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麻醉下,一次性手法松解治疗粘连性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7月,粘连性肩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治疗组在中西医结合麻醉下,进行一次性手法松解粘连,对照组应用西医神经阻滞配合口服药物治疗,两组功能锻炼方法相同,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中医治疗组总有效率更高,肩关节活动度评分更高,肩关节恢复时间更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粘连性肩周炎在中西医结合麻醉下,进行一次性手法松解粘连治疗更有效,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隐形针灸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及作用机制初步探讨.方法:56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采用隐形针灸进行治疗,通过采用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标准和疲劳量袁(FS)来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病症状变化,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隐形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治疗3个疗程后,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总有效率达91.1%.结论:隐形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以手法按摩穴位针罐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方法及疗效。方法:2010年2月至2011年12月。门诊接诊80例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分组。进行复合处理对照治疗组,以手法按摩穴位针罐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对照组以非留体类抗炎药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均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优良率78.10%,总有效率97.01%,对照组优良率45.04%,总有效率80.0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通过手法按摩针罐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肩周炎比非留体类抗炎药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尿激酶对急性脑梗患者血清中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4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取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尿激酶对急性脑栓塞患者血清中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在溶栓后2小时及6小时TNF-α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与其临床疗效和预后具有密切相关性.结论:尿激酶能够降低TNF-α,减轻患者的脑细胞损伤,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髁间窝撞击综合征致膝关节屈伸功能受限患者关节镜下髁间窝成形手术疗效的探讨。方法:2008年2月-2009年7月选择关节镜下确诊骨性关节炎伴髁间窝撞击综合征病人45例,对所有患者行关节镜下髁间窝扩大成形术。结果:术后患者膝关节屈伸功能明显改进,对其中42例患者进行术后6个月随访,发现患者膝关节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关节屈伸功能较术前得到明显改善。术前Lysholm评分平均(48.7±13.1)分(差),术后平均(87.0±7.3()良),关节功能均获明显改善(P<0.001)。结论:髁间窝撞击综合征是导致该病患者膝关节疼痛及屈伸功能受限的主要原因,关节镜下髁间窝扩大成形术对该病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患者对于疼痛的缓解效果和肩关节活动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搜集本院近5年来门诊就诊及住院治疗的肩周炎患者152例,全部患者均规范化按照VAS评分使用镇痛药物。其中,78例患者在达到中度及以上疼痛水平时,额外加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每隔3月通过电话随访量化患者疼痛评分变化情况,门诊随访检查患者肩关节活动功能,并使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进行数字化评估。结果:152例肩周炎患者在治疗观察期间,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功能均有一定程度的缓解和改善,在观察期末,平均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保持于80分水平。在治疗观察期内,外用丁丙诺啡透皮贴的患者在6-18月期间时,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上升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丙诺啡透皮贴剂可以加快肩周炎患者的康复速度,提升肩周炎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薄芝糖肽注射液减轻化疗药物对胃癌病人的毒性作用.方法:将120例正在进行化疗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薄芝糖肽注射液和鲨肝醇注射液.用药2个月后,观察患者周围血象的变化及免疫功能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在血象变化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同时治疗组的患者的NK、IL-2、CD3、CD4、CD8、CD4/CD8的改变与对照组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薄芝糖肽注射液可以明显减轻化疗药物对胃癌患者的骨髓抑制作用及具有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刺加艾灸配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4年1月门诊病房治疗的7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37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实施西医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针刺配合艾灸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有效率为89.19%,对照组为70.27%,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1年疗效显示,对照组有效率为59.46%,观察组94.59%,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功能评分、握力等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变化,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与类风湿因子(RF)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有改善,但是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22%,观察组为2.7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配合针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取得较好近远期疗效,提高了患者关节功能及握力,有效缓解晨僵、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O_2点阵激光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创伤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3例创伤性瘢痕患者,年龄21-35岁,对照组(35例)给予CO_2点阵激光术治疗,术后涂抹莫匹罗星软膏护理,观察组(38例)采用CO_2点阵激光术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通过对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体征、疗效及3个月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评价CO_2点阵激光术联合湿润烧伤膏对创伤性瘢痕的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3个月的VSS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但两组间VSS评分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期间,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色素沉积和创面感染是主要的不良反应症状。结论:CO_2点阵激光技术联合润湿烧伤膏对于创伤性瘢痕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自身对照的临床研究。在无菌条件下取健康产妇足月生产的脐带血,分离纯化脐血干细胞,通过肝动脉途径,将纯化的脐血干细胞移植入患者肝脏内,于移植后2周、4周、8周进行肝功能、凝血指标检测,并于4周及8周行腹部B超及胃镜检查,观察患者移植后不同时间症状改善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60例接受脐血干细胞移植的肝硬化患者术中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移植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食欲不振、乏力、腹水等减轻甚至消失;血清学检测:白蛋白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凝血酶原时间、总胆红素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8周复查胃镜,食道静脉曲张没有明显变化。结论: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在提高白蛋白水平及改善凝血功能方面有很好的疗效,可作为肝移植治疗的过渡或补充治疗。  相似文献   

11.
12.
13.
通过对6种藓类植物,即褶叶青藓(Brachythecium salebrosum(Web.et Mohr.)B.S.G.)、湿地匐灯藓(Plagiomnium acutum(Lindb.)Kop.)、侧枝匐灯藓(Plagiomnium maximoviczii(Lindb.)Kop.)、大凤尾藓(Fissidensnobilis Griff.)、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Doz.et Molk.)B.S.G.)和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 Wils.)嫩茎和老茎的石蜡切片和显微观察发现,同一藓类植株的嫩茎和老茎,茎结构稳定,不同种藓类植物茎横切面具有不同特征.植物体茎横切面形状、表层细胞的层数、细胞大小和细胞壁厚薄、皮层细胞大小和形状、中轴的有无以及比例等特征可以作为藓类植物的分科分类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