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要了解沙漠植物,首先要弄清楚"沙漠"的概念。广义的"沙漠"是指"荒漠",在我国古籍中,诸如沙漠、戈壁、大漠、荒原、沙磺、瀚海、漠境等都是对荒漠的称呼。在《辞海》和《简明生物学词典》的名词解释中,都同样描述"荒漠:气候干燥、降水  相似文献   

2.
腾格里,蒙语里是天的意思,形容茫茫流沙犹如渺无边际的天空一样。因此,以天命名。沙漠总面积约4.2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四六沙漠。沙漠内部沙丘、湖盆、山地残丘平原等交错分布,多处发现自流水,大小湖盆可达422个,是中国湖盆最多的沙漠。湖盆区水丰草茂,历来为放牧之地。然而,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腾格里开始衰败了。  相似文献   

3.
<正>沙漠是指沙质荒漠,有时也广义地包括沙地。在中国"雄鸡"状版图的颈背处,是我国广袤的西北干旱区。在那里至西向东串珠状地横亘着温带沙漠和草原沙地。沙漠日照强烈,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沙漠里泥土稀薄,基质疏松,土壤贫瘠!沙漠里多大风,风运沙移,沙暴肆虐!沙漠历来被人类视为生存的艰难之处,甚至禁区!  相似文献   

4.
大漠行     
说到新疆,用地大物博来形容最合适不过,新疆不但出产蜜甜的水果,蕴含丰富的资源,由于它地域广阔,景致可用壮观来形容——天山山系,亚洲中部最大山系之一;塔里木湖,我国第一大内陆河水系;博斯腾湖,我国最大内陆淡水湖;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上仅决于阿拉伯半岛的鲁卜哈里沙漠的第二流动沙漠。  相似文献   

5.
人们通常会将“沙漠”与荒凉、大风、沙尘暴相联系,正可谓是谈“沙”色变.因此,人们常将“治沙” “征服沙漠” “沙漠变绿洲”等成为生态建设目标.但这是一个认识的误区,沙漠与沙地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具有极为重要的生态功能,是我国北方第二道生态安全屏障(北方第一道生态安全屏障是草原).  相似文献   

6.
沙漠是指沙质荒漠,有时也广义地包括沙地。在中国“雄鸡”状版图的颈背处,是我国广袤的西北干旱区。在那里至西向东串珠状地横亘着温带沙漠和草原沙地。沙漠日照强烈,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沙漠里泥土稀薄,基质疏松,土壤贫瘠!沙漠里多大风,风运沙移,沙暴肆虐!沙漠历来被人类视为生存的艰难之处,甚至禁区!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内蒙古高原的沙漠地区,植被类型是荒漠和草原,其中各种豆科植物在构成这类植被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植物根部共生的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元素,从而使土壤贫瘠的沙漠和沙地获得自然氮素的来源。本文将在该地区常见的几种豆科植物逐一简介如下:(1)沙冬青(Ammopiptanthusmongolicus),在亚洲中部沙漠地区唯一现存的特有常绿灌木,我国的内蒙古西部、甘肃中北部、宁夏的北部地区,以及蒙古国荒漠带南端的阿拉善戈壁均有分布。沙冬青超旱生常绿灌木,高1—1.6米, 在沙砾质荒漠中常成为优势种,有时为伴生种。分布在沙质、沙砾质高原…  相似文献   

8.
从本世纪30年代开始,国外的一些生态学家如MacArthur,Simpson,May,Pianka等对蜥蜴类,尤其是对分布在沙漠地区的蜥蜴种群作了大量的生态研究,提出了许多理论和见解,丰富充实了生态学的理论。由于蜥蜴是沙漠动物区系中的重要成份之一,不仅种类多,而且数量大,分化十分明显,同时易获得其食物、微生境、生殖、活动时间和空间等资料,便于分析和研究,是研究种群生态的好材料。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基本上停留在生态观察和描述阶段。因此,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介绍同外沙漠蜥蜴种群生态位研究的概况,推进国内对沙漠蜥蜴种群生态的研究。生态位,生态位…  相似文献   

9.
<正>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西郊的索诺拉沙漠中,坐落着独具特色的亚利桑那-索诺拉沙漠博物馆(Arizona-Sonora Desert Museum,以下简称为"沙漠博物馆")。和常见的室内博物馆不同,占地40公顷的沙漠博物馆的大部分展区都在室外,且绝大多数"展品"都是鲜活的。沙漠博物馆一名多少有些误导人,其实它集动物园、水族馆、植物园、自然博物馆、出版社和艺术画廊于一身,是一家致力于对北美四大沙漠之一的索诺拉沙漠(及其  相似文献   

10.
肉苁蓉的胚胎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苁蓉的胚胎发育马红,屠骊珠,李天然(内蒙古大学生物系,呼和浩特010021)寄生植物肉苁蓉(Cistanchedeserticola)为多年生根寄生草本植物,是我国西北沙漠地区重要的中药材,可补精血,滋肾壮阳,润肠通便,因此有“沙漠人参”之称。关于...  相似文献   

