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猕猴桃果实采后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采后易软化腐烂,不耐贮藏,如何延长猕猴桃果实贮藏期限已成为猕猴桃产业发展壮大亟待解决的问题。猕猴桃果实采后生理变化强烈影响果实的贮藏期限和果实品质,特别是呼吸作用、乙烯合成及其信号转导系统和果实软化等,并且它们与猕猴桃贮藏保鲜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密切相关。本文重点从这3个方面就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讨论它们对猕猴桃耐贮性的影响,以期为猕猴桃耐贮新品种的培育和贮藏保鲜技术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1植物名称中华猕猴桃变种(Actinidia chinensis var.rufopulpa)"红阳"猕猴桃×美味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两性品种.  相似文献   

3.
利用葡萄(Vitis vinifera)果实的DFR-cDNA序列搜索猕猴桃(Actinidia Lindl.)EST数据库,拼接所有与该cDNA相似片段成contig并借此设计引物,分离出红肉猕猴桃(A.chinensis var.rufopulpa)中DFR的两个克隆(AcDFR1和AcDFR2)的片段。在此基础上利用5′RACE和3′RACE技术,分别克隆到具有完整阅读框的AcDFR1(1264 bp)和靠近3′端的部分AcDFR2序列(880 bp)。AcDFR1与茶DFR-cDNA(Camellia sinensis)相似达84%,且AcDFR1与非洲菊变种(Gerbera hybrida var.regina)的氨基酸序列相似达80%。据DFR聚类分析,AcDFR1与AcDFR2蛋白类型上差异显著。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AcDFR1在‘金魁'(A.chinensis var.deliciosa‘Jinkui')中表达很高,AcDFR1和AcDFR2在‘金农'(A.chinensis var.chinensis‘Jinnong')与‘红阳'(A.chinensis var.chinensis‘Hongyang')中较低,且在果实发育后期(大约花后90~120 d)均有所升高,二者可能参与了红肉猕猴桃中花青素的积累,而在绿肉猕猴桃‘金魁'与黄肉猕猴桃‘金农'中,AcDFR1可能还参与了类黄酮代谢过程中的上游分支途径。  相似文献   

4.
猕猴桃属种间体细胞杂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PEG融合方法,分别进行了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var.chinensis)(2n=2x=58)子叶愈伤组织来源的原生质体与美味猕猴桃(A.deliciosa var.deiciosa)(2n=6x=174)子叶愈伤组织原生质体、以及狗枣猕猴桃(A.kolomikta)(2n=2x=58)叶肉原生质体种间原生质体融合。结果表明:中华猕猴桃与美味猕猴桃融合的1个克隆和中华猕猴桃与狗枣猕猴桃融合的4个克隆的RAPD谱带分别具有双亲特异的DNA谱带;经流式细胞仪分析,前者细胞核倍性推测为8倍体,后者细胞核为3倍体、4倍体和5倍体。初步鉴定这5个克隆是猕猴桃属种间体细胞杂种。  相似文献   

5.
中华猕猴桃原变种(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var.chinensis,俗称光阳桃)和硬毛变种(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var.hispida,俗称毛阳桃)是我国特产。它在我国分布广,资源丰富,且有悠久的利用历史,是一种富含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的水果和食品加工原料,也是民间治病和防除病虫害的药物及综合利用的珍贵植物资源,因而它是很有经济价值和发展前途的新兴果树品种。根据新西兰栽培经验,认为选择适宜气候条件的地区是引种猕猴桃成功的主要原因。现将我们对野生的中华猕猴桃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与气候条件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情况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6.
以四川蒲江32家果园的猕猴桃(Actinidia)品种‘东红’(A. chinensis var. chinensis ‘Donghong’)为材料, 对果园土壤养分含量和果实品质进行检测, 应用典型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 筛选出影响果实品质的主要土壤因子, 并找出调查果园存在的土壤问题.结果显示: ‘东红’采收干...  相似文献   

7.
美味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和中华猕猴桃软毛变种(A.chinensis var.chin-ensis)的胚珠系中轴胎座,倒生胚珠,单珠被和薄珠心。这两个猕猴桃种的大孢子发生相似,但是在四分体阶段,中华猕猴桃软毛变种只有合点端大孢子发育,而美味猕猴桃四个大孢子中的任何一个大孢子都可具功能。大孢子发生属蓼型。合子休眠约8周。  相似文献   

