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流感病毒感染可引起肺部损伤甚至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因其抗原性易发生变异,所以疫苗难以进行全面防护。而肠道菌群具有促进免疫系统正常发育及调节免疫细胞内稳态的功能。本文综述了肠道菌群与流感病毒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从肠道菌群提高人体固有免疫反应、减轻肺部免疫损伤、促使树突状细胞成熟及形成同源异型交叉保护等方面,探讨肠道菌群对流感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旨在为将肠道菌群作为预防治疗疾病手段和潜在的药物靶点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彭远平  葛兰  黄从付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1,33(10):1228-1231, 1237
肠-肺轴(gut lung axis)是近年研究热点之一,肺部疾病可伴随胃肠道症状,而胃肠道疾病亦可伴随肺部症状,近年研究发现诸多肺部疾病起源于肠道的相关循证依据。肠道菌群参与多种肺部疾病的发生发展,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反复肺炎和流感病毒感染等。目前还没有针对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特效药,但流感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容易造成高发病率、高病死率和医疗资源的大量消耗。目前益生菌防治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临床证据不是太充分,而膳食纤维的补充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因此本文阐述了肠-肺轴互作沟通机制,并对膳食纤维对机体的保护机制及相关动物实验的研究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开展膳食纤维防治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呼吸道病毒感染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3.
流感病毒感染介导的免疫病理损伤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流感病毒感染(如暴发性流行或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感染)可以造成广泛的病理损伤及严重的并发症,其肺部病理损伤以肺水肿及广泛的炎性渗出为特点,并伴有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及促炎因子和趋化因子的产生.组织学及病理学研究表明,过度的宿主应答反应是介导病理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这些在流感病毒感染过程中介导组织损伤的免疫分子与细胞,在病毒的有效清除过程中同样至关重要.主要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过程中免疫系统的多种效应成分如何引发及加重病理性损伤等有害方面加以综述.为深入了解流感病毒感染防御机制及寻找并设计出既无害又能有效地治疗流感病毒感染的策略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研究铁苋菜乙醇提取物对感染流感病毒小鼠肺部、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活性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鼻腔接种建立流感病毒感染的小鼠肺炎模型,观察各组小鼠的肺部病理变化。并以2-(4-methylumbelliferyl)-α-D-N-acetylneuraminic acid(MUNANA)为底物,检测铁苋菜乙醇提取物高、中和低剂量组对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活性的影响。利用NO法、DPPH法和β-胡萝卜素漂白法测定了铁苋菜乙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在动物实验中,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肺泡、细支气管等正常的组织结构遭到破坏。与模型组相比,奥司他韦组和铁苋菜乙醇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明显改善感染的小鼠肺部病理损伤,且改善效果呈明显剂量依赖关系。在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活性抑制实验中,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铁苋菜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明显抑制神经氨酸酶活性(P0.01),高剂量组对其活性的抑制率可达60.48%。铁苋菜乙醇提取物有较好的清除DPPH、NO自由基和抑制β-胡萝卜素氧化活性。研究说明铁苋菜乙醇提取物可能抑制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的活性和抗氧化减轻流感所致的相关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干扰素y诱导蛋白10(IP-10)在流行性感冒病毒致肺部炎性病变中的作用,用BALB/c小鼠做动物感染模型,对只感染流感病毒和注射IP-10后感染流感病毒小鼠的肺部炎性反应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注射IP-10后感染流感病毒小鼠的肺部炎性反应明显重于感染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IP-10对流感病毒造成的肺部炎性病变的严重程度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封面故事     
<正>甲型流感病毒为常见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某些亚型的病毒变异后可感染人类产生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症状主要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可因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而导致死亡。发生于1918至1919年间的"西班牙"甲型HIN1流感导致了全球5000万人死亡。随着2009年墨西哥HIN1流感的大规模爆发,甲型HIN1流感病毒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位于甲型HIN1流感病毒表  相似文献   

7.
