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中国猿人化石产地鸵鸟蛋壳化石的显微结构和氨基酸组成,和非洲鸵鸟以及马达加斯加隆鸟的有一定的相似性,而与鸸鹋和鹤鸵等有较显著的不同。此外,根据蛋壳化石的显微结构和氨基酸的组成性质,进一步证明中国猿人化石产地发现的鸵鸟蛋壳化石,大部分在石化之前就曾经受过火的烧烤,但是还有一部分蛋壳则没有被烧过。  相似文献   

2.
对鹤鸵(Casuarius casuarius)、鸸鹋(Dromaius novaehollandiae)、美洲鸵鸟(Rhea americana)和鸵鸟(Struthio camelus)的腰荐部骨骼进行了对比。鸸鹋与鹤鸵在愈合荐骨的数目与构成、腰带的结构方面最为相似,均为开放式骨盆。美洲鸵鸟和鸵鸟均为非开放式骨盆,前者的坐骨大部愈合,后者的耻骨后角左右愈合。与突胸鸟类对比发现:平胸类的愈合荐骨相对较长,髂骨后翼狭窄、几乎垂直伸向下方;突胸鸟类的髂骨后翼宽阔、水平侧向伸展并微微向背方拱起。反映了平胸类结构的原始性。  相似文献   

3.
鹤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世界现存鹤科鸟类共有15种,除南美洲和南极洲外,其余各洲均有分布。化石鹤计有17种,发现于始新世、渐新世、上新世和更新世。其中游荡鹤属5种,发现于始新世;鹳鹤属2种,分别发现于始新世和渐新世,这两属的鹤类均已灭绝;鹤属10种。 根据大陆漂移学说和古气候的资料,初步分析认为鹤科鸟类大约发生在7千万年以前(白垩纪末期至新生代的第三纪初期),正值世界第二次大冰期后的间冰期,气候温湿,世界上具有适于鹤类栖息的广泛环境。至第四纪冰期和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有些鹤类绝灭了,有些则继续留存。例如黑颈鹤适应了青藏高原的隆起而形成,是为最年轻的种类。蓑羽鹤广泛分布于欧、亚、非洲,蓝蓑羽鹤分布于非洲南部,有可能是最古老的种类。地中海、非洲和北美洲可能是世界鹤类的发源地。从赤颈鹤、澳洲鹤的形态看,有可能起源于冈瓦纳古陆,但从气管的形态来看,又与其他鹤属鸟类较为一致;肉垂鹤、澳洲鹤和两种冕鹤都具肉垂或垂囊,赤颈鹤亦或具肉垂。鹤属中的白鹤,其气管则与分布在非洲南部的肉垂鹤相似。无论从分类学及鹤科鸟类的起源地,均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鸟类食性与消化道的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常根据鸟嘴和脚的特征,从食性上把鸟类分为四种类型,即猛禽类、食鱼鸟类、食虫鸟类和食植物鸟类。但是,由于鸟类生活环境极其复杂,取食方式多种多样,同一食性的鸟,嘴和脚的变化也很大,单从外形判断鸟类的食性比较困难,而且不准确。比如,嘴呈扁宽三角形、嘴裂深、嘴须发达的鸟多为食虫鸟类,但亦有例外,如非洲鸵、美洲鸵的嘴虽为扁阔三角形,嘴裂深,却是主食植物的鸟类。嘴、脚差异甚大,而消化道却有许多共同特点。为了摸索我们饲养的一些鸟的食性,改进所喂饲料,自1962年开始与兽医和饲养员同志合作,在解剖死亡鸟类时,初步进行了一些消化  相似文献   

5.
刘国梁 《化石》1998,(2):22-23
似鸵龙还活在世界上吗?刘国梁白垩纪晚期,恐龙家族中演化出一类模样颇像鸵鸟的恐龙,这就是似鸵龙。这类恐龙是由小型兽脚类食肉龙进化来的。不过它口中的牙齿已经退化,嘴巴像鸟的喙。似鸵龙不像它的祖先,只知道吃肉,它一改祖传的老菜单而吃起了杂食,树叶、小动物什...  相似文献   

6.
吴新智 《人类学学报》2009,28(3):217-236
本文报道大荔颅骨的一系列测量数据, 并且将其与中国, 欧洲和非洲的中更新世人类的相应数据进行比较, 发现大荔颅骨的测量数据大多没有超出中国和欧洲/非洲中更新世人的变异范围, 有的与中国中更新世人接近, 有的与欧洲和/或非洲标本更加接近。本文将这些结果与大荔颅骨的与中国古人类共同具有的其他测量和观察特征进行综合考虑, 建议大荔人群属于中国古人类连续进化链中的一员, 并且表现出中国古人类与欧洲和非洲古人类之间基因交流的形态证据。  相似文献   

