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打眼一看,河狸和水獭的样子有些像,尤其是它们都在水中时,更难分清谁是谁。说起来,这也算自然界赋予它们的"缘分"。然而,河狸和水獭却不这么认为,它们总是意见不一,不论讨论什么话题,动不动就起争执,在森林里大开"辩论会"都成了"家常便饭"。这会儿,也不知哪阵风吹得不对,双方在河边又争起来了。今天的辩题是"河狸和水獭谁更适合做朋友",各位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哦!  相似文献   

2.
<正>罕见的白化水獭摄影师:卡伦·杰克拍摄地点:苏格兰海边当时情景:卡伦带着小狗到海边玩耍,她看见一只罕见的白化水獭正在石壁上享受着美味的鱼宴。但令她丧气的是,她刚拿起照相机准备拍摄,  相似文献   

3.
杨波  周绍春  张明海  陈红  王启蕃 《生态学报》2023,43(20):8655-8662
水獭作为淡水生态系统健康的指示种和旗舰物种,在维持水生生态系统平衡与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对于完达山东部地区水獭种群数量、分布及其生境选择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较为匮乏,严重影响了对该物种的野外保护与管理工作。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4月冬季河流封冻期,采用沿河随机样线调查和红外相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完达山东部地区8条主河和23条支流内的欧亚水獭(Lutra lutra)种群数量、分布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利用广义可加模型探究水獭出现频次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欧亚水獭在完达山东部水獭种群数量为571-661只,水獭种群密度为沿河(0.5559±0.2898)只/km,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趋势;(2)环境因子对水獭出现频次影响分析表明,河流深度、距农田距离、距居民区距离和距道路距离是影响水獭出现频次的关键因素。水獭出现频次与河流深度(0-40 cm)呈线性正相关,当河流深度达到40-50 cm时,水獭出现频次最高,之后随着河流深度的增加,出现频次降低;水獭出现频次与距农田距离(0-1.5 km)呈非线性正相关,在距农田距离为1.5-2 km范围内,水獭出现频次最高,之后降低;水獭出现频次与距居民区距离呈线性正相关;水獭出现频次与距道路距离呈非线性关系,当距离>7 km时,二者之间呈现为正相关,反之呈现为负相关。因此,水獭选择栖息地偏向于河流深(40-50 cm),远离农田(1.5-2 km)、居民区和道路(>7 km)的水域。研究为完达山东部欧亚水獭物种保护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建议通过河岸土地覆盖类型的管理、在河岸周围建立森林缓冲区及加强水獭保护宣传力度等措施实现对水獭物种及其栖息地的维持和保护。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只小爪水獭,今年1岁,住在大阪水族馆。见到我的第一眼,人们总是会说:好卡哇伊哦!因为我们小爪水獭是水獭中的可爱教主嘛,不信?翻翻我的相片簿你就明白啦!  相似文献   

