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与研究高危孕妇胎儿缺氧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四维超声检查的相关性。方法:2018年2月到2020年1月在本院进行建档分娩的高危孕妇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都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四维超声检查,记录影像学特征,判定胎儿缺氧发生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高危孕妇108例中,发生宫内缺氧28例(宫内缺氧组),发生率为25.9 %;宫内缺氧组的大脑中动脉、脐动脉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流速比值(S/D)均高于非宫内缺氧组(P<0.05);宫内缺氧组的上腔静脉血流心室收缩期峰值流速(S波)、心房收缩期速度(A波)、心室舒张期峰值流速(D波)均高于非宫内缺氧组(P<0.05);高危孕妇108例中,Spearsman分析显示大脑中动脉、脐动脉的RI、PI、S/D以及上腔静脉血流S、D、A均与宫内缺氧都存在相关性(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大脑中动脉、脐动脉的S/D与上腔静脉血流S、A为导致胎儿缺氧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危孕妇胎儿缺氧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四维超声检查特征具有相关性,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四维超声可作为检查胎儿缺氧的可行、简单无创、方便快捷的方式,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胎儿颅内畸形筛查的应用价值,并进行染色体异常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进行胎儿颅内畸形筛查的高危孕妇120例,所有孕妇都给予彩色多普勒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筛查,对超声筛查异常者进行染色体异常分析,记录预后情况。结果:在120例孕妇中,二维超声诊断为胎儿颅内畸形12例,三维超声诊断为13例(预后都确诊为胎儿颅内畸形)。染色体核型筛查检出胎儿颅内畸形12例,其中21-三体综合征8例,18-三体综合征3例,13-三体综合征1例。确诊为胎儿颅内畸形的孕妇超声NT值都显著高于非胎儿颅内畸形孕妇,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选择终止妊娠10例,选择继续妊娠3例,继续妊娠3例胎儿都最终死亡。结论: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染色体核型在胎儿颅内畸形筛查中具有很高的价值,两者可互相补充,共同发挥诊断与预后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染色体检测对胎儿心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2017年6月到2020年12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高危孕妇11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都给予胎儿心脏超声检查与羊膜穿刺染色体检查,判断胎儿心血管畸形情况。结果:在117例孕妇中,胎儿心脏超声检出胎儿心血管畸形37例,占比31.6%,前三位主要为室间隔缺损、左上腔静脉、右锁骨下动脉。羊膜腔穿刺术检出32例染色体异常胎儿,占比27.4%,其中染色体数目异常30例,染色体结构异常2例,前三位分别为21-三体、13-三体与18-三体。超声检查胎儿心血管畸形37例中,染色体异常30例;超声检查胎儿心血管正常80例中,染色体异常2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联合诊断为胎儿心血管畸形39例,随访后确诊为胎儿心血管畸形40例,超声联合染色体检测对胎儿心血管畸形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为100.0%(39/39)和98.7%(77/78)。结论:胎儿心脏超声联合染色体检测对胎儿心血管畸形的诊断具有很高敏感性与特异性,可尽最大可能提高出生缺陷儿的检出率,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究小波阈值降噪的超声多普勒技术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CNS)畸形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月于本院进行规范化妊娠早期超声结构筛查的1092例11-13+6周单胎妊娠孕妇,所有孕妇均进行常规超声和小波阈值降噪的超声多普勒技术的检查,并对其妊娠过程和结果进行随访。结果:1092例胎儿产后病理或超声检查显示,胎儿CNS畸形共计19例,发生率为1.74%(19/1092)。其中,露脑畸形8例,无脑畸形5例,前脑无裂畸形3例,脑膜膨出2例,脊柱裂1例。基于小波阈值降噪的超声多普勒技术对胎儿CNS畸形检出的符合率94.74%(18/19)显著高于常规超声63.16%(1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基于小波阈值降噪的超声多普勒技术检出胎儿CNS畸形的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差异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波阈值降噪的超声多普勒技术对妊娠早期孕妇进行规范化结构筛查更有助于及早发现胎儿CNS畸形,对降低畸形胎儿的出生率以及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究系统及四维超声在胎儿器质性异常筛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我院接受检查的887例中晚期产妇超声检测资料,所有产妇均行系统及四维超声检测,对比系统超声、四维超声和联合检测在胎儿器质性异常筛查中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分析上述检查方式对不同胎儿器质性异常筛查的价值。结果:(1)887例产妇共娩出899例胎儿,其中87例存在器质性异常,异常率9.68 %(87/899),联合检测对器质性异常检出率为94.25 %(82/87),系统超声检出率为68.97 %(60/87),四维超声检出率为79.31 %(69/87),联合检测明显优于单独检测(P<0.05);(2)系统超声检测一致性为96.05 %,灵敏度为70.59 %,特异度为98.54 %,四维超声一致性为96.47 %,灵敏度为75.40 %,特异度为98.54 %,联合检测一致性为99.57%,灵敏度为96.26 %,特异度为99.90 %,对比发现联合检测一致性、灵敏度均优于单独检测。