8.
红肉猕猴桃DFR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葡萄(Vitis vinifera)果实的DFR-cDNA序列搜索猕猴桃(Actinidia Lindl.)EST数据库,拼接所有与该cDNA相似片段成contig并借此设计引物,分离出红肉猕猴桃(A.chinensis var.rufopulpa)中DFR的两个克隆(AcDFR1和AcDFR2)的片段。在此基础上利用5′RACE和3′RACE技术,分别克隆到具有完整阅读框的AcDFR1(1264 bp)和靠近3′端的部分AcDFR2序列(880 bp)。AcDFR1与茶DFR-cDNA(Camellia sinensis)相似达84%,且AcDFR1与非洲菊变种(Gerbera hybrida var.regina)的氨基酸序列相似达80%。据DFR聚类分析,AcDFR1与AcDFR2蛋白类型上差异显著。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AcDFR1在‘金魁'(A.chinensis var.deliciosa‘Jinkui')中表达很高,AcDFR1和AcDFR2在‘金农'(A.chinensis var.chinensis‘Jinnong')与‘红阳'(A.chinensis var.chinensis‘Hongyang')中较低,且在果实发育后期(大约花后90~120 d)均有所升高,二者可能参与了红肉猕猴桃中花青素的积累,而在绿肉猕猴桃‘金魁'与黄肉猕猴桃‘金农'中,AcDFR1可能还参与了类黄酮代谢过程中的上游分支途径。  相似文献   

9.
猕猴桃( Actinidia spp.)果实酸甜适中,含丰富的VC和多种矿质元素及氨基酸,其种子中还含有大量的亚麻酸、不饱和脂肪酸等成分[1],被誉为“水果之王”。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茶蚕桑研究所从野生猕猴桃品种‘竹溪2号'(‘Zhuxi No.2')中实生驯化选育出美味猕猴桃也Actinidia chinensis var. deliciosa ( A. Chev.) A. Chev.页品种‘金魁'(‘Jinkui')[2],其果实耐贮性强[3]、植株较抗涝,适宜在易涝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SDP型猕猴桃保鲜剂研制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以菜油磷脂和其它天然产物为原料,研制出SDP型猕猴桃保鲜剂,应用于“海沃特”果实的保鲜贮藏。在产地简易通风库中,常温贮藏3~5月,好果率>70%,比对照多出好果8~18%,Vc含量高于对照9~37.3%,果实外观、口感、风味均正常,此外,初步探讨了保鲜机理,提出了天然营养性防腐保鲜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研究软枣猕猴桃ICE1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抗寒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4℃低温处理24 h的软枣猕猴桃(Actinidia arguta Planch) c DNA为模板,通过反转录PCR技术克隆ICE1基因。[结果]该基因c DNA长1524 bp,可编码507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ICE1基因是编码MYC2型的b HLH转录因子,编码蛋白是定位于细胞核的非跨膜亲水蛋白。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var. chinensis)和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ICE1存在着较高的同源性。[结论]成功克隆到软枣猕猴桃抗寒转录因子命名为AaICE1。  相似文献   

12.
采收期和贮藏温度对金艳猕猴桃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金艳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A. eriantha) 4个不同采收期(Ⅰ~Ⅳ)在常温[(23±1)℃]贮藏60 d,以及低温(4℃)贮藏2、4、6月后常温货架14 d内果实品质和果肉色彩的变化。结果表明:采收期Ⅰ和Ⅳ的果实在常温贮藏过程中呼吸高峰出现早、失重快,可滴定酸(TA)、维生素C(Vc)含量和果肉硬度迅速下降;而采收期Ⅱ和Ⅲ的果实呼吸高峰出现晚,保持了较高的TA、Vc含量和果肉硬度。4个采收期猕猴桃果实在常温贮藏期间,果实亮度L*、色度C*和色彩角h显著降低;而在低温贮藏后常温货架期间,果实色彩角h相对于亮度L*和色度C*变化更加明显。研究表明,采收期Ⅱ和Ⅲ为金艳猕猴桃的适宜采收期,色彩角h可以作为适宜的指标反映猕猴桃果实的后熟与衰老,而低温贮藏6个月金艳猕猴桃仍能保持较好的食用品质和色彩。  相似文献   

13.
为开发天然复合防腐剂,实现白姜花根茎(姜根)有效利用,本研究采用滤纸片法对姜根提取物的抗菌能力进行了测定,针对感官评价、液汁流失、菌落总数和肉样p H值这四方面研究了姜根提取物和复配保鲜剂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姜根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黑曲霉、青霉均有抑菌作用;浓度为70%姜根提取物对冷鲜肉的保鲜效果最佳;而姜蒜复配保鲜剂(体积比为1:1)保鲜效果略优于浓度为70%姜根提取物保鲜剂,研究结果将为天然防腐剂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添加天然防腐剂的涂料在水果保鲜贮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系统跟踪研究了经保鲜处理的果品在贮存期间的生理活动和商品性能的变化 ,证实在保鲜涂料中添加天然防腐剂在失重率、烂果率、性状风味、VC 含量等指标上均优于化学防腐剂 ,为应用该天然保鲜涂料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华猕猴桃两变种的比较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 通过对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var.chinensis)和硬毛猕猴 桃(A.chinensis Planch.var.hispida C.F.Liang)的枝、果、叶、花粉等的比较 观察,发现它们在冬芽形状、花粉大小、果型及毛被情况等方面均有明显不同。 中华猕猴桃冬芽外露,呈马蹄状,为具毛的黄褐色鳞片所包裹;果多近圆形,枝及 果上具灰白色茸毛;花粉扁球形—近球形,17.5x 20微米,表面光滑。硬毛猕猴 桃冬芽为丘形,不外露,完全包裹于皮部之下;果多为长柱形,枝及果上具褐色长 硬毛;花粉扁球形—近球形,22.5x 25微米,表面具极模糊的细网状纹饰。 在雌株茎段的组织培养中,它们对培养基的反应也有显著差异,中华猕猴桃 茎段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的能力弱,再分化产生小苗的频率低(45.4%),硬毛猕猴 桃的茎段,产生愈伤组织的能力强,再分化产生小苗的频率高(81.3%)。 鉴于它们在形态及组织培养中的这些不同,建议将硬毛猕猴桃由变种提升为种。  相似文献   

