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25μg/ml的丝裂霉素C处理巨噬细胞30min,可阻断巨噬细胞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及前列腺素E_2(PGE_2)的合成与分泌。创伤小鼠巨噬细胞经丝裂霉素C处理后,可明显抑制正常T细胞白介素2(IL-2)mRNA及IL-2受体(IL-2R)αmRNA水平,并增强Ts细胞的抑制活性。去除T细胞中Ts细胞可使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消失。表明创伤后巨噬细胞可通过直接的细胞接触方式抑制T细胞IL-2及IL-2 Rα的基因表达,且这一作用是通过增加Ts细胞活性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创伤小鼠反抑制T细胞(Tcs)比例、功能的变化及创伤血清、巨噬细胞、抑制性T细胞(Ts)对正常小鼠Tcs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创伤小鼠脾细胞中VVL~ 细胞百分率于伤后一过性减少,Tcs细胞在T淋转、IL-2、IL-2R检测系统中的反抑制活性均明显受抑;创伤小鼠血清、巨噬细胞、Ts细胞在体外对正常Tcs细胞反抑制活性(T淋转、IL-2、IL-2R检测系统)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创伤后4天小鼠血清在体内对正常小鼠脾脏VVL~ 细胞百分率无明显影响,但可明显降低正常小鼠Tcs细胞的反抑制活性。表明创伤可致Tcs细胞比例及功能发生改变,创伤后血清、巨噬细胞、Ts细胞参与介导了Tcs细胞功能的受抑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白细胞介素(IL)-33对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及T细胞等免疫细胞具有重要调控作用。利用大肠杆菌制备重组小鼠的IL-33,并初步考察其作为粘膜免疫佐剂应用的潜能与特点。方法:以IPTG诱导硫氧还蛋白(Trx)/IL-33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DH5α中的表达,并通过QSepharose离子交换和Ni~(++)金属螯合亲和层析纯化Trx/IL-33,进一步经肠激酶切割获得成熟形式的IL-33。重组HBcAg混合纯化的IL-33后经滴鼻免疫小鼠,考察HBcAg特异的IgA及IgG_1、IgG_(2a)的应答。结果:纯化的重组IL-33具有与标准品相当的促巨噬细胞RAW264.7表达TNF-α的体外细胞生物学活性。作为佐剂可显著增强滴鼻粘膜免疫激发的不同粘膜组织中HBcAg特异的IgA应答,以及血清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特异IgG_1的应答水平,而抑制IgG_(2a)应答。结论:利用大肠杆菌可制备活性IL-33,其具有粘膜免疫佐剂的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4.
人白细胞介素3(IL-3)是与造血有关的细胞因子,可直接诱导人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的集落形成和增殖。IL-3可通过高亲合力的结合位点对成熟骨髓效应细胞(巨噬细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发挥作用,可促进巨噬细胞、嗜酸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的活力,延长存活期并抑制其死亡。rhIL-3还可提高巨噬细胞和嗜酸性细胞的细胞毒、杀菌以及杀癌细胞的能力。IL-3以非融合型蛋白难于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本室应用遗传工程技术构建了pBV220 h  相似文献   

5.
