会议于1984年6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会议讨论并通过了“编辑委员会组织章程”、“编辑部工作条例”及“征稿简则”。会议还通过了主编、副主编及常务编委会的组成名单。《生物化学杂志》编委会和编辑部全体人员表示,愿与大家携起手来,把本刊办成一个有特色  相似文献   

16.
广西僮族自治区玉林师范植物实验园地管理员、共青团员蒋少芳,破除迷信“专家”和妄自菲薄思想,经过几年的苦战,终于培育成功高额而丰产的水稻良种“玉师一号、二号、三号”,为祖国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早在1955年,他利用玉米和水稻进行无性杂交(嫁接),经过六十二次的失败,终于在第六十三次获得成功,育出了新的品种,这杂种株高5尺多,分蘖达100多条,穗长一尺,每穗500粒,开辟了单子叶植物嫁接,  相似文献   

17.
水稻抗病品种“金早9号”与感病品种“矮脚南特”以水稻稻瘟病菌,诱导后所产生的植保素,经提取分离,样品作菌试验,结果抗、感病品种的抑菌活性区分别在第1峰和第3峰。根据显色反应,硅胶G254板层析,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分析,认为提取的植保素可能属于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8.
▲“茶毛虫核形多角体病毒研究与应用”鉴定会于1984年12月21—22日在福州召开。会议邀请了北京、广东、湖北、河北、福建等省市的病毒生防专家。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报告了他们的研究结果及田间应用效果。与会同行一致认为:本病毒株为全国较早分离的毒株;在病毒的分离鉴定、理  相似文献   

19.
水稻抗病品种“金早9号”与感病品种“矮脚南特”以水稻稻瘟病菌(Piriculariaoryzoeacv.)诱导后所产生的植保责,经提取分离,样品作菌试验,结果抗、感病品种的抑菌活性区分别在第1峰和第3峰。根据显色反应、硅胶G254板层析、紫外光谱和红外先谱分析,认为提取的植保素可能属于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由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和国际古生物学家协会(IPA)共同资助,国际地质对比计划216和303项目工作组(IGCP Working Groups of Projects 216 and 303)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球生物事件国际学术报告会”(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lobal Bioevents)于1990年9月25—27日在英国牛津大学召开。本届会议是IGCP 216项目工作组自1984年成立以来召开的第5次会议,同时也是1990年新成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