5.
水獭是水生生态系统重要的指示种和旗舰种, 由于强烈的人为干扰, 中国的水獭种群数量大幅下降, 部分区域已局部灭绝。然而目前国内对水獭的调查和研究非常有限, 本底不清的状况已经严重影响到水獭的野外保育工作。本文以东北地区的欧亚水獭指名亚种(Lutra lutra lutra)为研究对象, 基于2016-2020年的调查数据, 使用组合建模的方法评估了水獭的潜在分布区;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系统保护规划软件分析了水獭的保护优先区并计算了各省级行政区内水獭潜在分布区和保护优先区面临的人类压力; 结合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布局分析了水獭的保护现状, 并以内蒙古森工集团、大兴安岭林业集团、伊春森工集团三大国有林区为例分析了重点国有林区在水獭保护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1)水獭潜在分布区和保护优先区面积分别为104,515.04 km2和45,448.99 km2, 其中大兴安岭的水獭保护优先区集中连片, 并与小兴安岭的保护优先区相连, 栖息地之间没有明显地理隔离, 是维持东北地区水獭种群稳定的重中之重; (2)水獭面临的人类压力大小依次为: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3)研究区内11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有63个包含水獭潜在分布区, 覆盖面积为12,168.93 km2, 仅占水獭潜在分布区面积的11.64%, 其中3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包含水獭保护优先区, 占水獭保护优先区面积的10.88%; (4)三大国有林区涵盖了71.18%的水獭潜在分布区和79.26%的保护优先区(面积分别为74,390.89 km2和36,022.22 km2)。由此可见, 尽管水獭潜在分布区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比较低, 但是在天然林全面禁伐的背景下, 重点国有林区可能在未来东北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发挥更大作用, 因此我们建议将重点国有林区中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区域逐步纳入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中, 以实现生物多样性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保护。最后, 本文结合研究结果和实地调研提出以下保护建议: (1)加强对河流污染物的管理; (2)控制渔民捕鱼强度; (3)开展全面的水獭专项调查并建立长期的监测体系; (4)加大对水獭的科研投入; (5)加强宣传力度, 提升公众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6.
张璐  范朋飞 《兽类学报》2020,40(1):71-80
顶级捕食者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水獭作为很多淡水生态系统的顶级捕食者,在我国却长期处于被忽视的状态。我国分布有3种水獭--欧亚水獭、亚洲小爪水獭和江獭,曾经遍布我国中东部和东北地区,包括珠江口地区。但在20世纪,3种水獭均经历了大规模的种群下降,甚至区域性灭绝。在全球13种水獭中,已有3种(海獭、北美水獭和欧亚水獭)通过种群复壮和重引入实现了种群重建,这为其它水獭物种的种群重建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建议。同国内其它地区类似,珠江口地区的水獭种群在20世纪后期大量减少,目前只在少数几个地点还有确切的欧亚水獭分布记录,亚洲小爪水獭和江獭已无近期记录。在珠江口重建水獭种群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和社会价值。本文对重建珠江口水獭种群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水獭作为我国珍稀濒危的兽类之一,长期以来未得到研究者与保护生物学者的足够重视。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我们通过半结构性访谈、样线、红外相机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手段,对珠海近海10座岛屿的水獭现状进行了快速调查,以期为今后该地区的水獭保护工作提供本底数据和科学支持。调查结果显示,面积较大的近海岛屿曾经都有水獭分布,但种群数量已严重下降,在一些岛屿上可能已经消失。我们在横琴岛仍发现欧亚水獭(Lutra lutra)残存的种群,为华南地区的水獭保护带来了希望;但横琴岛的经济开发正对其栖息地产生威胁。笔者建议尽快将横琴岛的水獭活动区域划为保护地,避免其受到开发建设的影响,同时尽快开展我国其他地区的水獭现状调查,以制定我国水獭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说话的时候,主人家出去放羊的女儿回来了,名叫白马·仲嘎,16岁,没上过学,但经常跟父母表示很想去上学。从她懂事的时候开始就帮着家里放牧干活了,天天跟妈妈一起起早贪黑地挤奶、放羊。在我们跟文桑谈话的时候,女主人尕毛一直在帐篷里忙活着,一会儿煮茶一会儿切肉,听说我们想跟她聊聊女人的事儿,就一边手脚麻利地准备午饭一边用一句"牧人家的女人很辛苦"做了她的故事的开场白。  相似文献   

9.
淘气小贴士     
正一只花豹困了,就爬上树,刚好遇见小松鼠,于是花豹说:"我先睡会儿觉,等一会儿叫我呀!"过了一会儿,小松鼠叫花豹起来,花豹伸了个懒腰,就掉下去了……(深圳袁好菲)有一只名叫小眼镜的小松鼠在散步时发现一头花豹在树上睡觉。小眼镜:哇!一条黄地毯!我要把它带回家!然后小眼镜一溜烟地蹿上了树。小眼镜:咦?这个地毯怎么会动啊?肯定是按摩地毯,我看……得把它一脚踹下去!小眼镜飞起一脚把"地毯"踹了一下。花豹:哎哟喂!好痛!是谁敢打扰本王?小眼镜:啊!快——跑——啊——最后,花豹就把小眼镜踹飞了。(石家庄李佳潇)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世界上水獭数量的急剧下降已引起广泛关注.从水獭的分布、生境选择、食性以及种群动态方面综述了近年来世界有关水獭的生态学与保护研究进展,探讨了水獭的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对水獭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卡罗琳娜再次划着小船出发了……身处世界上最大的湿地——巴西的番塔纳,随处可见奇异的动物和植物,可是这些并没有引起卡罗琳娜的注意,她的脸上神情焦急,目光始终盯着前方的水面,喃喃自语道:"我的儿子桑乔到底去哪里了?"桑乔是一只可爱的巴西巨獭(世界上体形最大的一种水獭)。9个月前,它还是个无依无靠的小baby,后来被当  相似文献   

12.
欧亚水獭(Lutra lutra)是淡水生态系统保护的旗舰物种, 目前三江源或为其在中国仅存的连片栖息地之一。然而, 该区域欧亚水獭基础生态学信息尚属空白, 已开展的工作也多依赖于红外相机而可靠性有待评估。本文基于2018-2020年间在青海玉树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和红外相机收集到的数据, 在分析区内水獭活动节律的同时, 对红外相机监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 在玉树, 欧亚水獭在每日17时至次日9时活动频率较高, 每年12月至次年6月间拍摄频率较高; 繁殖期或随每年10月个体交配而开始, 至次年6月幼崽独立而终止。红外相机约可捕获69.18%的水獭出现事件, 且拍摄率随事件持续时间的延长而提高; 通过红外相机可以准确地描述出水獭活动节律, 仅有约半数红外相机影像可以准确还原事件主题(56.28%)和多只个体参与的事件中的个体数量(49.35%)。因此, 在使用红外相机对欧亚水獭进行行为学研究时应对这一情况进行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13.
<正>河狸公主是一位美丽的野生动物摄影师,本名叫初雯雯。她从7岁开始,就跟着爸爸在野外拍摄、保护蒙新河狸和其他野生动物,被粉丝们亲切地称为"河狸公主"。在我国新疆的最西边,有一条美丽的乌伦古河。河水流经的地方,树木成林,"夏蚊成雷"。假如你夏天来到这儿,一脚下去,就会"轰"地腾起一大坨"乌云"——成群的蚊子。就算穿着最厚实的冲锋裤,只要一小会儿,  相似文献   