结论:系统及四维超声对胎儿器质性异常具有较好的筛查效果,联合检测筛查效果优于单独检测。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分析与探讨心脏超声在卵圆孔血流受限胎儿中的筛查价值。方法:2019年1月-2020年9月在本院进行产前心脏超声筛查的孕妇58例,都给予常规超声与组织多普勒成像,记录影像学特征并判断诊断价值。结果:58例胎儿判断为卵圆孔处血流受限18例,占比31.0 %。受限组的卵圆孔大小、卵圆瓣长度、继发隔长度都少于未受限组(P<0.05)。受限组的D-FOC值低于未受限组(P<0.05),Vm-PV、Vm-FOC值高于未受限组(P<0.05)。受限组的左心室E、A、E''、A''值都低于未受限组(P<0.05)。结论:心脏超声作为检出胎儿心脏畸形的有效手段,可通过观察胎儿卵圆孔血流频谱与形态来鉴别诊断卵圆孔血流受限,是孕期诊断卵圆孔血流受限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究产前经腹灰阶联合彩色血流超声多参数对胎盘植入性疾病的诊断效能。方法:2019年1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产前超声诊断为前置胎盘的孕妇共计62例,其中44例超声诊断合并了胎盘植入的孕妇。所有孕妇产前均进行经腹灰阶检查、经腹彩色超声检查和二者联合检查胎盘植入性疾病,通过分析胎盘植入性疾病筛查结果,评价产前超声经腹灰阶联合彩色血流超声多参数对胎盘植入性疾病的筛查效能。结果:(1)通过灰阶超声诊断检出胎盘植入的灵敏度为73.42 %,特异度为86.54 %;(2)通过彩色超声诊断检出胎盘植入的灵敏度为76.89%,特异度为89.07 %;(3)经腹灰阶联合彩色血流超声多参数诊断检出胎盘植入的灵敏度为87.79 %,特异度为90.36 %;(4)经腹灰阶检查、经腹彩色超声检查和二者联合检查对胎盘植入性疾病筛查阳性率分别为56.45 %、62.90 %和67.74 %,二者联合检查对产前胎盘植入性疾病筛查阳性率显著高于经腹灰阶检查和经腹彩色超声检查(P<0.05)。(5)二者联合检查的敏感度为72.26 %,特异度为90.54 %,阳性比为95.55 %,诊断比值比为78.89 %。结论:产前经腹灰阶联合彩色血流超声多参数对胎盘植入性疾病的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对比先天性心脏病胎儿与正常胎儿的产前超声差异,分析产前超声诊断结果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2月到2020年12月共收治的80例有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另选取健康胎儿的80例孕妇进行对比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对所有孕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分析观察组超声诊断与最终结果,对比两组胎儿的超声诊断情况,并对孕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通过尸检和出生后随访最终确定结果与超声诊断结果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超声诊断中有3例漏诊;由于卵圆孔直径大于6 mm、心内膜垫缺损(Endocardial cushion defect, ECD)和单心房胎儿没有正常的四腔心结构,因此无法进行腔室内径的测量,对其他观察组患儿进行测量之后发现,观察组患儿左心发育不全综合征(hypoplastic left heart syndrome, HLHS)的左心房与左心室、法洛氏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 TOF)右心室、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VSD)右心室内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可能造成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高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两组孕妇的孕期早期服药、高龄产妇以及家族心脏病史情况对比差异显著,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对所有因素进行赋值,其中"是"或"有"为1,"否"或"无"为0。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只有孕期早期服药和家族心脏病史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孕妇进行综合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准确率较高,与最终结果无明显区别;虽然高龄孕妇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具有一定关系,但是只有孕期早期服药和家族心脏病史是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厚度超声联合无创DNA对孕妇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2018年7月到2020年4月选择在本院进行产前筛查的孕妇120例,所有孕妇都给予NT厚度超声联合无创DNA检查,采用羊水穿刺分析检测结果为阳性的胎儿情况。结果:120例胎儿的NT厚度为0.8~10 mm,平均厚度为1.57±0.41 mm;不同孕妇年龄的NT厚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羊水穿刺检测结果为金标准,120例胎儿中检出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7例,NT超声检出12例,无创DNA检出13例,联合检出14例。NT超声、无创DNA与联合诊断的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敏感性为57.1%、85.7%和100.0%,特异性为92.9%、93.8%和93.8%。检测结果为阳性的14例胎儿中,还包括3例淋巴水囊瘤,2例单脐动脉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1例胎儿双肾畸形,1例胎儿并腿畸形。结论:颈项透明层厚度超声联合无创DNA在孕妇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中的诊断具有操作简便、无创伤等特点,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都比较高,可对临床医生遗传咨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泌尿系造影联合彩色多普勒对小儿先天性肾积水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1年11月在本院治疗的88例先天性肾积水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完善静脉肾盂造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小儿先天性肾积水的诊断价值。