11.
羚羊亚税兽类在我国共有4属6种。它们分布在我国西部高原、荒漠草原及沙漠等偏远地区,我国已将羚羊亚科6种全部列入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本文对其种的数量、分布,形态特征等作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巴丹吉林沙漠里呆了两天,离开的时候它对我们还是一团谜。走进沙漠之前就听说阿拉善人有个说法,阿拉善不同的沙漠颜色是不同的,巴丹吉林沙漠是青黄色,乌兰布和沙漠是红黄色,腾格里沙漠是深黄色。地质学家的解释很简单:那是因为形成沙子的基岩不同。而有人说那是与沙丘大小、形状和走向不同而对阳光的反射不同造成的。在不熟悉沙漠的人的眼里,根本看不出它们细微的颜色差别,这些说法自然增加了沙漠的神秘感。  相似文献   

13.
五彩缤纷的沙漠红色的沙漠澳洲辛普森沙漠,红彤彤浑成一片,显得异常壮丽。如天降喜雨,小植物发芽、生长、开花、便成了“万红丛中一点绿”,更加增添异彩。其原因是铁质矿物长期风化,使沙石上附了一层氧化铁的外衣。白色的沙漠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路索罗盆地,白沙浩翰...  相似文献   

14.
在编写《中国沙漠植物志补编》过程中,发现我国有角果毛茛属植物2种,弯喙角果毛茛,为我国分布新记录,角果毛茛名称有误,应订正。  相似文献   

15.
刘时藩 《化石》2000,(2):10-12
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浩瀚无垠 ,沿着它的周边点缀着绿色的斑点 ,便是那充满生机的片片绿洲。绿洲环绕着的中心部分是莽莽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我国最大的一块沙漠 ,也是世界上第二大沙漠。盆地的总面积有40多万平方公里 ,其中央部分的沙漠就有30多万平方公里 ,大致环绕沙漠分布的戈壁 ,总面积也近10万平方公里 ,因而其绿地的面积也就所剩无几了。盆地的地势平坦 ,略呈西高东低 ,从南而北稍有倾斜 ,南缘海拔高程从西边的1300米到东边若羌的888米 ;北缘的海拔高程从西边阿克苏的1100米到东边罗布泊的778米。盆地内唯一的大…  相似文献   

16.
潘伯荣 《生物学通报》2003,38(11):23-25
介绍了位于我国新疆的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其特点是:海拔最低,海拔高度为-95~-76m;环境条件极端严酷,干燥少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风大风频;以引种收集和研究荒漠植物为主要方向,与干旱区沙漠治理、荒漠化防治等生态恢复与建设的工作紧密结合。现收集植物约460余种,在科学研究、园貌建设、科普教育和科技开发等方面都做出了显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正>沙漠地区的植物在地球上历尽沧桑,通过自然界选择、优胜劣汰,在长期的进化演替过程中,形成了适应特殊环境条件的能力,表现出对沙漠环境的多种适应方式和适应特性。沙漠植物适应沙漠特殊生境的一般规律表现在:适应能力强(除适应气候  相似文献   

18.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部植物多样性的区域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宁  刘尊驰  于航  刘彤 《生态学报》2016,36(12):3572-3581
植物多样性分布受环境影响,具有尺度依赖性,研究不同区域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和分布规律有助于剖析群落多样性的整体形成和变化原因,进而为实施有效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植物多样性集中分布的南部为研究区,沿经向方向划分3条样带(绿洲边缘样带、克拉玛依至吉木萨尔的沙漠公路样带以及距离二者之间的沙漠腹地样带),同时根据沙垄高度、走向和生境差异将研究区划分为5个分区,对比研究各样带、各分区的α、β多样性特征及物种共性和差异性。结果表明:3条样带的α多样性变化为绿洲边缘样带沙漠公路样带沙漠腹地样带。随经度的增加,各样带的物种相似性和替代性特征表现相似的变化趋势。物种分析发现沙漠公路样带内短命植物分布较多,绿洲边缘样带以多年生草本和灌木群落为主,而沙漠腹地样带介于二者之间。各分区间的物种组成存在一定差异。沙漠西部、东部、莫索湾垦区附近、沙漠腹地等分区物种丰富度均较高,而古玛纳斯湖区的植物丰富度较低,与其余4个分区间的物种相似性小,相互替代性较强。总结认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部各分区间植物多样性受地史过程的影响较大,而样带间植物多样性受土壤质地、降水量等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沙漠东部似是整个南部沙漠的物种扩散中心。  相似文献   

19.
大沙鼠在中国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4  
周立志  马勇  李迪强 《动物学报》2000,46(2):130-137
搜集了大沙鼠在中国的分布资料,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叠加和空间分析功能,结合生境,利用1:4000000比例尺中国植被图和1:1000000比例尺中国草地资源图,对我国大沙鼠的地理分布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大沙鼠对梭梭和盐爪爪盐漠,梭梭、红砂培漠,梭梭在乐漠,沙拐枣沙漠,茺漠盐生草 盐地要柳灌丛和柽柳包,极稀疏地柽柳沙漠,红砂砾漠、禾草拐枣沙漠,荒漠盐生草甸的盐地柽柳灌丛和柽柳包,极稀疏的柽柳  相似文献   

20.
胡杨组织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是我国西北荒漠、半荒漠沙区唯一能生产的乔木树种、抗盐碱风沙、耐大气干旱,以“沙漠劲松”誉称。胡杨在开发沙区经济、充分利用国土和改造沙漠生态系统中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树种。由于在长期的根蘖繁殖和近亲交配条件下,造成胡杨种性退化,而种子繁殖的结果,出现后代严重的分离现象。为此,通过探索胡杨单株选优以组织培养为手段、达到选育优良类型、建立优良无性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