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基于专利的玉米生物育种技术景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我国供求形势日趋严峻的粮食问题,加快生物育种技术研究成为解决问题的首选。基于德温特数据库,采用技术景观分析法,从专利权人合作景观、热点技术分布景观和技术主题景观等多个层面,对玉米生物育种技术领域的专利进行全景观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全球玉米生物育种技术研究主要集中于玉米的品种特质转换、品种交叉、基因轨迹和转基因等,但在这些热点技术领域我国仍面临极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跨国种业企业第三次大规模的兼并重组形成了新一轮的国际种业竞争格局,而知识产权保护则是跨国种业公司兼并重组的最大动力之一。研究跨国种业公司并购形成的核心知识产权的积聚重组,更能深度考察国际种业竞争新格局的变化趋势。趋势之一,美国、日本和欧盟仍然是全球育种研发创新活动的主导者和垄断者,大规模的兼并重组,实现了技术和资源的整合,提升了国际种业集中度,全球种业42. 75%的专利申请量集中在美国、日本和欧盟,并且掌握着全球64. 68%的DNA重组技术专利。趋势之二,知识产权已经成为跨国种业公司保持市场竞争优势的有力武器,跨国种业公司是核心种业技术专利的拥有者,拜耳/孟山都、中国化工/先正达和杜邦先锋/陶氏的育种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总育种专利申请量将近14%,全球农作物的转化体81%以上被跨国种业公司所掌握。对国际种业新格局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分析,可以为我国种业兼并重组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血糖仪是监测血糖的仪器,能够迅速、便利、准确地监测自身血糖水平,对机体血糖平衡起着重要的监控作用。随着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升高,血糖仪相关技术得到极大的重视和发展,血糖仪相关领域的研究也随之成为热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Innography数据库收录的4,332件血糖仪相关专利数据进行了分析,分别从专利申请和授权的年度趋势,发明人所在地,专利申请地,专利技术生命周期,联合专利分类体系分布以及专利权人等角度深入分析了血糖仪领域专利的整体产出情况、技术成熟度、重点技术领域以及研发机构情况等。研究表明,血糖仪相关技术经过近15年的快速发展已进入平稳发展阶段;罗氏、强生和雅培等全球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企业都在大量申请相关专利,以达到利用专利屏障实现市场垄断的目的;美国在血糖仪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优势非常明显,其技术研发能力最强,实力居世界首位;中国的专利数量较多但技术分散,缺少世界级顶尖企业,许多研发活动是在大学和研究所开展,其血糖仪市场在未来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黄精是我国传统中药,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食用价值和经济开发价值。基于Innography专利分析平台,从专利申请、专利布局、专利技术来源、竞争态势、IPC技术类别等角度对全球和中国黄精研发的发展态势进行探讨,并在挖掘该领域核心专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核心专利的来源国家、专利权人及技术热点状况。研究表明,全球黄精研发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中国拥有该领域大量专利,并掌握了绝大多数核心专利,黄精专利主要由企业申请,相关技术主要集中在青岛、浙江和山东的四家企业,申请领域主要分布在IPC-A部,其方向主要为包含黄精的草药配方、活性物质提取和含酒精饮品的开发。研究可为全面了解黄精研发的发展状况,制定科学的产业发展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利用PatSnap(智慧芽)数据库分析1985-2017年间大麻相关专利研发态势及技术构成。设计合适的检索式进行检索,检索时要通过更细致的逻辑策略或手工对检索出的专利进行翻译、初筛和清洗。结果显示,大麻相关专利申请总量为28 542件,其中发明专利24 521件,有效专利7 565件、失效专利13 233件。世界范围内专利申请数量排在前三的国家是中国、美国、德国,中国排在前三的省是江苏、浙江、山东。高校的专利申请量较少,绝大部分的发明权掌握在企业。大麻相关的专利保护范围主要集中在医用、食用、纺织、建材等领域。通过专利分析有利于我国及时发现大麻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更科学地开展研发。  相似文献   

6.