闫微  井申荣 《生命科学》2012,(2):181-184
人3型副流感病毒是一种主要感染人类肺部上皮细胞的副黏病毒,可引起肺炎和支气管炎,在婴幼儿和免疫力低下的成人中有较高的发病率。经过多年的研究,对人3型副流感病毒疫苗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还没有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和批准的疫苗上市。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减毒活疫苗及亚单位疫苗等,对人3型副流感病毒当前疫苗的研究情况做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 探讨流感病毒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以及桑叶提取物在治疗小鼠流感时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36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滴鼻生理盐水,其余以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FM1滴鼻3 d,建立流感小鼠模型后,正常对照组和病毒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另2组分别以高剂量(500 mg/kg)和低剂量(100 mg/kg)灌胃桑叶提取物,连续5 d。每天检测小鼠体重,并于病毒感染前、感染后及灌胃处理后3次无菌收集小鼠粪便,培养并计数小鼠粪便中肠杆菌、肠球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结果 小鼠在感染病毒后体重明显降低,桑叶提取物治疗后体重降低的趋势有所减缓。小鼠肠道菌群在感染流感后有明显的变化,但桑叶提取物治疗后肠道菌群的恢复不明显。结论 流感病毒感染能引起小鼠肠道菌群的失调,桑叶不显示调节肠道菌群的效果,表明其对流感的治疗不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感染机体过程中,常因免疫反应过度促使细胞因子大量分泌,形成细胞因子风暴,导致肺损伤、肺衰竭甚至死亡。流感病毒感染导致的重症肺炎是流感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临床上用于流感治疗的药物主要是抗病毒药物,通常不能调控机体的过度免疫反应,也不能减轻肺部的炎症损伤。白细胞介素-37(interleukin-37,IL-37)是新发现的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家族的成员,具有强大的抑炎功能,通过抑制多种炎症因子的分泌阻止细胞因子风暴的发生,在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病及肿瘤等疾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若能将IL-37的抗炎作用运用到H1N1流感病毒感染导致的重症肺炎治疗中,无疑给重症肺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我们将禽流感H5N1病毒通过鼻腔、尾静脉和脑内接种方式接种BALB/c小鼠,观察小鼠在感染过程中临床症状和各个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感染1天后,小鼠打堆、猥琐、毛色混乱、眼角有分泌物;感染第2天的小鼠均出现死亡;感染4天后,小鼠从临床症状上表现恢复。收集各种方式感染的小鼠的主要脏器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小鼠不同接种途径感染H5N1流感病毒后,所产生的病理变化相似;从各个脏器的病变程度来看,病毒最先到达的器官损伤最严重。感染第2天各组织器官的病变最严重,随着感染时间增长,肺脏和肾脏等器官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心脏和肝脏等器官的病变在感染过程中未见明显恢复。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来犬和猫流感病毒感染报道迅速增多,不仅威胁到犬和猫的健康,也对公共卫生造成了影响。自2004年首次发生H3N8亚型流感病毒感染赛犬事件以来,犬流感一直在美国的赛犬和宠物犬中流行。在韩国和我国南方的犬群中出现了因H3N2亚型禽流感感染引起的肺炎病例。亚洲和欧洲均报道了猫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致死性感染病例,还通过实验研究发现H5N1亚型流感病毒可在猫与猫之间水平传播。这些现象预示着流感病毒进一步获得了感染哺乳动物的能力,其公共卫生意义需引起关注。为此,本文对犬和猫流感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控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路雅菲  薛江东  毕玉海 《微生物学报》2022,62(12):4731-4739
流感病毒包括甲(A)、乙(B)、丙(C)和丁(D)四种型。人流行性感冒是由甲型和乙型季节性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感染患者主要表现出呼吸道症状,严重时可以导致肺炎。此外,与其他病毒、细菌和支原体等病原体混合或继发感染时,会增加流感患者的重症率和死亡率。近几年,流感病毒与其他病原协同感染的病例有增加趋势。本文归纳总结了流感病毒与其他病原混合及继发感染的研究现状,希望为流感病毒复杂感染情况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3.
铜绿假单胞菌性肺炎常发生于机体免疫力低下或有严重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其发病率不断上升 ,治疗困难 ,病死率高。现将我院 1998.1~ 1999.12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性肺炎 97例 ,进行临床资料和病原菌的体外抗生素敏感试验进行分析 ,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及病历资料的收集1998.1~ 1999.12我院内科、外科、肿瘤科、康复科等住院患者中选择符合下列条件者 ,调出全部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1.1.1 入院时无肺部感染 ,入院 72h后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和 (或 )肺部阳性体征 ;或原有慢性肺部疾患而出现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变者。…  相似文献   

14.
