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癫痫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与生长抑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听源性癫痫大鼠进行迷宫训练,观察癫痫发作对大鼠光分辨学习作业的成绩以及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的大鼠部分脑区中生长抑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癫痫发作对大鼠记忆阶段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2)癫痫发作后,在大鼠信息提取明显障碍的同时,其颞叶皮层、下丘脑、垂体及海马中生长抑素的含量明显增加(P<0.05-0.01)。结果提示:癫痫发作影响大鼠学习记忆过程,在该过程中生长抑素含量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2.
双歧杆菌生态制品对海人酸模型抗癫痫作用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海人峻(KainicAcid,KA)10mg/kg给SDk鼠皮下注射,注射后0-1/2h之内,动物出现凝视和湿狗样抖动;1/2-2h,动物出现癫痫发作(严重程度从1级发展至5级);2h后,动物反复自发出现严重的癫痫发作;4h减弱;8h停止。实验组动物分别于1或3周前开始并连续从饮水中定量投喂双歧杆菌活菌制剂(0.5g/天/只)。结果表明,预先投喂该生态制品持续达3周组大鼠其癫痫发作受到明显抑制与对照组比较P<0.01。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在遗传性听源性癫痫大鼠模型上,采用了行为和放射免疫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大鼠反复癫痫发作对光辨别学习的影响及心脑组织中P物质(SP)含量的改变。结果表明:(1)随癫痫发作频率增高,大鼠光辨别学习能力明显减弱。表现为达到学会标准所需时间明显延长(P<0.001),达标率明显降低(P<0.001)。(2)癫痫发作后,大鼠下丘脑和海马中SP含量明显降低(P<0.001),而颞叶皮层和心肌组织SP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癫痫发作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记录脑图(EEG)同时观察行为的方法,观察IL-1β和IL-1受体拮抗剂(IL-1ra)测脑室注射对戊四氮(PTZ)致痫大鼠和皮层、海马EEG的影响。结果:IL-1β能明显缩短PTZ致大鼠急性惊厥发作及痫波发放的潜伏期,增加痫波的发放频率。IL-1ra能减少急性惊厥痫波放频率,对急性惊厥发主痫波发放的潜伏期和惊厥发作强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和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遗传性听源性癫痫易感大鼠海马内CCKmRNA表达的改变及少我注射CCK3及其受体阻断剂对大鼠癫痫发作的影响。结果:(1)癫痫发作大鼠海马内CCKmRNA表达明显增强(P〈0.05-0.01),但癫痫反复发作的大嫌海马内CCKmRNA表达的较癫痫发作一次大鼠明显减少(P〈0.05),海马CA主射L365后,CCK8压抑癫痫发作的作用消失(P〈0.01)。结论:CCK  相似文献   

6.
脑电超慢涨落图技术在癫痫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脑内多种神经递质对癫痫发作的影响。方法:以癫痫患者和SD大鼠为实验对象,用脑功能检测的最新脑电超电涨落图分析仪(encephalofluctuogram technology,ET)长时程采集脑电信号,提取在脑电中载有脑神经递质调节系统的震荡信息(即S谱线),分析癫痫发作时的脑神经递质的变化。结果:患儿癫痫发作时,S谱线中S2(谷氨酸)增高;S1(γ-氨基丁酸)降低,造成S1<S2。S5  相似文献   