当前全球种业基本形成“两超、四强、差异化发展”新格局,种业巨头主导着全球作物育种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通过深入分析和挖掘跨国种企作物育种专利,洞察其技术研发布局,为我国合理部署作物育种技术研发、改善知识产权布局与保护具有借鉴意义。基于Derwent Innovation(DI)专利数据库,以“两超四强”跨国种企2015~2019年申请的作物生物育种专利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聚类法全面分析了“两超四强”跨国种企的生物育种研发布局,通过计量指标结合专家咨询遴选出其重点专利,厘清其技术研发重点。据此提出我国应当瞄准生物育种核心领域加强新兴前沿技术原始创新与集成开发,加强新型抗虫基因挖掘与抗虫新机制研发,强化生物育种核心技术链、产业链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与布局,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及全球化结合重点布局的知识产权战略意识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分子设计育种逐渐成为作物育种的重要技术手段,全球各国都已对该领域进行了积极的规划和布局。本文通过分析各国在作物分子设计育种方面的政策规划,分析了各国布局的重点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计量,利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分析了“分子设计育种”概念提出以来,领域的发展态势、知识和技术演化以及当前的研究热点,并对未来分子设计育种的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转基因玉米育种技术的专利文献,可分析各国转基因玉米生物育种技术的发展趋势、研发领域的分布、跨国种业集团的产业布局。利用MS Excel和Innography等分析软件,采用图表分析方法对世界转基因玉米生物育种的专利文献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中国是转基因玉米生物育种的主要研发国家之一,其中基因编辑技术处于领先地位;我国创新主体仍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为主,缺乏科研成果的转化动力,需要加大对转基因技术产业的扶植力度和知识产权服务。研究结果旨在为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跟踪竞争对手的研究进展、分析跨国种业集团的产业布局、制定产业发展政策等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9.
人体肠道微生态在维持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世界面临的如新冠疫情等重大传染病的暴发流行、食源性疾病、致病性耐药“超级细菌”等问题趋于严峻,威胁着人类健康。因此,利用专利大数据,开展基于专利地图的全球肠道微生态产业研发态势分析,对肠道微生态产业发展方向做出初步判断、厘清研发热点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基于专利地图,重点从专利管理图和专利技术图维度分析2011—2021年全球肠道微生态产业专利的申请趋势、公开国别、发明人、技术构成、研发热点、核心专利技术路径演进趋势和重点机构竞争影响力。研究发现,全球肠道微生态产业专利申请量呈逐渐快速增长趋势,2020年达到第二个高峰,未来将继续高速增加,其中中国是当前专利申请、受理和公开占比最高的国家,申请量前10第一发明(设计)人主要来自中国;拟杆菌|细菌领域为全球研发热点,各国研发热点各有千秋,整体上形成了优势互补格局。  相似文献   

10.
<正>《分子植物育种》(中文网络版,ISSN 1923-8258)是一本基于同行评审、开放取阅以及在线即时发表的期刊。主要发表植物育种领域中关于转基因育种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新知识与先进技术的原始研究论文。本刊致力于为转基因育种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服务,主要发表在植物育种领域中涉及的分子遗传育种理论、分子育种技术与方法、分子育种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所有发表的研究论文都应是在植  相似文献   

11.
【背景】黑色素具有抗肿瘤、抗辐射等多种生物活性,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通过真菌生产是获取黑色素的一条重要途径,它与动植物相比具有更短的生产周期和更高的产量,并且易于实现商业应用。【目的】揭示真菌黑色素的生产及应用发展情况和创新趋势,为致力于真菌黑色素产业的科研人员和企业提供参考。【方法】基于Inco Pat科技创新情报平台,通过对全球真菌黑色素相关专利进行检索统计,从专利涉及的菌株、专利技术构成、申请人专利价值等多维度对真菌黑色素相关专利进行深入分析。【结果】真菌黑色素在生产制备领域申请专利数量最多(50.56%),作为化工染料和化妆品原料应用的专利申请数量最少(13.48%),涉及的真菌菌属主要有层孔菌属、短梗霉属、木耳属、纤孔菌属、粒毛盘菌属、灵芝属和曲霉属。目前真菌黑色素专利技术申请的热点领域主要在C12 (微生物发酵、培养基、突变或遗传工程)类和A61 (医学)类,并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C12和A61将继续作为热点技术申请领域。中国申请的真菌黑色素专利数量最多,但拥有的高价值专利比例较低,较国外仍具有一定差距。【结论】我国科研人员需要加强在医药和化工领域核心专利技术的创新应用与海外布局,增强与企业的合作研发和技术转移,以抢占真菌黑色素在这些领域的应用市场,并推动真菌黑色素相关专利向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脑科学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热点,美国是该领域的科技强国。本文基于科技论文和专利数据,利用文献计量学的定量分析方法,比较中国和美国在脑科学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差距。结果表明,基于论文分析的理论研究对比,发现中国较美国起步晚,目前论文数量上的差距正在缩小,但学术影响力的差距较大;基于专利分析的应用研究对比,发现中国在专利申请数量上已略超过美国,但在代表专利技术价值和市场价值的国际专利数量、技术布局、龙头企业及企业参与研发比重等方面,差距还非常之大。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水稻遗传育种历程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比  胡伟  邢永忠 《遗传》2018,40(10):841-857
我国的水稻育种经历了矮化育种、杂种优势利用和绿色超级稻培育3次飞跃,其间伴随矮化育种(第一次绿色革命)、三系杂交稻培育、二系杂交稻培育、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理想株型育种和绿色超级稻培育等6个重要历程。育种目标从唯产量是举到高抗、优质和高产并重,育种理念从高产优质逐步提升为“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为第二次绿色革命准备了大量的有重要利用价值的基因,水稻育种正迈向设计育种的新时代。基因组选择技术和转基因技术将为培育“少打农药,少施化肥,节水抗旱,优质高产” 绿色超级稻保驾护航。本文对我国水稻遗传育种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概括,指出了各种育种方法和育种技术的优缺点,系统介绍了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和光温敏雄性核不育以及籼粳杂种不育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了水稻株型、穗型、粒形和养分高效利用相关的重要功能基因,阐明了产量与开花期联动的关系,凸显了我国水稻基础研究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特别指出,近年来,我国水稻生产方式发生了或正在发生巨大变革,育种理念也要与时俱进。未来,杂交育种技术要与现代育种技术紧密结合,选育水稻品种不仅要满足市场需求,而且更要具备绿色健康的特点,同时还要适应新耕作制度和新耕作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没有在中国得到保护的美国专利申请或专利中寻找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研发的思路。