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肾积水轻度、中度、重度患儿分别为10例、39例、39例,不同病情程度患儿比较,重度组收缩期峰值速度(PSV)、舒张期最小流速(EDV)均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重度组血流阻力指数(RI)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0.05),但轻度组与中度组PSV、EDV、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理学诊断检查结果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中度、重度先天性肾积水患儿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其准确度分别为90.91%、93.18%,与病理诊断kappa值分别为0.795、0.862,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对轻度肾积水诊断效能较低,kappa值为0.629,一致性一般。静脉肾盂造影对轻度先天性肾积水患儿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准确度为96.59%,与病理诊断kappa值为0.824,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对中度、重度肾积水诊断效能较低,kappa值分别为0.583、0.565,一致性一般。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静脉肾盂造影诊断准确率高达94.32%,明显高于两检查方法单独应用(P<0.05)。结论:不同病情程度的先天性肾积水患儿具有不同超声征象,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中、重度肾积水患儿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而静脉肾盂造影诊断轻度肾积水患儿的效能较好,将二者联合可提高对先天性肾积水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四维彩超技术在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行产前筛查的3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择取心脏三血管、四腔观、肺动脉分叉、上下腔静脉回流、动脉导管弓、主动脉弓等常规切面,予以胎心各腔血流及胎心率等多项检测,对胎儿是否存在先心病进行综合诊断,并综合胎儿大体解剖状况,与病理诊断及二维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四维彩超检出率为6.67%,正确率为90.00%;二维超声检出率为6.00%,正确率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维彩超技术在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指导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早期治疗,保证患儿预后,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右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63例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从小腿周径差、彩超检查及造影3方面对疗效进行评价,并统计导管接触溶栓后患者复查肺部增强CT情况。结果:63例患者中,57例进行导管接触溶栓+下腔静脉滤器,6例进行导管接触溶栓+下腔静脉滤器+肺动脉碎栓、溶栓。治疗后,患者小腿周径差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显效26例,有效28例,好转8例,无效1例,临床治愈率为85.7%。63例下腔静脉滤器,取出60例,3例留置为永久性滤器。新增肺栓塞12例,无致死性肺栓塞发生。结论:导管接触溶栓对右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较好,但导管接溶栓时有较高肺栓塞发生率,应积极放置下腔静脉滤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切面法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CH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多切面法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015年5月~2016年7月300例胎儿进行CHD筛查,并与随访的产后超声或尸解结果作对照。结果:300例胎儿经产前超声联合多切面法检出CHD胎儿20例,检出率为6.7%,经产后超声或尸解确诊14例:三尖瓣下移畸形1例,室间隔完整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1例,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1例,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瓣闭锁1例,双流入型单心室1例,共同动脉干Ⅰ型2例,单纯室间隔缺损2例,法洛氏四联症2例,主动脉弓缩窄1例,肺动脉瓣轻度狭窄1例,二尖瓣闭锁并共同动脉干1例;误诊为单纯室间隔缺损1例,误诊为法洛氏四联症1例,病例流失4例。产前超声联合多切面法对有、无高危因素的检出率分别为3.79%、13.48%,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前超声联合多切面法诊断CHD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9.66%、阳性预测值为80.00%、阴性预测值为100%。结论:多切面法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儿CHD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评估妊娠高血压缺氧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自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106例作为研究组及同期产检正常孕妇10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监测两组孕妇的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情况,并分析新生儿的缺氧程度。