16.
中华猕猴桃硬毛变种学名订正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梁畴芬  福格逊   《广西植物》1984,(3):181-182
<正> 我们最近仔细研读了法国学者A.Chevalier在1940年和1941年连续发表的两篇文章,确认他在头篇文章中描述的Aetinidia latifolia Merr. var. deliciosa A. Chev. 和第二篇文章中改为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var. deliciosa A. Chev.的植物与梁畴芬1975年发表的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 var. hispida C. F. Liang为同一植物。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优先律,应承认A.Chevalier发表的名称为正名。 我们又研究了这一种植物与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相区别的特征,认为这种猕猴桃应被视为一个独立的物种。现特把它和它的两个变型作出如下的学名订正处理。  相似文献   

17.
1-MCP对室温贮藏下不同成熟度猕猴桃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适期采收(成熟度Ⅰ)和晚采收(成熟度Ⅱ)的'海沃德'猕猴桃果实为材料,研究0.5 μL·L~(-1) 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室温贮藏(20℃)条件下两种果实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能有效延缓贮藏期间两种成熟度果实的硬度、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显著降低二者的乙烯释放速率和呼吸强度及其峰值,提高果实的POD、CAT和SOD活性.与成熟度Ⅰ相比,成熟度Ⅱ果实的硬度下降较快,且丙二醛含量和呼吸速率却明显较高,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量高峰时间相对提前.研究表明,在相同的贮藏条件下,晚采收的'海沃德'猕猴桃果实成熟衰老进程明显快于适期采收果实,贮藏效果较差;1-MCP能够明显延长猕猴桃果实的贮藏时间,表现出显著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 chinensis)嫩叶、花和贮藏鳞茎上发现一种蓟马,经鉴定为细角带蓟马[Taeniothrips eucharii (Whetzel)]。本文对细角带蓟马的形态特征作了描述。首次记述福建有细角带蓟马分布,并首次记述中国水仙为细角带蓟马的寄主植物。  相似文献   

19.
采用ISSR标记对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美味猕猴桃〔A.chinensis var.deliciosa(A.Chev.)A.Chev.〕、软枣猕猴桃〔A.arguta(Sieb.et Zucc.)Planch.ex Miq.〕和毛花猕猴桃(A.eriantha Benth.)的32个样本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并以ISSR标记为基础构建了DNA指纹图谱.结果表明:筛选的10个多态性高且条带清晰的引物共扩增出200个条带(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95个,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L)达97.50%;各引物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以及供试样本的观测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s多样性指数(I)的总均值分别为0.9080、1.9800、1.3569、0.2255和0.3613,4个猕猴桃种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4146,基因流(Nm)为0.7059,且32个样本间的Na、Ne、H和I值差异极显著(P<0.001).供试32个样本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为0.5650~0.9650,平均值为0.7164;基于GS值进行UPGMA聚类分析,在GS值为0.76处将32个样本分为4组,基本对应供试的4个猕猴桃种类,其中,第Ⅰ组的大多数样本属于美味猕猴桃品种,第Ⅱ组的样本均属于中华猕猴桃品种,第Ⅲ组的样本属于毛花猕猴桃品种,第Ⅳ组的样本均属于软枣猕猴桃品种.分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4个猕猴桃的种间变异占总变异的40.84%,种内变异占总变异的59.16%.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猕猴桃品种间遗传分化程度较高,基因交流频率较低,且总遗传变异的近60%存在于种内,说明供试的猕猴桃品种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另外,根据10个ISSR引物的扩增结果,筛选出引物UBC818、UBC824、UBC854和UBC895扩增的15个多态性位点构建的DNA指纹图谱可用于供试32个猕猴桃样本的鉴定.  相似文献   

20.
茶多酚广泛应用于食品贮藏保鲜,是一种天然高效的食品添加剂。本文中,笔者介绍了茶多酚的主要成分、生物活性及其在食品工业(包括水产品、肉类及肉制品、果蔬、油脂、功能性食品等)中的应用,并展望了茶多酚在食品贮藏保鲜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