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专利的玉米生物育种技术景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我国供求形势日趋严峻的粮食问题,加快生物育种技术研究成为解决问题的首选。基于德温特数据库,采用技术景观分析法,从专利权人合作景观、热点技术分布景观和技术主题景观等多个层面,对玉米生物育种技术领域的专利进行全景观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全球玉米生物育种技术研究主要集中于玉米的品种特质转换、品种交叉、基因轨迹和转基因等,但在这些热点技术领域我国仍面临极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农业生物育种技术的发展历程及产业化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敏 《生物技术进展》2021,11(4):405-417
伴随千百年来自然物种进化与人类科技进步,世界农业育种经历了原始育种、传统育种和分子育种三个时代的跨越。生物育种是生物技术育种的简称,属于从转基因育种3.0版跨入智能设计育种4.0版、集各种前沿技术大成的新一代分子育种技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培育革命性和颠覆性新品种的全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和合成生物技术。回顾了国内外农业转基因和生物育种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生物育种面临的严峻挑战,提出了加快我国生物育种技术创新的产业化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植物转基因技术自诞生以来,在孟山都、拜耳、巴斯夫、杜邦等跨国公司的推动下迅速发展。通过阐述各国针对生物育种的政策布局,并结合专利数据与产业发展现状简析了农业转基因育种的发展态势。另外,有关转基因作物的安全问题目前仍广泛存在争议,各国际组织及国家积极响应,对此进行规范管理并展开科学评估。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玉米是当前全球第二大转基因作物,在保障人类能源、饲料、工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智慧芽数据库(PatSnap)对欧盟、美国及中国等国家或地区收录的1985~2018年全球转基因玉米技术领域专利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全球转基因玉米专利技术发展的总体趋势、技术分布与格局及研发热点,并对比分析了国内外主要研发单位转基因玉米研发的竞争力,对未来转基因玉米的产业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技术在玉米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玉米转基因育种是通过基因转移方法创造玉米新种质或新品种。将转基因技术与玉米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能尽快地培育出符合育种目标的新品种,带来了育种水平的提高、创新和突破,加快了玉米育种进程。论述了转基因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主要应用方法、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随着转基因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研究的日趋成熟,转基因技术在拓宽玉米种质资源、提高杂交种的抗逆性、抗病虫性、提高产量和品质等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作物育种是农业科技的重要内容。从产业的价值链上看,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种业价值一般为种植业价值的3%~6%.而种业对种植业增长的贡献率可高达30%~40%。更有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种业投入与种植业产出比约为1:10,即种业投入(或收入)增减1元会在种植业产出上放大10倍后表现出来。从政策上看,2010年1月31日公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切实把农业科技的重点放在良种培育上,  相似文献   

7.
玉米转基因育种及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世界重要的饲料、粮食和工业原料作物,在100多个国家种植。据美国农业部2009年4月份全球玉米产量报告,2008/2009年度产量为7.86亿吨(1吨=1000千克,下同)。由于玉米显著的高产性能和功能的多样性特征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的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玉米作为粮食类作物中的综合利用之王,不仅是人类的重要食物来源,而且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还是发展畜牧业的主要饲料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作物育种是根据育种目标,从供体生物中分离并提取出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目的基因),经DNA重组与整合或直接运载进入受体作物基因组,获得稳定表达的转基因株,进而培育成农业生产上能应用的转基因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国内外转基因作物育种及产业化发展现状,指出转基因技术发展已势不可挡,加快推进有利于抢占市场先机和技术制高点,延误时间只会坐失良机而付出更大代价。当前应以主要用作饲料、安全性确有保障的转基因植酸酶玉米和抗虫玉米为重点,尽快突破转基因认识误区和产业发展困境。为此提出了调整和修订不适应发展需要的管理规则和程序、制定转基因玉米产业化推进规划、加强转基因科普宣传和舆论引导等三项建议。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技术在切花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尽管世界花卉市场上已有成千上万的品种,但是消费者仍在不断地寻求新产品,追寻新的颜色,奇异的花型,好闻的香气和更长的瓶插时间,作为种植者则要求品种有更好的农艺特性,例如产量和抗病虫害能力。