14.
正"咕噜噜",溪水里冒出一串葡萄似的泡泡,亮晶晶的,闪着五颜六色的光。一只肥嘟嘟的貘从泡泡下钻了出来。它甩甩脑袋上的水,舒服地哈了一口气。突然,它的身后传出"咕咚"一声巨响,吓得这只叫墨墨貘的貘赶紧钻回水里。过了好一会儿,它才小心翼翼地再次探出水面。"好可怕!"墨墨貘小声嘟哝。而造成刚才巨大声响的罪魁祸首——一颗成熟后掉进水里的木瓜,则被一群饥饿的小鱼快速分食。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名恩贝拉族小土著,家住巴拿马运河边,名叫桑布鲁。我的外表印第安味儿十足:大大的眼睛、棕褐色的皮肤,身体如小猴儿般矫健灵活,脚丫上也总是泥土密布(恩贝拉族是印第安部落的一个分支)。爸爸说,恩贝拉人天生具有与自然亲近的神奇魔力,我认为,他的话一点儿也没错。这不,一只住在我家附近河流中的水獭就被我的魔力深深吸引,不仅主动接近我,还和我结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喏,就是它——被我取名为吉尔的水獭小  相似文献   

16.
<正>"哦,那真是一场让人毛骨悚然的战斗。"清洁鱼沙垃至今想起来都会打哆嗦。当时,沙拉正和小伙伴忙着给海鳗清理口腔,突然,那家伙嘴巴一合,"嗖"地一下钻进石缝。几只躲闪不及的清洁鱼就这样被海鳗吞下肚。沙垃顾不上惊呼,赶紧四处奔逃。因为更可怕的事情即将发生。一条海蛇游了过来,它一道石缝一道石缝地搜寻猎物。转眼就找到了海鳗藏身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1954年6月的某一星期日,我校很多同学去桃花街河边洗衣服。有一同学忽然看见水中漂来透明胶状的圆团,他用手把它拍开,一会儿又漂浮过来。他觉得奇怪,就仔细的—看,才发现它是—个正在游动着的动物。他就用洗衣盆装了一盆回来,请老师看了,知道就是淡水水母。我们这是第一次看到了淡水水母。过了几天我们有意地到那  相似文献   

18.
死里逃生为了能鸟瞰高原的全貌,我爬上营地旁那棵高大的银杏树,以便勾画一张简略的高原平面图。正往上爬时,突然有个怪物和我打了个照面,它的脸长长的,疙疙疸疸,塌鼻子,大下巴,长着很硬的连鬓胡子。它在我面前一闪便不见了。我激动得浑身发抖,双臂紧紧搂住一根大树枝,以免掉下去。眼看着就到树顶了,绝不能半途而废。我歇息了一会儿,等喘过  相似文献   

19.
正这一天,枪虾像往常一样起得很早。它一丝不苟地巡视完自己的房间,琢磨了一会儿天花板的加固方案,然后,整了整衣冠,慢慢走向门口。它要看看,今天都有什么样的租客前来。挑呀挑呀挑租客广告定位准确,求租的虾虎鱼很快就来了不少。枪虾是出了名的视力渣,几乎看不见任何东西。当然,这也正是它需要一名租客和自己一起生活的理由。面试开始了,枪虾躲在洞口,如果虾虎鱼闻起来还算舒服,枪虾就会同意对方把尾巴伸进来。它用触须"摸摸"虾虎鱼,如果"手感"不错,好  相似文献   

20.
海胆大揭秘     
<正>谁是海胆?如果是体育爱好者肯定会回答,丁霞呗,她跑到海滩玩儿,被海胆扎伤了脚,花了四五百美元才治好,因此得了这个绰号。不过,我们今天揭秘的是动物海胆,不是女排奥运冠军丁霞。海胆属于棘皮动物门海胆纲动物,拉丁名的意思其实是"像豪猪般的动物"。嗯嗯,说得没错,它们确实大多浑身长满刺,还有人叫它们"海刺猬"。一会儿豪猪,一会儿刺猬,许多人分不清这两种动物,只对它们满身的刺印象深刻。事实上,它们俩在动物分类上隔得远着呢。分不清豪猪和刺猬,还能原谅,如果拿着个毛栗子当海胆,那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