流感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肺水肿是流感病毒造成的急性肺损伤的特征之一。有关流感导致肺水肿的机制并不完全清楚。本文将流感病毒感染后体内信号转导系统的转导过程和肺部离子转运通道的功能变化联系起来;主要从肺上皮钠离子通道、囊性纤维化跨膜电导调节因子、钾离子通道、钠钾泵这四种转运通道的功能变化介绍病毒造成肺水肿的机制,着力从分子水平阐述流感病毒对肺水肿的影响,此综述结果将对预防和治疗肺水肿提供新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6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药敏检查结果。结果:重度颅脑损伤患者62例,发生肺部感染者28例,肺部感染发生率45.16%。共分离病原菌31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1株,占67.74%;革兰阳性球菌6株,占19.35%;真菌4株,占12.9%。经药敏试验分析,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利福平、万古霉素、呋喃妥因高度敏感。经单因素分析,气管切开操作史、住院天数延长、基础疾病、休克、呼吸机使用均是导致重度颅脑损伤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临床发生率较高,针对病原菌特点采用敏感抗生素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轻症感染可由机体免疫系统清除,但重症感染则诱发肺脏免疫损伤。流感病毒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可被位于细胞膜、细胞器膜及胞质内的重要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介导识别,活化一系列激酶及转录因子,诱导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成熟和分泌,进一步激活天然免疫及获得性免疫应答细胞,介导炎症反应和诱导免疫病理损伤。PRRs是研究天然免疫应答启动机制及抑制重症感染诱导免疫病理损伤的重要靶点。现就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中的TLR3、TLR7/8、TLR4、RIG-I样受体(RIG-I like receptors,RLRs)和NOD样受体(NOD-like receptor,NLR)在流感病毒感染中的识别及下游信号通路在免疫病理损伤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其中甲型流感由于抗原变异率高而受到广泛关注。流感病毒感染机体后,细胞因子一方面参与机体抗流感免疫应答,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即在天然免疫阶段,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性细胞因子参与调节机体免疫应答强度、介导炎症反应的发生并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最终清除流感病毒;另一方面,炎性细胞因子的过度表达会引发细胞因子表达失调,对机体造成严重的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8.
H1N1流感病毒属于常见的致病性病毒。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新生儿表型缺陷与流感病毒感染有关,但是具体机制还不明确。为了探讨H1N1流感病毒对胚胎发育的影响,本文通过流感病毒感染孕母鼠来构建流感病毒宫内感染的动物模型,分别在胚胎发育至E14.5、E15.5、E16.5、E17.5、E18.5 d以及出生1 d后测量各胚胎的体长,并在体视镜下观察胚胎体表各血管和器官来分析胚胎外表发育的情况,然后采用阿尔新蓝-茜素红染色法观察各发育时期胚胎骨骼发育的情况。结果表明,流感病毒感染的小鼠胚胎的体长明显降低。外部器官发育的差异性可体现在眼、耳等器官,攻毒组成型稍晚,尾部异常卷曲更为严重。各骨骼发育攻毒组较对照组更迟缓,但没有出现长短肢或骨骼缺失等严重异常表型。本研究首次构建了流感病毒宫内感染的动物模型,探究了H1N1流感病毒对小鼠胚胎表型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肠道和肺部疾病的发生与进展已被证明与微生态的紊乱和失调相关。肠道微生物改变可能促进肺部感染,肺部疾病也可能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而微生物群可通过“肺-肠”轴介导慢性肠道疾病如炎症性肠病与肺部慢性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对微生态在肺和肠相关疾病的“肺-肠”轴相互影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相关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由于呼吸道黏膜免疫系统具有很好的防御保护作用和强大的清除病原体的能力,过去学术界曾经一度认为健康机体的肺是无菌的。随着不依赖于体外培养的第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关于肺部共生微生物的结构组成及其免疫调节功能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肺部菌群的结构组成与出生方式、饮食结构、生活环境和抗生素使用等多种因素有关,生命早期的肺部菌群的形成和发育会影响全生命周期的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肺部菌群通过与宿主免疫系统相互作用调节肺部免疫稳态,还可以与肠道菌群、呼吸道病毒相互作用影响呼吸道感染。因此,干预生命早期肺部菌群的结构组成可以成为预防和控制呼吸道疾病的有效策略和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