IL-15及IL-15受体(IL-15R)阳性细胞在成人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TL)、多发性骨髓瘤及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研制特异的可消除IL-15受体阳性异常细胞的新型导向药物,将人IL-15拮抗剂(IL-15M)基因片段与人工改造的绿脓杆菌外毒素(PE)变异体(PE△293)基因按正确的阅读框架融合,定向克隆在pET16b表达载体T7启动子的下游,得到质粒pET-IL15M-PE△293.从大肠杆菌相应重组菌株中通过Ni2+-NTA亲和层析纯化出融合蛋白IL5M-PE△293.IL15M-PE△293对IL-15R阳性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及其多药耐药细胞系K562/AO2均具有杀伤作用,对IL-15R阴性细胞系Jurkat则没有明显的杀伤作用,而且过量的重组IL-15可以完全阻断融合蛋白对K562的细胞毒效应,说明融合蛋白的细胞毒作用具有靶向性.这些结果提示本文构建的融合蛋白在与IL-15/IL-15R异常表达相关的疾病甚至耐药性肿瘤的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目的是研究肺炎链球菌r Dna J-△A146Ply融合蛋白引起小鼠巨噬细胞的免疫应答机制。原核表达r Dna J-△A146Ply重组蛋白,Ni+柱纯化后去除其内毒素。r Dna J-△A146Ply刺激小鼠来源腹腔巨噬细胞6 h后,提取细胞RNA,RT-PCR检测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m RNA表达水平。24 h后取细胞培养上清,ELISA检测IL-6和TNF-α蛋白表达水平。信号通路抑制剂预处理腹腔巨噬细胞1 h后加蛋白刺激,ELISA检测上清中IL-6、TNF-α蛋白表达水平抑制情况。取不同时间点处理的细胞进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p-Akt和p-NF-κB表达水平。制备获得纯度90%以上、内毒素含量小于0.1 EU/μg的r Dna J-△A146Ply融合蛋白;r Dna J-△A146Ply可刺激腹腔巨噬细胞IL-6、TNF-αm RNA及蛋白水平表达明显上调、增强Akt和NF-κB磷酸化;Akt和NF-κB抑制剂可显著减少IL-6和TNF-α表达。因此,r Dna J-△A146Ply融合蛋白通过Akt和NF-κB信号通路刺激巨噬细胞诱导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和乙型肝炎病毒前S2S抗原(S2S)的融合表达质粒,并研究其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IL-21和HBV前S2S基因片段,分别克隆入pcDNA3真核表达质粒,用分子克隆方法构建融合表达质粒,并以脂质体2000转染293T细胞,分别应用ELISA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上清及细胞中IL-21和HBsAg的表达水平。结果:经酶切鉴定及DNA序列证实重组质粒内插入片段序列正确,三种重组质粒分别命名为pcDNA-IL-21、pcDNA-S2S和pcDNA-IL-21-S2S,并且重组质粒能在293T细胞内表达并分泌相关蛋白。结论:成功构建IL-21和乙型肝炎病毒前S2S抗原的融合表达质粒,重组质粒能在真核细胞内表达。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旨在探究小鼠微小RNA-125b(microRNA-125b,miR-125b)调控心肌梗死后,内源性危险因子即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释放诱导的炎症反应及其在3种心脏主要组成细胞中调控作用的比较。首先建立小鼠心梗模型,检测心梗早期miR-125b及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a)的表达变化并观察心梗后miR-125b过表达对心功能的影响;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小鼠心肌梗死后内源性HMGB1的释放,并合成重组小鼠HMGB1(recombinant mouse 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rm HMGB1)蛋白进行体外实验研究。选择心梗后参与疾病病程调控的3种主要心脏组成细胞类型心肌细胞系H9C2、成纤维细胞系10T1/2以及原代巨噬细胞进行研究。构建miR-125b过表达腺病毒及对照腺病毒载体体外感染H9C2和10T1/2细胞及体内感染心梗后心脏组织;合成miR-125b模拟物miR-125b mimic或对照模拟物control mimic转染小鼠原代巨噬细胞;心梗后感染腺病毒的心脏组织予CD11b阳性细胞磁珠分选出巨噬细胞。通过qPCR和ELISA技术检测细胞因子IL-1β、IL-6、IL-12、TNF-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炎症反应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中P65、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P38以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的磷酸化水平。结果显示,小鼠心梗早期心肌组织中miR-125b表达增加,同一时期心肌组织检测到,内源性HMGB1释放以及大量炎性细胞因子产生;miR-125b过表达促进心梗后巨噬细胞中生成炎性细胞因子;rm HMGB1重组蛋白可以诱导心肌H9C2细胞、成纤维细胞10T1/2以及原代巨噬细胞中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IL-12、TNF-α表达水平不同程度变化,但是过表达miR-125b仅对rm HMGB1刺激原代巨噬细胞产生炎性细胞因子有选择性正向调控作用,其原因可能与巨噬细胞中P65的磷酸化水平变化有关。该研究结果表明,miR-125b正调控心肌梗死后巨噬细胞中内源性HMGB1诱导的炎症反应,对rm HMGB1诱导心肌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炎症反应无显著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
人扁桃腺淋巴细胞经两次贴壁除去单核-巨噬细胞后,再经连续两次尼龙毛柱处理,得到高度纯化的T和B细胞,在体外用细胞重组实验的方法,比较全面地观察了B淋巴细胞在体外T细胞丝裂原反应中的作用。结果证实,静止的B细胞和经A蛋白菌体试剂活化的B细胞均能非常显著地辅佐T细胞对ConA和PHA刺激的增殖反应,B细胞的这种作用不受HLA的约束。此外还观察了在PHA刺激T细胞产生IL-2反应中B细胞的作用,结果表明,加入B细胞,能明显辅佐T细胞产生IL-2。这些结果证明,B细胞在T细胞丝裂原反应中可作为辅佐细胞,起着与单核-巨噬细胞相似的辅佐作用。  相似文献   

10.