7.
蓝蓑羽鹤主要分布于非洲南部,北京动物园2001年开始饲养展出,2005年繁殖成功.在我国北方饲养蓝蓑羽鹤冬季需要保温设施,还需要适当的耐寒训练,提高对寒冷的适应能力.蓝蓑羽鹤选择植物性食物多,全年在繁殖期和非繁殖期饲料蛋白含量分别为34.9%和21.6%,平均能量16.6 kJ/kg.精液澄清、透明.雌鹤性成熟年龄早于雄鹤.北京地区繁殖期3~6月,平均窝卵数2枚.雏鹤生长高峰期在35~60日龄.  相似文献   

8.
问:初中动物学上说有雄鸟卵,究竟有那些鸟是雄鸟孵卵的呢?答:鸟类孵卵普通是由雌雄亲鸟共同担任的,至单靠雄鸟孵卵的,为数并不多,例如产于南美的美洲鸵,或称鶆(奥鸟)(Rhea),产于澳洲的鸸鹋(Dromaeus),及我国境内的瓣蹼鹬或称水浡鸟(Phalaropus) 等。(郑作新答)问:鸭子不会抱卵是否过去像杜鹃一样呢?答:鸭子不会抱卵是因为饲养关系,而渐失掉了它们野生祖先抱卵的习性。这是在人工环境下发生的,显然是由家养过程中的人工选择所引致的一种结果,与杜鹃的情形不同  相似文献   

9.
世界之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世界共有15种鹤,除了南极洲和南美洲之外,其他各大洲都有鹤的分布。在热带的非洲,有黑冠鹤、灰冠鹤、蓝鹤和肉垂鹤;在北美洲,有美洲鹤和沙丘鹤;在大洋洲有澳洲鹤;在亚洲有蓑羽鹤、赤颈鹤、灰鹤、黑颈鹤、丹顶鹤、白枕鹤、白鹤和白头鹤。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非洲爪蟾BAFF和BAFF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进行了分析.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两栖类重要的模式生物-非洲爪蟾的基因组和EST数据库进行分析.结果:非洲爪蟾BAFF cDNA全长为557 bp,编码218个氨基酸.与人BAFF序列相似性为37.5%.该文一共得到了14个BAFF信号通路相关基因.通过与人BAFF信号通路进行比较,对非洲爪蟾这14个BAFF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进行了分析.结论:BAFF和BAFF信号通路在进化过程中较为保守,这为进一步研究低等脊椎动物BAFF功能和信号通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通过对6种藓类植物,即褶叶青藓(Brachythecium salebrosum(Web.et Mohr.)B.S.G.)、湿地匐灯藓(Plagiomnium acutum(Lindb.)Kop.)、侧枝匐灯藓(Plagiomnium maximoviczii(Lindb.)Kop.)、大凤尾藓(Fissidensnobilis Griff.)、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Doz.et Molk.)B.S.G.)和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 Wils.)嫩茎和老茎的石蜡切片和显微观察发现,同一藓类植株的嫩茎和老茎,茎结构稳定,不同种藓类植物茎横切面具有不同特征.植物体茎横切面形状、表层细胞的层数、细胞大小和细胞壁厚薄、皮层细胞大小和形状、中轴的有无以及比例等特征可以作为藓类植物的分科分类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In experiments on Black Sea skates (Raja clavata), the potential of the receptor epithelium of the ampullae of Lorenzini and spike activity of single nerve fibers connected to them were investigated during electrical and temperature stimulation. Usually the potential within the canal was between 0 and –2 mV, and the input resistance of the ampulla 250–400 k. Heating of the region of the receptor epithelium was accompanied by a negative wave of potential, an increase in input resistance, and inhibition of spike activity. With worsening of the animal's condition the transepithelial potential became positive (up to +10 mV) but the input resistance of the ampulla during stimulation with a positive current was nonlinear in some cases: a regenerative spike of positive polarity appeared in the channel. During heating, the spike response was sometimes reversed in sign. It is suggested that fluctuations of the transepithelial potential and spike responses to temperature stimulation reflect changes in the potential difference on the basal membrane of the receptor cells, which is described by a relationship of the Nernst's or Goldman's equation type.I. P. Pavlov Institute of Physiology,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SR, Leningrad. I. M. Sechenov, Institute of Evolutionary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SR, Leningrad. Pacific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Far Eastern Scientific Center,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SR, Vladivostok. Translated from Neirofiziologiya, Vol. 12, No. 1, pp. 67–74, January–February, 1980.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