结果:研究组孕妇脐血流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脐血流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和脐动脉血流收缩期/舒张期(S/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舒张早期切迹发生率为47.17%,亦明显高于对照组8.74%(P0.05)。研究组孕妇平均孕周、新生儿体重和体重指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其早产率为19.81%、剖宫产率为64.15%、胎儿窘迫发生率为15.0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83%、19.42%、4.85%,P0.05)。研究组中切迹组孕周、新生儿体重均明显小于非切迹组(P0.05)。研究组羊水异常发生率为16.00%,早产率为40.00%,新生儿窒息率为14.00%,胎儿窘迫发生率为26.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36%、1.79%、1.79%、5.38%,P0.05)。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孕妇子宫动脉血流频谱可作为了解子宫-胎盘-胎儿循环的检查方式,评估妊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监测胎儿宫内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与分析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假阳性与假阴性的原因。方法:选择2015年6月到2019年8月在本院妇产科临床初步诊断为输卵管不孕症患者125例,所有患者都给予X线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ysterosalp ingography,HSG)与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记录诊断效果、不良反应,判断假阳性与假阴性的发生原因。结果:在125例患者中,HSG诊断输卵管通畅33例,通而不畅72例,阻塞20例;四维超声造影诊断为输卵管通畅33例,通而不畅74例,阻塞18例。将HSG检查作为金标准,四维超声造影检查输卵管阻塞准确率93.6%,Kappa值=0.929(P<0.05),出现假阳性与假阴性共8例。四维超声造影检查期间发生的阴道少量出血、造影剂过敏、恶心呕吐、腹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显著低于HSG检查的13.6%(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产次、初潮年龄、孕次与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的假阳性与假阴性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产次、初潮年龄为导致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假阳性与假阴性的主要原因(P<0.05)。结论: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可实时动态观察输卵管通畅情况,应用安全性也比较好,但是也存在假阳性与假阴性情况,合并糖尿病、产次、初潮年龄为导致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假阳性与假阴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持续性右脐静脉(PRUV)合并畸形的价值及其对于胎儿预后意义研究。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定期产检的孕妇6258例。对所有胎儿行超声心动图产前评估,对发现存在PRUV的胎儿进一步确诊。对所有PRUV病例进行胎儿超声心动图详细的解剖扫描,以确定是否合并有其他畸形。在我院分娩的孕妇病例系统均详细记录有孕妇和胎儿的住院情况。对未在我院分娩的PRUV胎儿进行电话随访,以了解胎儿出生时的情况。对26例PRUV胎儿均进行了至少为期12个月的电话随访,以了解胎儿的预后情况。结果:PRUV超声表现为脐静脉向胆囊外侧和右侧走行,可能与向胃方向走行的右门静脉融合(肝内型),也可能流入右心房、下腔静脉心下部分或髂静脉(肝外型)。在肝内型变异中,脐静脉与右门静脉在静脉窦处融合,胎盘血液继续流入静脉导管,最终流入下腔静脉。在6258例定期产检孕妇中共发现26例患有PRUV的胎儿,PRUV发生率为0.42%(26/6258),其中肝内型为0.39%(24/6258),肝外型为0.03%(2/6258)。单纯型PRUV胎儿(除PRUV外不合并其他畸形)16例,占61.54%(16/26),其中1例因胎儿体重过大行剖腹产,产后胎儿健康;其余胎儿均自然分娩,产后胎儿健康。非单纯型PRUV胎儿(除PRUV外合并其他畸形)10例,占38.46%(10/26),其中8例为肝内型PRUV,2例为肝外型PRUV。8例非单纯型肝内型PRUV中,法洛四联症伴单脐动脉胎儿生后手术治疗,预后较差,1岁时因感染性心内膜炎死亡;房间隔缺损生后随访自行关闭,胎儿健康;其余胎儿生后手术治疗,预后良好。2例非单纯型肝外型PRUV分别合并肢端畸形和大动脉转位,1例宫内死亡,1例剖腹产后1周因心力衰竭死亡。结论:详细的产前超声检查可用于确诊PRUV及其可能合并畸形。单纯型PRUV胎儿预后良好,非单纯型PRUV胎儿预后则取决于伴随畸形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且非单纯型肝外型PRUV预后不佳、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应用多普勒超声与CT的诊断价值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接诊的60例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比较多普勒超声与128排螺旋CT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检出率、声像特征比较及两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在术后经过病理证实的6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中,有38例为腋窝淋巴结转移,有22例未腋窝淋巴结转移,在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中,36例得到确诊,在128排螺旋CT诊断中,30例得到确诊;多普勒超声皮质向心性生长、淋巴结内钙化灶、淋巴结横直径比值及淋巴结边界模糊检出率均显著高于128排螺旋CT检出率,差异显著(P<0.05);将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多普勒超声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比128排螺旋CT结果高,两组方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诊断价值高,可帮助临床提供正确诊断,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