IL-15及IL-15受体 (IL-15R)阳性细胞在成人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TL)、多发性骨髓瘤及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研制特异的可消除IL-15受体阳性异常细胞的新型导向药物 ,将人IL-15拮抗剂 (IL-15M)基因片段与人工改造的绿脓杆菌外毒素 (PE)变异体 (PEΔ293)基因按正确的阅读框架融合 ,定向克隆在pET16b表达载体T7启动子的下游 ,得到质粒pET-IL15M-PEΔ293。从大肠杆菌相应重组菌株中通过Ni2+ NTA亲和层析纯化出融合蛋白IL15M-PEΔ293。IL15M-PEΔ293对IL-15R阳性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及其多药耐药细胞系K562 AO2 均具有杀伤作用 ,对IL-15R阴性细胞系Jur kat则没有明显的杀伤作用 ,而且过量的重组IL-15可以完全阻断融合蛋白对K562的细胞毒效应 ,说明融合蛋白的细胞毒作用具有靶向性。这些结果提示本文构建的融合蛋白在与IL-15IL-15R异常表达相关的疾病甚至耐药性肿瘤的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及冠心病风险指数显著增加,但机制不清楚。巨噬细胞功能紊乱是促进AS斑块形成及发展的重要环节,本研究旨在探讨甲状腺激素对巨噬细胞功能的直接影响,为甲减相关AS的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建立体外巨噬泡沫细胞模型,并观察不同浓度甲状腺素(thyroxine,T4)对巨噬泡沫细胞功能的改善效应。分别采用MTT法、划痕实验、β-半乳糖苷酶染色实验检测巨噬细胞增殖、迁移功能及细胞衰老情况;ELISA法检测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及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参与巨噬细胞增殖、迁移等过程的粘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的磷酸化水平。结果显示:oxLDL可显著抑制巨噬细胞增殖和迁移、促进其衰老及分泌TNF-α、MCP-1和IL-1β,而T4可浓度依赖性逆转oxLDL对巨噬细胞上述功能的影响;oxLDL可使巨噬细胞磷酸化FAK蛋白表达上调,而T4可浓度依赖性降低FAK蛋白磷酸化水平。上述结果提示,T4可呈浓度依赖性地调控巨噬细胞增殖、迁移、衰老及炎性因子分泌等功能。  相似文献   

12.
尽管受体特异性蛋白还没有广泛地应用,然而利用其在体内通过特异性受体结合到靶药物上(而不必用 Mabs),从而识别特异性细胞的尝试已越来越多。例如 Seragen 股份有限公司(马萨诸塞州霍普金顿)和波士顿、马萨诸塞的几家医院的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利用白细胞介素-2(IL-2)和部分白喉毒素的融合蛋白杀死动物中的活性 T 细胞和阻止所谓延缓型过敏性(DTH)反应。上述研究小组用 IL-2基因替代白喉毒素中的受体结合编码区,并在大肠杆菌中生产了  相似文献   

13.