这要求育种家每年都要推出一些新品种。 常规育种是基于种内或种间杂交,如今大量新花卉品种的产生和新品性的导入仍依赖于这种育种方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转基因玉米和大豆产业化试点的推进,间接食用转基因农产品在中国大范围产业化种植到了关键时刻。为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进程,本文在回顾全球和中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历史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中国生物育种产业化遇到的两大机遇: 一是中国转基因农产品的持续进口和间接食用在下游加工业和群众中积累了一定的消费基础;二是过去这些年中国转基因技术的研发和技术储备已为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做出了良好准备。最后,本文从充分利用现有群众消费基础、进一步释放技术储备潜力、更加严格地做好全流程监管等方面,提出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基于RNAi技术的转基因玉米品系,研究并建立了一套逆转录芯片式数字PCR(dPCR)定量检测该品系玉米双链RNA的方法。研究内容主要包括RNA提取方法、引物探针设计、逆转录方法、dPCR反应条件及体系等方面的探索和优化。该方法的绝对定量限为2.5 copies/μL,RSD为12.4%;检测低浓度实际样品达21.7 copies/μL时,相对偏差为2.7%,RSD为14.6%,满足国际上转基因定量结果RSD≤25%的要求。将该方法用于基于RNAi技术转基因作物的定量检测,将为我国相关转基因作物的安全评价提供了精确可靠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3.
    
For rough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maize contents, rapid methods for measurement of the copy numbers of the cauliflower mosaic virus 35S promoter region (P35S) and MON810 construct-specific gene (MON810) using a combination of a capillary-type real-time PCR system with a plasmid DNA were established. To reduce the characteristic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lasmid DNA and genomic DNA, we showed that pretreatment of the extracted genomic DNA by a combination of sonication and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digestion before measurement is effective. The accuracy and reproducibility of this method for MON810 content (%) at a level of 5.0% MON810 mixed samples were within a range from 4.26 to 5.11% in the P35S copy number quantification. These methods should prove to be a useful tool to roughly quantify GM maize content.  相似文献   

14.
    
The flow of transgenes into landraces and wild relatives is an important biosafety concern. The case of transgene flow into local maize varieties in Mexico (the center of origin of maize) has been intensively debated over the past 15 years, including legal, political, and environmental disputes fanned by the existence of a significant scientific controversy over the methods used for the detection of transgenes. The use of diverse approaches and a lack of harmonized methods specific to the detection and monitoring of transgenes in landraces have generated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results regarding contamination of Mexican maize with genetically modified material over the years. In this paper, we revisit the case of transgene contamination in Mexican maize and present a novel research approach based on socio‐biological analysis of contrasting communities and seed management systems. Two communitie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how different social and biological factors can affect transgene flow and impact transgene spread in Mexico. Our results show the presence of transgenes in one community and thus support the position that transgenes are highly likely to be present in Mexican maize landraces. However, our work also demonstrates