方法:对申请日从2005 年1 月1 日至2014 年12 月31 日的美国心血管系统疾病治疗药物PCT 申请进入中国国家阶段后失效的专利申请及专利数据进行整序和分析,依据其在美国本土的法律状态确定其技术含金量。结果:未得到中国专利保护的美国心血管系统疾病治疗药物PCT 申请共174 件,其中170 件申请了美国优先权或进入了美国国家阶段。结论:170 件美国心血管系统疾病治疗药物PCT 申请在美国申请优先权,大多数因美国的优先权临时申请过期而放弃。14 件在美国本土的优先权申请失效,其所含信息量应该相当于公开发表的论文的信息量,23 件在美国本土优先权授权的专利技术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金量,目前在中国已经进入公知公用领域,经过市场价值评估后可以无偿使用。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Cereal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group of plants for human nutrition and animal feed. Partially due to the commercial value of crop plants, there has been an ever-increasing interest in using modern biotechnological method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ereals during the past decade. The rapid progress in molecular biology, plant cell culture techniques, and gene transfer technology has resulted in successful transformations of all the major cereals—maize, rice, wheat, and barley. This brings the biotechnological methods closer to the routine also in barley breeding. In this article, the current status of barley genetic engineering, including the patent situation, is reviewed. The needs, aims, and possible applications of genetic engineering in barley breeding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专利文献深入分析天然抗肿瘤药制剂技术的发展态势。方法:采用专利计量分析、统计学趋势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结合药学专业知识的定性分析方法从专利申请数量、国家/地区分布、专利技术领域等方面对天然抗肿瘤药制剂技术领域的发展态势进行分析。结果:天然抗肿瘤药制剂技术专利年申请数量在3000件左右,处于比较稳定平稳的发展时期;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美国和中国;专利技术领域主要集中在抗肿瘤活性和剂型的相关研究。结论:美国专利申请数量排名第一,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且专利质量很高,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中国虽然在专利申请数量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是专利质量亟待提高,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7.
特殊酵母作为区别于传统酵母之外的一类生物资源,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基于incoPat数据库收录的专利数据,以特殊酵母工业应用领域的专利为研究对象,从专利分析的角度,揭示了全球特殊酵母工业应用领域技术创新的发展态势、技术分布、主要申请机构、研究热点以及各类特殊酵母的应用优势等。结果表明:全球特殊酵母工业应用领域的专利公开数量在2001~2020年期间整体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并在2019年达到峰值;专利保护区域主要为美、中、韩、日、欧等国家或地区,其中国内外申请机构的研发侧重点各有不同,以帝斯曼、纳幕尔杜邦、诺维信等为代表的国外工业生物技术公司注重特殊酵母基础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以江南大学为代表的国内科研院校比较注重毕赤酵母应用技术的开发。重点分析了特殊酵母工业应用领域近年来各类特殊酵母在不同技术分支和创新程度上的差异,旨在为我国特殊酵母工业应用领域科研决策和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Retrospective and perspective of rice breeding in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reeding is the art and science of selecting and changing crop traits for the benefit of human beings. For several decades, tremendous efforts have been made by Chinese scientists in rice breeding in improving grain yield, nutrition quality,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chieving substantial progress for global food security. Several generations of crop breeding technologie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example, selection of better performance in the field among variants (conventional breeding), application of molecular markers for precise selection (molecular marker assisted breeding), and development of molecular design (molecular breeding by rational design). In this review, we briefly summarize the advances in conventional breeding, functional genomics for genes and networks in rice that regulate important agronomic traits, and molecular breeding in China with focuses on high yield, good quality, stress tolerance, and high nutrient-use efficiency. These findings have paved a new avenue for rational design of crops to develop ideal varieties with super performance and productivity.  相似文献   

19.
葫芦科瓜类作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几种常用分子标记在葫芦科瓜类作物遗传图谱构建、重要性状基因定位、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及在葫芦科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对目前葫芦科遗传育种中应用分子标记技术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并对葫芦科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