该文主要为了研究斗米虫蛋白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及其免疫调节作用。提取斗米虫总蛋白,逐级盐析分为3个部分,透析除盐后得到不同蛋白部位,并采用SDS-PAGE检测斗米虫不同蛋白部位的分子量;利用MTT法、流式细胞术等方法研究斗米虫蛋白对人胃癌细胞MFC和小鼠乳腺癌细胞4T1增殖、迁移和凋亡的作用。MTT法研究斗米虫蛋白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EVC增殖的影响;荧光微球吞噬实验检测斗米虫蛋白对RAW264.7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Griess法检测对RAW264.7细胞释放NO能力的影响;ELISA法检测对RAW264.7细胞的IL-6、TNF-α和IL-1β分泌量;RT-PCR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斗米虫蛋白作用后RAW264.7细胞中TNF-α、IL-1、TLR4、MIR-7、IFN-γ、TRL-4、IL-6以及4T1细胞中MMP2、MMP9、STAT3、c-Myc和Sdf1 mRNA水平变化。结果显示,斗米虫蛋白主要分子量集中于63 kDa,斗米虫蛋白对人胃癌细胞MFC及小鼠乳腺癌细胞4T1的增殖表现出较好抑制作用,并呈现出一定剂量依赖关系(P<0.05),对HUEVC细胞没有细胞毒性,对RAW264.7细胞表现出较好的促进增殖的作用(P<0.05)。斗米虫蛋白实验组与正常组细胞相比可以抑制4T1细胞的迁移(P<0.01),可诱导MFC和4T1细胞凋亡(P<0.05);斗米虫蛋白能够提高RAW264.7细胞的吞噬活性、NO释放量、TNF-α、1L-1β和IL-6分泌量及TNF-α、IL-1、TLR4、MIR-7、IFN-γ和IL-6细胞因子的mRNA水平以及能显著下调4T1细胞中MMP2、MMP9、STAT3、c-Myc和Sdf1 mRNA水平(P<0.05,P<0.01)。由此推论,斗米虫蛋白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并且具有潜在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酸枣叶醇提物(jujube leaves alcohol extract,JLE)对RAW264.7细胞M1和M2型极化的影响。本研究分别采用LPS和IL-4将RAW264.7细胞诱导极化为M1和M2型巨噬细胞,CCK8方法检测细胞存活率,Griess法检测药物对M1型细胞释放NO的影响,RT-PCR法检测药物对M1和M2型细胞标志基因表达的影响,划痕实验和RT-PCR法检测经药物处理的M2型巨噬细胞上清对4T1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显示,酸枣叶醇提物可抑制NO的释放,下调M1型IL-12p40、IL-1β、COX-2和M2型Arg1、CD206的表达。并通过M2型巨噬细胞降低4T1细胞中MMP-2、MMP-9和NF-κBp65的mRNA水平,抑制4T1细胞的迁移。综上说明酸枣叶醇提物可抑制巨噬细胞M1和M2型极化,并通过NF-κB通路抑制4T1细胞迁移。  相似文献   

15.
IL-2是多肽生长因子,可刺激 T 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活化的 T 细胞、克隆化的 IL-2依赖细胞系以及几种其它类型的细胞都表达有 IL-2受体。已证实 IL-2受体没有内部信号传导功能;也证实 IL-2与高亲和力受体相互作用,可激活钙离子或磷脂-依赖的蛋白激酶 C(PKC)。鸟苷酸结合蛋白(G 蛋白)可调节一系列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小鼠巨噬细胞呼吸爆发及IL-1β、IL-6、TNF-α、COX-2mRNAs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佛波酯刺激巨噬细胞产生呼吸爆发,用化学发光分析和电子顺磁共振检测呼吸爆发产生的活性氧;以脂多糖(LPS)诱导巨噬细胞IL-1β、IL-6、TNF-α、COX-2表达,用RT-PCR检测IL-1β、IL-6、TNF-α、COX-2mRNAs表达,ELISA法检测IL-1β、IL-6、TNF-α、COX-2蛋白表达。结果银杏叶提取物能清除巨噬细胞呼吸爆发产生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下调LPS诱导巨噬细胞IL-1β、IL-6、TNF-α、COX-2 mRNAs和蛋白表达。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对巨噬细胞产生呼吸爆发和LPS诱导巨噬细胞IL-1β、IL-6、TNF-α、COX-2 mRNAs和蛋白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探究白术内酯Ⅱ(atractylenolideⅡ,AT-Ⅱ)对M2型巨噬细胞极化与A549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并分析其潜在机制。利用PMA将THP-1细胞诱导成M0巨噬细胞,然后加入IL-4和IL-13继续诱导为M2型巨噬细胞。利用Transwell小室将M2型巨噬细胞与A549细胞共培养,分别给予0、2.5、5μmol/L的AT-Ⅱ进行作用。