that the extent and frequency with which transgenes can be found will significantly depend on the societal characteristics and seed management systems of the local communities. Therefore, we argue that future analysis of transgene presence should include social research on the seed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the sampling area so that more robust and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s and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玉米是最重要的转基因主粮作物之一,其转基因技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玉米转基因技术领域研发主体合作情况,文章构建了基于专利权人合作网络的目标技术领域专利权人合作态势分析框架,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与技术,以世界范围内的转基因玉米领域的重要专利权人为分析对象,构建合作网络、分析整体合作特征、挖掘合作子网、探测领域内重要专利权人,从而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客观展现玉米转基因技术领域专利权人合作态势,为科技战略规划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数据库中转基因玉米品系中的常用遗传转化载体中含有的调控元件和标记基因,并结合目前国内外现有转基因检测标准方法,建立了基于P-CaMV 35S、T-NOS、Bar基因、Pat基因、Cp4-epsps基因、NPTⅡ基因、cry1A基因、P-Rice actin、phy结构特异性片段等9种元件/基因实时荧光PCR方法的玉米转基因筛查策略,并对32种转基因玉米进行筛查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本筛查策略可覆盖30种独立性状转化体。同时还构建了包含玉米内标基因及9种目标元件/基因序列的质粒分子,经过验证该质粒分子具有良好的可替代性,可作为阳性对照与本检测方法配套使用。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玉米NK603品系特异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转基因玉米NK603品系特异定量PCR检测方法,为转基因玉米NK603提供科学的定量检测依据。方法:根据转基因玉米NK603外源基因的旁侧序列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转基因玉米NK603品系特异定量PCR检测方法,并采用该法检测2%含量的NK603标准品(不确定度为10%)。结果:采用构建的方法获得标准曲线斜率为-3.6~-3.1,相关系数大于0.99,扩增效率为100.2%,在90%~110%范围内;样品检测结果(1.9%)接近已知含量(2%,不确定度为10%)。结论:建立的转基因玉米NK603品系特异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准确度较高,可在日常检验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19.
转基因抗虫玉米CM8101是经人工改造合成的转Bt抗虫基因Cry1Ab?Ma转基因玉米新品系,由我国自主研发,具有更优良的抗虫性,目前已进入生产性试验阶段,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应用前景。依据CM8101的5′端旁侧序列信息,设计并筛选出最佳引物探针组合,通过普通PCR和实时荧光PCR技术,建立了转基因抗虫玉米CM8101的两种特异性定性检测方法。结果显示,普通PCR检测方法检出限达0.1%,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检出限达0.05%。这两种定性检测方法的建立为今后准确高效检测转基因抗虫玉米CM8101及其产品提供了新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源基因导入对玉米叶片物理性状的影响,为转基因玉米的安全性评价提供基础资料,也为转基因玉米的科学、有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在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种植大北农转基因(转Cry Ab和epsps基因)和大北农(对照)、IE09S034转基因(转Cry IE基因)和IE09S034(对照)、808-双抗-12-5转基因(转Cry Ab/cry2Aj和Gloevo-epsps基因)和808瑞丰-1(对照)3对玉米品种,室内测定了不同时期(苗期、穂期和花粒期)各品种叶片的蜡质含量、叶绿素含量、茸毛密度、维管束埋深及Si、K、Ca、S、P和Cl含量。【结果】转基因玉米的叶片中蜡质含量、叶绿素含量和维管束埋深较对应的常规亲本品种大,而叶片茸毛密度则较对应的常规亲本品种小。其中,穗期的大北农、IE09S034和808-双抗-12-5转基因品种叶片蜡质含量分别较对照高17.95%、48.30%和39.31%;IE09S034和808-双抗-12-5转基因品种穗期叶片的维管束埋深分别较对照高13.70%和9.21%,花粒期分别高10.81%和14.47%;IE09S034和808-双抗-12-5转基因品种穗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分别较对照高18.11%和13.13%,花粒期分别高16.62%和14.61%;大北农、IE09S034和808-双抗-12-5转基因品种花粒期叶片茸毛密度分别较对照低17.70%、17.43%和17.78%。3个品种的转基因玉米叶表面元素含量均大于相应的对照。其中,与常规亲本相比,穗期大北农转基因品种叶片中Ca和S含量分别高64.71%和61.18%,IE09S034转基因品种叶片中Si、Ca、S、P和Cl含量分别高110.26%、16.67%、44.44%、46.32%和20.00%,808-双抗-12-5转基因品种叶片中Si、Ca、S和P含量分别高34.78%、50.52%、115.47%和20.41%。【结论】外源基因的导入会诱导玉米叶片相关物理性状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