7.
徐珞  唐明  陶尚敏 《动物学报》2000,46(4):416-421
采用核团微量注射、放射免疫分析及荧光分光测定等实验方法,探讨了大鼠癫痫发作过程中胆囊收缩素-8、β-内啡肽和多巴胺的相互关系及作用。结果表明:(1)海马内注射胆囊收缩素-8,大鼠癫痫发作作用显减轻;海马内注射L-365和胆囊收缩素-8,胆囊收缩素-8压抑癫痫发作的作用消失;(2)癫痫发作后海马内β-内啡肽含量显著降低而胆囊收缩素-8含量显著增加;(3)大鼠海马内注射胆囊收缩素-8,海马内β-内啡肽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总结并分析SCN2A基因突变引起的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相关表型谱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神经内科诊治的患儿,并经二代基因测序检测,纳入SCN2A基因突变者,研究并总结患儿神经系统临床表型特点。结果:共纳入13例SCN2A突变患儿,包括新生突变9例和遗传性突变4例。其中11例患儿伴有癫痫发作,发作年龄为1日龄~1岁11月龄,4例在新生儿期起病 (36%),1~3 月龄起病2例(18%),4~12月龄起病2例(18%),1岁后起病3例(27%);发作类型中强直阵挛发作、痉挛发作、局灶性发作均各有4例(36%),阵挛发作1例(9%)。另有2例无癫痫发作的患儿,1例表现为全面性发育迟缓,另一例表现为发育迟缓合并孤独症谱系疾病。11例癫痫患儿中,丛集性发作患儿10例。遗传性突变4例患儿中2例智力、运动发育正常;9例新生突变的患儿中8例伴有运动、智力发育落后,1例发育正常。11例癫痫患儿表型中良性家族性新生儿癫痫1例,新生儿惊厥2例,婴儿痉挛症2例,不能分类的早发性癫痫性脑病3例,儿童期起病的癫痫性脑病2例,热厥附加症1例。结论:SCN2A基因突变引起的儿童神经系统疾病以癫痫表现居多、癫痫表型谱广,少数表现为不伴癫痫发作的发育迟缓和孤独症谱系疾病。  相似文献   

9.
倪宏  王守彪  徐珞  唐明 《动物学报》2001,47(2):179-181,T001
本实验用原位杂交法,对听源性遗传癫痫易感大鼠(P77PMC)癫痫发作前,单次癫痫发作和多次发作时大脑颞皮层CCK mRNA阳性信号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1)单次和多次癫痫发作后颞皮层CCK mRNA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加(P<0.01);(2)多次癫痫发作者上述脑区CCK mRNA阳性神经元数量较单次癫痫发作有明显的下降(P<0.01),大脑颞皮层CCK mRNA增高表明,CCK mRNA在癫痫发作过程中起了某种作用,多次癫痫发作大鼠CCK mRNA表达降低提示,单次和多次癫痫发作时大脑皮层CCK mRNAl转录的调控可能存在不同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治疗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发作患者的疗效分析及对神经功能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到2021年10月收治的100例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发作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帕利哌酮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发作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6周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评分、精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清BDNE、神经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周、6周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血清BDNE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周、6周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低,且相较于观察组,对照组较高(P<0.05),但血清BDNE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PRS、SDSS、ADL评分对比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周、6周两组患者的BPRS、SDSS皆降低,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均升高并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将帕利哌酮应用于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发作患者当中,可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血清BDNE水平,并降低神经病性和社会功能缺陷情况,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1.
吴霖浦 《蛇志》1999,11(3):44-45
我院于1996年5月~1998年12月应用蕲蛇酶对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1)入选者经详细询问病史,神经系统检查,CT确诊脑梗死,排除出血病灶;(2)脑卒中首次发作或过去有卒中史已治愈者;(3)无活动性出血倾向;(4)治疗前均化验检查纤维蛋白原,血液流变学,凝血酶原时间。12 一般资料 本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51~76岁,平均628岁,均经CT证实。右基底节梗塞22例,左基底节梗塞10例,双侧基底节梗塞12例,皮层梗塞16例。60例…  相似文献   

12.
重新分析了文[1]所讨论过的功能反应函数为x~(1/2)的捕食系统(1),分析了此系统在第一象限内轨线的拓朴结构,证明了系统(1)的唯一正平衡点如果不稳定,则存在唯一(稳定)极限环;如果稳定,则全局稳定于此正平衡点,纠正了文[1]中关于系统(1)极限环的存在性、稳定性等方面的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13.
在哈慈五行针疗法专科门诊中,曾先后治疗GPT(谷丙转氨酶)长期不稳定的慢性迁延型肝炎(简称慢迁肝)共16例和阻塞性黄疸GPT升高1例,取得GPT恢复正常(患者自买并指导自用),随访基本稳定的良好效果。病例选择16例慢迁肝因GPT长期不稳定,由肝炎专科门诊转来,在继续原治疗的同时加用磁疗;1例阻塞性黄胆伴GPT升高,反复发作,在住院期间自购五行针磁疗。一般资料本组17例患者,男13例,女4例。年龄最大者61岁1例,其余16例21~50岁间的中壮年劳动者。病程:1年以内为1例,1~5年者12例;5~10年者…  相似文献   