采用MTT实验测定共培养条件下AT-Ⅱ对A549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Real-time PCR检测M2型巨噬细胞Arg-1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ELISA检测共培养体系中TNF-α、IL-1β的含量;采用WB检测A549细胞TLR4、p-p65、NF-κB(p65)、PDL1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划痕实验检测A549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显示,共培养条件下,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2.5、5μmol/L)A549细胞活力降低(2.5μmol/L组P>0.05、5μmol/L组P<0.01);M2型巨噬细胞特异性基因Arg-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M1型巨噬细胞相关炎性因子TNF-α、IL-1β含量增多但无显著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阿霉素 (Adriamycin,ADM) 对4T1乳腺癌荷瘤鼠BALB/c的免疫调节作用,采用定量蛋白质组学串联质量标签 (TMT) 标记技术检测ADM对4T1乳腺癌差异蛋白的影响,利用多重数据库对差异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根据蛋白质组学结果,寻找差异蛋白中与免疫调节功能相关的靶点,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观察ADM对乳腺癌组织中Th1细胞 (Helper T cells 1,Th1) 和Th2细胞 (Helper T cells 2,Th2) 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ADM对CD4+ T细胞、CD8+ 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 (Regulatory T cells,Tregs) 的影响;HE染色观察ADM对4T1乳腺癌荷瘤鼠胸腺的改变。ADM上调170种差异蛋白,下调58种差异蛋白。有73种差异蛋白与免疫调控过程相关,KEGG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 富集于细胞因子及受体相关的重要蛋白通路、白介素17 (Interleukin 17,IL-17) 通路和癌症的转录调控通路。与免疫功能相关的差异蛋白与CD4+ T细胞、CD8+ T细胞和Tregs细胞的功能有关,而这些细胞的分型影响乳腺癌的预后。ADM极显著升高白介素2 (Interleukin 2,IL-2),CD4+ T细胞、CD8+ T淋巴细胞含量 (P<0.01),显著降低Tregs细胞含量 (P<0.05)。ADM抗乳腺癌的免疫调节蛋白有Ighm、Igkc、S100A8、S100A9和Tmsb4x。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IL-33/ST2应答轴是否通过激活巨噬细胞NF-κB通路促进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的发生、发展。方法采用野生型(WT)、IL-33转基因(Il33 Tg)小鼠和St2基因敲除(St2-/-)小鼠制备HPH小鼠模型,采集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和肺组织标本;进行小鼠BALF总细胞和分类计数;用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法检测IL-33、ST2在小鼠肺组织的表达水平和MAC-2+巨噬细胞聚集;用ELISA检测肺组织匀浆中的细胞因子含量;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转录因子NF-κB在模型鼠肺组织及体外IL-33刺激的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的表达水平。结果 IL-33、ST2在HPH模型小鼠肺组织中表达上调并伴有MAC-2+巨噬细胞增加;Il33 Tg模型鼠肺部以巨噬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低氧可诱导WT小鼠肺组织表达促炎因子IL-1β和巨噬细胞趋化蛋白(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而St2基因缺失则下调上述细胞因子表达;低氧亦可诱导上调NF-κB在WT小鼠肺组织表达,而St2基因缺失则可抑制低氧诱导NF-κB的表达。体外实验显示IL-33能上调巨噬细胞NF-κB的表达。结论低氧可促进IL-33/ST2表达增强,进而诱导巨噬细胞内NF-κB通路的激活,导致促炎细胞因子MCP-1、IL-1β的产生,加重炎症反应并间接引起肺动脉血管重塑参与HPH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0.
颗粒溶素具有溶细胞作用和杀菌活性,其作用对象包括肿瘤细胞、细菌、真菌和寄生虫。颗粒溶素是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其他炎性细胞的化学刺激物,可以激活许多细胞因子的表达,包括调节激活T细胞表达和分泌(RANTES)、单核细胞化学引诱物蛋白(MCP)1、MCP3、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MIP)、白介素(IL)-10、IL-1、IL-6和干扰素(IFN)-α。颗粒溶素与感染、癌症、移植、自身免疫、皮肤和生殖疾病等多种疾病相关。基于颗粒溶素的多功能性,本文针对其作用机制和与临床常见疾病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