14.
重新分析了文「1」所讨论过的功能反应函数为√x的捕食系统(1),分析了此系统在第一象限内轨线的拓扑结构,证明了系统(1)的唯一正平衡点如果不稳定,则存在唯一(稳定)极限环;如果稳定,则全局稳定于此正平衡点,纠正了文「1」中关系统(1)极限环的存在性、稳定性等方面的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15.
韦汐 《蛇志》1998,10(1):40-40
我院1997年3月至7月应用蕲蛇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28例,治疗前后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观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8例均为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其中脑血栓形成17例,脑梗死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7例;男...  相似文献   

16.
目的和方法:采用核团微量注射、光化学分析等实验方法,观察大鼠脑内SOD和MDA在CCK-8调节癫痫发作中的变化。结果:①与下沉大鼠比较,遗传性听源性癫痫易感大鼠皮层、海马、下丘脑及垂体内SODF活性、MDA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②大鼠癫痫发作后,上述区域内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而MDA含量明显增加(P<0.05),若癫痫发作次数增加,该变化愈显著(P<0.01);③大鼠海马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Wistar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扩布性阻抑(SD)的发作情况及缺血后电针的影响。方法:线检法闭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用神经电生理、神经病理等方法检测局灶性脑缺血后3h内SD发作情况及电针“合谷”穴(LI4)对SD的影响。结果:电针可减少局灶性脑缺血时SD的发作。结论:电针减少局灶性脑缺血时SD的发作,可能与电针缩小局灶性脑梗塞体积有关。  相似文献   

18.
用单克隆抗体LCA,UCHL1,MT1,MB1,MB2,LN1和LN2对65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常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切片作免疫表型研究。证实B细胞性淋巴瘤50例(77%)。T细胞性淋巴瘤11例(17%)(4例染色不良,未能分型)。根据国际工作分类,本组T细胞淋巴瘤所占比例分别是11%,27%和13%。全部病例中LCA阳性率97%。T细胞抗体UCHL;阳性率(91%)明显高于MT1(73%),且与B淋巴细胞无交叉反应。4种B细胞抗体阳性率分别为LN。(96%),MB2(94%),LN1(86%),MB1(84%)。LN2和LN1对源于滤泡中心细胞淋巴瘤有更强的反应。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单克隆抗体可有效用于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石蜡切片的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合理选用单克隆抗体有助于进行免疫学分型。  相似文献   

19.
郑辉  潘敬运 《生理学报》1997,49(3):344-348
实验用二肾一夹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探讨心肌肥厚发生和逆转以及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MHC)基因表达的改变。结果表明;(1)2K1C肾性高血压大鼠术后第2 ̄12周,动脉血压持续升高;左室重量/体重(LVW/BW)比值明显升高;左心室α-MHC基因表达明显减弱;β-MHC基因表达明显增强。(2)术后第4周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巯甲丙腈酸和术后第8周切除肾动脉狭窄侧肾  相似文献   

20.
刘波 《蛇志》1999,11(3):68-70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是目前冠心病(CAD)研究 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SMI有可能是急性心肌梗塞和猝死 的先兆[1,2],但其发作具有隐袭性而易被忽视。老年糖尿病 并发CAD主要表现为急性心肌梗塞和心力衰竭。据Framingham调查资料表明,糖尿病发生急性心梗时,约1/4患 者为无痛性,仅显示心电图的异常[3]。为了进一步了解老年 糖尿病并发CAD患者的SMI特点,本文对1990年12月~ 1993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31例合并有Ⅱ型糖尿病老年 CAD患者(以下简称糖尿病组)和同期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